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2022-11-20俞秀红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模态教育者跨文化

俞秀红,王 平

信息技术的到来使得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合作交流逐渐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主题,跨文化交际日益成为现阶段主流。跨文化交际需要基本了解对方文化背景、禁忌爱好以及对方国际发展实情等,各国以及各区域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实际交流中给予对方充分尊重才能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虽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但一直没有收获较好的成效。由于长时间受固化思维影响,传统授课模式依赖于教材,对所学英语知识和相关地域文化内涵具有一定限制,教学资源匮乏,直接影响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但互联网的进步促使信息化课堂教学应用广泛,多模态教学法也随之出现。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大学除了传授给学生丰富多元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应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得以全方位发展。大学生步入校园便是迈进“小社会”,更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此,多模态视角下培养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势在必行。

一、多模态引进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多模态识读能力

多模态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接触到的知识更为多元化,并寻求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使其形成自学意识。学生具备了足够的学习热情再加上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既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也能够使其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教育者将多模态教学法引进英语教学可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学目标,深层次知悉英语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将多模态与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对阅读内容展开分析,将对比知识加以筛选,直至掌握、学会。

(二)有助于增强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材内容的设定大多与日常生活有关。通过英语学习可让学生了解更为丰富多元的人文文化以及其他学科的文化,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举例来讲,教育者讲授“习俗礼仪”方面内容时可以播放相关视频、实际演练,引导学生知悉知识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接受不同地区文化的熏陶,大学生通过了解一种文化联想另一种文化存在的可能性。多模态教学法的渗入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欲望,进一步帮助其了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英语学习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多元的文化清楚并掌握英语的使用方法,通过多角度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规避禁区。多模态引进大学英语教学各个阶段除了让学生认识不同的文化,还能够通过不同模态对外来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交流意识。

(三)有助于改变传统授课模式

以往的英语教学大多以“口头讲述”、PPT、教材为主。据研究表明,学生学习需要以自主自觉为主要内驱动力,由于自主学习较为枯燥,学生很难投入更多的学习热情,若将教学资源充实、教学方式多元化,课堂教学也由乏味变为活跃、生动、有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要求,各高校需要对教育学家展开改革创新,从高质量、高效率教育入手,不断完善教育理念、调整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引进英语教学中,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多模态的参与有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做好铺垫。

二、多模态的选用原则

(一)遵循经济有效原则。多种模态选用过程中必须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以实现高效学习。英语教育者教学时常借助多媒体技术详细讲解知识点,让学生更为清晰地了解所学内容,但是如果课件“空有外表”反而使学生的关注点在图片,却忽略了教学的内容。

(二)遵循强化关系原则。多模态的使用需要注意主模态为一种,其他模态用来强化主模态。如除了口头讲授知识,可以借助动画、电影对内容进一步讲述,对口述进行强化,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遵循协调关系原则。教育者多模态的选用旨在实现教学目标。各模态之间需要相互配合,不然很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如讲授“听力”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背景而给学生播放电影视频,虽然对学习有所帮助,却导致学生出现“开小差”现象,使他们很难快速回到课堂学习。所以,要求教育者协调模态之间的关系。

(四)遵循整体部分原则。即一种模态表达综述,其他模态提供实际例子,将抽象知识形象化,以帮助学生理解。

三、多模态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

(一)多感官并用授学

所谓多感官并用,是指对学生的感觉器官进行调动。特别是针对英语教学而言,传统的授课模式时常让学生感到无聊、乏味,并且教育者在此模式下也容易感到疲倦。教育者教得累、学生学得累,而且实际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多模态视角下英语教学也由“静如死水”向“充满活力”转变,借助多元化的授课方式将抽象的内容有趣地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更轻松地理解教材内容;学生通过感官互动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

(二)教学方法更多元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小组讨论等。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同时运用,如PPT 和情景扮演,使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学习氛围也更为浓烈。

(三)将课堂还给学生

以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是当前时代构建高校课堂的重要理念,但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高校课堂难以有效施展。通过多模态与英语教学的有机联动,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育者应充分彰显自身引导作用。在此背景下,学生愿意自主完成教育者下达的任务,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氛围也发生了巨大改观,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英语教学,同时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四、多模态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一)通过创建多模态化跨文化交际环境发挥学生自主性

语言交流场景决定了语言学习的效果,所以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打造优良的英语运用环境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前提。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以有效改变传统教学环境和跨文化交际环境。通过借助PPT、手机客户端等辅助教学工具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多模态教学环境、口语交流软件等,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英语学习中,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的内外部学习动力。教育者在为学生推荐学习资源时应适当穿插礼貌原则等英语背景知识介绍,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夯实基础。另外,基于多模态的英语教学环境主要以学生为核心,设计模拟跨文化交际任务,以供学生练习。如将学生设置为导游带领国际游客进行游览、练习国际贸易合作的商务信件等。学生可将练习录制为视频发送到班级群,既可以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学生跨文化知识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教材,大学生所接触的文化知识缺少高度、宽度和深度。相比较而言,传统教学以教育者为核心,教师、黑板、教材形成固定组合。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与普及,形式多元的智能设备已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工具,教学也由教师是“主角”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学模式也变成了教师与信息技术和课本之间的组合。多元化的互联网学习资源为学生学习注入了新鲜血液,学生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和学习其他区域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英语知识的学习同步进行,才能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生源大多来自全世界各地,他们也经常接触跨文化交际,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但是部分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偏低,教育者教学中需要合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寻找更多元的教学资源。新时代环境下,通过互联网技术搜集各个国家的视频、图片已经十分快速和方便,教育者可将该部分内容转换为学生的学习资料,让他们更为清晰地了解世界各国的习惯和喜好。相对于单一的知识点讲解和学习,加入更多的音频可以有效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真切感受跨文化交际内容。而且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开设数量较少,致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有限,所以教育者须善用互联网技术让学生学习更加多样化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也应不断鼓励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自主搜集资料,积极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于无形中。

(三)通过互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加强师生互动是活跃课堂氛围的有效方法,也是开展高质量英语教学的必要手段。多模态视角下教学的互动主要为多媒体与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互动、学生和社会间的互动。英语教育者在播放跨文化方面内容视频时,应和学生共同观看和分析内容,寻找视频中的英语知识,并将其与我国文化进行对比,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差异。其一,师生互动需要加强彼此间的合作。新课改得到全面推进后,要求教育教学遵循以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基本原则,并以学生实际诉求和学习需求为导向,整个教学过程由师生携手一同完成,才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教育者还应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授课模式,实现教学的革新。另外,也应提高与学生间的互动次数,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学习诉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优化教学目标、完善教学方案。若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学生观看有关跨文化影视动画就宛如看普通电影一样,并不会深层次分析和学习电影内容,而是粗略地看一遍,很难实现多模态互动教学的目的。其二,生生间的互动通常是互相合作模拟、训练,教师可让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模拟,确保学生可以真正理解视频的含义。其三,增强学生与社会间的接触与交流,是培养其适应社会能力的关键途径。教育者需要让学生清楚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成为优秀人才必备技能,是学生是否可以胜任工作岗位的有力支撑。以互动式学习为核心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提高跨文化意识,也有助于加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仅仅凭借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很难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应合理展开实践训练。由于长时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英语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展开实践教学较为困难,再加之部分学校英语课程开设较晚且课程数量少,而且有一部分是因为相关专业而开设,其课程内容也较为局限。另外,英语教育者大多由我国教师担任,他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相对片面,如果其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比较差自然无法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除了有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应增添实践训练,合理把控英语课程的数量,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夯实基础。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内容进行模拟训练,如学生分别作为各个国家的代表人物展开交流,引导学生在实际交流中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和风土人情;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实践活动中需要不断鼓励学生,并对学生给予适当评价,以提高学生的自信,让学生敢于“说英语”,切实强化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多模态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开展的建议

(一)提高教育者多模态教学意识

大众群体交际多模态性的日益凸显,要求高校英语教育者应站在时代前沿不断了解和积极学习多模态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将理论知识渗入课堂教学,以多模态理念为依托指导教学。所以,可以更好地结合授课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模态,给予学生多模态认知,实现高校英语课堂的构建。

(二)增加视频教学、实物展示等比例

视频教学资源涵盖多种模态,相较于音频等单一模态更能吸引学生眼球。教育者可结合授课内容选择影视动画片段、MV 等视频资料,不仅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借助视频资料辅助讲授,还可以以视频为主题布置作业,有助于学生多模态的输出。除了选择采用视频,还可以自行录制微课,将多模态与微课进行融合。另外,实物展示对于刺激视觉、听觉等感官,吸引学生注意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多模态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却是教育者应用最少的。需要英语教育者结合教学目标、授课内容适当加入实物展示和动作做,如讲授“圣诞节”相关内容时可将贺卡制作材料带到课堂,让学生通过动手做了解“圣诞节”背后的故事。

(三)注重教育者非语言媒体信息的效用

教育者课堂上的手势、面部表情、眼神、站姿等对活跃课堂氛围有着重要意义,也备受学生关注。西方英语教育者习惯用大量的肢体语言和夸张的表情表达词义,也时常带一些实物进行上课展示。通过以上模态的统整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也会让教学氛围更加轻松。相比于西方教学而言,我国英语教学较为乏味、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所以我国教育者应学会利用多模态进行教育教学工作,通过不同的模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加强课外基于网络平台的多模态教学

英语教育者需要合理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和优良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将课堂向课外延伸。通过构建互联网教学平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据调查,虽然部分学生借助互联网技术学习英语知识,但是普遍认为学习所建平台使用率低。可见,教育者应对学生网络学习的实际情况加以监督,不断完善网络监管制度。除此之外,智能移动设备也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工具之一,也呈现出多模态性,英语教育者应借助APP 资源引进新兴授课形式进行多模态教学。

六、结语

经济技术高速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直接决定了跨文化交际将成为大众日常生活、工作的新常态,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成为每一位公民理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大学英语应积极开展跨文化教学,始终遵循目标性、系统性、实践性原则,将语言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深入融合。科学合理使用多模态教学,在加强大学英语教学实效性的同时,积极培养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丰富其跨文化知识。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差异直接影响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与应用,甚至可能影响未来的发展路线。所以,多模态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重视搭建基本知识框架,还应重视与英语授课内容联系密切的跨文化元素,最大程度地实现英语教学与跨文化能力的完美融合和并行发展,从而得到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模态教育者跨文化
联合仿真在某车型LGF/PP尾门模态仿真上的应用
品读
EASY-EV通用底盘模态试验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模态可精确化方向的含糊性研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