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防疫工作相关科学规范和经验方法
——信息化支持

2022-11-23朱立峰杨郁青胡伟国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2期
关键词:院区病历核酸

朱立峰, 杨郁青, 赵 艳, 朱 静, 沈 洋, 胡伟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信息中心,上海 200025)

防疫工作的信息化需求

为进一步做好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综合运用,帮助医院应对隔离区远程交互、远程会诊、高效率病历书写、快速核酸检测、快速数据上报、院区人流管控及院区监控巡查等临床和管理需求, 提高医院疫情防控水平。

重症监护区CSC 平台

新冠疫情防控重症监护平台形成相互协同的CSC 系统,包括无线对话系统(communication)、实时监控系统(surveillance)、远程会诊系统(consultation),形成对重症患者的统一管理、统一指导、统一会诊。该平台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瑞金医院)试点基础上,已向定点医院推广复制,形成全市统一的新冠重症患者监护网络。

一、无线对话系统

无线对话系统重点解决新冠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专家人数少,不便进入传染性救治现场,重症监护治疗舱内外沟通不便等问题。包括一套无线医疗单兵音视频通信设备,可实时视频传递患者实时状况,医师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情况, 患者应用呼吸机、气管插管、胸腔引流、血液透析等操作状况;实现与后台专家实时通话,获取临床指导。同时,为方便舱内医师病史书写,利用本系统实现舱内医师床旁语音录入,自动同步到电子病历,并自动识别转化为电子病历文书,提高病史录入效率。 目前已在瑞金医院北部院区监护病区为3 组医护人员配备医疗单兵设备,

二、实时监控系统

实时监控系统用于重点解决远程指导专家及时获知重症监护区整体救治情况和具体患者监护数据。 包括一套统一的高清视频监测摄像头系统,联通所有定点医疗机构重症病房,一是可实时监测整个重症病房状况,二是可直观查阅患者监护仪数据,三是远程协助舱内医师完成患者救治,尤其是抢救工作。 目前,已在瑞金医院北部院区重症监护病区部署17 台监测摄像头, 实现对每例重症患者的监护。

三、远程会诊系统

通过远程会诊系统重点形成市临床救治专家对重症患者进行统一远程会诊的能力。包括一套联动单兵通信设备、视频监测摄像设备的远程多学科音视频会诊设备,可让会诊专家直观获取患者完整电子病历,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报告等; 可实时调阅胸部CT 等数字放射影像,并可对患者历次影像进行对比。同时,可同重症病房现场医护人员进行实时交流。

新冠感染患者电子病历

一、住院自问诊

建立住院自问诊模式,基于现有门诊预问诊平台,与住院系统打通衔接,增设住院患者结构化问诊表单,扩展住院患者自问诊应用模式。 充分利用隔离区域内患者的自有移动设备,引导隔离区内患者关注“医院官方微信”,在患者服务平台中的拓展扫一扫能力,患者通过使用手机扫描住院腕带自动识别匹配患者。引导患者通过问答或表单填写模式自行录入健康状况和一般状况。自问诊表单在住院期间可反复多次填写,持续记录患者的诊疗和康复情况。 同时通过与电子病历系统进行对接,实现自问诊信息与电子病历内容的联动,通过采集汇总填写的内容,形成患者自助问诊记录集,作为电子病历记录日常病程录的资料来源。

二、结构化电子病历

建立新冠结构化病历体系,在污染区移动Pad端、清洁区PC 端建立病历入口。污染区内Pad 使用移动网络, 通过设置VPN 打通Pad 与医院内网的数据通信。 医护人员在Pad 上选择病区患者,通过点触填写简化表单, 采集重要信息与主要数据,表单内容自动形成病史初稿,为区外病史记录人员提供原始病史资料,清洁区病史记录人员修改后作为正式病史资料。简易病史自动形成为可被引用的文字内容。PC 端根据新冠患者病史书写质控标准、数据上报统计要求以及医保费用保障办法、 患者的症状情况及危重程度,定制专项的入院录、首次病程录、日常病程录等病历文书的结构化模板。 累计已形成结构化模板7 套,新冠入院患者均形成电子病历。

核酸采样

一、患者单采支持

优化线下核酸采样点配置和流程,在采样点增设核酸检测自主申请及付费自助设备,使用5G 用户处所设备 (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设备扩展采样点的公共WiFi 热点, 改善采样点移动运营商网络服务质量,保障手机第三方支付的网络通畅。调整自助申请操作流程,减少操作步骤,急诊及发热等特殊场所自助设备增加快筛开单支撑,突出显示核酸检测操作入口。改进线上核酸检测自助申请引导与操作,根据现场检测实际流程增设汇聚引导页, 将核酸线上开单付费步骤简化为一键一步, 引导患者报告查询至统一的健康云及随申办。提供患者中英文双语报告,根据结果增加循环域值(circulation threshold,CT 值)显示,满足患者核酸检测需要个性化需求。

二、集中混采支持

根据混采工作的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的智能手机、二维码、扫码识别等技术设备和手段,建立由基于混采计划的采样批次管理、基于移动二维码的混采底库收集、基于机读手段的混采信息登记与条码生成、个体报告拆分与疾病控制中心(疾控)数据上报的核酸混采业务系统, 并基于闭环管理的理念,对混采系统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汇聚、对关键数据和关键指标进行可视化展现,构建核酸混采指挥系统,通过对关键指标的目标管理,进一步协调资源、优化流程,形成核酸混采综合管理体系。

新冠感染患者数据报表与数据可视化

一、新冠感染患者数据报表

以结构化电子病历为基础,基于临床业务中填写的电子病历,自动形成新冠感染患者上报报表数据。重点包括在院病例分型、合并基础疾病、疫苗接种情况、孕产妇/血液透析/移植/肿瘤放化疗患者统计分析。 基于医院统一报表中心,为新冠患者数据快速上报提供支持。

二、新冠感染患者实时数据可视化

应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多渠道新冠感染患者动态数据展示,通过智能手机移动端、数据展示大屏等方式,实时掌握新冠感染患者救治多维指标。 指标主要包括当日在院人数、当日入院人次、当日出院人次、在院发热患者数、在院病例分型、1 次/2 次核酸阴性人数,及累计入院人次、累计出院人次、平均住院天数、累计各分型病例人数等。并提供年龄、性别组成,出、入院患者数曲线。

人员智能通行与人流管控

一、基于健康云、场所码的人员通行识别

在医院各院区、各独立楼宇主要出入口设置智能识别通行终端,根据出入口位置、人流量、车辆进出情况,分别选择匝道式、立柱式、手持式终端。 智能识别通行终端对接市大数据中心、健康云,进入人员通过身份证、“随申码”(包括为老年人定制的离线码)、医保卡等介质完成扫码/读卡操作,完成进院人员身份识别、防疫信息(随申码颜色、体温、核酸检测信息等)校验,校验通过人员可进入院区或楼宇,校验通过人员的身份信息、出入时间等通过市大数据中心、健康云平台反馈到医院。

同时,在主要出入口张贴“随申码·场所”,引导来院人员利用微信、支付宝、随申办APP 扫描场所码,在其手机端显示随申码颜色、核酸检测信息等。扫码人员的身份信息、进入时间等反馈到医院。

实名通行校验中发现的随申码红、黄码等风险人员,可通过反馈到医院的数据实时推送出入口名称、人员姓名、校验时间等消息到相关安保负责人及医务管理人员企业微信,提醒相关人员注意防范并及时处理,从源头形成院区的安全屏障。

二、人员身份识别和分类

通过智能识别通行终端、“随申码·场所” 扫码反馈到医院的信息,应被统一存储形成入院人员信息库。 应充分利用医院现有信息系统,帮助医院对入院人员进行身份识别和分类管理, 提升管理效率。其中对接人事系统,完成本院职工身份识别;对接后勤管理系统,完成工勤人员身份识别;对接安保人员系统,完成安保人员身份识别;对接临床医学院系统,完成规培生、进修生、研究生、实习见习生等身份识别; 对接医院信息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完成入院检查患者的身份识别。

三、全院人流密度监控

基于院内布置的安防视频监控网络,通过加载人工智能视频流分析技术,以“点人头”方式,对院内人流密度进行自动识别,自动绘制热力图,并绘制分时人数统计曲线,实现全院各楼宇、楼层人流密度的监控,为及时调整高密度人流区域服务能力提供依据。

院区人员行为管理

一、在院人员口罩佩戴监管

基于院内布置的安防视频监控网络、门禁视频网络, 通过加载人工智能视频流结构化分析技术,主动识别未佩戴或未正确佩戴口罩人员。对其中存有照片底库的医院工作人员,自动完成人脸识别匹配,通过手机短信或企业微信予以主动提示。 对多次未正确佩戴口罩人员, 将自动报备相关管理人员,由其进行督促整改。

二、在院人员核酸测试监管

对于扫码进入院区的工作人员,可自动检测其核酸采样情况。 当最近一次核酸采样日期超过规定,自动通过短信或企业微信发送按时完成核酸检测提醒。并将长期未完成核酸采样工作人员信息主动推送相关管理人员,由其进行督促整改。

二、核酸异常人员视频流行病学调查(流调)

基于院内布置的安防视频监控网络、门禁视频网络,完成核酸异常人员视频流调,通过加载人工智能视频流结构化分析技术,根据视频中人物的服装颜色、发型、是否佩戴眼镜、携带雨伞等,自动识别核酸异常人员轨迹。同时为锁定核酸异常人员密接和次密接对象提供支持。

院区视频巡视

一、视频点分布

建立医院统一视频巡视平台, 对医院各院区、楼宇、楼层、重点房间、重点床位形成视频巡视能力,为快速响应和远程指挥提供支撑。 应在院区主要出入口、楼宇出入口、楼层护士台、门急诊集中候诊区、急诊抢救室等布设摄像头,并重点在核酸集中采样点、隔离区第一次脱摘区(一脱区)、二脱区等布设可覆盖整个区域的摄像头。

布设视频巡视摄像头,优先利用原安防、消防、门禁等已配套布设的摄像头进行接入。对于未能覆盖的重点区域, 加设摄像头统一接入视频巡视平台。 目前全院已接入视频点3 700 个,涵盖瑞金医院3 个院区及嘉荷新苑人才公寓集中隔离点。

二、视频巡视平台技术实现

医院统一视频巡视平台统一管理医院视频摄像头。对于原安防、消防、门禁已布设的摄像头,采用实时流控制协议(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RTSP)/实时消息传输协议 (real time messaging protocol,RTMP)/Flash 视 频 流 传 输 协 议 (Flash video,FLV)/HTTP 实时流媒体传输协议(HTTP live streaming,HLS)等视频流格式直接接入,并保留原安防、消防、门禁等摄像头系统独立运行功能。如原摄像头系统独立组网,可将该网络联入医院信息网络。也可通过架设双网卡视频中转服务器完成跨网络接入和视频转发等功能。应注意原摄像头系统视频流访问的安全认证,对摄像头视频流访问存在初始密码的应进行修改,并保证密码强度。

医院统一视频巡视平台新增摄像头建议符合GB/T2818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进一步保证视频监控的访问安全性,并提供云台控制能力。

猜你喜欢

院区病历核酸
公立医院一院多区行政管理架构的优化探索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电子病历评级的分析与总结
核酸检测
“病例”和“病历”
基于PEST-SWOT分析的公立医院医疗集团化选择策略
健康快讯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