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仿而来的演奏永远是不真实的
——访帕斯卡·内米诺夫斯基教授(上)

2022-11-01访谈者

钢琴艺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音乐学院钢琴比赛

访谈者/仲 一

访者按:施坦威艺术家帕斯卡·内米诺夫斯基(Pascal Nemirovski)作为当代最受青睐的钢琴家与教育家之一,活跃于全世界范围内五十多个国家与地区。他于2016年被英国皇家伯明翰音乐学院(Royal Birmingham Conservatoire)任命为钢琴教授并担任钢琴部负责人一职。在此之前,他曾任教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Royal Academy of Music)和普赛尔音乐学校(The Purcell School)。

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任教的十年间,在负责学院“钢琴教学法”课程设计的同时,他编订出版了多本钢琴教材。因在音乐教育上的杰出贡献,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授予了他“荣誉研究员”(Hon ARAM)的头衔。

内米诺夫斯基曾获施坦威与弗莱德里希基金会(Steinway &Freundlich Fund)所提供的全额奖学金就读于茱莉亚音乐学院,师从于娜迪雅·瑞森伯格(Nadia Reisenberg)、阿黛尔·马库斯(Adele Marcus)。之后回到巴黎跟随弗朗斯·科里黛特(France Clidat)和阿列克斯·魏森伯格(Alexis Weissenberg)学习。

其学生曾摘得众多国际大赛的重要奖项,其中不乏“利兹国际钢琴比赛”“布佐尼国际钢琴比赛”“埃特林根国际钢琴比赛”“青年音乐会艺术家大赛”,等等。

Q(仲一):感谢您在繁忙的行程中,特意留出时间接受此次访谈。听说您刚刚结束了一系列的音乐活动,昨天才返回巴塞罗那的家中。

A(帕斯卡·内米诺夫斯基):首先,很感谢能有这次被采访的机会,真的十分荣幸。我昨天刚回到巴塞罗那,前段时间真的是太忙了。接下来,我将会在下周四(2022年2月25日)飞往维也纳教授一场大师班,紧接着是三月份在伯明翰音乐学院的大师课。当然,最忙碌的时间其实是在六月与七月。

Q:六月和七月的活动很密集吗?之后的日程安排是怎么样的呢?

A:没错。6月4日,我将在伯明翰音乐学院的音乐厅录制一些斯克里亚宾作品的演奏视频。紧接着6月5日会在伦敦录制一场音乐讲座,这场讲座的主题是“要相信你的耳朵,而不是你的手指”。6月16至18日,我会前往马德里开展一系列以“音乐艺术”为主题的大师班,主要针对的是西班牙本土的钢琴家。6月21日,我将飞往美国的富特旺斯,在得克萨斯国际钢琴音乐学院与音乐节(PianoTexas International Academy & Festival )教学授课,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音乐节。在那里我将会和许多我尊敬的同事、朋友们一起共事,比如诺曼·克里格(Norman Krieger)、斯蒂芬·霍夫(Stephen Hough)、让—埃夫兰·巴福杰(Jean-Efflam Bavouzet),等等。其中几位也将会在最著名的赛事之一——“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中担任评审,这也使得这个音乐节变得更有意义。因为受邀的参与者将会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甚至参与到此次的“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中,有机会与大赛相同的职业乐团进行同台合作,这对这些青年音乐家来说将会是一次很好的经历。再之后的7月3至9日,我会出席一个在以色列新举办的国际音乐节。值得一提的是,“阿瑟·鲁宾斯坦国际钢琴比赛”也将是其赞助单位之一,它将会是个竞争十分激烈的音乐活动。我目前安排在夏季的最后一场活动将会是在意大利的“布雷西亚国际音乐节及夏季学院”(Brescia International Festival & Summer Academy),然后我需要一个假期来休息,或许将会是一场旅行。

Q:听起来真的是一系列很密集的行程,真的需要一个假期来休息一下。

A:与一群有才华的音乐家朋友和优秀的青年音乐家一起工作,我乐在其中。但是我也的确需要一个假期!

Q:听说在您十分年轻时就已经将大部分的生活投身于钢琴教育事业,是什么让您做出了如此决定?您的音乐启蒙经历又是什么样的呢?

A:这其实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首先,我的父亲是位法俄混血的音乐家。在我刚出生不久时,伴随我的就是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了,因为我父亲当时正在练习这首作品。这或许算是我接受音乐教育的开始。父亲很热爱音乐,所以,我曾“被迫”在家中聆听了许许多多的音乐作品,因为他一直在练习。换句话说,从出生的那一刻起,音乐就一直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自然而然地我就开始了钢琴学习,准确地说,我应该没有其他的选择。

之后,我遇到了一位来自苏联的钢琴老师,那时她正在法国参加比赛,并在著名的“玛格丽特·隆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顺便提一下,你要知道,俄罗斯的钢琴学派,尤其是在那个年代,享有着极高的声誉。他们训练出了一大批拥有高超技巧的杰出钢琴家,活跃在各大国际钢琴比赛中。她在我面前轻松地展示了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肖邦的练习曲等十分艰难的作品。那时我大概13岁,还在练习诸如舒伯特即兴曲这样的作品。我第一次和她上课时,她转身用俄语对我说道:“帕斯卡,你需要开始练习普罗科菲耶夫了。”于是,她给了我普罗科菲耶夫的《d小调托卡塔》。很难想象,我从舒伯特的即兴曲一下跳跃到了普罗科菲耶夫的托卡塔。与此同时,她还让我练习了肖邦的叙事曲、第一首练习曲等有难度的作品。

现在我们回到你的那个问题。当她教授我作品的时候,不仅仅告诉我如何做并且可以轻松地为我示范演奏,这对一个学琴的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且具有影响力的。当孩子看到老师的一举一动时,会耳濡目染地被其影响。观看她上课的方式、移动的手指,聆听她的演奏都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画面感,我被这样的教学震撼到了。或许,这就是我会想要成为一名钢琴教育者的原因吧。另一方面,就是所谓的“分享”。我就是这样的性格,我想向我的学生分享我的所学,分享任何我了解到的新的知识与内容,这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Q: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了解到您有许多学生已经活跃在国际舞台,其中更是有许多人曾摘得众多国际大赛的桂冠,您是否对他们有一套独特的训练方法?

A:我有许多很优秀的学生,他们天赋异禀、认真好学。比如伊曼纽尔·伊万诺夫(Emanuil Ivanov)、丹尼尔·勒布哈特(Daniel Lebhardt)、路易斯·史威茨贝尔(Louis Schwizgebel)、里瑟·德拉塞尔(Lise de la Salle)等。有些人已经在重要的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我很为他们感到骄傲。

我其实没有所谓的独特训练方法。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名老师,要十分了解自己的学生,要了解学生身上的可能性、天赋和潜力。对于参加比赛的学生,我必须要对他们进行极度专注的教导,要确定他们做了关于谱面上的一切标记,攻克了所有的技术难点,把握了准确的风格。当然,也绝不仅仅是这些,最重要的是赛前的舞台实践,他们要带着这些作品数次登台。使他们充分获得对演绎作品的自信,也是教学的一部分。在技术层面,你要坐下来陪他们逐句钻研雕琢,直到他们可以很好地把握和学会聆听自己的演奏。但是,如果学生一直在模仿老师的处理与演奏方式,按部就班地使用老师的知识与逻辑,最终也只是一个很好的模仿者,没有自己的灵魂与特色。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应该去尝试支持并相信学生自己的练习方式,运用他们独有的想象力来完成新作品的学习。对作品演绎的根源要来源于自己的大脑,模仿而来的演奏永远是不真实的。我的好友斯蒂芬·霍夫(Stephen Hough)曾对他的老师讲“我上过最棒的课就是当你什么也没跟我讲的时候”。再好比大钢琴家霍洛维兹,他有过非常严格的训练,但当他前进至一定阶段后,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严格的训练固然重要,但是使他变得出众的是他的个人魅力。因此,在教导学生时我格外注意他们的潜力在哪些方面。同时,我也会去了解他们所受过的教育和文化来源。

帕斯卡与他的学生伊万诺夫(左)和勒布哈特(右)

Q:在您的悉心指导下,您的学生伊曼纽尔·伊万诺夫一举摘得了被誉为国际最重要的音乐赛事之一——“第62届布佐尼国际钢琴比赛”的冠军。能讲述一下你们是如何备赛的吗?

A:其实备赛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要丰富他自己的舞台经验与自信。因此,曲目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对曲目的设计安排会直接影响评委与听众的感受。另外,正如我刚才提到的,这些参加比赛的学生都会选择那些自己有着充分演奏经验或是十分自信的曲目,这同样特别重要。你的参赛作品一定要有大约三到五次的舞台经历。我曾听我的老师说过苏联时期的一些训练方式——晚上把已经入睡的学生叫醒,在没有任何热身和准备的状态下要求他们直接开始演奏参赛曲目,以此来检验对作品的熟知程度,训练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进行演奏的能力。

除此之外,要适当推荐他们去了解不同文化背景。比如,在伊万诺夫准备圣-桑《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时候我曾告诉他“一定要去读法国文献,要了解当时的巴黎,清楚法国音乐作品的风格”。在演绎不同的作品时,一定要去了解各地不同的文化背景,甚至去结交一些具有那些文化的外国人,与他们交换意见,这会对作品的演绎起到质的飞跃。我有一个10岁的中国学生,他非常有天赋,可以演奏很多作品。但我一直叮嘱他要去听一些录音,要让他拥有很丰富的知识背景。否则,对于许多作品风格的把握很容易出错,尤其是在他这样小的年纪。我记得小时候,老师听到我在练习斯克里亚宾的《第四钢琴奏鸣曲》,她非常“粗鲁”地对我说“你在弹什么?我甚至无法分辨出这是什么乐曲”。这样说很苛刻,但是真的帮助很大。当你的学生达到一定水平时,苛刻是绝对需要的。他们一定要明白虚心才能使人进步,绝对不可以自负。

Q:您曾担任过许多重要国际音乐大赛的评委,甚至是艺术总监。站在职业评审的角度,您认为什么样的演奏才能给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A:不同文化背景的职业演奏者对作品都有着不同风格的诠释。比如,你会发现德国、法国,或是俄罗斯的参赛选手即使演奏同一首作品的方式也有可能会非常不一样。这个很难断定他们之中谁好谁坏。但是,一个很出众的个人风格,会直接吸引评委们的注意力。从他上台、走路鞠躬、向大家展现自己的方式,到演奏时对音乐的专注方式,都会使其与众不同。有时候出于音乐的美学理念,评委们会不太认同演奏者的某些音乐处理方式。但是,如果他的个人风格十分出彩,就有能力让听众跟随他独特的步伐来尝试接受他对音乐的独特诠释。这让我回忆起我曾经的一个朋友,很不幸的是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他曾是梅西安的学生之一,有着高超的记忆力,能够背谱演奏很多艰难且复杂的现代作品。有一次他演奏梅西安的作品给作曲家本人听,梅西安说“尽管你好像没有按照我谱子上的音乐标记来演奏。但是,我觉得听起来更好”。其实,我们也不得而知其他那些伟大的音乐作品背后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对话。所以,当我们听到一些极度有天赋的演奏家来进行与众不同的演奏时,我们或许会被他们吸引。当然,我说的是那些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优秀职业选手,他们在演奏时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象力,但会让你觉得他的音乐很有说服力。霍洛维兹是我最喜爱的艺术家之一,我十分敬重他的演奏,也会经常听他演奏的斯克里亚宾练习曲,绝不会感到厌倦,这才是我们一直提到的“天才”的含义。相反的,在有些比赛中,一些选手演奏十分精准,没有任何错误,但听众却不会在其演奏结束后有很多的留恋。这或许就是个人风格特色有所欠缺的一种体现吧!

Q:您经常鼓励自己的学生参加比赛吗?

A:不是的,其实恰恰相反,很多学生会告诉我他们想要参加比赛。但是,绝大多数时候我给他们的答复都是“不行”。我会问他们为什么想要参加比赛,参赛的目的和期待又是什么?他们总是跟我说他们想要参加比赛,却又说不出参赛的缘由。因为我想要知道他们仅仅是为了要一些比赛经历,还是想要赢得比赛?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后者,那学生很容易在比赛中得到消极的结果。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备赛过程是十分苛刻的。对参赛者的要求不仅仅是演奏得多么精准,当然这也很重要,但是能让参赛选手出彩的是他独特的个人风格。除此之外,他们对参赛曲目一定要有充足的舞台经验和自信心,这些都是必要条件。不仅是比赛,那些经纪公司的面试,或是那些坐在各大比赛观众席的经纪人,都只会物色符合这些条件的钢琴家。(待续)

猜你喜欢

音乐学院钢琴比赛
哈尔滨音乐学院“学术期刊”创刊暨《北方音乐》改版启事
Reflections on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鲁艺后裔的追求——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专访
选美比赛
纸钢琴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