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内经》传化之腑藏泻理论内涵探析

2022-11-21敏,石

福建中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三焦素问津液

陈 敏,石 荣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传化之腑”出自《素问·五脏别论》,“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1]39高度概括了五腑具有“泻而不藏”的生理特性。然《素问·脉要精微论》云:“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1]53指出“传化之腑”藏泻失司的病理表现。笔者基于《黄帝内经》对于“传化之腑”的论述,结合后世医家的相关评注,探析五腑藏泻理论的内涵。

1 胃之藏泻

1.1 生理特性《素问·六节藏象论》阐述了胃之藏在人体的种种变化,其言:“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1]34-45,论述了食饮由口而入,藏于肠胃,赖肠胃之腐熟,变化精微以养五脏之气。五脏气和,脏腑协调运行,则气血津液能循常道化生,从而达到形神的统一。《素问·奇病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1]153,指出胃之藏,赖脾之转运,脾气健运,则胃之受纳无碍。《素问·五藏别论》则指出胃之藏水谷后变化糟粕而泻的路径,其言:“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1]40《素问·逆调论》言:“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1]112即开门见山地指出胃气下行以助糟粕之传导。由上述可见,胃之藏以变化精微,胃之泻使气机调畅而糟粕得出。

1.2 病理表现 胃之藏泻失常包括不藏不泻,不藏则泄利下注,不泻则汗出于胃、聚水生病。

1.2.1 泄利下注 《素问·玉机真藏论》论“五虚”时,谈及“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1]70。张景岳对此谓:“治之者,能使浆粥入胃则脾渐苏,泄注止则肾渐固,根本气回,故虚者活也。”[2]206可见胃之失藏,则泄利下注,生机寥寥;唯胃气来复,糜粥可入,方有一丝生机。

1.2.2 汗出于胃 《素问·经脉别论》言:“饮食饱甚,汗出于胃。”[1]75另有《素问·评热病论》进一步谈及汗的来源,谓:“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1]108可见胃之受纳水谷,谷气化津而为汗,此其常理。吴昆评该处:“饮食本以养胃,若其饱甚而汗,则汗为胃液,非平人阴阳和而汗出也。”[3]103可见饮食饱胀,水谷运化不及,停滞胃中,加之阳明胃火热盛,此二者相互搏结,热盛迫津,易致水谷变蒸汗液而出。

1.2.3 聚水生病《素问·评热病论》言:“诸水病者……病本于胃也。”[1]110指出水饮病乃本于胃所生。《素问·咳论》对此也有与之呼应的论述,其言:“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气逆也。”[1]124说明久咳不已会导致三焦水饮输布失常,进而饮邪犯胃,上凌肺脏,使人多涕唾、浮肿、肺气上逆。《素问·示从容论》言:“喘咳者,是水气并阳明也。”[1]319认为脾不能为胃行津液,可致水饮上犯阳位引发咳喘。由此可见,胃赖太阴脾之转输以养四滂,上输脾肺,下输膀胱。胃之不泻则太阴湿土太盛,运化失常而生痰、生饮、生湿,故聚水而生病。

2 大、小肠之藏泻

2.1 生理特性《黄帝内经》对于大小肠的论述一言蔽之为:大肠司传导水谷、变化糟粕之职,小肠司受纳水谷、化生精微上奉之职。张景岳总结为“大肠居小肠之下,主出糟粕,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厘清浊。”[2]15即言大肠出糟粕以泻之,小肠受水谷及津液以藏之。大小肠生理结构相连,功能相似,即受承来自胃之水谷饮食,使其化生营血津液以滋养本腑及周身,并及时通降浊气使清气上升,以奉升降相因之理。

2.2 病理表现 肠腑之藏泻失常,或因外邪直中,常见于寒热伤肠;或因腑病内伤,常见于饱食肠滞、土衰肠泻;或因脏病及腑,常见肺传大肠、心传小肠、木旺乘土。

2.2.1 寒热伤肠 寒热失衡常导致脏腑功能失常,究其原因乃脏腑之气机运转,全赖气血流通。血气喜温而恶寒,寒则凝而不流。然脏腑内有邪热,则亦常常引发迫血妄行之出血或筋肉横逆而生痈肿。如《灵枢·百病始生》云:“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抟,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4]213此处点出了肠腑之病多由寒、痰饮、瘀血三者搏结则凝聚不得散,终成顽疾。又如《素问·举痛论》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1]127言肠腑有热,而致热灼津伤,肠腑不通,气血逆乱而作痛。可见寒热之邪侵犯肠腑,均可引起气血运行紊乱,从而导致肠腑之不泻。

2.2.2 饱食肠滞《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1]141提及食饮过度,肠腑传泄不及则致疾患。而《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1]10则论述饮食过度,肠胃横满筋脉驰解,气血凝滞不通,积聚成痔,而日久化热下脓血。以上均言饮食过甚,肠腑饮食停滞,气血不利,而致肠腑不泻之症。

2.2.3 土衰肠泻 肠腑通于土气,脾胃虚损最易影响肠腑藏之功用,如《灵枢·口问》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4]124《素问·藏气法时论》载:“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1]80此二者皆因脾胃虚损,水饮失运,反变为痰湿下注,而致肠腑失藏,则生肠鸣、飧泄诸症。

2.2.4 脏病及腑《素问·咳论》言:“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1]124指出心肺受邪均可传相表里之腑,致肠腑藏泻失常,气机逆乱,则见咳而“遗失”、咳而“失气”。又《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上应岁星。”[1]230此言木旺乘虚乘土,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气下注肠腑,肠失其藏,而见食减、肠鸣、飧泄。

3 三焦之藏泻

3.1 生理特性《黄帝内经》对于三焦的藏泻理论可概括为津液、气机运行的通道。其中,气附于津,赖以充养,津随气行,赖以资助,故有津不可无气,津液藏之,赖其上焦之气以开发推动,故而能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如雾露之溉即“上焦如雾”。人体之中,津血同源而异名,故有“夺血者无汗”,此之谓也,故津血化于中焦,随气流行以奉生身,即“中焦如沤”。津随气泻,下输膀胱,主出而不纳,此所谓“下焦如渎”。“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4]94,高度概括了三焦藏泻之生理。

3.1.1 藏泻津液 三焦据《黄帝内经》所载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1]30,又为“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4]13-14。其言三焦为津液运行的通道。三焦气机通畅,气化正常则津液可以正常输布代谢,下输膀胱,故三焦属膀胱一类,皆能藏泻津液。六腑津液皆通过三焦通道输布,故云“六腑之所与合者”。

3.1.2 藏泻元气 又“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 藏 之”[1]33、“肾合三 焦 膀胱”[4]164、“少 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4]1即言肾为元阳之本,而三焦、膀胱之气化,必倚赖肾之气化。《难经·六十六难》中亦有佐证,其言:“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5]35,直言三焦是元气运行的通道。

然有形物质必赖以无形之气方能运行。津液随气以输布全身,津赖气升以宣发上焦,津随气泻以归于膀胱,可见三焦主人身津气转输,故其影响之大者不言而明。

3.2 病理表现 张景岳云:“三焦者,本全体之大脏,统上中下而言也。”[2]124从中可见三焦藏泻失司所涉范围较广。如《素问·咳论篇》言:“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1]124论述久咳脏腑气机升降逆乱,导致三焦“决渎”功能失常,津液输布失司,饮停中焦而致腹胀不欲食。《灵枢·胀论》云:“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4]136此亦论述三焦气机阻滞,气化不利而见皮肤虚胀。《灵枢·邪气藏腑病形》云:“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4]24亦直言三焦气化失司,津液输布异常,而致水停膀胱。可见三焦作为津气之通道,以疏泄通畅为常。三焦不泻即不气化,表现为上焦肺气不利之咳、中焦不运化之腹胀不食、甚则下焦水停致二便不利等症候。

4 膀胱之藏泻

4.1 生理特性《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1]30又如《灵枢·本输》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4]13可见膀胱主藏五脏六腑之津液。而津液所以归于膀胱,乃通过肺之下输,三焦通行,而变为小溲而出,此即言膀胱之藏。另《素问·经脉别论》中云:“饮入于胃……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1]76此即言膀胱之泻。

4.2 病理表现《素问·评热论》云:“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1]102指出膀胱之藏泻全赖脏腑阳气之升发气化,膀胱汇聚脏腑之阳气以行使气化之能,而肾又为元阳之本,与膀胱相表里,故膀胱之气化有赖肾阳之佐助。或因外邪、或因内伤,而致膀胱气化失司,水液无所去处,则可见膀胱的病理表现。如《素问·气厥论》云:“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1]122指出邪热客于膀胱,膀胱热涩小便难出,而病癃闭甚则尿血,此即膀胱之不泻。又《素问·咳论篇》云:“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1]124指出肾中元气不足,致膀胱气化失司,约束无能,则可见膀胱失藏之遗溺。可见膀胱之藏泻正常与否与多脏腑关系密切,故有“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1]53其关乎肺之通调、脾之转运、肾之气化、三焦水道之通畅。

5 小 结

《黄帝内经》对于传化之腑的论述,生理上有泻有藏,病理上有失藏不泻。藏泻本是一体,无藏则无以泻,无泻则无以藏。综上所述,要深入理解《黄帝内经》所述的传化之腑藏泻的涵义,这对五腑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三焦素问津液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亥时调“三焦”,养生效果好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气血津液辨证
从太阳气化的角度谈咳嗽的机理
玲珑欢
关于《素问》“味归形形归气……”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