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宗国应用青龙五子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经验

2022-11-27钟利鸿指导沈宗国

中医药通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小青龙汤青龙肺气

钟利鸿 郑 峰 指导:沈宗国

沈宗国教授乃福建省名老中医,精研心肺系疾病诊疗,学验俱丰。沈教授业医50 余年,在治疗感冒、慢性咳嗽、肺痈、肺痨、肺痿、肺胀、肺部恶性肿瘤等疾病方面,具有独到见解。沈教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前贤经验,博采众长,经方、时方并用,灵活选择以小青龙汤加三子养亲汤、葶苈子、蛇床子组成的青龙五子汤,用于治疗肺系疾病,症见咳嗽、气喘、痰多质稀等,疗效显著,深受患者肯定。笔者有幸跟随沈教授侍诊学习,受益匪浅。今将青龙五子汤临床应用的经验介绍如下。

1 慢性支气管炎病因病机

慢性支气管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位主要在肺,病理特点多为虚实夹杂。病实多因外感六淫邪气,内生痰、饮、火、瘀;病虚多与脾、胃、肾虚损有关。慢性支气管炎具有病程长、高复发、难治愈的特点,并可转归为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临床治疗颇为棘手。沈教授认为肺为华盖,其位最高,外感六淫之邪自口鼻或皮毛而入,首先犯肺,且居于上焦,肺系疾病可涉及心、肝、脾、肾、膀胱等脏腑,如《素问·咳论》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体现出肺系疾病的复杂性与多变性。慢性支气管炎之所以难治,关键在于病机变化与诸多因素相关联,因此治疗时首先要辨清病位所在,分清标本缓急、虚实主次等影响疾病进展因素。沈教授曾用清宣金脏法[1],以清肺与宣肺并举,使肺气宣畅,方能有效治疗。

2 青龙五子汤的组成及方义

2.1 青龙五子汤的组成

2.1.1 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麻黄、桂枝、白芍、细辛、半夏、干姜、五味子、炙甘草组成。《伤寒论》第41 条云:“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曰:“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由此可见,小青龙汤可用于治疗证属外寒里饮,症见咳嗽喘促、痰多清稀者。临床上,小青龙汤作为治疗水饮的名方,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顽固性咳嗽、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肺系疾病。

沈教授认为,小青龙汤组方合理,配伍精妙,其中干姜、细辛、五味子更是方中点睛之笔。干姜、细辛共奏温化水饮之功,并助麻黄、桂枝祛除表邪,五味子收敛肺气,再添芍药相配,二者与辛散之品相伍,散收并用,制约辛燥太过,又增止咳之效,此方组方严谨,开中并合,散中有收,共举祛风寒、散水饮之用。在临床实践中,小青龙汤通过加减化裁,不仅可用于治疗各种肺系病,还可治疗其他系统疾病。

2.1.2 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汤由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组成,因《韩氏医通》创制本方用意为治疗年老之人痰壅气滞、咳喘食少之症,故以“养亲”为名。方中白芥子辛温利气,扫寒痰冷涎,破胸膈支满,治咳逆喘促,开胃止痛;紫苏子开郁下气,定喘消痰;莱菔子消食化积、降气化痰,其下气犹捷,有推墙倒壁之功,合而用之可使痰消气顺,咳喘得平,食积得化。此方具有平喘、镇咳、祛痰等作用。临床研究表明,三子养亲汤可对抗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引起的肺灌流量减少,可松驰正常的支气管平滑肌,并能对抗Ach、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acetyltransferase,HAT)引起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2]。沈教授认为本方终为治标之剂,绝非治本之图,合以小青龙汤成青龙三子汤,二者相合,有温肺散寒、涤痰逐饮之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因久病肺失通调,水饮内聚,凌心射肺,致使心阳不振,症见:喘息气促,咳嗽咳痰,心悸心慌,胸闷不适,舌淡暗,舌体胖大,苔白滑,脉沉细无力。对于此证,沈教授认为当治以温肺散寒、涤痰逐饮为法,恢复肺金通调水道之能,临床以青龙三子汤加以图治。如年老患者心肾阳虚明显,出现形寒肢冷、精神不济、腰膝酸软等症,亦可配合真武汤、五苓散加以化裁,以复肾元蒸腾气化之功。

2.1.3 葶苈子、蛇床子 黄元御《长沙药解》记载,葶苈子“味苦、辛,性寒,入足太阳膀胱经。破滞气而定喘,泻停水而宁嗽”。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力强。葶苈子和大枣两味药组成的精妙之方葶苈大枣泻肺汤,可泄肺中痰水[3],用于治疗咳嗽喘促。沈教授认为肺如水源,葶苈子专泻肺气,泻肺即能泻水。因上窍不通则下窍闭,下窍不通则水湿泛滥而为喘满、肿胀、积聚,则种种之病随之而来,而葶苈子性苦,下泻之性急,因此肺中水气,非此药不能除,但应中病即止,久则伤人。

蛇床子具有温肾壮阳、燥湿杀虫、祛风止痒的功效。《神农本草经》记载:“主男子阴痿湿痒,妇人阴中肿痛,除痹气,利关节,癫痫,恶疮。”[4]沈教授认为蛇床子功用奇特,内外均可施治,如妇人阴寒,仲景用蛇床子散温阴中坐药。其用法多样,如熏蒸、研磨调服、汤洗等。内用蛇床子取其温阳之效,《千金方》30首治疗肾阳虚的方剂中,用蛇床子达半数以上,内用外服皆有[4]。沈教授结合现代药理及临床诊治经验,每用蛇床子以温阳、祛风止痒、抗过敏,常言对于呼吸系统的咽痒咳嗽、过敏性咳嗽,非蛇床子不可。

2.2 青龙五子汤组方要义沈教授选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携葶苈子、蛇床子二子共成青龙五子汤。其功用为温肺化痰、宣肃肺气、温化水饮。常用剂量为:蜜麻黄9~12 g,杏仁9~12 g,桂枝6~9 g,五味子6~9 g,白芍9 g,干姜6 g,细辛2~4 g,法半夏6~9 g,甘草3~9 g,白芥子9 g,莱菔子12 g,紫苏子9~12 g,蛇床子9~12 g,葶苈子6~9 g。该方标本兼治,寒温并用,宣降共用,散中有收,开中有合,因此临床常取得较好的疗效。

沈教授常言:“中原动荡,四野不安。”脾喜燥而恶湿,且脾为生痰之源,水湿停聚而成痰,故对于痰饮之病,“当以温药和之”。青龙五子汤中桂枝,细辛、干姜、蛇床子乃温阳之品,当中尤以干姜、细辛之用量最为关键精妙,若患者以寒饮内伏为主,表现为痰多、咳声重、遇寒诱发或加重,干姜常用6 g,细辛则加大剂量至4 g,虽与“细辛不过钱”一说有悖,但沈教授认为临床用药应胆大心细,一旦抓住病机,急当“围点打援”,因势利导,温阳健固中焦以绝生痰之源,如此方可温化水饮,水湿化则痰不生,此乃治本之法。温阳四药中的蛇床子是沈教授多年用药经验的结晶,沈教授发现蛇床子的抗过敏、止痒作用不仅在其常用的皮肤治疗方面效果颇佳,而且对于痰饮蕴肺的咳嗽病证兼见咽部痒咳不止者,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蛇床子性温,沈老取其祛风温通止痒之功常用9~12 g。

《灵枢·九针论》曰:“五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肺为华盖,肺为娇脏,不论是外感六淫邪气,抑或是内生痰、饮、火、瘀,皆可影响肺之宣发、肃降。肺气宣降失常,水湿停聚,痰饮内生,则咳嗽、咳痰、气喘、水肿不久现矣。蜜麻黄、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葶苈子宣降肺气,调节气机,止咳平喘,乃治标之法。临床应用时,若兼火盛,可加黄芩6~9 g,桑白皮9 g;若兼瘀,可加丹参12~15 g,地龙9~15 g;若患者咳喘不甚,表现为咳声轻而频次多者,当在急性治疗期减少白芥子、莱菔子、紫苏子的用量,可降至白芥子6 g、莱菔子9 g、紫苏子9 g,避免肃降太过而留邪于内,贻误病情;若患者体质偏寒,不耐凉药,或咳嗽日久损耗肺气,子病及母致脾土损伤,葶苈子的用量宜轻,常用6 g,并易法半夏为姜半夏。

3 验案举隅

唐某,男,42 岁,2021 年2 月6 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嗽、咳痰6年,加重1周。患者近6年来每于冬春季节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胸部X线提示“双肺肺纹理增粗、紊乱,呈斑点状阴影,双下肺野明显”,经服用复方甘草合剂等治疗后好转,但症状反复。1 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恶寒发热,遂来就诊。辰下:咳嗽,晨间尤甚,遇冷风时加重,伴咳痰,色白质稀,量大可咯出,时时喘促,恶寒发热,纳寐尚可,二便自调。舌淡苔白腻,脉滑。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双肺下叶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未闻及哮鸣音。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中医诊断:咳嗽,辨为外寒里饮证。治法:温肺化饮,宣肺止咳平喘。方予青龙五子汤化裁,药用:蜜麻黄12 g,苦杏仁12 g,桂枝9 g,五味子6 g,白芍9 g,干姜6 g,细辛4 g,清半夏9 g,炒莱菔子12 g,白芥子9 g,紫苏子12 g,蛇床子12 g,葶苈子6 g,蜜紫菀15 g,蜜款冬花15 g,生甘草6 g。共6剂,日1剂,水煎煮,早晚分服。嘱患者避风寒,注意头部保暖,白天戴帽子,晚上睡觉以毛巾包裹;饮食忌辛辣炙煿之品。

2021 年2 月13 日二诊:咳嗽较前好转,痰量总体减少,早晨仍较多,喘促较前减轻,无恶寒、发热,伴口苦、咽干,纳寐可,大便稍干,小溲自调,舌红苔白微腻,脉滑。处方予上方去桂枝,将蜜麻黄减量至9 g,干姜减量至3 g,加蒲公英9 g、紫花地丁9 g。共6剂。

2021年2月20日三诊:咳嗽、气喘缓解,痰量大幅减少,晨间遇冷时咳嗽,口苦减轻,无恶寒、发热,纳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微腻,脉滑。处方转为青龙二子汤化裁,予上方去炒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共5剂。随后仍以此方加减治疗1个月,并嘱患者做好防护,适当锻炼,注意休息,饮食清淡,忌食海腥油腻之品与刺激性食物,咳嗽、咳痰未有再发,嘱其定期复诊复查。

按患者病久,肺气亏虚,子病及母,脾运化功能失常,从而水饮内生。久病损耗肺气,正气不足,故于冬春季节外邪易入侵,引动宿痰伏饮,痰随气升,壅塞气道,肺之宣肃失常而出现咳嗽、咳痰、喘促。沈教授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应尽快恢复患者肺宣发肃降功能,当以青龙五子汤温肺化饮、宣肺止咳平喘之品。该患者首诊选用青龙五子汤且剂量大的原因在于,病程新近、病邪重,加之舌苔腻,急当攻之,依沈教授所谓之“急先锋”,应快速地抓住病机,力强且专。首诊切中病机后,当抓住病机谨调之,据体质情况及兼夹症状微调其寒热。二诊时前方已切中病机,患者病久郁热,寒热错杂,故加强清热解毒之力,减少温性药物用量。三诊时咳嗽已缓解,此时继续守住青龙二子,舍去平喘、镇咳力强的三子养亲汤,缓缓调之。虽交代患者注意防护,避免复感,但临床上病情变化总是难以预料,此时当抓住证候,不必拗于五子同用,用葶苈子、蛇床子这一药对,一降一止,肃降肺气,祛风止痒。蒲公英、紫花地丁也是一药对,沈教授常称其能“消炎、解毒”。

沈教授诊治该患者的思路宛如带兵作战,这与其10 年的从军经历分不开,本就是用药如用兵,沈老的临床经验、诊疗思维也总与兵法不谋而合,盖其道一,其法简故也。

4 小结

慢性支气管炎不论是急性期还是迁延期、缓解期,或合并其他疾病,都要紧抓病机,大胆用经方、验方,不必拘于西医检查结果。沈教授认为,小青龙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最精妙的方,要好好理解其奥义,加上“三子养亲汤携葶苈、蛇床二子”共成青龙五子汤,临床中肺气不宣、痰饮不化者均可辨证选用。此方标本兼顾,寒温并用,宣降共用,散中有收,开中有合,在肺系疾病中可广泛应用,无论是对外感疾病,还是对内伤疾病,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小青龙汤青龙肺气
宁夏青龙管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人到中年补肺气
6种食物能补肺气
调肺气先要通鼻窍
养肺要避开六怕
小青龙说“角”
青龙现身记
我用小青龙汤的故事
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