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党建+”引领模式推进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教育

2022-11-20上海市陆行中学南校程晓韵范晓芳杨文倩罗逸珍

少先队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党建+少先队员少先队

上海市陆行中学南校 程晓韵 范晓芳 杨文倩 罗逸珍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曾多次作出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少先队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教育是少先队教育的核心任务,加强以少先队组织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为重点的组织意识教育,历来都是少先队教育中最基本的内容和最本质的要求。2021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文件;同年10月,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的工作措施》。上述文件都突出了少先队的政治属性,指出我们要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推进党、团、队一体化建设,聚焦少先队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主责主业,加深对党是先锋队、团是生力军和突击队、少先队是预备队这一血脉关系的理解。

党、团、队三个组织分布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衔接也有交叉。在初中少先队工作中,我们要利用学生身心成长的特有优势,强化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推进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教育,依托少先队特有的性质特征,紧跟时代步伐,探索出一条对少先队员进行政治启蒙的有效路径,引导少先队员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我校少工委通过课题研究,尝试构建“党建+”模式,打造“党建+组织生活”“党建+特色课程”“党建+队伍保障”“党建+阵地建设”“党建+活动实践”等平台和载体,有效推进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教育,让红色基因根植在每一位少先队员的心中。

一、党建+组织生活,主责主业具体化

党组织生活狭义上是指“三会一课”;团组织生活狭义上是指“三会两制一课”;队的组织生活则包括组建大、中、小队,选举少先队小骨干,参加少先队代表大会并提出小提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为了让队员进一步对党、团组织正确认识和了解,我校将党、团组织的组织生活面向少先队员开放,组织队员观摩学习。例如,宣誓仪式不仅是形式,更是精神指引,我校每年结合重要节日(“七一”“五四”“六一”等)举行重温誓词仪式,组织党团员教师和少先队员一起参与宣誓活动。“预备党员必须参加入党宣誓仪式,新团员必须参加入团仪式,新队员必须在队旗下进行入队宣誓”,我校将这种特有的组织教育形式联动开展,入党宣誓时邀请党团员教师和团队员学生一起观礼,入团宣誓、入队宣誓时邀请党员教师出席并讲话。

其次,我校将主题党、团、队日活动进行有机融合,党团员教师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为队员们带来生动的党课、团课,用少年化的语言解读一个个重要事件、一个个榜样人物。队员们则用他们的视角通过制作视频、绘制小报等方式解读红色故事、讲述红色党史,在每周一课时的少先队活动课上和伙伴们一起交流分享。同时,党团员教师、队员也一起走出校园开展红色寻访活动,形成党团队联动良好学习氛围。

二、党建+特色课程,理论实践全面化

开发与实施富有教育意义的“红色”课程,让少先队员在红色读本中汲取养料,重温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让队员们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少先队员”这一光荣称号。

我校“红色”课程内容的设计注重时代性、阶段性和实效性相结合,实现了活动课程“系统化”,满足少先队员的发展需求,重视队员的体验与参与。

1.以教研组为抓手,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编写红色读本

读本主要解读了“长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女排精神”“抗疫精神”等诸多符合队员年龄特点的、易理解的精神。通过精神解读、历史背景、红色故事、时代链接等版块,让队员从多方面领会伟大精神之精髓。

学校根据“红色读本”相关内容设计了实践拓展活动,如,学唱一首红歌、寻访一次主题展馆、撰写一份学习体会、绘制一幅红色书画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队员在参与中进步,在活动中成长,极大地调动了队员的参与热情,同时提升了课程活动的开发和实施效果。

2.以年级组为抓手,梳理总结优秀少先队活动课案例

学校根据《少先队活动课程分年级活动实施参考》政治启蒙板块,梳理总结优秀少先队活动课案例,形成“优秀少先队活动课案例集”。过程中结合不同年级少先队员的发展需求,中队辅导员老师集体备课,精心撰写教学设计,互相研讨、推敲,继而在各中队磨课,力求设计出可操作、可实施、可推广、富有教育意义和一定前瞻性的少先队活动课案例,为更多的辅导员老师上好少先队活动课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学校少先队活动的评价注重多元化和阶段性评价。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倡导少先队员自己、同伴、辅导员、家长共同参与。评价方法与“红领巾奖章——行路章(校本章)”相结合,分年级、分层次制定评价标准与要求。

三、党建+阵地建设,多方资源整合化

1.校内阵地

学校依托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夯实校园阵地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打造“红色校园”。少先队活动室中将党团队相关历史、历届领导人对少先队的题词和对少年儿童的寄语上墙;红领巾广播开设红色经典歌曲赏析、“听习爷爷讲故事”专栏;通过党团队宣传栏、“红色”文化墙等宣传党员先进人物和红色事迹;各中队设立中队展示栏,在教室、走廊等中队活动场所显著体现红色文化内容和元素。突破时间、空间的界限,打造具有时代性、教育性、童趣性和特色性的红色校园文化环境,让红色教育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让红色基因渗透到校园中的每一个角落。

2.校外阵地

依托街道和社区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学校党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先后与多个校外实践基地结成共建关系,联合校外红色阵地发挥协同育人功能。如,与金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签约建立“红苗实践基地”,在基地开展少年团校、队长学校等活动;在金杨社区助残阳光之家建立“红领巾爱心基地”,带领队员参与爱心慰问活动;在庆宁消防中队建立“红领巾军事基地”,带领队员进行国防教育;在浦东软件园建立“红领巾科创基地”,带领队员体验科创的魅力等,为构筑“三圈育人”提供了有力的阵地支撑。

四、党建+队伍保障,辅导能力专业化

学校作为上海市少先队工作学会团体会员单位中的一员,学校党支部、少工委依托市、区级平台,举办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少先队理论研究,总结经验,提炼思想,提升少先队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经过长期的培养,少先队辅导员不仅在政治思想上得到了提升,在业务水平上得到了发展,育人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我校全力配优配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辅导员队伍中党、团员教师比例达60%。学校少工委颁发辅导员任职聘书,并将少先队工作内容纳入绩效考核形成激励机制,定期举行中队辅导员例会,开展专业培训和团建活动。制定并实施辅导员培养计划,提高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组织管理更加规范。

在长期的培养中,我校辅导员队伍的政治素养得到锤炼。短短两年间,辅导员队伍中有4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1人已发展为预备党员。少先队辅导员以实际行动为队员树立“榜样”,为做好少年儿童政治启蒙的领路人和知心人不断求索。

此外,我校聘请校外资深党务工作者为校外辅导员,结合少先队仪式教育,举行校外辅导员聘任仪式和党团队“1+1+1”结对签约仪式。通过“党团对话”“党队对话”等红色代际对话的形式解读红色“初心故事”,帮助队员发掘身边的红色“榜样力量”,明确作为新时代少先队员应当肩负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如,聘请金杨新村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罗冉芳老师、浦东新区庆宁消防救援站中队指导员唐海生老师、金杨新村街道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延海荣老师、上海浦东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浦软创投党支部书记张震老师等。

五、党建+活动实践,幸福成长多元化

我校党组织带领团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入脑入心的红色校园活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在我校党支部组织策划下,我校与西藏江孜闵行中学合作共建,开展了建党百年学党史系列活动,包括共绘红色书画、共读红色书籍、重走红色之路、红色诵读、共绣党旗、互通书信、线上捐赠等,两地党团员教师和少先队员共同感悟红色精神、汲取红色力量。

在红色寻访活动中,队员们依托沪上红色教育资源,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红色寻访活动。寻访地点包括三大类:瞿秋白故居、黄炎培故居、陈望道故居、钱学森故居、上海宋庆龄故居等红色人文资源类,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中共江苏省委旧址、沪西工友俱乐部遗址、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等红色旧址类,国歌广场、秦皇岛码头、龙华烈士陵园等红色地标类。党团员教师带领队员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策划寻访路线、实地寻访,并绘制红色地图、制作解说视频,通过展示活动分享给学校其他少先队员,大家在“浸润式”的红色主题教育中感悟初心使命、永葆责任担当。

同时,我校也积极响应浦东团区委、区少工委的号召,积极参与区级及以上少先队活动。如“讲好四史故事、做中华好少年”2020年浦东新区青少年红色故事演讲大赛、“雏鹰杯”国学达人挑战赛、“国旗下成长 ”浦东青少年升国旗爱国宣讲主题活动、2020年度青少年升(护)旗手训练营、“十万少年看浦东”浦东新区少先队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寻访活动、“青春向党,奋斗强国”浦东青少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集会、“先锋少年说——红领巾心向党”主题演讲活动、上海市红领巾学党史研学行走活动等。少先队员在活动中接受党史教育,增强光荣感和使命感。

总之,我校通过构建“党建+”引领模式,不断推进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少先队员不仅在能力上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更在思想上得到洗礼和升华,光荣感得以激发,责任感得以强化,组织归属感得以提升,幸福感得以彰显。通过党建引领,培养了少先队员拥护党、爱戴党的朴素情感和永远跟党走的政治追求,使得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今天的幸福生活归根结底来源于党的正确领导,他们更加珍惜少先队员这一光荣称号,并愿意“以己之力、传党之志”。通过构建“党建+”模式,牢牢把握政治启蒙教育之“魂”,加强课程之“研”、拓宽载体之“桥”,形成了学校少先队工作特色品牌,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教育在我校得到了深化、强化和细化,“喜爱少先队、向往共青团、热爱共产党”的三级阶梯已经成为我校少先队员成长中的不竭动力。未来,我们将继续将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教育课程化、常态化和有效化,探索引领少年儿童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党建+少先队员少先队
锻造少先队品牌特色 谱写少先队工作新篇
近期各地少先队活动集锦
近期各地少先队活动集锦
加入少先队
实施“党建+” 释放党建新活力
“党建+”助力贫困县摘帽
我爱“少先队员证”
美丽乡村建设的“党建+”探索
星你星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