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世神话中生殖崇拜文化的思想探源

2022-11-21高晓芳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先民生殖神话

高晓芳

(内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内江 641100)

生殖崇拜是人类最古老而持久的一种崇拜文化,同样古老的原始文学样式神话是生殖崇拜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两者辅车相依。神话的研究早已国际化、系统化而成为一门显学,相形之下,生殖崇拜的研究则伴随着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繁衍的程度起起伏伏,绵亘不绝。它们在各自的研究进程中互为例证和要素。其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生殖崇拜特征显著的创世神话研究了,代表性的有对伏羲女娲神话(梁奇等,2020)、夔一足神话(吴广平,1994)、感生神话(王凤春等,1994)、维纳斯诞生神话(杨泥,1986)中包含的生殖崇拜文化信息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依托于古文字学、考古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的学科而进行。本文自出机杼,从神话思维学的视角对创世神话中的生殖崇拜文化作尝试性的剖释,以期充分发挥生殖崇拜文化对于人类文明、人类生命循环性、生命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作用。

一、神话与生殖的唇齿关系

文化以神话释源,神话以本体反思明义。神话的本体思维以生命内驱力为“本我”,以生命时空恐惧感为“自我”,以生命永恒信念为“超我”。形而上的人类原始生命力,贯穿在这一原始先民心理意识的动力系统之中,经存在于实在之维的符号转译而成为生殖文化的表现形式。

凡生命即需生殖,无论是低级的抑或高级的生命形式。但并非一切生殖活动都具有文化属性。可以更确切而规范地讲,生殖活动包含两类,一类是纯粹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传递,另一类就是生殖文化。人和其它生命个体一样都是世界的生存者,生活在物理宇宙之中,需要活着。不仅如此,人还有另一重身份——存在者,生活在符号宇宙里,须创造意义,衍生成文化。无怪乎人被定义为符号的动物,人的原始生命力通过符号系统的建构转移、分解成文化,即生殖文化。

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曾指出,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与生活资料及其必需的工具的生产一样重要,都属于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1]原始先民没有唯物史观,只有鸿蒙之念,渴望繁衍,逃避死亡,关于繁衍问题,他们不明就里,混淆了主客观因素,极力强调客观外力的作用,忽略关涉繁衍的主观原因,认为万物皆有灵,万物的灵可以控制种的繁衍。因此,万物的生殖作用和能力受到了原始先民的顶礼膜拜,以含有生殖内容的静态的原始艺术样式和动态的原始宗教仪式为主要表现形式,形成了远古社会的生殖崇拜文化。

创世神话作为神话的主体,是原始社会人们思考“世界从哪里来”的思想产物,这一思维范式是以幽微奥妙的“生殖”意念来结构,可溯源至生命本体思维和生殖崇拜信仰。高有鹏认为,生殖崇拜包含着自然崇拜,也包含着生命崇拜,是原始文明更为特殊的形态。创世神话中的生殖崇拜在文化生活中表现更为突出。[2]生殖崇拜所包含的这两种类型恰好对应了创世神话的两大主要内容——天地起源和生命诞生。生殖崇拜和创世神话分别作为原始宗教和原始文明的代表性表现样式,是互为一体、相辅相成的。创世神话需要生殖崇拜作为思维支点,生殖崇拜离不开创世神话的推介阐扬。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创世神话以其千姿百态的样貌勾勒出了其所蕴含的生殖崇拜文化思维共时性划分与历时性嬗变的了然轮廓。

二、本原想象思想——原始浑沦认知与女性生殖崇拜

盘古开天辟地神话是中国极具代表性的创世神话之一,其最早的文献载体《三五历纪》中这样描述盘古的出生环境:“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3]在中国古代,鸡蛋、鸭蛋、鹅蛋,甚至是鸟蛋、蛇蛋都可称之为“子”,故《三五历纪》中将天地未分的混沌形态比喻成鸡蛋。混沌又称为浑沌,英文Chaos是指一种混乱无序、不可预测的、类似随机性的运动形态,源于希腊语,其原始含义是指宇宙初开之前的景象。而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混、浑二字音义相通,混与滚音义亦通。浑古音与运通,而运通于云。云音通圆。因此处于混乱无序状态的天地被认为是圆形的,状似鸡蛋。故而神话学又将其称为“宇宙蛋”。它是一类具有文化普遍性的原始意象,出现在了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日本、秘鲁、芬兰、斯拉夫等诸多的神话时空里,在中国,许多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里均有涉及。

在原始先民的集体无意识里,自然和生命密不可分,互为一体。德国学者卡西尔曾指出:“那种出现在人类社会并构成其本质存在的周期,同样出现在自然之中。季节的循环并非由纯然的物理的力量带来。它是与人的生活不可分割地连在一起的。自然的生与死只是人的死亡与复活的壮烈的戏剧中的部分或片断。”[4]因此,原始先民对他们所生存的、广阔的、未知的自然环境及万事万物的认知,只能倚赖自身所熟悉的事物来推断,例如动物蛋、人类自身的生殖器等。在先民们看来,动物蛋的孕育化生功能与人类生命由生殖器作用而形成的生殖繁衍同样神奇而伟大。原始思维所体现的是一种心物不分、天人合一的深层心理秩序,原始先民对天地本原的浑沦性认知源于其对动物蛋和人体生殖器形态的直观感悟,故此,以动物蛋为原型的宇宙蛋创世神话应运而生。中国神话学家陶阳、牟钟秀曾用蛋的生命功能表征来诠释宇宙蛋生说,他们指出:该学说之所以以“蛋”为原型,“在于蛋是生命的源泉,蛋生,是动物生命体肇始中常见的现象。原始先民既认为天和地都是有生命的,那末,把这些有生命之物的形成与蛋联系在一起就是很自然的了。”[5]

不仅动物蛋的形象与宇宙天地的主观幻象有相似之点,人类自身的子宫、孕妇浑圆的腹部、孕育着的胚胎这些局部的生殖物象同样被原始思维主体导向了整体的宇宙空间。诚然,女性的生殖能力及其在人类起源神话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将这一能力升华为宇宙天地起源神话的精神支点,能够充分彰显出万物同一、天人相感、天人同构的原始思维。实际上,真正的世界不是仅由天和地构成即可,只有当人类这一最高等类群的生物出现之后,世界才具有了真正的意义。因此,具有无性生殖表象的宇宙蛋神话需要有生命的气息,以有性生殖为其本原内核,将人类的生殖力通过原始先民们“以己度物”的神话推理逻辑延展为自然的生命力。女性的重要生殖器官之一卵巢呈扁平的椭圆形状,其所产生的卵子为球形,让先民联想到与动物蛋的外形相似。女性分娩时产生阵痛,阵痛越来越剧烈,随之胎膜破裂流出羊水,这一情景又令人有一种蛋卵破裂、小生命即将破壳而出的感觉。在盘古神话中“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的情节描写与人类的生殖过程如出一辙。一言以蔽之,无论是在创世还是在生命的诞生、繁衍方面,状如鸡子的宇宙蛋、宇宙卵的原始意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殖崇拜文化意义。

三、形象类比思想——幻想类比思维与男性生殖崇拜

潜水捞泥者创世神话是流传于北美印第安人中间的典型神话类型之一。但它并非北美地区所独有,亚洲和东欧地区也曾被发现。瑞典人类学家、乌普萨拉大学人类学教授安娜·伯吉特·露丝长期从事欧美民俗的研究,对潜水捞泥者神话做了细致分析。[6]她从美洲印第安人300个创世神话异文中归纳出了8个主要的创世神话类型,陆地潜水者神话是其中之一,其它7种类型分别是世界父母神话、走出洞穴神话、蜘蛛神话、搏斗或盗窃神话、太初巨人神话、两个创世者和他们的竞赛神话、盲兄弟神话。这些神话类型的划分其实都是以母题为基点的,例如陆地潜水者神话,是以某种生物潜到海洋底部去捞取创造陆地的泥沙为母题。露丝教授从该母题的地理环境分布着手分析,明确肯定了北美和欧亚大陆这两个区域陆地潜水者神话的同源性,得出了海洋是陆地发展原始因素的重要启示,通过对该类型神话异文的比较分析,有效论证了在沿海和岛屿地区寻找原始海洋观念起源的逻辑性。她认为,潜水捞泥这一神话母题源于居住于沿海和岛屿地区的原始先民对于他们所居住的高出海面的山峦岛屿起源的猎奇心理和对于海洋生育能力的敬畏情感。露丝教授分析的最终着力点落到了水生殖崇拜的原始文化思想上,并从另一个维度折射出土的生殖能力是由水生殖孕育而来的。

除了露丝教授之外,欧美还有一些学者关注了这一神话类型。其中,美国加州大学教授阿兰·邓迪斯的研究成果具有独特的洞见性和开拓性,他运用精神分析的思维工具直击潜水捞泥者神话的深层隐性结构,提出了创世神话的男性创世学说。[7]这一学说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在神话研究领域的典型运用。弗洛伊德将神话看成是婴儿初始状态和儿童时代早期投射到外部世界上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的心理。在神话思维中世界的诞生和婴儿的出生如出一辙,故而邓迪斯教授将弗洛伊德的排泄出生理论视为潜水捞泥者神话的心理原型。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好奇于自己的出生,常常误认为自己是通过肠胃的途径而生,即认为婴儿是像粪便排泄那样被生出来的。另一位心理学家荣格延伸了这一观点,提出最早的人类是用排泄物、陶土和泥创造出来的。他以形象类比思维将形似的三类事物——排泄物、陶土和泥联系在了一起,并将它们视为人类的起源。荣格的观点融合了生命本体论和自然本体论的物象,其中蕴含着土生殖崇拜的文化理念。邓迪斯沿用了这一理念,用于对潜水捞泥者神话进行突破性的研究。他从具有自然本体属性的泥土创世的情节出发,植入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排泄物造人的观点,运用形象类比思维,由泥土和排泄物的形态类比推测发展为功能类比,衍生出排泄物创世的母题,这是生命本体论的典型思维形态。生命本体论认为,宇宙是扩大了的人体,人体是缩小了的宇宙。纷繁芜杂的世界统一于人体的基本结构,无穷无尽的时空运动变化类同于人体的生理运动变化。

邓迪斯男性创世学说中的另一条思维主线是以对成年礼仪式和产翁习俗的深层结构的心理学解释来建构的,即认为男性对女性怀孕具有嫉妒心理,意欲模仿女性的生育行为。因此,他们祈求从排泄物中生出婴儿,甚至幻想自己能够排泄出整个世界,即创世不是女性神的专利,男性神亦可创世。邓迪斯将这一幻想内容界定为肛门生产的幻想,属于形象类比思想中的幻想类比思维形态。至此,邓迪斯对潜水捞泥者神话进行精神分析实践的脉络逐渐清晰了起来:在动物潜水抓水底的泥或沙土膨胀创造世界的表象情节基础上,运用形象类比思维中的形态类比将自然界的泥土和人体的排泄物联系起来,再引入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思想以功能论之,由排泄物造人的功能升华为排泄物创世,与此同时,运用幻想类比的思维分析男性怀孕妒忌的心理引发肛门生产的幻想,将直观具体的生殖器官提炼为抽象的理解世界的基本符号,最终在女性创世的思想主流之外,另辟蹊径,形成了男性创世的独特观点。

四、象征和隐喻思想——互渗交感思维与自然物生殖崇拜

神话在今人看来,有一种怪诞不羁、虚幻缥缈的失真感,被世人误解为缺乏现实意义,新世纪以来更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实则这种世人的错觉和误解源于神话,特别是创世神话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的表现手法,令人只解其表而未深究其里,其中所蕴含和展现的原始初民的生存状况、原始社会的社会形态是内隐的,需要人们运用原始神话思维的反向思维去揭示。神话也不仅仅只勾连着原始社会及其民众,而是一直在默默地伴随着人类的发展绵延至今,渗入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和血液当中,以它独特的、以象征和隐喻为代表性的思维传递方式彰显出民族最深层的心理结构。

在远古时代,因生存环境恶劣,原始初民随时受到死亡的威胁,他们意识到人类个体生命的渺小和一些自然物力量的伟大,深感自然物的力量远胜于人类。因此,在滋生万物的创世神话空间里,许多自然物发挥了积极的助力作用,成为混沌世界开凿与人类诞生的媒介,如鱼、鸟、青蛙、蛇等动物,树、竹、花、葫芦、瓜果等植物,石、土、水、雷、火等无生命的物质现象。它们或因外形、或因功能、或因性情特征而与人类的诞生产生了神秘的联系,成为原始生殖崇拜的重要审美物象。以鱼与生殖崇拜、树与生殖崇拜为例来确证这种神秘联系,并揭示联系的方式与深层原因。

闻一多在研究《诗经·周南·汝坟》时曾指出:“野蛮民族往往以鱼为性的象征。”[8]现代科学研究普遍认为生命起源于海洋,因为水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生活在水里的鱼类具有相较人类生命而言更为强大的生殖力,且江湖河海里的鱼游来游去,令人联想到了性行为。因此,在古代社会,如古埃及、古希腊等都用鱼来隐喻生殖力和性。《山海经》中记载了鲧复(腹)生禹的神话:“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9]作为鱼的象征的鲧,在自己的生命走到尽头之际,凭借强大的生殖力生下了禹。

由于树木对人类而言具有天然的遮蔽保护功能,在受到猛兽攻击时还能够起到良好的掩护防御作用,因此在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区域基本上都在森林之中。受“万物有灵”原始思想的影响,原始先民视树为自己亲密的伙伴,认为它不但有生命而且有灵性,具有一定的非理性的神秘力量,包括它的每一根枝每一片叶都能带给人类生活巨大的帮助。由此,远古时期树崇拜现象十分盛行。其中,树的生殖力作为内核发挥着轴心作用。在原始先民心目中,树被视为男性生殖器的象征,树干隐喻男性阴茎,苍翠葱茏的枝丫隐喻男性阴毛。因而,树被认为有使女性多生子女的能力。如毛利人的图霍部族中,没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只要用双臂拥抱着一棵树就会怀孕,而且怀的是男婴还是女婴,取决于她所拥抱的是树的东侧还是西侧。刚果地区一些黑人部落的孕妇则是用神树的树皮做成衣服穿在身上,认为这样就可以得到神树的庇佑,在分娩时可以免于危难。[10]我国西藏珞巴族流传着《冬尼和卡让辛》的创世感生神话,讲述了太阳的女儿冬尼在天地诞生之初来到大地上,感到浑身发痒,便在一种名叫“卡让辛”的树上瘙痒而受孕,生下了第一个人,进而繁衍为人类。[11]在这则神话里,冬尼代表了女性,“卡让辛”树扮演了男性的角色,准确地说是象征了男性生殖器,二者交媾而创造了人类。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审视,鱼的繁殖行为与人类的生殖性行为本是并行不悖且无直接关联的,大树也并非不孕或难孕妇女的福音,因何能够产生联系,且密切而紧要?究其根源,原始先民互渗交感的原逻辑思维在其中扮演了纽带的角色。这一思维模式的先验性认知就是,所有的生命形式都有亲族关系,即“生命一体化”,物我之间与物物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12]中国文化自始就一直认为,人与万物都禀阴阳二气,人心人情与物态物理可以交感互通。无形的互渗交感思维借助神话实体通过转移、接触等途径有形地表达出来:人与鱼之间神秘互渗,实现繁衍生殖能力的互传转移;女性经接触树而受孕体现交感。神话的神性和神秘感在某种意义上只有通过这种物我不分、形神统一的原始思维才能得以充分显现。

五、结语

创世神话的叙述对象有二:一是解释和描述开天辟地,包括世界和万物的形成;二是说明人类的起源,包括民族的由来。两类均与“生殖”有关,世间万物的“生殖”与人类的“生殖”。它们不是植根于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本能活动,不是对自然生殖符号和生殖现象的崇拜,而是被创世神话赋予了文化的属性和美感、高度艺术化地流露出对人类永不磨灭的生命激情的崇拜。生殖崇拜文化在创世神话中表现得间接而非直观,上述三种思想也并非直接显现,它们都是借助了文化的象征系统,通过一些具有典型性的物象而隐晦地表达了出来。这些物象实质上是原始先民集体无意识的可经验、可证实、存在于神话情节中的实体——原型。原型又称为原始意象,是集体无意识的载体,是原始初民集体心理结构的基本模式,是具有普遍一致性的集体心理反应的先验形式,是充满着意味的象征。因此,探本溯源,鸡子、宇宙蛋、排泄物、自然物是生殖崇拜文化在创世神话体系中的文化原型,本原想象、形象类比、象征和隐喻这三类被讨论的思想都是原型(集体无意识)思想的“派生”。

猜你喜欢

先民生殖神话
爱情神话
针灸在辅助生殖促排方案中的应用探讨
“辅助生殖进医保”彰显的双重积极意义
未婚青年的生殖健康咨询经验总结
汉晋先民的丧葬观:以“魂瓶”为中心的考察
镜头下的良渚: 还原先民的日常生活
奇妙的博物馆
《红楼梦中的神话》
“神话”再现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