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程

2022-11-19

写作 2022年1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

崔 峦

进入21世纪,我们面临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世界——人类命运前途的不确定,科学技术改变世界和人类生活的程度的不确定。我们对内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国强起来;对外要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争取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建设强大的国家,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靠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先手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正如全国教育大会所提出的,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语文是一门最重要的基础性课程,一定要建设好,把课程育人、以文化人的功能发挥好。

一、回归教育本质,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我国的古代教育,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新中国的教育,大体经历了这样的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就是由知识教育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再到素质教育,再到近年来提出的培养和提高核心素养,促进每个个体生命的成长。

美国近一二十年的教育改革,从达标模型转型到成长模型,提出让每个儿童都能获得实现自己愿望的机会,做到人人成长。

人的成长首要的是人格的成长。蔡元培先生早就讲过,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我们要牢记: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是促进每个生命的健康成长。语文教育所做的一切,往小里说,是使每个生命个体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往大里说,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二、提升语文课程目标,促进学科素养发展

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健全的人格加上关键的能力,再加上良好的意志、品质,比如在学习上的毅力,贯穿在生活工作当中的奋斗精神。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教育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程,应该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为培养健全人格打基础的课程;应该是为积累语言经验,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打基础的课程;应该是为学好其他课程,为学会学习打基础的课程;应该是为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审美情趣打基础的课程;还应该是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基础的课程。一句话,小学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生活、工作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建立文化自信,进而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此为育人为魂。

第二,培养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在阅读中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读懂程度适合的文本,有一定的理解、解释、借鉴、评价的能力,能运用一些策略方法阅读,能根据需要,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具体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此为能力为基。

第三,喜欢阅读,学习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方法读整本书。积累读整本书的经验,不断提高阅读能力,逐渐养成勤读书的习惯,使读书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为读书为要。

第四,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具有运用语言文字随时交流沟通的意识,能用基础性的多种书面表达服务于学习和生活。比如,为了沟通交流的表达,为了宣传公益的表达,为了个人成长的表达,为了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表达,以及配合阅读的表达,表达自己诉求的动笔,等等。习作不仅是课堂作文和考试作文,而且是经常化、实用性的表达,贯穿于生活之中。此为语用为本。

第五,在跨学科的项目学习中,体现学科融合,体现从整体着眼,开展跨学科学习的过程。探究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综合运用语文的方式来呈现学习成果的能力。此为探究为核。

三、丰富课程内容和途径,建设实、宽、厚的语文课程

以往的语文课程,国家课程几乎是语文课程的全部。以往的语文课程内容基本上等同于语文教科书。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课程的构成,可以是,国家课程加上校本或者地方课程。它应该涵盖教科书学习、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和日常语文生活这四个部分,形成具有实、宽、厚特色的小学语文课程体系。

其中国家课程是主体,国家统编统用的教科书是核心的课程内容,要保证教学时间,达成教材提出的目标和要求。

整本书阅读是最重要的阅读资源的拓展,最重要的语文学习途径的延伸,应该在语文课时中专辟“读书课”。还要利用课内、校内、家庭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会,引导学生阅读,把读整本书落到实处。

跨学科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部分地解决语文学习资源不足,语文学习途径狭窄、封闭的问题。要用学科融合,资源整合,来实现语文学习的深化,以及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日常语文生活,关键是形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做到有意无意、随时随处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时间分配上,教科书学习不可以匆匆走过场,要保证3/4或者是2/3的时间用于教科书的教学。

整本书阅读可以利用或分散或集中的读书课。浙江有一项“跟着名家学语文”的教学实验,用3/4的课时来学习教科书,用1/4的时间来读《跟着名家学语文》的读本。也就是一个月拿出一周的课时开展“读书周”,来读《跟着名家学语文》的读本。集中一周,读一个名家的十几篇文章,朗读、抄写、仿写、创写。我们还可以利用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间、校内的零碎时间,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跨学科学习,在小学阶段不宜搞得太多,偶尔为之,一个学期搞那么一次两次就可以了。可以和教科书的学习同步进行,也可以集中时间来安排。

总之,国家课程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统编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内容,课堂教学是主要的学习途径和形式。同时,要进一步丰富语文课程的内容和途径,让语文课程更实、更宽、更厚、更活,让语文教学更加有效。

四、实现教学转型,开展整合、融合的深度学习

以往的语文教学用几个课时教一课书,教学多在浅层的“老师问,学生答”和烦琐的内容分析上用力,费时多而收效微。要在建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课程的同时,实现语文教学的转型。其中的关键词是,回到原点,整合融合,深度学习。

所谓回到教学的原点,首先要明确师生的定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老师为主导,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教是为了学生更有效地学服务。老师主要发挥组织、激励、引导、点拨等作用。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设计环环相扣的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优质的语文学习资源;在学生质疑问难的基础上,老师用好问题来引导,用好讲解来点拨,用学生的好回答来生成,用师生的好评价来激励。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分地读书,深入地思考,有重点地讨论,自主地积累,随性地动笔……这样在老师的帮助下,由重教到重学,由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由肤浅地学到深度地学。

其次,要重视教学模式的研究。比如,是不是只有一篇一篇地教课文的教学样态?是不是只有教科书这一种学习资源?有没有可能体现全媒阅读?最近看电视,航天员在“天宫课堂”授课,我们看到在失重的条件下细胞的发育,人在失重的情况下怎样转身,怎样走路,怎样睡觉,怎样洗澡,等等。乒乓球放到水里边,浮力消失了的实验,还有将泡腾片放到蓝色的水球当中,水球变成了充满欢乐的气泡球的实验。这些内容,既可以作为视频资料来阅读,也可以改写成非连续性文本来阅读。再比如,能不能进行线下线上的混合教学?有什么法子可以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把班级授课和个别辅导结合起来,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再有,在整合、融合等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教学的转型。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造灵活多样的教学形态。

(一)单元整体教学

由一篇一篇教课文,转型到一组一组学课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人文熏陶+语文要素”,还有进行一般的语文训练——听说读写思。教学内容可以是教科书里的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的全部,也可以对这一个单元的教科书内容进行改造、进行调整,可以引进其他的阅读资源、学习资源。

关键是要从指导思想到课型设计、教学实施,都要做出改变。单元整体教学可以设计成五种课型。

1.预习交流课。引导学生借助自学提纲、学习单,从单元导语一直读到单元后面的语文园地。在学习单的引导下,识字、学词、粗知大意,提出自己不懂的、希望进行探讨的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2.教读引领课。老师带领学生精读单元内一个经典文本,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和文本特质,借助助读工具,比如,文章结构图,情节发展图,人物关系图,以及对写作特点的梳理,来进行深度交流。交流的重点可以是对语文要素的领悟,可以是对文章写法的提炼,可以是对特色语言的揣摩,可以是对阅读策略方法的学与用。每一课的教学,可以在一点、两点上用力。学生在自学和合作学习当中,有多方面的获得。期间,老师要善于用整合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来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探究。做到既得意又得言。这既是读懂一篇文章的指导和训练,又是接下来进行群文阅读的准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单篇的教读不可少。它既是单元整体教学的重点,又是单元整体教学的魂魄。因为,一些基础的语文知识,如汉字知识、汉字文化,词类、句子方面的知识,老师不点一点,学生是不知道的;一些重要的阅读能力,如理解词句的能力,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对文本整体把握的能力,解释段篇的能力,对文本作出评价的能力,如果教师不以课文为例进行指导,让学生自己摸索,费时费力,难以掌握读懂一篇文章的本领;一些文章语言的精妙、写作的特色,教师不以经典的文篇指导学生欣赏、发现,学生往往会滑过去,留不下深刻印象。再有一些阅读的策略方法,教师不带领学生摸爬滚打,在读中悟法,在读中用法,是难以让他们学会自如地运用策略方法阅读的。还有一些实用的作文能力,比如,怎样观察、想象,怎样描摹事物,怎样围绕中心写,怎样布局谋篇,怎样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果不因文而异有针对性地引导,从读悟写,迁移学写,学生的作文能力是难以有序提升的。

总之,精当的语文基础知识,科学的阅读、作文能力提升的规律,管用的读写策略方法,还是有必要在教读引领课上,让学生一点一点地掌握的。

3.群文(组文)阅读课。这是对教读课上学到的阅读能力点、策略方法点的迁移运用。本课型特点是:比较阅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它是对阅读的增量,是对阅读经验的提升和增值。至于组群的文本,可以是教材当中本单元的,也可以是从其他单元调整过来的,还可以是从其他渠道选来的。关键是要能围绕一个主题,或者围绕一个语文要素,或者围绕一个议题、一项任务、一个读写训练点,引导学生在读中寻同求异,在精神成长、读写能力的提升上得到锤炼。

群文阅读还可以再向前走。比如,从小群文到大群文,读某一个作家的作品群,以达到读群文、识作家、知风格,受到文学熏陶,有读更多的这个作家作品的欲望等多方面的效果。

怎样学习语文,怎样学习语言,中外无数人学习阅读、学习写作的经验证明:“向大作家学习,别无他途。”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种有效的语言训练,是真正“在语言的海洋里学习游泳”。

4.迁移表达课。指向本单元的“习作”和“口语交际”。习作,要聚焦本单元习作训练要求,要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可以借助“头脑风暴”,帮助学生找到最想写的作文内容。要联系本单元的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并借助作文提纲、思维导图来理顺作文的思路。口语交际,可以和习作结合的,就可以由述到作;不能结合的,可以先练口语,再写作文。

5.拓展阅读课。可以读群文,也可以读整本书。比如,教读过老舍先生写的《北京的春节》,可以拓展读其他作家写春节的文章,也可以拓展读老舍写其他节日习俗的文章。再比如,在教科书里读了管桦写的《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紧接着指导学生读同名的整本书。

这样整个单元的教学,大概用10个课时左右的时间,比一篇一篇地教课文要省几个课时。我们就可以用省下来的课时读书,设读书课。除了读书,还可以安排其他语文实践活动。这样做,时间省了,阅读量增加了,教学效果就更好了。

(二)大单元语文学习

统编教科书中有作家单元,比如,走近鲁迅。教学中可以尝试带领学生阅读几位有影响的作家的作品,每位作家选七八篇、十来篇。比如,读老舍,可以选老舍写小动物的文章,像《猫》《母鸡》,可以选老舍写习俗节日的文章,比如《北京的春节》《兔儿爷》,可以选老舍写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的节选,以及老舍写的剧本的节选,比如《龙须沟》《茶馆》,等等,合起来总共十来篇。这样,学生读一个作家的比较多的一群作品,就能够初步了解老舍作品的特色和语言风格,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喜欢上老舍的作品,就会从心底觉得老舍称得上“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就会心生模仿老舍语言、模仿老舍写法、写点儿什么的冲动,就有了找更多的老舍作品阅读的欲望。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要教出来的学生的样子。

(三)整本书的阅读

因为阅读的缺失,要重视整本书的阅读,这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界的普遍共识。一些国家的母语教学提出“两反一早”,“两反”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反对机械形式主义的阅读教学,反对肢解课文,进行烦琐的内容分析;“一早”就是提倡让学生尽早地接触经典的文学作品。这次统编教科书的统编统用,提出要医治中小学语文教学课内外读书少的顽疾,把培养读书习惯作为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这说明中外母语教学想到了一处。

把读整本书落到实处,可以有多种办法。比如,实现“三位一体”,也就是单篇教读、群文略读和读整本书一体化。比如,在四年级的“成长”单元,教读《小英雄雨来》这本小说的节选,然后群文略读,也是反映儿童成长的课文,有《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接下来指导学生读整本书《小英雄雨来》或者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这样就把教读单篇、略读群文和读整本书贯通起来了。

统编教科书里边有不少文体单元,比如,童话单元、寓言单元、民间故事单元、小说单元、名著单元,等等。教材在文体单元的后面,设了“快乐读书吧”这样一个栏目。老师可以根据“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书目,结合本单元的课文教学,由读教科书上的课文,过渡到读“快乐读书吧”里推荐的该文体的整本书。比如三年级的童话单元,在读包括《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内的几篇童话短篇之后,引导学生读童话书,可以读《安徒生童话》,也可以读中国的童话书;可以全班读一本书,比如全班都读《安徒生童话》,都读《宝葫芦的秘密》。全班共读一本书,方便指导和交流,而自选童话书来读,尊重个人的选择,好处是读后的分享会更丰富,可以获得更多的、更宽泛的读书感受。到了高年级,要鼓励学生多读文学名著、成长小说以及哲学的、科学的普及读物,来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和对科学、文学的爱好,培养兴趣。

读整本书,人人捧起书来,沉下心读起来,最重要。要读起来,接下来要读下去,再接下来要读进去,最后要读出来。

所谓读进去,就是要知道,书里主要讲了哪些内容,作者通过这本书想告诉我们什么。所谓读出来,要切己体察,要联系自己。我读了这本书,悟到了什么?在今后应该有什么样的改变?读整本书,鼓励学生随手摘抄自己喜欢的句段,但不应该用答题、作业来代替沉浸式的阅读。再有,“凡是已有定评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全部说明着‘应该怎么写’”,所以我们读整本书还会有一个收获,那就是从整本书里学习作家的写作方法,做到在阅读上有所得,在作文上有所获。

(四)跨学科项目学习

古人学习,文史哲是不分家的。精细分科应该是举办新式教育以后的事。古人读书,特别是一些学有成就的人,比如,司马迁、李白、杜甫、李时珍、徐霞客,等等,他们都有壮年游历的经历,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们在游历当中开阔视野,留下了名篇佳作,取得了名垂千古的辉煌成就。语文教学有边界,但不能把自己禁锢在薄薄的教科书、小小的课室里。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要锻炼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就要加强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实现和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对接。要培养跨学科的素养,也必须在语文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当中才能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语文课程中的跨学科项目学习,可以依凭教科书中的“综合性学习”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开发校本跨学科的课程来落实。比如,北京海淀区一所小学,开发了一门校本课程,叫作“有趣的葫芦”。他们提出了从葫芦种植到语文和其他学科融合的课程方案。简单地说,科学课的老师带领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学习种葫芦;语文课的老师带领学生读葫芦娃的故事,观察葫芦的生长,写观察日记;数学老师结合葫芦的种植管理,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统计计算;美术课的老师教学生画葫芦,用电烙铁烙葫芦画;音乐老师教学生吹葫芦丝,等等。最后用语文的方式,比如,讲收获、写总结、编手抄报、出墙报、办展览等形式,展示分享学习的成果。如果在这门课程中,引导学生研究葫芦在中华文化中的意蕴,以及“葫芦文化”的表现形式,围绕这些做一些调研、考察、体验、实践、展示,效果会更好。这样,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在阅读、观察、实践、体验、动笔当中,亲历了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培养了合作学习的能力,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第一点,要增强课程意识。语文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我们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落实课标提出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统编教科书,还要开发、利用相关的课程资源,比如,纸质资源、数字资源、音频视频,以及儿童生活、社会生活、地域文化的资源。我们还可以研发微小课程,不断地提高开发、设计、实施语文课程的能力。

第二点,要树立问题意识。要善于发现语文教学当中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倾向性的问题,来开展学习、思考和研究。一个人可以走得远,一个团队可以走得更稳、更长久。老师们可以在年级组、在名师工作室中研究一些问题。如,在“双减”的形势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大单元语文学习有哪些组织和实施的方略?怎样才能做到教师有效指导和学生深度学习的统一?我们可以探讨学导式的教学怎样体现因材施教,落实个性化的学习。在研究中,要重视把武装思想、设计行动路线图、开展课例研究、进行教学反思等等结合起来。

第三点,要探索混合型学习。今后的教学,课堂仍然是主阵地,但学习不仅仅在课堂。学校是学习的中心。家庭、社区、自然、社会、互联网,也是学校。要探索“课堂教学+个性化辅导+生活中学习”的混合型学习模式;要研究更合理地应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做到既不一概拒绝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又不无加选择地滥用,造成对教学的干扰和冲击。

总而言之,改革语文的课程和教学,要坚持守正创新。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每一位老师专业的成长,都是为了振兴中华,强我国家。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
从合坐走向合学:浅议新学习模式的构建
面向大数据远程开放实验平台构建研究
基于自动智能分类器的图书馆乱架图书检测
搭建深度学习的三级阶梯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几大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