APP下载

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2022-12-02□温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15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职业院校体系

□温 宇 杨 芳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 条”)明确了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施工图,宣告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职业教育由此进入爬坡过坎、提质培优的历史关键期。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快速提升,关键在于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伴随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客观、科学、有效地开展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素质与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新时期职业教育特点和职业院校教师能力要求,阐述了教师职业能力的内涵,分析了当前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明确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功能,建构了由5 个一级指标、15 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从操作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和提升策略,为更好地开展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职业教育领域,本文将涉及的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这一核心概念界定为:教师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等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

(一)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的研究现状

1.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结构。如张晓东(2013)将职业能力分为示范、传授职业道德能力,教学设计与研究能力,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素质教育能力,技术应用能力,联系行业企业能力八个层面;李丹(2015)则将其结构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层面。

2.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如武来成(2015)等人运用层次分析法、行金玲(2020)等人结合熵权法和模糊评价理论,构建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模型;王长喜(2016)等人则构建职业能力冰山模型,运用突变级数法来评价职业能力;李欢欢(2020)等人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视角,构建了涵盖教师胜任力、职业教学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层面的立体多维的教师能力发展体系。

3.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策略。如刘霞玲(2011)、傅晓斌(2015)等人提出通过教师职业发展自我需求培养、校企合作、校企轮岗、产学研一体化、教师技能大赛等方式培养教师职业能力。吴杨伟(2020)则主要从评价机制出发,提出设计评价体系、建设评价平台、构建评价环境、加强评价保障等策略。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研究与分析,可见前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能力的内涵及其组成、提升策略等方面。近年来,关于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的研究开始转向职业能力模型、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尤其注重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评价体系的实施保障等方面,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二)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采访、研讨等方式,了解、分析目前职业院校综合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总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结构不明确,职业能力标准不统一,导致部分教师对于自身应当具备哪些职业能力、如何提升职业能力充满困惑、不解,难以明确专业化发展方向。二是评价制度不够健全,评价主体、评价形式单一化,缺乏更具整体性、客观性的评价体系。三是大多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缺乏被评价者参与的实证调查与研究。

二、新时期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职业院校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结构和能力特征区别于普通院校教师,因此,构建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与职业院校发展相适应,又能从知识、专业教学能力及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全方位对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进行测评的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应根据教师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全面、客观地制定评价体系,同时应注意能在职业院校进行实际操作。

1.科学性原则。评价标准是进行综合职业能力评价的重要依据,经过科学、反复的验证,且要对评价指标权重系数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2.全面性原则。评价标准应全面、具体,囊括基本职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五个方面的内容。

3.客观性原则。进行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时引入考评结合评审方式,保证程序公平合理、结果公正客观,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在指标、评价等级、评价标准等方面应有所差异体现,进行分类、分层次考核评价。

4.可行性原则。评价标准应在教师岗位职责范围之内,而不能超越教师岗位职责或与教师岗位职责无关。评价体系应保证结构清晰明了、指标数量适中、内容明确且不重合,便于实际操作。

(二)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基本功能

职业院校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主要功能是对职业院校的教师进行评价,引导教师按照评价体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促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因而具有导向功能、评价功能和激励功能。

1.导向功能。评价体系就像一座灯塔,指引教师前进的方向,可以帮助教师摆正自身角色,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兴趣,提升自身能力与素养,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

2.评价功能。对于领导者而言,借助评价体系能正确、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成果和能力水平,为人才选拔、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对于教师而言,则可以对照评价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3.激励功能。通过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可以检验教师的成绩,使教师感到自身努力得到回报,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再接再厉;或认识自身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争取进步。

(三)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的主要要素

基于对国内职业院校现行的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考核方法的了解与研究,并通过问卷设计、信度与效度分析等过程,明确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建立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根据已有的研究和调查,本文将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总结归纳为五个主要维度:基本职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架构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5 个二级指标的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赋予权重,阐释了各二级指标的能力要素。

三、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提升策略

促进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实施,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评价方法要注意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二是要区分差异化的评价对象,分类、分层次进行评价,实现教师职业能力个性化评价;三是要建立诊断预警的评价系统,依托校园信息化平台建立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系统,实时监测各评价指标的完成情况;四是要加强组织领导的评价保障,为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的能力评价提供基础条件。

(一)选择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保障评价结果的科学、客观与合理。对于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指标,可采取学校督导评价、学生评价、教师互评等多种形式进行定性测评。如实行评分等级制,按照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给予评分。而对于科研项目立项、科研项目结题、科研论文发表、专著及专利等指标,可采取量化积分评价,以此体现科技成果质量的高低。评价时可采取教师先自评,并提供相应支撑材料,学校责任部门再审核的方式进行量化考核。

(二)区分差异化的评价对象

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其来源、年龄结构、职称层次、学历结构都不尽相同。部分教师是来自企业的技术能手,部分教师来自高等院校毕业生,年龄相差较大;教师的职称层次(中级及以下、副高、正高)和专业技术职务(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社会服务推广型)不同;教师工作的部门和岗位(专任教师、专职辅导员、行政坐班人员)也有一定差异。因此,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要体现出差异,评价时应区分评价对象,针对不同人群和层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二级指标内涵要求或四大能力维度的权重占比,分类、分层次地进行评价,从而实现教师综合职业能力个性化评价,体现出全面性、科学性和差异性,这样才有利于实际操作。

(三)建立诊断预警的评价系统

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不应是一时性的,而应是形成性、过程性、指导性的,职业院校可依托校园信息化平台建立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系统,完成数据信息采集、统计和管理,并设置预警机制,实时监测各评价指标的完成情况,起到监督、督促的作用。必要时组织学校教务、督导、科技等部门的专家对教师体现出的矛盾、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精准地进行分析和指导,也便于教师随时查看评价系统,对照自身情况及时进行检视和修正。

(四)加强组织领导的评价保障

再好的评价体系,也需要有效的治理能力作支撑,因此,要不断加强对教师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组织领导和评价保障。首先,学校要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教师职业能力的评价,通过动员、宣传、推广使教师认识到其重要性,将其作为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与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落实各项举措。其次,要加强经费保障和条件保障,在信息化校园建设、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系统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为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的能力评价提供基础条件。最后,需要强化督查督导,责任部门实时跟踪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开展情况,及时通报公开评价开展情况,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选拔、考核、奖励及培训的重要考虑范围,以此激励和督促教师提升自身综合职业能力。

四、结语

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浪潮滚滚向前,要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就必须开发符合职业院校发展需求以及教师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标准体系。建设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能为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与发展起到指挥棒的作用,既有利于科学、有效地对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评价,也有利于帮助教师明确自身角色及责任,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不断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素质与能力。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职业院校体系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