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22-11-26杨瑶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0期
关键词:颅脑病症护理人员

杨瑶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颅脑损伤属于当前临床最为常见的突发性病症,多数因外界突发性暴力所致,诸如车祸、建筑施工事故等,损伤较为严重,部分患者更存在有生命危险,存在有一定的致死率。颅脑损伤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特重度4个类型。重型颅脑损伤的分型标准是患者伤后昏迷12 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患者存在有显著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患者脉搏、血压、呼吸与体温等有显著改变。重症颅脑损伤包括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会出现肢体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症状,病情进一步进展,患者可能有脑疝症状。随着临床各方面抢救技术的不断完善,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但因患者病症本身较为严重同时受到术中造成的创伤,需要在ICU治疗较长时间[1-2]。为帮助患者迅速进行恢复,临床需在患者有效治疗的同时给予其护理干预,我院从护理干预的层面出发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到该部分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在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所接诊患者中随机抽选90例患者,按照计算机任意抽选的方式,选取组中45例在治疗期间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患者则需要将临床护理进行运用,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在31~62岁,均值为(46.08±1.38)岁。而观察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在30~63岁,均值为(47.19±1.99)岁。对比两组以上数据,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为首次发病。②患者都通过颅脑CT与MRI检查确认颅脑损伤。③患者伤后有超过20 min的昏迷时间。④患者与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的情况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患者开展手术治疗。②患者存在精神病史。③患者存在血液疾病。④患者存在神经或肌肉骨骼疾病。

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所有调查对象的临床资料递交伦理委员会审核并获得批准。

1.2 方法 以临床对应护理管理规定针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展开护理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症变化情况并做好对应记录工作,同时需要及时告知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当前的主要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对于自身病症以及康复存在有一定的了解,以免患者存在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此外,在做好各方面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当及时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促使家属能够明确患者在恢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观察组遵照临床护理规定展开对应干预工作,内容如下。①组建临床护理小组。在护理过程中,为促使该方面护理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展开,需选择具备有1年以上的护理人员作为护理小组成员。同时需要及时展开集中讲解工作,对护理人员宣贯临床护理模式的实施步骤以及侧重点等,确保每位护理人员均能够了解到该方面护理工作的重点所在。②制定护理路径。在患者到达医院后,护理人员则需要立即对患者各方面情况展开评估,包括体质情况、认知水平以及病症严重程度等,以此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总结在患者不同治疗阶段需要注重的护理要点等,保障后续护理干预工作的针对性。③入院时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立即帮助患者完成各方面检查与诊断工作,促使患者能够尽快确诊并接受后续治疗[3]。④入院后第2~3天护理。在患者完成手术治疗且患者病症稳定后则需要强化和患者的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心、肾功能恢复情况密切进行关注,并做好口部、眼部的护理工作,及时对分泌物进行处理,以免促使患者存在有较大的不适感。结合实际可知,部分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眼睛干涩等症状,护理人员可及时采用红霉素眼霜以及凡士林纱布等进行处理。帮助患者及时对体位进行更换,以免因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出现压疮等症状。⑤入院第4~5天。在该阶段,护理人员则需要进一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工作,通过一对一讲解或者播放有关视频资料的方式,帮助患者对自身病症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同时,需及时展开肠内营养工作,恢复早期饮食需要以流体类食物为主,确保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的摄入量,可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免疫力[4-5]。⑥康复锻炼。在持续治疗1周左右则可以指导患者展开对应康复锻炼工作,主要包括肢体功能锻炼、吞咽功能锻炼等。在肢体功能锻炼中,需帮助患者先完成床上的被动锻炼,包括弯曲、伸展四肢。随后,可在医护人员或者家属陪同的情况下进行下床行走等练习,达到帮助患者进行恢复的作用[6-7]。⑦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病情,对患者尽早开展合适的留置胃管,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胃肠内营养液的持续均匀泵入。护理人员需遵医嘱来对患者运用短肽型肠内营养液,每日运用的营养液量是500~1 000 mL,泵入速度调整在40~80 mL/h范围内,护理人员每4 h就对患者胃内潴留情况进行检查。当患者有超过30 mL的胃潴留时,护理人员需对患者泵入速度进行减慢。护理人员通过夹子式营养液恒温器来对营养液温度进行调节,温度调节范围为38~40 ℃。护理人员对患者鼻饲时需要抬高床头30°~45°。⑧生命指征监测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指征进行密切观察,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异常状况,则需要第一时间联系医师处理。⑨脱水治疗的护理。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脱水治疗,护理人员遵医嘱对患者使用甘露醇与呋塞米。在患者进行脱水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记录24 h出入量,脑肿胀高峰期需要控制输液量在2 000 mL/d以内。护理人员需掌握患者有无电解质紊乱与肾功能损害,若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则需谨慎使用甘露醇。护理人员需对患者静脉进行保护,甘露醇对组织有较强的刺激性,如果甘露醇渗入皮下,可能会导致组织坏死。护理人员需要多加观察患者情况,若发现患者穿刺处皮肤肿胀,则需要运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或封闭,并更换另一肢体静脉穿刺。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需对两组患者病症的认知程度、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GCS评分、神经功能受损评分展开统计。病症认知程度需以百分制进行评估,而患者心理状态则借助SDS、SAS量表展开评估[8-9]。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应激性溃疡等。生活质量运用SF-36量表对患者社会功能、情感、情绪、生理等内容开展评估,总评分范围是0~100分,患者评分数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GCS评分范围是0~5分,患者缺陷情况与评分值呈反比关系。神经功能受损情况运用神经功能受损量表来开展评估,评分范围是0~45分,在0~14分范围内判定为轻微受损,在15~30分范围内判定为中度受损,在31~45分范围内判定为重度受损。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9.0对研究中对应数据处理,用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行χ2检验,而对应计量数据则以()表示,行t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以及病症认知程度对比 在SAS评分上,观察组为(33.28±2.19)分,而对照组则为(45.09±1.37)分,对比t=10.228,P=0.001。而在SDS评分上,观察组为(32.09±1.49)分,对照组则为(43.09±2.45)分,对比t=13.287,P=0.001。在病症认知程度上,观察组评分为(84.28±2.38)分,对照组则为(73.09±1.39)分,对比t=15.372,P=0.00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4%(2/45),其中肺部感染百分比为2.22%(1/45),切口感染百分比为2.22%(1/45),应激性溃疡百分比为0(0/4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9%(4/45),其中肺部感染百分比为4.44%(2/45),切口感染百分比为2.22%(1/45),应激性溃疡百分比为2.22%(1/4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365,P=0.001<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GCS评分、神经功能受损评分 在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为(80.19±3.67)分,对照组为(72.68±3.46)分,t=10.326,P=0.001。在GCS评分上,观察组为(3.86±0.53)分,对照组为(3.39±0.56)分,t=9.994,P=0.001。在神经功能受损评分上,观察组为(18.59±3.19)分,对照组为(26.89±3.28)分,t=10.117,P=0.00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受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73±2.38)d,对照组则为(14.09±1.88)d,对比t=14.837,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56%(43/45)高于对照组(77.78%),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是常见的创伤,在生活中更为常见,这时了解患者病症的严重性,应该通过检查结果来判断。如说通过患者颅脑X线检查,了解颅内骨折的范围和形状,CT扫描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区分是否有骨折和颅内出血。最后通过评估患者的状况来判断病症的严重性,比如是否适合外出检查,血压是否稳定,是否可以摘下呼吸机等。重症颅脑损伤应严密监测,检查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的病症,对于病症住进ICU患者,需要准备血氧仪和移动式ECG监护仪,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生命体征不稳定,则必须立即返回ICU。防止意外伤害。其次,通过磁共振检查随时了解患者的病症,它与CT相比,磁共振可以避免漏诊小颅脑病变,但检查时间较长,通常需要20~30 min。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首先应在医院急诊室进行迅速的诊断,快速完成头颅CT平扫,明确颅内出血部位以及出血量;然后,迅速收入神经外科专科病房,进行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测,动态复查头颅CT;若出血量达到开颅手术指征,需要立即进行开颅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症多较为严重,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为促使患者能够尽快得到康复,在做好常规治疗方案的同时,更需要持续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优化,从护理干预的层面出发帮助患者进行恢复。

常规护理虽具有一定效果,但整体局限性较大。临床护理路径指的是患者住院期间运用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横轴是时间,纵轴为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教育、活动、出院计划等护理方法,以此形成一个护理日程计划表,对什么时候需要做哪一些检查,什么时候需要做什么样的护理措施,什么时候可以出院等都进行具体记录。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护理人员并不只是盲目的遵从医师指示来工作,护理人员是有预见性、有计划的开展护理工作。患者也能够知道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护理人员与患者相互促进,促使护理效果的提升。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为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率较高的护理方案,该护理方式的核心就在于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为其在不同阶段提供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为患者的迅速恢复奠定有效基础。在该护理模式的作用下,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清晰的认识到对于患者各环节的护理要点,充分确保护理干预工作的准确性,以此间接达到帮助患者进行恢复的目的[10]。同时,在该护理模式下患者能够参与到整个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关系,通过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病症,同时结合患者病症恢复情况指导其做好康复锻炼工作,能够进一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11-13]。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以确保患者维持营养均衡,使得患者身体抵抗力得到增加。生命指征监测护理有利于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患者异常,以便及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避免患者发生意外事故,使得患者的住院费用得到有效减少。此外临床护理路径的使用,还可以让护理差错得到显著减少,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临床护理路径可以让患者的住院天数得到有效减少,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会将工作流程标准化,并且要求护理人员务必按照工作流程程序,以及计划表上的时间顺序来进行工作,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在院期间的各项检查、治疗进行合理安排,尽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无效住院时间,使得医院医疗成本费用得到降低,也让患者经济负担得到减轻。在本次研究中,以临床护理路径这个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观察组的各指标均存在优势,进一步证实了该护理方式的有效性,可以达到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作用,帮助患者进行恢复。临床护理路径取得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总之,在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帮助患者进行恢复,充分保障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猜你喜欢

颅脑病症护理人员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青春期病症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