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学校发展的增值探究

2022-11-24林莉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2年9期
关键词:立信塑造成长

林莉

[摘 要]“双减”政策的价值和意义重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高新实验小学立足原点,以“三塑”为突破点,寻求“双减”背景下学校新的增长点。“双减”背景下学生成长的“三塑”校本行动包括:明晰办学内涵,塑“立心”新人;探寻新型评价,塑“立信”新人;开发特色课程,塑“立行”新人。“三塑”行动特别呵护儿童的天性,秉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把学习主人的身份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关键词]双减;成长;塑造;立心;立信;立行

[中图分类号] G6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7-0090-03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本次“双减”政策的执行力度之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是史无前例的。在此背景下,作为一所有着87年历史的农村小学,我们启动了学生成长的“三塑”校本行动,响应“双减”的号召。

一、明晰办学内涵,塑“立心”新人

“双减”政策指向明确,是使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意义主体的价值得以呈现,实现人性启迪、思想启蒙与精神塑造。通过教育,使学生成为彰显和谐性、独特性与主体性的全面发展的人。“双减”旨在恢复教育生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健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避免应试化、短视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及综合素质,全面夯实人才积淀,进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及民族复兴伟大事业。这其实仍是在追问“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的首要问题。只有明晰“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我们的步履方能更加稳健而从容。

我校地处南京江北新区城乡接合部,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附属校。作为南京市首批省级实验校,我们因校制宜,“借力”“合力”发展,“大小一体”,以“立心”教育作为学校核心育人思想,下好教育先手棋,激发师生潜能,激活生命状态,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明德格物,立己达人”育人思想一脉相承。“立心教育”道出宋代大儒、哲学家张载“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内涵极其博大精深,是读书人几千年来的精神寄托、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同时,这四句话表明教育既要引导儿童探究天地之理,寻求世界无穷奥妙;又要顺应自然之道,遵循儿童生命发展规律,守住儿童美好天性。在“双减”背景下,我们进一步明晰“立心”教育的内涵:在育人过程中抓住根本,抓住关键,培育学生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品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这样,也就自然确立了“立心”学娃的培养目标。

立品:道德品质纯良,品行端正,乐观开朗,尊师爱友等。

立行:遵守纪律,行为合规,举止文明,善于动手,勤于尝试等。

立志:目标明确,进步明显,勤奋刻苦,意志坚强等。

立新:好学上进,善于发现,乐于创造,专长突出等。

在学校、家庭、社会的边界不断被打破的全域教育时代,学生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发展,更需要家校社协力共进。与此匹配,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精心打造。

一是适心课程:建设适合学生个性、贴近学生心智发展的课程,激发与引领学生不断地自我实现。

二是慧心课堂:让师生聪慧、活泼、灵动,思维活跃,心智得到最优发展,让师生大脑有慧思,眼睛有灵光,思想更加灵动。

三是匠心管理:重点聚焦学校管理思想、敬业精神和管理状态。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精益求精、笃学笃行、不断走向更高平台的精神追求。

四是舒心环境:顾名思义,学校环境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进入学校便倍感温馨、惬意,让学校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学校、园林式学校,成为师生生活的花园、精神的乐园。

五是“全心”评价:充分彰显家校社协同办学机制,将家长评价、学校评价、自我评价自然融合,以客观真实、全域增值的评价模式给孩子一个负责任的童年。

二、探寻新型评价,塑“立信”新人

从“破五唯”到四个方面的评价、五项管理以及2020年12月5日在南京召开的首届基础教育论坛,都在聚焦育人方式的变革,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及为人民服务的公益性属性。我校作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学校,以信大之“信”为底色,积极探寻新型的评价方式,不断增强学生信心,根植成长信念,最终形成学生受用一生的人生信仰。

首先,建立“立心”学娃成长档案袋,实现学生全年级、全过程的动态监测。从起始年级开始,教师就格外关注学生的弱项,动态观测,随着年级的上升,不断激发、托起,努力让学生所谓的短板逐渐得到强化、擦亮,从弱变强,即使是点滴进步也是成长。作为教育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入学起点,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明确学生的长项在哪里、弱点在何处,让学生正确引领学生,让其长项成为特长、弱项慢慢变强,实现動态、增值性成长,真正对学生一生负责。

其次,同步推进“5、20、15”课堂变革和“7+1+2”育人评价方式。“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萌生于真实的课堂。”坚定不移地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向好思想、好方法要质量;坚决摒弃蛮干死干。其中,20分钟主体教学重点指向保障每个学生享有公平而有品质的学习权。只有课堂有质量、有品质,办学才能有品位。“7+1+2”育人评价方式,促使教师转变育人理念。其中,“7”指基础学科;“1”指向学生的实践能力;“2”指向特定素养的发展,重点关注学生的“弱项”及“长项”。学校旗帜鲜明地提出人人“掌握一两项体育技能,拥有一两门艺术特长”的要求,并纳入期末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标准中。

在此基础上,形成“等级制+学分制”的育人方式。“等级制”着重指向学生基础学科的评定;“学分制”用于考量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发展,真正关注学生各个年级全过程评价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育人评价。我们要让学生懂得社会需要的是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喜欢研究的,喜欢动手实践的;性格内向的,外向的……都是社会之所需。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让学生相信,他们人人都有才,人人也都能成才,因为“天生我才必有用”。

如美育素养积分:

三、开发特色课程,塑“立行”新人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我校“因陋就简”,依托学校身处农村,毗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气象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的地理优势,通过建设校内外农场实践基地,开发合适的农业主题内容,尝试构建将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相融合的特色农科课程——《农村小学生态农场课程》。本课程鼓励农村儿童在熟悉的劳动实践中,用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通过劳动与观察、体验与实践,培养劳动精神,提升学习力与创造力,培养爱家乡、爱劳动、懂科学、爱创造的品质与情感。该课程实现了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打通和落地,探索出将农场课程建设成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融合的新样态。

农场课程的设计理念是:把学校建成一个天然绿色的农业科技实践园,让农村儿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观察与发现、劳动与创造。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劳动打底,创新提升,成长为“热爱劳动、会干农活、懂些农技、有点手艺、热爱科学、喜爱创造”的新农村小公民。

借学校正在新建的契机,我们建设了融合型的农场课程基地群。

1.农科主题校内基地

(1)一场——开心生态农场

为校内智能温室大棚,是一个智能化的栽培实践基地,含远程录像、控温控湿、水培、基质培、雾培等现代化农业技术。

(2)一园——劳动园

为室外传统型劳动实践田地,每班分一块种植区,栽培当地农八宝。

(3)一室——农技室

为实验室,室内配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仪器和设备,供学生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小实验。

(4)一吧——科创吧

建设高标准的科创吧,配备美工、机器人、手工、制作等方面的科创材料,用于科技创新发明。

(5)一屋——蚕宝屋

开辟蠶宝屋,用于养蚕,观察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了解与蚕相关的丝绸发展历史,领略和体验中华传统桑文化的魅力。

(6)一台——农艺大舞台

在校内设计一处舞台,用于学生农艺队的各类展演。

2.农科主题校外实践基地

我们与学校周边特有的资源基地签订基地合作协议,包括南信大国家级气象观测场、南农大培植园、龙王山生态园、盘城葡萄园、菌培基地、滁河美丽乡村、路陶草莓园等,构筑系列的农科教育的校外合作基地。

本课程选择了融合型内容,分三个部分,即小城农匠篇、小城实验员篇、小城院士篇(如下表),分别侧重劳动与体验、劳动与科普、劳动与创新。现已完成小城实验员篇,正在设计小城农匠篇和小城院士篇。

蔡元培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在“三塑”行动中,我们特别呵护儿童的天性,秉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把学习主人的身份还给儿童,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立信塑造成长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会计学院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论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律己·体验·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