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钢琴说出更美的“中国话”
——“‘万叶杯’中国风格钢琴新作品征集与评选活动”述评

2022-11-01沈顺姬

钢琴艺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作曲音乐创作作曲家

文/沈顺姬

自1915年赵元任的《和平进行曲》问世至今,中国钢琴艺术走过了百余年的辉煌历程。这期间,有许多体现中国风格、反映民族精神的优秀钢琴作品问世,也产生了许多具有民族情怀、为中国音乐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丁善德便是其中之一。2021年,适逢丁善德先生110周年诞辰,为回顾中国钢琴艺术的百年辉煌成就,纪念丁善德等老一辈作曲家对中国钢琴音乐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为激励当代年轻作曲家的创作,推动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库克音乐股份有限公司携手,举办了“‘万叶杯’中国钢琴新作品征集与评选——纪念著名作曲家丁善德先生110周年诞辰”活动(以下简称“作品征评活动”)。

本次作品征评活动于2021年6月正式启动,组委会面向世界各国、各年龄段的作曲家征集“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底蕴”的钢琴独奏作品。活动一经启动,就受到了国内外音乐创作者的广泛关注和踊跃参与。截至10月初,共收到来自北京、上海、纽约等地122位作曲家(包括音乐院校在校生)的135部作品。组委会邀请张千一、储望华、崔世光等著名作曲家和国内多所音乐学院的作曲系主任,以及资深钢琴教育家担任评委,共评选出14部获奖作品。

一等奖两部:《榫卯·贰》(刘豫徽)和《鼓·琴》(于杨)

二等奖两部:《锣鼓印象》(赵一儒)和《亚丁随想》(刘睿昕)

三等奖两部:《南闸印象》(陆禹臣)和《山行》(刘欢)

佳作奖八部:《夜声》(杨吉铭)、《摘星》(刘博雅)、《挑帘红》(戎朕慧)、《衍·笙》(吴子涵)、《岁首寅时》(肖瑾涵)、《逐“影”》(王芮嘉)、《四圣》(杨泽昊)和《鮀忆英歌舞》(赵唯)

作品的创作情况

14位作曲者的写作手法、对传统音乐素材的运用,以及对“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底蕴”的理解和表达各有不同。

《榫卯·贰》从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艺术中汲取灵感,将“榫卯”的连接艺术引申到音乐创作中,以“同质异构之契”与“异质同构之融”作为乐曲前后两部分的标题和音乐构成逻辑——“同质异构之契”展现了同一主题的不同形态在对比中实现互补并咬合的过程,而“异质同构之融”则是性格迥异的两个主题在同一载体中的交互融合。可以看出,作品的音乐素材高度集中,材料的运用和组织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主题动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伴随着主题的变化、重组,作品中不协和音程的叠砌、富有动力性的节奏、丰富而新颖的织体和极具张力的音乐叙述,都展现了作曲者对中国传统音乐素材的“现代”式表达,和对“榫卯”技艺的音乐化诠释。但是,此作品对演奏者的要求甚高。

《鼓·琴》是一首“打击乐化”的作品,它并未囿于钢琴常规演奏法的限制,而是将三角钢琴的拨弦、刮弦、按弦弹奏、叩击面板等非常规演奏法运用到作品中。打击乐化的音响节奏与常规奏法的五声性旋律、复调性织体相结合,表达出作曲者所理解的“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之响,其中既有对古代遗乐的观照,也有对当代中国钢琴音乐在音色和表现手段上的新探索。

《锣鼓印象》的音乐素材来源于中国民间锣鼓和碎片式的曲艺唱腔旋律。在节奏方面,作品不断变换的节拍使重音的出现成为“意外进行”,为音乐的发展增添了动力;在音高组织方面,作品将不同宫系统的五声性旋律进行纵向叠合,使音响兼具五声性与“现代性”;在织体上,“线状”的曲艺唱腔旋律和“点状”的锣鼓节奏相结合,点线错落有致,二者相得益彰。总体来看,作品的音乐组织笔法考究、有逻辑性,音乐形象诙谐灵动、有趣味性,是一部“可弹性”较强的作品。

《亚丁随想》是一部“纪行”式的作品,描绘了作曲者在亚丁的所闻所感。作品为组曲形式,由三首小品组成,标题分别为:Ⅰ.牧歌·牛铃·转经;Ⅱ.果卓与弦舞;Ⅲ.盐湖雪景。在结构上,三首小品构成“慢—快—慢”的结构布局;在音高组织上,作曲者采用了模为 13 的非八度人工音阶与民间曲调相结合的写法。作曲者用不同的织体形象地表现牧歌、牛铃、转经、盐湖、雪山等景象,描绘出一幅生动的亚丁声景音画。此曲的演奏难度相对较低,音乐的可听性较强,是一部技艺兼备、雅俗共赏的作品。

《南闸印象》的主题采用了南闸民歌《十二只舟船》的旋律,作曲者用模仿弹拨乐器的装饰音和中国民间器乐合奏中的支声手法,将曲调的中国传统韵味寓于钢琴之上。作品的结构同样采用了“慢—快—慢”的三段性布局。中段与前后两段抒情的旋律性陈述形成鲜明对比,这里采用了展开式的写法:表现民间锣鼓的节奏型(局部用到了拍击奏法,以表现打击乐的音响)和碎片化的旋律相互交织,通过多次的模进、分裂,“敲锣打鼓”的欢腾气氛越来越高涨,逐步将音乐推向高潮。

《山行》是作曲者对张家界雄伟壮丽的群山景象所发出的赞叹。在音乐素材上,并未直接采用传统音乐的曲调或节奏,而是用完全现代性的音乐语言抽象地表达作曲者眼中挺拔险峻、层峦叠嶂、大气磅礴的山景。

获得佳作奖的八部作品,其写作手法、对中国元素的运用也各有不同。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

总的来看,14部作品的创作特点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写作技术较为成熟。在当今的钢琴音乐创作中,“传统”(西方共性写作时期)的和声、曲式、复调等写作手法,已不再占据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更为丰富多样、更加“自由”的音乐组织手法和表现形式。14部作品的音高组织方式,如非三度叠置的和弦结构、特定的音级集合、自创的非八度循环人工音阶等,都体现出一定的逻辑性和创新性。作品的结构虽不受“传统”曲式的限定和约束,但从核心材料的呈示与变化,乐句的陈述与展开,以及段落的对比与再现上,都可以看出传统曲式的结构原则。正是这些原则,才使得作品的结构丰满而完整。作曲者对钢琴的“语言”也做了许多新的探索——通过多种织体和演奏法来模仿打击乐器、弹拨乐器的音色,或表现自然和生活中的声响,充分地发挥了钢琴的表现力。

尽管一些“现代”的作曲技法看似与“传统”技法无关,但其中许多的组织逻辑是与之一脉相承的。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出作曲者对“传统”和“现代”的作曲技法都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由于14位作曲者中的大部分是专业音乐院校作曲专业在校师生,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当今我国音乐院校的作曲教学成果斐然。

其二,对中国文化意蕴的表达纷繁多样。“中国风格”是当代作曲家在创作中始终绕不开的主题,对“中国风格”的探索也是作曲家寻求个性化音乐语言的一个重要路径。14位作曲者分别从中国传统建筑、戏曲、绘画艺术、古代神话和文学作品、民间音乐和风俗、自然和人文景观等角度选取“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底蕴”的题材。从表现手法上看,有将传统音乐素材直接用作作品核心材料的“直白式”表达,也有将传统艺术中的结构方式引申到音乐材料组织手法的“内敛式”表达,更有将“中国元素”内化到音乐意蕴之中的“含蓄式”表达。从不同的题材和表达方式上,可以看出作曲者观察中国文化的视角丰富多样,也可以看出作曲者对个性化音乐语言的极致追求。

其三,对演奏技术要求较高。在当今音乐创作的语境下,高水准的写作技法,往往“表现”为:大量临时变化音的堆砌,看似无章法的音高罗列,节拍和重音的不规律切换,以及复杂织体的铺陈。这些对演奏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14部作品无论是在写作技法上,还是在艺术表达上都体现出较高的水准。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这些作品的演奏难度相对较大。高水准的写作手法,当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作曲者与演奏员之间的“矛盾”,总需要有一方来妥协。

关于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一点想法

从赵元任、萧友梅等中国钢琴音乐的“开路人”,到贺绿汀、丁善德等在钢琴音乐民族化上做出重要贡献的“领航人”,再到权吉浩、张朝、高平等在“新时期”钢琴音乐创作上取得重要成果的“奋进者”,让钢琴“说时尚的中国话”是他们共同的追求。直到今天,这一追求仍为广大音乐创作者所坚守。

经过百余年的求索,辛勤耕耘的作曲家们留下的音乐作品汗牛充栋,但能够呈现在演奏者指尖和听众耳边的作品,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魏廷格先生在1983年的文论中就说过:“迄今为止正式出版的中国钢琴曲虽有约四百首之多,但真正经受了时间考验,一直保持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的,却只是很少一部分。而相当大数量的作品,却还很少或从来就未被演奏过。”①这一现象延续至今,其原因有很多方面,笔者以为,作品的演奏难度较大、不宜上手弹奏,导致不便于传播是其中首要因素。

当下,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主体是专业音乐院校的师生。就作曲专业的学生来说,因学制要求,他们大多把主要精力放在室内乐、交响乐等较大型的体裁的创作上。②钢琴作品往往成为应用实践作曲技法、探索新的创作手法和个性化音乐语言的一个“试验田”。这样的作品,对于演奏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作曲专业所热衷的现代作曲技法常常不被钢琴演奏专业的同学所理解和认同,所以,且不说已发表的钢琴作品难以被“传奏”,就连作曲系学生刚刚写好的新作品,都很难找到钢琴专业的同学来完成“首演”。③

那么,作曲技法的先进性和演奏技术的通俗性之间的矛盾,应该如何解决呢?笔者认为,鼓励儿童钢琴曲的创作,不失为一个良策。一方面,可以降低作品的演奏难度,进而扩大作品的传播度;另一方面,可以促使作曲者用最为简单的笔触和最精炼的手法,来探索写作技术、表达音乐内涵。这对作曲者的创作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也是帮助其提升创作技艺的一个有效途径。

纵览中西浩瀚的钢琴文献,有许多兼具艺术价值和技术研究价值的作品。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有:舒曼的《儿童钢琴曲集》《童年情景》、柴科夫斯基的《少年钢琴曲集》、德彪西的《儿童乐园》,等等。此外,格里格、肖斯塔科维奇、卡巴列夫斯基等许多的作曲家也都有优秀的儿童钢琴作品传世。对中国现代音乐产生巨大影响的巴托克,其《献给孩子们》《小宇宙》的创作,不仅为世人展示了现代音乐技法应用于儿童钢琴音乐中所产生的趣味性、艺术性和学术性,对其自身创作来说,也是探索新的写作手法、锤炼个人音乐语言的真正的“试验田”。这对于我们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中国的儿童钢琴曲创作,在老一辈作曲家的耕耘之下,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贺绿汀的《牧童短笛》、丁善德的儿童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等作品,至今受到广大琴童的喜爱。20世纪50至70年代,桑桐、储望华、黄虎威、杜鸣心、李重光等作曲家也创作了许多适合儿童演奏的钢琴作品。改革开放后,在现代性音乐语言成为主流的背景下,谭盾的钢琴组曲《忆》、张朝的钢琴组曲《中国旋律》等是既被演奏家和广大琴童所喜爱,也被音乐学院作曲学生反复研读、学习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屈指可数,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中国当代钢琴音乐与广大钢琴演奏者的距离越来越远。

中国钢琴音乐要更好地发展,就不能脱离“群众基础”。中国的琴童有数千万之多,这是能够让中国钢琴音乐蓬勃发展的一片沃土。鼓励当代的儿童钢琴音乐创作,让新颖的音乐语言和表现形式落地生根,让璀璨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底蕴”通过音乐艺术深入广大琴童心中,这或许就是音乐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一种体现,也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者们共同的追求。笔者不揣谫陋,提出一些个人的想法,敬请各位同人指正。

本次作品征评活动,无疑是成功的。组委会收到的135部作品各具特色,尽管质量上良莠不齐,但在鼓励创作、孵化音乐作品方面,其效果是显著的。评选出的14部作品都体现出较高的写作水准,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到中国当代钢琴音乐蓬勃发展的现状,同时也看出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引发了有益思考。在活动组织上,组委会做出了许多新举措。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本次作品征评活动从收稿、评审到颁奖,全程在线上进行,在非常时期开创了一种作品征评活动的新模式。此外,《钢琴艺术》编辑部还开创性地组织了钢琴音乐作品的线上投票环节,共有六万余人参与了投票,吸引了广大群众对钢琴音乐创作的关注,同时也为这些优秀作品做了广泛的宣传。

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需要更多此类的作品征评活动来助力。让我们继续探索、不断追求,让钢琴说出更美的“中国话”!

注 释:

① 魏廷格,《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音乐研究》,1983年第2期,第46至47页。

② 音乐学院作曲专业的教学大纲,通常把钢琴作品的创作作为本科低年级的教学任务,随着年级的提升,创作的重心则移至室内乐、交响乐等较大型的音乐体裁。钢琴作品在作曲专业学生的创作中占比并不大。参见沈顺姬《尽管难度很大,但我们要做的仍然是不断地创新和挑战!——作曲家权吉浩访谈录》,《钢琴艺术》,2018年第9期,第8页。

③ 杨燕迪教授将中国当代钢琴音乐创作现存的问题概括为三点:第一,听众对中国钢琴音乐新作品的接受度不高;第二,在创作风格、体裁上没有形成相关的“集成”或“团聚”效应;第三,中国钢琴新作品的推广和教学尚未形成良性机制。参见《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音乐研究》,2019年第4期,第27页。

猜你喜欢

作曲音乐创作作曲家
钢琴性能对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
立足中国视角 跨越文化边界——评《西方当代音乐创作研究——结构思维与当代走向》
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的音乐创作技法分析
Task 1
AI作曲的诺亚方舟将去往何处?
新时代如何做好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工作研究
长大可当作曲家
伍光辉作曲三首
我的梦
浅谈王西麟的音乐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