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匮要略》湿病再思考

2022-11-23孙海燕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湿气关节疾病

孙海燕

1.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310053 2.浙江省中医院

中医对湿的认识来源于《五十二病方》《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发展于金元,完善于明清、民国,成熟于现代,其中汉代张仲景开湿病辨证论治之先河[1]。《金匮要略》作为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著,提倡“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提出病名约160种,首创并遵循以病为纲、按病论述、据病立法、病分各类、逐类设证、因证制方、按方用药这样一种较为成熟的,理法方药俱备的体例模式[2]。原著强调“病脉证治”,且视其为整体,给后人诸多启发。若从仲景的视角、以仲景的思维出发来研究“湿”,发现其论湿之病脉证治虽散在于不同病篇当中,但又有其规律和法度可循。笔者对《金匮要略》湿病再作思考研习,从厘清“湿”“湿气”“湿邪”“湿病”概念出发,逐层深入,以明仲景心法,助益临床。

1 “湿”字析意及其相关概念

1.1 “湿”字直解 考“湿”之意,《易·乾》曰:“水流湿。”[3]说明湿与水有关,从其类也。许慎[4]《说文解字》曰:“溼,幽溼也。从水,一所以覆也。覆而有土,故溼也。”直观地描述了“湿”的状态,这是覆土于水或水渍以土后出现的状态。从造字法来看,湿的形旁为“氵”,湿的声旁为“显”,而“显者,阳也”[5],水加阳为湿,阳蒸水动以成氤氲为湿[6]。可见,“湿”与天地相关,得地之土形、受天之阳气,均可呈现“湿”所特有的状态。

1.2 “湿”与“湿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天地自然之中,有春夏秋冬四时的更替,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变化,产生六气化万物生长收藏之象。此中的“湿”便是六气之一,属于正常的气候,不会使人致病。“太阴之上,湿气主之”,这是《素问·天元纪大论篇》提出的“标本相合”。又在《素问·五运行大论篇》描述了“湿”作为六气之一的特性,及其在人之合、其于万物生化的规律:“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气为充,在藏为脾。……其味为甘,其志为思。”并对该特性下“湿”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即“湿以润之”。

由是观之,六气之“湿”——“湿气”,是天地四时中所当存在的,也是濡润滋养万物所必需的。事实上,“湿”的这一特性却常被忽视。

1.3 “湿”与“湿邪” 六气虽常,正气不足则难以抵御而为病;六气反常,人体难以适应而受病,此皆六淫致病,此时,六气之“湿”便成为了六淫之“湿”——“湿邪”。与“湿气”濡润滋养的特性相比,人们更关注的是“湿”作为“湿邪”所表现出来的重浊性、郁滞性、黏滞性、隐匿性、弥漫性、季节性、亲和性[7]等致病特点。《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明确提出了湿气淫胜导致的各种变化,如:“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则沉阴且布,雨变枯槁。跗肿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腰脊头项痛时眩,大便难,阴气不用,饥不欲食,咳唾则有血,心如悬……”

湿邪有天地之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明代赵献可[8]《医贯·湿论》云:“有在天之湿,雨露雾是也。在天者本乎气,故先中表之荣卫。有在地之湿,泥水是也,在地者本乎形,故先伤肌肉筋骨血脉。”可见已将湿邪分为“天之邪气”与“地之湿气”,并指出天、地湿邪伤人部位有所不同。《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阐述“五邪中人”有上下之别:“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谷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其中所论的雾与湿,皆属外湿之邪,中人的部位有上与下、皮肤与关节的差异。至于清邪、浊邪是否分别指雾与湿,历代略有争议,根据《医宗金鉴》谓“清邪居上,谓雾邪本乎天也;浊邪居下,谓湿邪本乎地也”[9],将清浊雾湿之邪与天地之气结合起来,表明《金匮要略》将湿邪分为清浊,与《内经》将湿邪分为天地是一致的。从中医病因学来看,湿邪还有内外之异,六淫之湿致病者,乃是外湿;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以致湿邪停聚者,则是内湿。《金匮要略》所载之湿病(即“湿痹”,属“狭义湿病”,概念见下“湿病”),仍属于太阳病范畴,湿邪从表而入,侵犯关节,是乃外湿为患。

桂林古本 《伤寒杂病论·湿病脉证并治第九》有载:“湿气为病,内外上下,四处流行,随邪变化,各具病形……湿气在上,中于雾露,头痛,项强,两额疼痛,脉浮而涩……湿气在下,中于水冷,从腰以下重,两足肿,脉沉而涩……湿气在外,因风相搏,流于经络,骨节烦疼,卧不欲食,脉浮缓,按之涩……湿气在内,与脾相搏,发为中满;胃寒相将,变为泄泻……”可见,仲景对于湿邪的认识并不局限。虽然桂林古本真伪问题难以确考落实,但由于古本内容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其文献价值应重新得到重视和肯定[10]。其关于“湿气为病”之说值得学习,同时也着实体现了湿邪致病的一大特点。除了外湿诊治,仲景对于湿邪致病的其他形态也同样重视,这为广义湿病的研究和探索开拓了思路。

2 《金匮要略》论湿之病

仲景之湿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之“湿病”,即“湿痹”,见于《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有云:“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是指感受外湿,并兼风夹寒,侵犯肌表,流注关节所致,以发热身重、骨节疼烦为主的病证。广义之“湿病”,则指凡因湿邪侵袭人体,或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致湿邪潴留体内,从而引起病证的统称,这就是通常概念所称的“湿病”。《金匮要略》中与湿相关的疾病约25种,仲景之“广义湿病”见于湿痹、中暍、狐惑、历节、肾著、小便不利、黄汗、黄疸、吐血、下血、下利、浸淫疮、转筋、妊娠腹痛、妊娠水肿、妊娠小便难、妊娠胎动不安、产后下利、产后外感、妇人带下、妇人腹痛、阴疮、脚气、眩晕、卒死而壮热者。其中,一些病有共同的病因,一些病有类似的症状,一些病彼此之间存在转变。

2.1 疾病诊断 仲景论病,常喜用 “……者,此名……”“……之候”“……之为病”“病……”“……之病”等叙述方式,以示该病常见症状或主要症状以及主脉,举例如下。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湿痹,由太阳病外感而来,湿阻关节,表现为关节疼痛、剧则疼烦。若入脏腑,影响膀胱气化,则小便不利;湿走肠间,则大便反快;或脾虚生湿,内外合邪,亦可见二便之变。脉沉而细或缓,即是湿病的主脉。

“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寒湿留着于肾之外府(腰部)是为肾著,症见身体重、腰中冷,就像坐在水里,故身重以腰以下为主;腰部困重疼痛,犹如系有五千个铜钱。

“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表现为上下肢拘急强直,脉上下行、微弦不和,此湿热伤及筋脉而致也。

从以上所举之湿病可见,仲景以主症、主脉定义或诊断疾病,以病为纲。湿阻关节之湿痹,湿热蕴毒之狐惑,寒湿困腰之肾著,寒湿或湿热所致之黄汗,湿热伤及筋脉之转筋等,广义湿病共同的病因皆为湿邪,差异在于或兼夹的病邪各异,或侵犯的病位不同。

2.2 鉴别诊断 仲景辨病注意鉴别诊断,原著采用以病分篇形式,大多数篇章是将病机相仿、证候相似或病位相近的病证合为一篇进行论述。这种编写体例,便于鉴别相关病证的异同之处,有助于掌握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11]。事实上,除了在篇章病证编排上体现鉴别之用意外,仲景在广义湿病的诊断过程中亦穿插了不少病证鉴别的思想。

以“黄汗”为例:作为症,“黄汗”汗出沾衣,色黄如柏汁;作为病,“黄汗”有寒湿与湿热之分,湿阻肌腠,营卫郁遏,表现为身肿、发热、骨节疼痛、不恶风、汗出沾衣且色黄如柏汁、脉沉迟或自沉。对于“黄汗”之病,仲景将其与历节、劳气、风水进行了鉴别诊断。“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历节、劳气也可见黄汗这一症状,但黄汗之病见黄汗之症是在全身,历节之黄汗是在局部关节痛处,劳气之汗未尽色黄,但常在食后汗出或卧时盗汗。从黄汗的部位、程度、出现时间等角度进行鉴别,给予临床诸多启发。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脉浮身重,汗出恶风”“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与黄汗为病“身体肿(一作重),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有相似之处,但仲景又指出黄汗“脉沉迟”“不恶风”“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在症状上,黄汗不恶风、汗出沾衣且色黄,而风水恶风、汗出不黄;在脉象上,黄汗脉自沉或沉迟,而风水脉浮;在成因上,黄汗“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乃湿停肌腠、营卫郁滞,而风水“风气相击”乃风水相搏溢于肌肤。

此等湿病之间的鉴别,仲景或用直述式的笔法,或用比拟式的描述,或用问答式的对话,都在告知后人诊病的思维与所需明鉴的关键。

2.3 疾病转变 仲景论病虽以病为纲、按病论述、据病立法,但病不是独立静止的,病与病之间的转变亦是动态的。在其所论的湿病中,例如湿痹、历节、黄汗等就体现了疾病的多变性。同样是外湿为病,湿邪侵犯肌表关节,可致身痛发热、关节疼烦之湿痹;若侵犯筋骨关节,同时存在肝肾气血不足的内因,可致关节疼痛不可屈伸、剧则身体魁羸、独足肿大之历节;若侵犯肌腠,营卫郁滞,可致身肿发热、汗出沾衣且色黄如柏汁之黄汗。关于湿痹与历节之间的疾病转变,若湿痹日久,损伤肝肾筋骨,致关节变形肿大、剧烈疼痛、黄汗出,可按历节病辨治。临床上有湿痹与历节合并存在,而难以截然分开者,甘草附子汤证可作为仲景湿痹与历节病之分水岭[12]。《外台秘要》载此方治风寒湿邪气流注关节,或风寒湿痹而表里阳气皆虚者。王晋三[13]在《绛雪园古方选注》中评其制方:“甘草附子汤,两表两里之偶方。风淫于表,湿流关节,阳衰阴胜,治宜两顾。白术、附子顾里胜湿,桂枝、甘草顾表化风,独以甘草冠其名者,病深关节,义在缓而行之,徐徐救解也。”湿痹之表里阳气皆虚、风湿并重证,与脉涩小之盛人饮酒汗出当风所得之历节可有相通之处。盛人脉涩小,形盛气衰,多湿多虚体质,饮酒助内湿,自汗表虚,汗出腠理开泄,易引风邪,风湿相合,加之表里本虚,亦可以从湿痹甘草附子汤证论治。

由此启发,在诊病过程中,同一个体,该病适愈,又生他病,是否是同一病因在不同病位的表现,看似病名不同,实质病因却相同;不同个体,不同疾病,看似成因不同,实质病机相同。仲景的疾病动态观警示后人,不可孤立看待疾病,对广义湿病的研究能展示湿邪致病的多态性与动态性。

2.4 疾病预后 仲景对于湿病的转归预后亦颇重视,认为其多与湿病本身的轻重程度和治疗调护等因素有关,病轻或治疗得当者生,病重或失治、误治者则出现变证或死证。从湿病本身来看,例如“酒疸,心中热,欲呕者,吐之愈”,酒疸乃湿热在中焦胃中,欲呕是病邪向上向外的趋势,能吐者将湿热因而越之,故“吐之愈”。对于“难治”之湿病,仲景亦有判断。黄疸,“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以渴或不渴区别湿热是否化燥入里,渴者热重病进而难治,不渴者热轻病浅而可治。再如“黑疸……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诸如此类的论述都体现了仲景对于湿病本身的变化了如指掌。湿性缠绵,失治误治,变证丛生,如黄汗“久不愈,必致痈脓”“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或“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黄汗日久,湿热郁蒸营分,加之发热助火,湿热火毒相合,腐灼肌腠而致痈脓或恶疮;黄汗汗出而热不减,气机阻滞日久或汗出日久伤营,气血不荣,肌肤失养而见甲错之变。又如“湿家……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一云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湿病下之过早,误攻其里,出现上寒下热,变生呃逆、胸满、小便不利、口燥烦渴等。更有甚者,出现死证,“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湿病本已伤阳,误用下法,则里阳更伤,阳衰阴盛,离决而亡。

仲景对湿病预后的判断标志、失治误治的预警表现,在临床都有警醒和提示意义,如果能了然于胸,那么就可以对疾病的转变进行预防,尤其可以避免不该出现的医治之过。

3 结语

《金匮要略》论湿病,将疾病的诊断、鉴别、转变到转归预后呈现得全面而立体,为后人辨病识病树立了榜样。仲景名“湿病”者唯见于《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但与湿相关的其他疾病的诊治论述中,富含了仲景对“湿”之病脉证治的诸多理念,开创了湿病辨证论治之先河[2]。因此,有必要扩大仲景“湿病”的概念和范围,在此基础上加以研习,方不失仲景心法。本文在厘清“湿”“湿气”“湿邪”“湿病”概念的基础上,对《金匮要略》的湿病再次进行思考研习。仲景以主症、主脉定义或诊断疾病,以病为纲,不囿于湿痹之湿病,不但在各种湿病的诊断中穿插了病证鉴别的思想,而且分析了湿邪致病的多态性与动态性,还包含了对湿病预后的判断,并预警了湿病误治的表现。如此可见,明仲景心法,可助临床见病知源、见病明异、见病识变!

猜你喜欢

湿气关节疾病
初春山羊疾病早预防
膝盖经常咔咔响,小心“关节鼠”
健身是去湿气的好办法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这些信号提示体内有湿气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久坐可致多种疾病
关节才是关键
夏季保健,勿忘除湿
《老老恒言》中的环境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