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羊布病防治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分析

2022-11-04王丹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布病布鲁氏菌病防治

王丹

(哈达户稍镇人民政府 辽宁阜新 123103)

人畜共患病不但严重影响到牲畜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还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布病就是最为常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牛、羊均是布病的敏感动物。该病在牲畜与牲畜之间,牲畜与人之间能够相互传播。布鲁氏杆菌主要侵袭牲畜的生殖系统,牲畜患布病后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母畜流产或不孕,公畜睾丸肿大。牛羊患布病后给牛羊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在牛羊养殖中要做好牛羊布病的防治工作。

1 牛羊布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布病阳性牛羊未及时处理

对牛羊的布病检测,需要采集牛羊的血液样品,在实验室内进行检测。检验人员发现牛羊布病阳性时,需要通知牛羊养殖畜主对患布病牛羊进行隔离,等待进一步处理。在样品采集后,牛羊养殖畜主接到通知这段时间内,布病患病牛羊与健康牛羊之间相互接触,进一步增大了布鲁氏菌的传播风险。而患布病的牛羊在等待扑杀时也有传播布鲁氏菌的风险,从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1.2 畜主不配合

依据《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政府对患布病的牛羊进行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而大多数畜主并不愿意配合患病牛羊的扑杀工作。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①我国牛羊的规模化养殖场较少,大多属于散养户,而散养户多为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对布病的危害认识不足;②扑杀对其经济造成了损失,虽然政府对被扑杀的布病患病牛羊给予补偿,但是补偿标准与市场价存在一定差距,并且牛羊养殖畜主需要承担20%的扑杀补偿资金,同时有些地方政府因财政资金不足,不能及时的将补偿资金发放到位,更使得牛羊养殖畜主对布病患病牛羊的扑杀工作有抵制情绪。

1.3 畜主对牛羊布病的防治意识薄弱

畜主和养殖从业人员对布病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布病,更不用说对牛羊布病的防治工作了。因其对布病的了解不足,对布病的危害更是认识不足,因此对布病的防治意识很薄弱。在牛羊患布病后,没有进行及时有效处理,只是找兽医进行简单的治疗,这使得布病在牛羊群体当中迅速的传播,更多的健康牛羊感染布鲁氏杆菌,所造成的危害进一步扩大。

1.4 检疫不够重视或逃避检疫

因为种种原因,在我国很多地区没有完备的检疫检验制度,检疫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牛羊布病的防治重视不够,甚至是没有防治意识,而牛羊养殖畜主更是没有定期对牛羊进行布病检疫的意识,使得牛羊布病的传播风险增加。因要对布病患病牛羊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有的牛羊养殖畜主为了减少经济损失,更是逃避检疫,在上报养殖数量时没有按照实际养殖数量进行上报,能少报就少报,甚至不报,这给牛羊布病防治工作造成了诸多不便,同时也给牛羊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1.5 外购牛羊不合格

有的牛羊养殖畜主为了改善品种资源或扩大养殖规模,从外地购买牛羊。购买时既不了解购进地布病的流行情况,也不进行布病检测,使布病患病牛羊引入到自己的养殖场内,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6 运输过程中感染

随着牛羊养殖业的发展,牛羊的流动性也相当活跃,运输车辆在牛羊的跨区域流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运输车辆也是重要的传染源,在运输牛羊时没有对运输车辆进行消毒或者消毒不彻底,都有可能导致牛羊感染布鲁氏菌的风险。

1.7 人员防护不到位

依据《布鲁氏菌病防止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患有布病的人不能从事牛羊等布病敏感动物的养殖工作,因为布病在人和牛羊之间相互传播。因隐形布病患者没有临床症状表现,在牛羊养殖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防护工作,布病会在人和牛羊间相互传播,给人和牛羊的健康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8 免疫失败

在牛羊养殖中,免疫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免疫失败后,机体不能产生足量的抗体或者没有产生抗体,使得机体抵抗力差,不能有效的抵抗布鲁氏菌的侵袭而导致布病的发生。

2 牛羊布病防治问题的解决办法

2.1 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

因布病是人畜共患病,不仅给牛羊养殖业带来了危害,还给人的健康带来了威胁,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视牛羊布病的防治工作,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度,确定各级目标责任人,并签订目标责任书,使政府、基层兽医、牛羊养殖畜主及牛羊养殖从业人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在牛羊布病的防治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2.2 加大牛羊布病的宣传力度

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大牛羊布病防控工作的宣传力度,可以应用电视台、广播、互联网、宣传册、挂图等形式进行宣传。同时定期组织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基层兽医人员、牛羊养殖畜主及牛羊养殖从业人员进行布病相关知识培训,让基层兽医人员、牛羊养殖畜主及牛羊养殖从业人员明确了解布病的危害性,明确布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对牛羊布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

2.3 畜主和养殖从业人员主动学习

牛羊畜主和养殖从业人员要积极主动配合布病防控工作,利用闲暇时间要主动学习牛羊布病的相关知识,可以通过相关书籍、网络、向专业人员进行请教等多种途径进行学习。在日常养殖中充分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对牛羊畜群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观察牛羊有无异常情况,若发现异常应及时隔离并上报。

2.4 引牛羊时要进行严格的管理

在引种前要充分了解引种地牛羊布病的流行情况,对所引进牛羊要进行布病检疫,检疫完全合格后要由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出具动物疫病检测报告,然后才能对所引进牛羊进行运输。运输前要对运输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在运输过程中要做好严格的防护工作,以免牛羊在运输过程中感染布鲁氏菌。带所引进的牛羊到达指定的隔离点后,经过30d 的隔离观察,未出现异常现象,同时经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检验合格后方能引入养殖场所进行混群饲养。

2.5 免疫接种

目前,免疫接种是预防牛羊布病最为有效的办法。①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一般布病每年要免疫2 次,春秋各进行1 次,免疫过后1 个月内不能再进行第二次免疫。原则上,种畜和奶畜不进行免疫,如果奶畜要进行免疫,则需要向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备,经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批准后方能对奶畜进行免疫;②要注重疫苗接种的规范性,在免疫时要做好免疫人员的防护工作。免疫后要认真观察牛羊群体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同时做好记录工作;③在免疫接种后1 周内不能使用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2.6 患病牛羊及时处理

在牛羊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可疑病例要及时隔离并上报,经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确诊为布病后,牛羊养殖畜主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患病牛羊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的工作。无害化处理要由专业的处理机构进行,不能在养殖场所随意掩埋。无害化处理后,要将养殖场所进行清扫,牛羊粪便等废弃物要堆积发酵,然后对养殖场所、圈舍、用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以杜绝布鲁氏杆菌的传播。

2.7 定期检测

要对牛羊及其养殖相关人员定期进行布病检测。一般情况下,种牛种羊和奶牛奶羊每年要进行2 次布病检测,其他牛羊每年进行一次布病检测。必要条件下,配种前可再对种牛种羊进行一次检测。在检测中一旦发现牛羊布病病例,要及时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每年对养殖相关人员至少进行1 次布病检测,若发现人感染布鲁氏菌,要及时进行治疗。人患布病后禁止从事牛羊等布病敏感动物的养殖、贩运、屠宰及其产品加工等活动。

2.8 提高补偿标准

目前,患病牲畜被扑杀的补偿标准与市场价格存在一定差距,并且畜主还要承担20%,这导致多数畜主不愿意配合,甚至是阻挠布病患病牛羊的扑杀工作。因此,要提高扑杀补偿标准,减少畜主的经济损失,使畜主积极主动地配合扑患病牛羊的杀工作。

3 小结

牛羊布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同时在潜伏期内也非常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因此,一旦有牛羊患布病,该病能够在群体当中快速传播,尤其是养殖密度较高的养殖场更为明显。人通过与患病牛羊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食用患病牛羊未煮熟煮透的肉制品及奶制品都会感染布鲁氏菌,其中羊型布鲁氏菌对人类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最强,危害性最大。因此,在牛羊养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牛羊布病的防治工作,这不仅促进了牛羊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对公共卫生安全有着巨大的意义。

猜你喜欢

布病布鲁氏菌病防治
隐蔽而凶险, 布鲁氏菌病缘何又“抬头”
浅谈家畜布鲁氏杆菌防治
盐窝镇:组织代表视察布鲁氏菌病防控情况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地方病防治工作者技术档案在地方病防治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牛羊引种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基于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猪病防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探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建设
蕉坝乡山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