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健康教育与人文关怀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2022-10-25阳绿清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老年人

刘 蔚,阳绿清

(广西中医学校,广西 南宁 530001)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护理,以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各大医院都将中医护理融入了西医护理中,大大提高了护理水平。目前如何将中医护理发挥到极致成为一线护理人员不断探讨的问题。《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各级医疗机构要以患者为中心,体现人文关怀,提高护理质量[1]。有研究显示,护理人员的人文理论知识缺乏,不能在临床更好地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因此我们在老年护理的中医健康教育中特别注重人文关怀教育,并将中医护理的健康教育与人文关怀教育相结合贯穿于教学全程。中医护理根据整体论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将疾病视为与人体自身系统统一,同时重视与大自然的密切联系,这是现代护理所不具备的优点。因此,在护理教育中,教育者在教学中也要强调以人为本,考虑到患者的具体环境、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患者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方面进行考察,最大限度地将人文关怀融入中医护理的每个环节,同时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把中医文化和理念,中医护理的独到优势贯穿疾病护理中,以提高护理的整体水平。我们在老年护理教学中应用以Watson的关怀照顾理论为基础的感知—帮助—共情—尊重—告知教学框架,该框架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是实践人文关怀的有效方式。教师结合网络教育平台授课,在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教育,提高了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广西中医学校2017级护理中专生205人,女生194人,男生11人,年龄14~17岁,通过中考录取。学校将其随机编为1班和2班。

1.2 教学方法

在老年护理课程学习前进行一次模拟考试,考查学生对人文关怀、老年护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根据老年护理教学大纲安排学习内容。老年护理共45学时,其中理论课37学时,实验2学时,见习6学时;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增加线上学习内容,将学习前考试作为形成性评价一部分。教学安排为课堂和线上教学同步,教师根据不同病例设计教学情景,每章选择一个案例以讨论方式进行教学[2],最后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补充。完成理论学习后,学生分组进入老年实训基地进行模拟体验,同时要求学生网上学习相应人文关怀知识,根据不同病例,进行模拟体验表演及考核。教师在老年护理课程教学中均安排有中医的健康教育及人文关怀教学内容,第一次学习人文关怀总论(2学时),课后要求学生上网学习相关人文关怀知识并制作PPT,每节课均安排15~20分钟时间给学生,让其汇报,同时将每个章节内容分配到每组,重点是以人为本,根据不同常见病进行中医的健康教育与人文关怀,如为患者按摩时,要考虑到时间是否合适,患者是否处于饥饿状态,并注意保暖,随时询问老年人力度的大小是否能接受,同时还要注意保护老年人的隐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医健康教育与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可以模拟不同疾病及不同对象,开展中医健康教育游戏活动,活动中充分体现对老年人个性化的关怀,换位体验,充分感受人文关怀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健康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可以拉近与老年人的距离,让老年人更满意。中医护理活动既能缓解老年人的病痛,又能预防和延缓老年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网络学习,先是组内学生相互交流、讲解、答疑,教师对组内学习情况进行抽查考核,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汇报、抽查考核情况,侧重讲解案例,通过案例对老年护理知识重点和难点加以讲解,针对性地讲清如何将中医健康教育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每个案例均离不开对老年病个体人文关怀技巧的讲解,线上线下教学结合,课程结束后到重阳公寓见习,见习后书写见习报告,要求见习活动中有中医健康教育与人文关怀过程的体验反思,以宿舍为单位进行交流,如自己是如何根据不同老年人进行中医健康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并上交交流学习体会。

1.3 教学效果评价

1.3.1 评价工具 使用黄戈冰编制的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量表评价人文关怀能力,量表有中医健康教育、科学解决健康问题、协助满足基本需求、帮助解决困难、促进情感交流、人道利他价值观、提供良好环境、灌输信念和希望8个维度,共45个条目,该量表Cronbach's系数为0.904。内容维度0.960,信效度良好,每个条目按照Likert 5级计分。正向条目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分别计0~4分。

1.3.2 资料收集 老年护理理论学习前及老年公寓见习结束后组织学生填写问卷,下课收回,数据分别是学习老年护理前后学生人文关怀量表得分,两次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干预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

2 结果

在教学每个环节都强调中医健康教育结合人文关怀教育,干预后学生人文关怀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学生人文关怀量表得分比较(±s,分)

表1 干预前后学生人文关怀量表得分比较(±s,分)

维度 干预后3.21±0.05 3.26±0.64 3.62±0.01 3.41±0.29 2.41±0.51 2.88±0.07 2.11±0.62 3.41±0.14 3.12±0.21干预前t P中医健康教育促进情感交流人道利他价值观协助满足基本需求帮助解决困难提供良好环境科学解决健康问题灌输信念和希望总得分2.98±0.71 3.14±0.62 3.14±0.71 2.89±0.61 2.24±0.63 2.59±0.88 2.01±0.69 3.19±0.60 2.78±0.53 3.969 12.001 28.101 14.903 9.121 30.986 12.192 11.110 23.108<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3 讨论

3.1 中医健康教育与人文关怀教育结合能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关怀品质

一名合格的护士,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健康教育能力、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良好的关怀品质[2]。人文关怀是对人精神方面重视,尊重个性,特别是老年人,他们很在意被尊重。护士要以人道主义精神关注老年人的生命与健康、需求与权利、人格与尊严。三分治疗,七分养,体现了护理的重要性,健康教育中要时时体现人文关怀,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方面的服务,以满足老年人身体和心理的需求,体现护理者对人生命与身心健康的关爱。护理人员举止文雅、操作到位、语言和顺都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护理人员的鼓励,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特别是中医护理的特色健康教育。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已对膳食护理的重要作用有了充分的认识。比如《内经》里说“肾病毋多食咸”;《难经》里说“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等。这都是长期以来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膳食护理经验。注重人文关怀的健康教育在社区、医院及家庭护理中能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人文关怀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使其能从实际出发,以患者为本,提高护患的信任度。该研究表明,注重中医健康教育与人文关怀教育,学生的中医健康教育、人道利他价值观、帮助解决困难、灌输信念和希望、促进情感交流方面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原因可能是课堂教学和线上案例教学同步、老年护理理论与实践结合,微课视频学习、小组课后学习讨论等加深了学生对人文关怀的理解,从而能在实践中应用人文关怀技巧,在老年护理实践活动中,在尊重人的价值、鼓励老年人战胜疾病信心等方面较干预前有明显改进,在重阳老年公寓进行见习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告知老年人如何配合护士达到控制疾病发展、延缓慢性病并发症发生的目的,充分体现了护士在护理实践活动中的人文关怀,如在给老年人喝粥时,不仅要考虑饮食的均衡性,还要考虑老年人的饮食习惯、生理特点,老年人牙齿不好,这对食物的口感、味道、温度等都有要求,口味普遍较重,要告知老年人饮食不能过咸,还要与其他食物搭配。中医的五谷为养,食物多样化营养素才能均衡,符合居民每日膳食指南要求;中医的健康教育强调顺应四时,告知老年人要注意饮食有节,做到“食宜缓,食宜少,食宜淡,食宜暖”。顺应四时,“起居有常,善自调摄,安卧有方。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故入秋必须调养人身之阴,以顺应自然界万物收藏之势,如果逆之则有碍于少阴(秋)之收、太阴(冬)之藏。学生在护理实践中始终要把《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融入健康教育中,注重融入人文关怀细节,并在实践后反思、讨论,交流经验,书写反思日记和见习报告,反思日记和见习报告能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总结实践活动中的行为,反思日记记录活动中的对与错、好与坏,实现“做中学”[3],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前—课堂—老年公寓实践结合教学模式,在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中均实现主动告知、尊重老年人隐私与老年人共情内容,健康教育效果明显提升,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医健康教育中更多的人文关怀,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关怀品质。

3.2 中医健康教育与人文关怀教育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人文关怀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老年护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可根据老年护理特点,在教学中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文关怀教育。美国护理学家Watson认为关怀实践是护理的核心,帮助老年人解决问题,满足其基本需求,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环境是人文关怀实践的体现。在老年护理教学过程中,以感知—帮助—共情—尊重—告知为框架,强调了解、感知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别是老年人的特殊心理,并进行护理实践。通过人文关怀理实结合教学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交流思考使理论与实践技能结合,达到学做一体化[4],有效提高学生老年护理人文关怀实践能力。同时感知—帮助—共情—尊重—告知人文关怀框架实践以线上教育方式为主,可将老年护理实践关怀案例展现给学生,加深其对人文关怀实践的理解,体现护理职业对人精神方面的重视,对人的尊重等。尊重个体,老年人疾病症状不明显,多种疾病于一身,人文关怀要体现个体特点,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需要。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学习人文关怀相关知识,通过学习交流、答疑、考核,实现了过程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不足方面,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将学到的中医保健知识传授给老年个体,让他们主动参与自身中医保健活动,更有利于康复。表1显示老年护理课程进行人文关怀教育前后,学生在科学解决健康问题、帮助解决困难、协助满足基本需求、提供良好环境等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中医健康教育与人文关怀教育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中医护理在现代医学的整体护理中发挥着极大的优越性,辨证施护要求护理人员根据三因(因人、因时、因地)为患者服务,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做出贡献。关怀是护理专业的立身之本,人文关怀的核心是承认和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及人的主体性。中医虽是一种经验医学,但临床治疗的每一个过程都有很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治疗,这给了我们很多提示。英国护理高等教育从入学开始就将人文关怀全面渗透到各项护理行为和措施中[5]。目前,我国护理教育发展迅速,但是在教育中还是有“重技术、轻人文”现象,我们通过在老年护理教学中加强中医健康教育、注重人文关怀教育,提高了学生共情能力,提升了学生整体素质,学生自信心增强,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由表1可知干预前后关怀能力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从人文关怀量表各维度得分来看,科学解决健康问题和帮助解决困难方面得分较低,可能与中专生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弱及实践课学时较少有关。

3.4 不足与对策

在老年护理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整体人文关怀素质不高,缺乏关怀意识,主动关心帮助老年人意识不强,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学生人文关怀意识。(1)强化职业素质培养,提升人文修养。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班主任就要进行教育,端庄的仪表、美好的语言、得体的行为是从事护理工作的必备素质,让学生知道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了解自己今后的工作性质是为护理对象提供人文关怀,急患者所急,痛患者所痛,对长者敬重,对患者关怀。(2)落实护理服务内涵,了解老年人需求,尊重其意愿,提供个性化服务。在每一门课程教学中都要强调中医护理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3)让学生上网阅读人文关怀名言和故事,将健康教育结合人文关怀教育模式扩大到各项护理行为和操作中,真正体现人文关怀在护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4)护理相关课程考核中融入人文关怀内容,实现健康教育与人文关怀完美结合。(5)下临床前组织学生专题学习人文关怀护理案例,分组讨论,进行人文关怀故事分享,教师参与并点评。(6)学生到老年公寓见习时,2~3名学生对一位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为老年人送上健康教育卡片或小礼物,体现出人文关怀。关怀与照顾是护理的核心和精髓,注重细节,营造人文关怀氛围,让老年人满意。表1显示学生帮助解决困难和科学解决健康问题维度得分不高,为此,要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实施线上自学—线下课堂学习—老年公寓见习相结合模式,将感知—帮助—共情—尊重—告知框架人文关怀教育与护理专业课程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耐心,能积极主动为老年个体进行中医健康教育,为老年人提供贴心、周到、满意的服务。

4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除重视护理技术服务外,更应注重中医健康教育与人文关怀的紧密结合,促进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的高度融合,提高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学校教师及临床带教教师应明确健康教育与人文关怀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其人文关怀理论学习及实践能力培养;同时要更好地体现中医护理优势,把中医护理理念贯穿整个护理教育中,为老年护理对象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