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探究

2022-11-08丁亚刚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19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解题小学生

◎丁亚刚

(庄浪县朱店小学,甘肃 平凉 744607)

在数学学科中提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的是学生利用教师课堂中教授的数学知识,解决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这个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目标,同时是验证学生是否将知识和生活结合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师在一线教学中要从学情出发,结合班级整体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差异,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以便小学生将来能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意义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自身的学科能力,还能够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了将课本上的典型题目,直接给小学生进行讲解,或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定理,再让小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以此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多教师的喜爱新课程改革阶段,传统的教学方式早已无法满足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不仅可以确保小学生的课堂核心地位,还能够让学生自己乐于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所具有的乐趣另外,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还能够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十分有益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数学课堂上习惯于自己设置问题、自己解答问题的教学模式,教师口头上的讲解无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生动,枯燥的板书难以焕发数学课堂的活力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认识到了新课程改革的趋势,试图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做出改变,但是采取的方式却与过去无异,只是口头上强调新课改,填鸭式的教学、题海式的练习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极低,这样的教学无法体现其本身的价值,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不充分、不全面,再加上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有限,无法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处于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小学生逐渐对教师产生抵抗情绪,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也逐渐消退

(二)课堂教学内容单一

教材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依据,部分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数学教材,一整节课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教材中的重难点开展的,这些内容早已无法满足小学生的学习所需,教师却很少进行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教材中的知识偏向于理论概念,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小学生理解起来十分费力,教师却无法联系实际,给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以此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单一的教学内容很难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这样的数学教学,使得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无法得到提升部分数学教师不知变通,课堂教学内容不够丰富,这样的数学课堂很难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无法促进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小学时期的学生思维十分活跃,学生对于具体的事物充满了兴趣,但是在小学数学知识中离不开概念等抽象内容,小学生不容易透彻理解和消化这些内容,结果造成部分学生在数学学科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数学成绩却得到不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理想,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很强的连贯性,学生出于对教师的畏惧,在遇到问题之后,不敢第一时间询问教师,长此以往,学生积攒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这会影响到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有的小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在课堂上参与感不足,无法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这使学生将数学学科看作枯燥乏味的代名词,单一的数学内容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说教式的讲解很难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处于这样的环境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很低,甚至会不愿意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这对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三、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学模式,开展探究式教学

小学生处于发展的萌芽时期,在此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将学生看作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一步步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初,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选择一些典型的例子,指导小学生进行学习,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存在哪些疑惑,从自己存在的疑惑出发,找寻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这样的探索过程可以给予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在学生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数学难题时,教师要及时地给学生提供帮助,让学生乐于探索问题,促进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要解答的问题一般都是教师提前就设置好的,直接告诉学生的,通常学生都不知道“我为何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且,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己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只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对号入座即可,更不用说探究问题了正因如此,学生解题也只是流于表面,而对解题起到核心作用的思维过程、态度等隐性因素无法被有效融入解题的过程中,解题效果不佳教师要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单纯让学生知道问题的答案是不行的,而是应该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上进行加强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中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内容时,我将生活实际问题融入所学知识:小方家需要购置新房,爸爸要将客厅的面积量出来,为贴地板砖做参考大家联系自己家里的客厅,想想若是要粘贴长方形地板砖,怎样计算地板砖的数量?若是用平行四边形地板砖,又该怎样计算其块数?我通过提问引出所学内容,当问题提出来后,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开始相互讨论问题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后,我继续提问:“若是小方爸爸量出客厅面积是60平方米,用平行四边形地板砖来装饰,共要多少块砖呢?”学生通过问题知道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间的联系,调动起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引导学生探索解题思路,端正学生的解题习惯

学生要获取知识,并牢固地掌握知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自己去发现、探索因为自己发现,所以记忆更加深刻,也最能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因此教师在数学解题中要引导学生开展多思维解题,利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然后回头分析不同的解题方法在本题中的优劣,这样引导会使得学生在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从不同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1大胆猜测问题,尝试解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知识的形成加以关注学生是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探索的机会,发挥学生的潜力,并鼓励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去猜想、分析,从多个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开动自己的大脑去猜想,并在猜想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我带领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并用多媒体展示问题:长方形的长边=直角三角形的高,长方形短边=直角三角形的底,则长方形、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关系是怎样的?我分别以长方形长边、直角三角形高为旋转轴进行旋转,得出圆柱、圆锥两个图形,并让学生仔细观察,看这两个图形有怎样的关系学生经过观察之后认为两个图形的高和底是一样的于是,我继续设疑:“大家猜想一下,高和底相同的这两个图形的体积是什么关系?”在猜想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觉得两者的体积是12的关系,有的同学觉得是13的关系……学生的观点不一为了让学生弄清楚两者体积间的关系,我让学生借助手中的材料进行验证,并相互间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很快被调动了起来,在问题情境中,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2选择科学的解题方式,正确解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解题方式,但不管是使用哪种解题方式,学生都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离开了知识的支撑,解决问题就成了空谈当学生遇到一些新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已掌握的知识中提取有关信息,并进行收集和整理,从而用清晰的思路,选择科学的解题方法快速解题

如,在教学正方形、长方形面积这一内容后,我提问:“如果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一样的,那么它们的面积一样吗?”并出示相关的习题问题提出后,我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验证,有的同学画图,有的同学测量,有的同学直接计算,每个学生都表现得非常积极学生利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解题之后,得到结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一样,它们的面积不同,正方形的面积要比长方形面积大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并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去解答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解题以小学课本中经常出现的“植树问题”为例: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在长为80米的路边植树,每隔4米种植一棵树(两端要种植),共要种植多少棵树?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线段图,学生结合图进行思考,得到结论:80÷4=20(棵)这时,教师要加强引导,继续提问:“若是有10个间隔,共要种植几棵树?”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能够快速得出结论

3采用多种形式交流思想,选择最佳方案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有他们擅长的东西所以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分析问题,得出多种解题猜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将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总结起来,当发现存在多种解题思路时,教师就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相互间可以了解到各自的想法,获取更多的解题思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选择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知道如何计算多边形的面积,我先让学生预习文本内容,并联系之前学过的关于面积计算的知识推导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让学生相互间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在思想交流中,选择最有效的方式学生认为在计算多边形面积时,可以将多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再将转化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联系起来,进而发现新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够知道如何计算多边形的面积,从而推导出多边形面积计算方式

(四)重视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间的联系,强化学生的运用意识

这里所说的数学运用意识,并非让学生去测量、绘图,而是培养学生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和手段通常来说,应用题教学对培养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然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给出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条件是干扰条件都难以直接看出来,学生要排除各种干扰信息,知道已知条件是什么,学生要去寻找,判断,且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固定的,需要学生结合具体情况来选择,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课本中的问题和现实生活相结合

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利息、利率方面的知识,我在活动课上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银行去参观,并让他们将自己了解到的内容记录下来,以学生的压岁钱为切入点,让他们自己回到课堂上去模拟银行存取钱,特别是要重点记录银行利率,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便产生了问题:什么叫利率?为何银行利率不一样?在正式上课时,因为这些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所以,教师可以让他们查看课本内容,自己弄清楚利率是什么,并找出适合实际需求的储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够将生活实际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并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

(五)鼓励小学生自己讲解难题

小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对于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并且学生喜欢一些新鲜奇特的事物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当中,教师需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不断鼓励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放心地将课堂交给学生,对于一些典型例题,教师在讲解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独立的讲解学生的独立讲解不仅可以巩固所学内容,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很多时候,小学生对于教师所讲的题目听懂了,但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遇到难题,学生会产生很多的疑惑,无法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虽然知道了基础的教材知识,但是还不能利用知识灵活解决数学问题,换句话说,就是不会使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后需要对自己所授知识进行深化和拓展,鼓励学生独自讲解难题,以此来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六)通过小组讨论,择优选取方案

不同的学生在解决同一问题的时候,有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解题思路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组织管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然后让学生之间彼此交流,这样可以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最后教师对于解决问题的思维进行梳理、总结,择优选取解决方案

在教学“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使用不同的解题思路例如,在一个长宽均为40 cm的长方体中注入水,水的高度为18 cm,现在将一个实心球放入长方体中,水的高度变为24 cm,求实心球的体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大体出现两种解题思路,第一种思路为:首先求出水的体积40×40×18=28800(cm),再求出水和实心球的总体积40×40×24=38400(cm),最后得出实心球体积为38400-28800=9600(cm)第二种思路为:水上升部分的体积为40×40×(24-18)=9600(cm),水上升部分的体积就是实心球的体积教师分析得出最优解题方案为第二种,以后学生在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时候可以使用最优解决方案,不走弯路

四、结 语

总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学习目标就是将学生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将导入部分、例题讲解等环节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实例结合起来,让学生意识到教材知识和生活知识是息息相关、紧密结合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解题思路的引导,强化学生的运用意识,使得小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解题小学生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用“同样多”解题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