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养殖场生猪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022-11-04生霞霞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效价猪群机体

生霞霞

(平度市蓼兰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监督站 山东青岛 266700)

随着养生猪数量的增加,猪群生活在相对密闭的圈舍内,感染疾病的风险逐渐升高,生产中经常给猪群进行免疫接种疫苗,这也是防控生猪感染疾病的最有效措施,在促使生猪尽快达到出栏体重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生猪发病率和养殖成本。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有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到疫苗效价或免疫效果,致使生猪感染发病,这样不仅会增加用药成本,还会引起猪肉产品药残超标而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给规模化养猪场带来巨大危害。所以养猪场技术人员必须重视免疫接种工作,认真分析影响免疫接种效果的不良因素,才能想出有效对策来改善这些影响,确保生猪处于健康水平。

1 分析生猪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

1.1 疫苗因素

1)疫苗质量。生猪接种优质且对型的疫苗后,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随着猪病类型的增加,生物制品厂生产的疫苗种类也越来越多,因缺乏严格的监管制度,促使一些生物制品厂生产的疫苗还存在不合格现象,有的活疫苗未彻底灭活,给生猪接种后很容易发生返毒现象而降低免疫效果,甚至还会致使猪群暴发传染性疾病。有的灭活疫苗中毒株含量不足,生猪接种后也不会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最终引起免疫失败。有的在生产疫苗过程中,受到病菌污染而降低疫苗效价。另外,由于引起生猪疾病的原因比较复杂,一些病毒会发生很大变异,如果还选择原来的毒株进行免疫,也无法产生理想的免疫效果。

2)保管和稀释。不同种类的疫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有很大区别,所以要求的运输和保存条件或方法也不尽相同。如果没有使用专用疫苗箱或疫苗车辆,致使疫苗反复冻融,就会对疫苗效价造成严重影响,继而降低免疫效果。通常情况下,冻干活疫苗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稀释,并且不同疫苗需要特定的稀释液来稀释,才能对病毒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如果随意使用生理盐水、蒸馏水或深井水等来稀释,都会降低疫苗效价,甚至促使疫苗失去应有的活性。有的疫苗稀释剂受到污染,在病菌威胁下对疫苗免疫效价产生严重影响。

1.2 免疫接种

1)器具消毒不严。在给生猪进行免疫接种之前,需要对所用的器具进行严格消毒处理,避免将病菌通过接种传播给健康猪群。如果在接种之前未对注射器、针头、稀释疫苗器皿等进行严格消毒,就会对疫苗产生严重污染,在将病菌传播给猪群的同时,还会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2)疫苗使用时间过长。在接种过程中圈舍温度较高,疫苗只有在要求温度下存放,效价才不会受到影响,免疫效果也比较理想。有的技术人员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往往因各种原因,如长时间接听电话等致使疫苗未按规定时限用完。另外,如果免疫途径不正确,或者在免疫过程中出现空针情况,都会引起免疫失败。

3)混合使用疫苗。规模化养猪场饲养猪群数量较多,为了节省时间或人力,有的技术人员会将两种疫苗同时给生猪接种,这样也会影响免疫效果。因为每接种一种疫苗后,都需要间隔1 周以上的时间才能接种另外一种疫苗,这样可以减少疫苗之间的干扰作用,还能够降低免疫应激。例如,将猪丹毒疫苗与猪瘟疫苗一起使用,这两种疫苗之间就会起到相互抑制和感染作用,大大降低免疫效果,致使猪群暴发传染性疾病。

1.3 母源抗体

生产中由于管理人员没有充分重视母源抗体的存在,致使免疫效果降低的情况比较普遍。一般母猪刚分娩后,初乳中会携带大量的母源抗体,在精心管理的情况下,仔猪都会很快吃到足够的初乳,所以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如果过早给仔猪接种疫苗,这样仔猪体无法在疫苗刺激下产生有效的抗体,致使疫苗免疫效果较差,同时给外界病原菌的侵入营造机会,这也是仔猪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1.4 饲料因素

1)饲料营养。生猪可以通过获取充足的饲料营养来满足机体生长发育需要,尤其对维持身体健康程度非常有利。生猪只有在健康状况下,才能新陈代谢旺盛和内分泌平衡,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自身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对外界病原菌的抵抗力。生猪生长速度很快,需要大量的营养才能满足需要,如果饲料搭配不合理,或者一些微量成分配比不当或缺乏时,都会引起营养缺乏或中毒现象,降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而影响免疫效果。

2)饲料发生霉变。如果饲料在生产或保管过程中受潮,或者饲喂时料槽长期蓄积剩余饲料,这样饲料中的霉菌容易超标,一方面影响饲料适口性,生猪采食量和摄入营养减少而降低机体对疫苗产生的免疫反应。另一方面,霉变以后的饲料中往往黄曲霉毒素含量较高,生猪摄入这些毒素后,直接抑制机体细胞介导产生的免疫反应,降低机体合成抗体数量,并且降低机体巨噬细胞的功能,生成补体量不足,从而降低免疫效果。同时生猪摄入黄曲霉毒素后,还会抑制机体合成蛋白质,致使血液中蛋白浓度降低,不利于体液免疫功能的发挥,免疫淋巴因子无法被激活,严重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所以在霉菌毒素的影响下,给生猪接种疫苗后,也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

1.5 应激因素

生猪圈舍环境条件不适宜,例如:温度忽高忽低、湿度过大、有害气体超标、养殖密集高等,都会影响生猪的新陈代谢,致使内分泌失调而抑制免疫功能,在免疫接种后也会降低生猪的免疫反应。同时,在生猪饲养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断奶、更换饲料、分栏、断尾和运输等应激情况,这样生猪就会处于应激状态,神经系统高度紧张而引起内分泌失调,最终造成免疫应答能力降低。

2 相应对策

2.1 选择优质疫苗且正确保管和使用

首先选择来自正规生物制品厂的优质疫苗,保证疫苗毒株含量充足且与流行当地流行毒株对型,保证活苗充分被灭活,避免疫苗返毒而影响免疫效果,减少疫苗被污染而引起免疫失败现象。其次在疫苗运输、保管过程中,规模化养猪场应该使用专用疫苗运输车和运输箱,根据疫苗种类选择合理的温度,避免疫苗效价降低现象发生。使用特定稀释液来稀释疫苗,保证疫苗效价不会受到影响。根据疫苗种类选用正确的接种途径,并且由技术人员规范化操作,保证免疫效果达标。

2.2 免疫接种操作规范化

免疫接种之前需要对所用的器具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并且在接种过程中对注射部位也要用酒精棉及时消毒,在注射接种时应一头猪用一个针头,切忌一个针头注射到底的错误做法。给生猪免疫接种过程中,需要设置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监管,一方面来检查疫苗使用情况,保证接种剂量合理,另一方面能够督促接种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接种任务,避免疫苗放置时间过程的现象发生。同时尽量使用单苗给生猪接种,两种疫苗接种需要间隔1~2周时间,能够有效减少疫苗间产生的干扰,对提高疫苗免疫效果有很大帮助。

2.3 做好检测工作

实验室应做好各项检测工作,在仔猪出生后应检测母源抗体,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技术人员更加科学制定免疫计划,且避免母源抗体对疫苗产生的干扰,还可以缩短免疫空白期,保证仔猪具有较高的保护力。并且在日常生产中,定期对生猪进行抗体检测,尤其在免疫接种前后的抗体检测,可以检查免疫效果是否达标,还能够预测猪群病情,或者决定是否给生猪进行紧急接种。尽量不要从外地引种,需要引种时也必须对引进生猪进行检测,避免将病猪引进来。

2.4 供给优质饲料

技术人员应该根据猪群生理特点,在不同生长时期配置营养均衡的饲料,有利于维持生猪具有较高的免疫力。尤其是关键年龄段,例如在断奶时,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助消化的酶制剂,或者一些容易缺乏的微量成分,这样就会增强仔猪体质,而且在接种疫苗后,机体能够尽快产生较高的抗体,增强对外界野毒的抵抗力。同时妥善保管和运输饲料,选购饲料原料时,剔除霉粒较多或水分含量较高的原料,降低饲料发生霉变的几率。在饲喂过程中定时定量饲喂,减少霉菌毒素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损害。

3 小结

在生猪管理过程中,需要供给营养全价的饲料和减少各种应激,有利于维持生猪健康体质,在接种疫苗后,能够很快产生应答或免疫反应。然后选择优质疫苗,实施规范化措施来接种,保证疫苗效价不会受到影响。同时做好各项检测工作,才能制定更加合理的免疫程序,及时发现疾病隐患。另外养猪场必须执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消除野毒对疫苗产生的影响。这样针对影响疫苗效果的因素,采取上述对策,有利于提高疫苗免疫效果。

猜你喜欢

效价猪群机体
词汇具体性对情绪名词效价加工影响的ERP研究*
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规模化猪场疾病防疫的对策分析
中国猪文化与国人健康(甲篇)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柴油机机体常见损伤的检修
情绪的确定性评价对信息加工的影响
正负效价面部表情图片加工的差异
浅析12V240ZJB柴油机碾瓦烧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