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葶苈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2022-11-21邵蒙苏赵林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平喘利水肺气

张 培,邵蒙苏,赵林华*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葶苈子(pepperweed seed)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Webb. ex Prantl.或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称“南葶苈子、甜葶苈”,后者称“北葶苈子、苦葶苈”。临床多用南葶苈子,其主要含槲皮素-3-O-β-D-葡萄糖 -7-O-β-D-龙胆双糖苷(C33H40O22)、脂肪油类、强心苷类等成分。临床常用处方名为葶苈、葶苈子、炒葶苈子。葶苈子味辛、苦,性大寒,归肺、膀胱经,具有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的功效。本文从经典名方、名老中医、方药量效专家、现代医家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葶苈子的临床应用,探讨其功效和用量范围,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的参考和指导。

1 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

古方中常用葶苈子配伍他药治疗结胸、肠间饮结、肺痈、支饮、鼓胀喘嗽等疾病。葶苈子配伍大黄,如己椒苈黄丸(汉·《伤寒杂病论》;与他药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肺与大肠相表里,葶苈子(一两约13.8 g,每日服用葶苈子约0.375 g)泄肺气利水而走小便,大黄泻肠实通结从大便出,肺肠同调,前后分消,共逐肠间饮结;葶苈子配伍大枣,如葶苈大枣泻肺汤(汉·《伤寒杂病论》;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葶苈子(捣丸如弹子大,约5 g)行水而泻肺闭,大枣甘平而缓其峻,防葶苈泄肺伤胃,二药同用,攻邪而不伤正,治疗邪实气闭之肺痈、支饮喘息不得卧;葶苈子配伍桑白皮,如定喘葶苈丸(明·《赤水玄珠》;为末,蒸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煎桑白皮汤送下),葶苈子(与诸药各等分,具体用量不详)与桑白皮相须为用,泻肺气降肺逆而平喘、开肺闭调水道而消肿,治疗鼓胀喘嗽。

2 名老中医葶苈子用量及配伍经验

2.1 路志正

路志正善从脾胃论治胸痹,认为胸痹有心脾两虚、湿热痰浊内阻、中气不足、气阴两虚、胆胃不和、脾肾两虚等证型,涵盖现代医学所说的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多种疾病,善用调理脾胃法以治之[1],除辨证取药之外时伍健脾以绝痰源、肃肺以清痰器之品。如有痰浊水湿内阻者,常用葶苈子配伍杏仁、大枣等,取其泻肺开结、下气利水之效,治疗肺中水湿气逆之症,以利贮痰之器;或配伍竹沥泻肺逐痰,治疗阵发性睡眠呼吸暂停,量多用10~15 g[2-3]。另路志正认为,长期慢性咳嗽以咳为主者多为内伤,宜苦平辛润降肺化痰,不宜使用葶苈子等辛温燥烈之逐饮药以伤娇脏。

2.2 胡国俊

胡国俊认为,哮喘责之风、痰、虚、瘀、热,葶苈子泻肺热、祛痰浊力强,直捣肺所,善治肺有痰热壅滞之证。常配伍麻黄辛苦、寒热、宣降相宜以利肺,配伍僵蚕、蝉蜕祛风涤痰,配伍桑白皮泻肺平喘,配伍炒白术培土生金,配伍桃仁化痰祛瘀,配伍冬瓜仁、黄芩清热化痰,配伍地龙、川贝平喘止咳,以上配伍也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治疗,葶苈子用量多为10~15 g[4-5],治疗小儿哮喘葶苈子多用6~8 g[6]。

2.3 徐景藩

徐景藩认为,肿瘤术后有胸腹腔积液者多为正虚水瘀互结,葶苈子利肺水、开肺气、平肺逆,配伍牵牛子祛水逐瘀,配伍大枣缓和药力、顾护脾胃,和扶助正气之品同用,缓解症状效佳,葶苈子量多用10 g[7-8]。

2.4 苏亚秦

苏亚秦用温阳利水、活血祛瘀法治疗慢性心衰,标本兼顾,其中葶苈子配伍茯苓、防己、车前子健脾利水消肿,量多用30 g,如自拟温阳利水煎(黄芪、茯苓各50 g,丹参、防己、葶苈子、车前子各30 g,附片、桂枝各12 g,水煎分服)治疗心肾阳虚、饮停瘀阻型心衰[9-10]。

2.5 王晞星

王晞星认为,幽门梗阻多为正虚痰瘀互结,脾胃虚弱,运化无力,邪气阻滞中焦,宿食水饮停聚,久而化痰聚瘀生热,更碍脾胃运化,朝食暮吐,常用己椒苈黄丸加味,其中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祛痰,用量多在30 g[11],也用此量配伍桑白皮、生薏苡仁等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2]。

2.6 颜德馨

颜德馨推崇百病生于气血之说。在治疗慢性咽痒痛有咳时,须宣发肺气者加用葶苈子一味泻肺热,不必等痰壅热盛再用之,葶苈子用15 g[13];治疗肝硬化腹水时用葶苈子配伍小茴香,寒温并用,气水同调,消痰饮内停诸症,葶苈子泻肺利水,多用9~12 g[14];治疗肺性脑病时,用葶苈子配伍大枣、水蛭、大黄即抵当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开肺豁痰下瘀,葶苈子泻肺平喘,用30 g,势缓时可减至15 g[15]。

2.7 唐祖宣

唐祖宣用己椒苈黄丸通腑泄浊加减治疗肺心病水肿、风心病咯血、肺性脑病之昏迷,认为痰湿热郁结所致饮证皆可用,其中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量为4.5~6 g,配伍大黄、椒目、防己,荡涤上中下焦邪实[16]。

3 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用量与配伍

3.1 仝小林

仝小林教授治疗肺部疾病时,重视肺气宣发肃降的特点,经验方-前百苏苈汤,用葶苈子加前胡、苏子、百部降肺气,常配伍射干麻黄汤治疗内有寒痰、肺气不降之哮喘和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病后可配伍大枣、五味子补泻散敛结合善后调理[17];临床用葶苈子配伍竹叶宣肺利水、通调水道,治疗气、血、水不利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18];配伍真武汤、苓桂术甘汤、参附汤等治疗难治性心衰[19],葶苈子临床多用15~30 g。

3.2 李赛美

李赛美认为,牡蛎泽泻散有散水气之用,方中多为攻伐之品,加减治疗湿热壅滞型实证水肿,葶苈子降肺气、消水肿,用量为15 g,常配伍商陆泄水壅,但要注意商陆有毒,需从小剂量开始[20];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小儿1型糖尿病出现腹胀、阴囊水肿者,其中葶苈子肃降肺气,配伍大枣利水消肿而顾护正气,用量为3~6 g[21];用茯苓四逆汤加减治疗阴阳两虚兼有水气之慢性心衰,常加葶苈子、杏仁、薏苡仁等药利水化湿,降肺气,调水道,葶苈子用量为30 g[22]。

3.3 池晓玲

池晓玲治疗肝性胸水从气结、血瘀、水停三方面论治,病变涉及肺、脾、肝、肾四脏,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黄芪60 g,苍术20 g,牛膝、茯苓、木瓜、丝瓜络、党参、车前子(包煎)、大枣15 g,苦杏仁、红花、当归、白芍、香附、泽兰10 g,葶苈子40 g,甘草5 g),其中葶苈子泻肺利水,配伍大枣以缓其峻,用量为40 g[23]。

3.4 张炳厚

张炳厚用控涎丹加减治疗悬饮,效峻力猛,其中葶苈子泻肺逐饮,常配伍桑白皮、旋覆花,有相须相使之用,气水同调,增强其降气利水之效,葶苈子用量为30 g,此法多为标症所设,更需从本调治以善后,年高体弱者及孕产妇慎用[24]。

4 现代医家用量与配伍

4.1 配伍炙麻黄

葶苈子配伍炙麻黄治疗痰浊蕴肺之小儿肺炎喘嗽、哮喘、咳嗽,葶苈子泻肺水、涤痰饮、降逆气,配伍炙麻黄宣降相因,使肺开阖有度,水液则分布正常,葶苈子6~10 g,炙麻黄3 g[25]。

4.2 配伍紫苏子

葶苈子配伍紫苏子泻肺涤痰,治疗痰浊闭肺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寒温并用,气痰同调,葶苈子多用15~30 g,紫苏子30 g[26]。

4.3 配伍黄芩

自拟复方葶苈子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其中葶苈子泻肺逐饮,黄芩清肺化痰,二者共奏止咳平喘之效,葶苈子10 g,黄芩10 g[27]。

4.4 配伍生大黄

用己椒苈黄丸治疗痰饮内伏之肠易激综合征,其中甜葶苈子降气逐饮,用量为10 g,土炒大黄(久煎)6 g,久煎减其寒下之性而加其健运暖脾之用,两者配伍共逐肠间痰饮,症减后则去峻药以治本收功[28]。

4.5 配伍大枣

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顽固性呃逆,葶苈子降肺胃之逆气,用量为20 g,大枣护胃缓其峻烈之性,用量为12枚[29]。

4.6 配伍白芥子

自拟泻肺汤治疗痰热内蕴型哮喘中重度发作,其中葶苈子配伍白芥子泻肺逐痰,葶苈子40 g,白芥子30 g,煎服法:浓煎300~400 mL,每剂煎3次,日1剂,分3次温服,中病即减或中病即止[30]。

4.7 配伍附片

葶苈子配伍附片治疗阳虚水泛之肺心病心衰,葶苈子泻肺利水、消痰涤饮,多用30 g,甚者达45 g,制附片温阳利水,用10 g[31],两药共奏温阳利水、降气化痰之效。

4.8 配伍三金

葶苈子配伍三金治疗输尿管结石,金钱草、葶苈子各120 g,海金沙30 g,鸡内金20 g,其中三金通淋化石,葶苈子降肺利尿,诸药合用以助排石,作者自诉葶苈子临床常用量为30~200 g,小儿10~20 g,短期服用[32]。

5 总结与分析

通过学习名老中医及现代医家经验,总结出葶苈子临床汤剂用量为3~45 g,常用剂量为10~30 g,丸剂用量多为0.375~5 g。其泻肺平喘和利水消肿的功效相辅相成,不可完全分论,临床多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胸腔积液、水肿、慢性心衰等疾病,成人常用量为4.5~45 g,小儿常用量为3~10 g,临床亦有医家用大剂量葶苈子配伍三金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经验,但文献中缺乏葶苈子大剂量应用时的用法宜忌,故仅列以参考。临床应用时需仔细斟酌,强调安全性和有效性并重,尤其是大剂量用药时须小心谨慎,中病即止,应注意患者年龄、体质等不同,其用量和配伍亦有差异。根据疾病、证型和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其用有偏于气或偏于水者,如配伍麻黄、杏仁、桑白皮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偏于降气,配伍牵牛子、防己、附子治疗体内积液、慢性心力衰竭、水肿等病偏于利水。

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葶苈子具有改善心肺功能、止咳平喘、解痉祛痰、抗肿瘤、抗氧化应激、调节免疫等作用。葶苈子临床用量范围较广,但其辛、苦、大寒,应注意其不适用人群,如虚、寒之喘促肿满者忌服,体弱者及孕妇慎用;同时要警惕其不良反应,如生用、大剂量或久服葶苈子可导致呕吐、心动过速、水电解质紊乱、过敏等问题。本文旨在总结古代和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探析葶苈子在临床治疗中的剂量及配伍,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的参考和指导。

猜你喜欢

平喘利水肺气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国医大师治肾病水肿验方精选
人到中年补肺气
6种食物能补肺气
调肺气先要通鼻窍
养肺要避开六怕
复方葶苈子汤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浅谈茯苓在宠物临床上的运用
化瘀利水方治疗创伤后肢体肿胀184例
金康宁合剂的药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