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媒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机制研究

2022-11-07陈瑞涵王紫祥敖永春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智媒时代工作机制网络舆情

陈瑞涵 王紫祥 敖永春

摘要:智媒时代,信息技术革命改变舆论传播生态,智能化重构舆论传播格局。在此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环境、主体、载体日趋复杂,暴露出舆情研判机制不健全、智能技术运用不充分、不重视专业队伍建设等现实问题。研究表明,高校应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深挖数据、精化算法、多维处理、智媒联动等,全面提升高校网络舆情预警准度、发现速度、分析深度、引导效度,构建正面信息生态链,切实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关键词:智媒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机制;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9-0087-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重庆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YBMK021;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党建纪检专项“新时代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教育的认知问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SKDJ010

信息技术革命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格局,舆论环境正经历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融合。如今,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飞速发展,进一步改变了舆论传播生态,网络意识形态成为舆论场的最大变量。这种变量的难控性、无界性、多元性、突发性,给负面网络舆情的发酵提供了绝佳场所,极易成为错误思想的策源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提升智媒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水平。

一、智媒时代舆论传播新格局

智媒,即媒体的智能化,是媒体发展至今所呈现的一种新趋势。智能技术与媒体传播发生激烈的碰撞与结合,智媒以多种形态渗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愈发普遍,如今日头条研制的“Xiaomingbot”,提升了信息发布效率;基于算法的新闻智能推荐机制应用广泛,如抖音,根据用户偏好实现精准推送;基于大数据技术开展新闻分析,如“知微事见”,依托大数据提供舆情事件的传播路径、传播趋势、舆论聚合等;基于物联网技术开发的传感器可作为信息媒介载体,如VR、AR及网络直播技术,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沉浸感。

彭兰等人认为,智媒时代具有三大特征[1]:一是“万物皆媒”,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的机器、物体都有媒体化的可能,信息传播的双向性、多向性等特点愈发明显;二是“人机合一”,智能化时代,赋予机器人类的经验或者人类借助智能技术,能够实现“人机合一”;三是“自我进化”,在智媒化进程中,无论是人对机器的操控、驾驭能力,还是机器集成人的智慧的能力,都在不断进化、互为推进。

媒介作为人的感官延伸而存在,智能技术赋予“人媒联通”更多可能,铺就了多元化的信息交互渠道,提高了信息产出、收集、分析效率。从传播者视角看,智能化新闻写作提高了信息产出效率,强化了信息整合效度及精确推送。例如,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MAGIC平台将球员的进球片段制作成集锦视频。在传统模式下,编辑至少需要耗费数小时才能完成,而在该平台只需几步操作即可完成[2]。从受众视角看,利用VR、AR等技术,能够增强受众的沉浸感和临场感,使信息接收过程更加个性化、人性化。

智媒时代,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传播者与接收者,种种变量交叉影响,形成更具复杂性、无界性、自由性的舆论传播环境。

二、智媒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现状

(一)高校网络舆情环境、主体、载体日趋复杂

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环境自由开放,活跃度高、可控性低;主体意识形态反复难控,可塑性高、变化性大;传播载体形式多样,应用面广、交互性强。智媒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催化了高校网络舆情环境、主体、载体三大变量的交织。

在变量的交织作用下,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呈现出较强的自由性和不稳定性,网络舆情环境复杂。伴随传播技术、传播载体的更新迭代,舆情扩散周期明显缩短,网络舆情从产生、发酵到传播,跌破“黄金四小时”的调控时效,以更快的速度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同时,高校网络舆情更易与社会网络舆情叠加,更易横生枝节,使错误思潮趁虚而入,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产生恶劣影响。

智媒时代,大众尤其是青年学生,享有前所未有的话语权。作为信息传播者,青年学生对信息塑造、衍生、裂变,拥有更活跃的主动权;作为信息接收者,青年学生虽更易接收碎片化、个性化的信息,但往往缺乏辨识能力和理性批判能力,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的泥沼。

高校网络舆情传播载体的信息节点密度高、应用面广,“万物皆媒”在高校舆论场得到生动诠释。无论是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还是国际与国内,高校舆论场的媒介载体活跃度都很高。舆情信息可以通过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多次、反复、高密度地裂变传播,从论坛、博客到微博、微信,从单一图文到以短视频、在线直播等为载体……高校舆论场的信息节点始终以其高活跃度刺激着舆情裂变。

应注意的是,智能技术在增强信息推送精度与效度的同时,也为高校舆论场留下“信息茧房”的隐患。基于智能算法的信息精准推送机制,虽能有效助力舆情引导,但也可能被用以反向误导缺乏批判理性思维和辨识能力的青年学生。并且,智能技术赋予信息传播更强的隐匿性,信息节点在分散信息时可以选择隐匿或编造身份。这大大阻碍了信息的溯源与追责,削弱了权威媒体的“把关人”角色,给舆情引导带来巨大挑战。此外,智能技术还对隐私保护提出了挑战,如“人肉搜索”行为,足以说明人是完全暴露在网络中的。

(二)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的高度开放性和包容性,给不同意识形态的发展与传播提供了温床,放大了网络舆情的作用力与影响力,加大了网络舆情治理难度与效度。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亟待破局。

1.舆情研判机制不健全

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监测的主动性、前瞻性不足,大多仍停留在获取已发生的舆情信息,较少利用已有数据资源开展舆情预警,舆情数据预判模型尚未完全建立。网络舆情缺乏行之有效的预判机制,舆情数据缺乏统一整合,缺少科学、可信的预判指导,使得突发网络舆情事件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被削弱。

2.智能技术运用不充分

智媒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内容表达趋于个性化、情感化。深入挖掘舆情数据,加强信息情感分析,多维研判舆情信息是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当前,信息传播已然智能化,但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尚未完全智能化。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对大数据的运用仍处于信息采集阶段,仅通过对舆情数据的初步挖掘与分析或追踪热点,来开展舆情预警。这说明,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在多维、多向、多态处理舆情数据,深度研判舆情数据价值上仍需技术发力。

3.不重視专业队伍建设

目前,高校对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视度低,队伍专业性较弱,缺乏充足的人才储备与输出。并且,相关人员大多缺乏专业知识,缺乏因时而变、因势而变的敏锐判断力和决断力。

三、“智”建高校网络舆情“四度”工作机制

(一)深挖数据,舆情预警有准度

智媒时代,高校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系统,不断提升舆情监测、分析、预警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

1.做好基础研究

依托校内外各级各类舆情研究机构,做好网络舆情基础研究,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大数据平台、典型案例数据库、涉稳涉敏人物库、热点专题数据库等,牢牢把控高校网络舆情发展动态,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

2.加强日常研判

在做好基础研究的前提下,将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生成的相关因素数据化、可视化,归盘整合相关内容,深入分析舆情事件形成的背景、原因、影响等,并从中探寻网络舆情事件生成的基本规律,为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预警机制及预备处置措施,从指向性变量着手,有效掐断网络舆情传播节点。

3.开展专题分析

如利用KPCA-粒子群随机森林算法等预测舆情趋势[3],做好重要敏感时间节点、重点领域、重大公共事件、重点人群的专题分析,提前预判相关威胁变量,将潜在舆情波动压缩至可控范围。

4.构建校内外联动预警体系

增强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社会的网络舆情工作协同力度,共同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体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二)精化算法,舆情发现有速度

高校应在监测网络空间动态,开发运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时效性,提升作用力,增强可靠性。

第一,依托云计算平台,通过相关算法定义网络舆情框架,构建高校网络舆情抓取模型,对舆情形成全方位监测,并将网络文本、图像、音视频、个体网络行为过程等沉淀成数据,对其进行交互转换及可视化呈现,实时研判高校网络舆情态势。

第二,强化深度学习,多向构建网络舆情即时研判机制。具体来说,可接入大数据以优化SIR模型、I-Space信息空间模型等,将舆情分析形式由单一文本拓展成图像、音频、视频等,全面评估高校网络舆情风险值,建立全天候、全方位实时舆情监测模式,形成舆情监测动态报告。

同时,高校网络舆情的不可控性和高互动性,决定了其不能依赖单一的监测系统。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机器学习与算法模型种类繁多、各有侧重,多向舆情数据抓取分析平台与模型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可从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疏漏之处着手,收集异常网络舆情信息,以更灵活、更切合实际、更具主动性的评判弥补单一的、机械式监测的固有弊病。

此外,多态监测还能直接劝告与预警不规范的、负面的网络舆情传播行为,提高监测效力,确保网络空间安全建设。

(三)多维处理,舆情分析有深度

高校应结合云计算、情感分析等技术,进一步对网络舆情数据进行智能分类、智能聚类、智能语义关联。

首先,借助云端舆情数据库完成网络舆情信息收集与存储,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舆情数据情感分析,对舆情信息进行智能分类。如构建情感词典、利用LDA扩展模型,对文本情感极性进行评判及情感倾向分类[4]。

其次,基于舆情数据库细化智能聚类,有效整合数据。如不断优化算法,采用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细菌觅食算法等[5],将散乱的抽象对象的集合划分成多个分组,构建高效、准确,支持多语言环境的网络舆情文本聚类模型,为下一步舆情分析做准备。

最后,构建智能语义关联模型,跨越学科、语言、文化和描述方式[6],把多个不同领域的概念及术语进行逻辑关联,并利用多维数据算法模型增强前瞻性和预见性,优化预警指标体系,做好动态化分析,及时预判事件发酵速度、影响范围、可控因素、最大威胁变量,灵活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态变化。

(四)智媒联动,舆情引导有效度

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舆论智能引导机制,形成智媒联动效应,不断提升舆情引导效能。

1.借助人机交互等技术打造临场化新闻,使舆情引导更具客观性

相较通过图文、二维动画等形式再现的新闻,VR、AR及网络直播技术更能做到还原真实,使受众产生更强烈的现场感[7],有助于其获取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避免虚假信息蔓延。

2.借助自动化写作技术及时抢占网络舆论场,使舆情引导更具时效性

积极研究、引入自动化写作技术[8],增强舆情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基于AI的自动化写作,可以通过自身学习与机器学习,代替部分人工完成新闻编辑、校正工作[9]。高校借助自动化写作,能更高效地处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更及时地澄清事实真相,回应各方关切,提高舆情引导效度。但需注意的是,不能一味图快而忽略了质量,不能将自动化写作的结果直接发布,而应由人来主导机器、监控过程、审查结果。人为主导、机器辅助,才能使自动化写作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3.建立智能推荐机制,打造“意见领袖”及网络评论队伍,使舆情引导更具针对性

信息超载削弱了信息获取的高效性,因而借助智能技术加强议题设置,打造定制化内容,实现精准引导,尤为重要。在网络舆情引导过程中,可借助“意见领袖”、网络评论队伍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构建正面信息生态链,切实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四、结语

智媒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要积极利用智能技术,发挥智媒优势,提升平台安全、内容安全、隐私安全,把握网络舆情工作的先机与主动权,牢固占据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高地。

参考文献:

[1] 彭兰.智媒化:未来媒体浪潮:新媒体发展趋势报(2016)[J].国际新闻界,2016,38(11):6-24.

[2] 傅丕毅,商艳青,张宁宁.“媒体大脑”的智媒演变:万物为媒人机共生[J].传媒,2019(4):16-18.

[3] 聂黎生.基于KPCA:粒子群随机森林算法的舆情趋势预测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9,42(15):79-82.

[4] 张思龙,王兰成,娄国哲.基于情报感知的网络舆情研判与预警系统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12):149-155.

[5] 邓凯凯,陆向艳,阮开栋,等.基于语境分类与遗传算法的微博情感分析方法[J].软件导刊,2021,20(1):178-184.

[6] 韩楠,乔少杰,黄萍,等.基于群体智能的跨语言网络舆情文本聚类模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33(9):99-108.

[7] 罗泽举.基于语义的新闻信息处理系统设计和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8] 许向东,郭萌萌.智媒时代的新闻生产:自动化新闻的实践与思考[J].国际新闻界,2017(5):29-41.

[9] 彭兰.未来传媒生态: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1):8-14.

作者简介 陈瑞涵,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传播学、心理学。王紫祥,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学、传播学。敖永春,硕士,研究员,研究方向: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学。

猜你喜欢

智媒时代工作机制网络舆情
自然灾害危机的舆论引导问题研究
智媒时代机器人新闻对新闻伦理的冲击与重建
论融媒体形态演进与智媒时代的开启
未来的“智媒时代”是什么样
浅谈检律良性互动关系中检察机关工作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