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医特色临床技能实训课程体系构建

2022-10-25蒙洁琼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医药实训模块

宋 宁,蒙洁琼,梁 薇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201)

壮医学专业培养的是具备扎实的壮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壮医药应用型人才。《广西壮族自治区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以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和瑶医药学院等为核心建设基地,联合全区现有的壮瑶医临床教学医疗机构,以临床能力培养和评价为重点……为基层培养实用型的壮瑶医药临床骨干”。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国家越来越重视壮医本科人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然而,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日益激化,伴随着医学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患者伦理道德意识的增强,本来就十分紧张的临床教学资源愈加短缺,医学生极少有机会在患者身上实训,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已然成为制约壮医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迫切需要探索临床技能培养新途径、新模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1 构建壮医临床技能实训课程体系的意义

1.1 弥补日益匮乏的临床实训资源的需要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极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医院门诊和病房是开展临床实践教学、培养医学生医疗工作习惯和临床思维的主阵地。一方面,随着医学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进入医院参加临床实践的学生越来越多,使得现有医院教学资源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人们的伦理道德及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患者对医学生存在排斥心理,以患者为对象的实践教学越来越不能满足临床教学的需要,临床实践资源匮乏,迫切需要医学院校改变策略,寻求新的临床实践方式。当前,壮医临床教学医院数量极少,主要是新建的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可用的实训教学资源非常有限。因此,要转变观念,拓宽教学对象范围,改革实训教学方法,构建壮医特色临床技能实训课程,弥补日益匮乏的临床实训资源。

1.2 培养学生较强临床技能的需要

纵观古今名中医成长的道路,早临证、勤临证是不可或缺的成才途径。俗话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中医泰斗邓铁涛指出,“临床实践是中医生命线,仁心仁术是中医之魂”[1]。壮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较为系统的壮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且掌握一定的中医学、现代医学知识,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传承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重能力、重应用是壮医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当前,壮医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存在实践课程过少、实践课时不足、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因此,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置实训项目、增加实训课时,构建壮医临床技能实训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较强的临床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是实现壮医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壮医本科临床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壮医本科教育始于2002年,先是以中医学专业壮医方向招生,2011年开始以壮医学专业招生,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壮医学专业现已成为广西的特色优势专业、广西中医药大学的办学特色,壮医学先后被确定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学科,为广西民族地区培养了一批批具有鲜明壮医药特色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但是,由于壮医高等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弱,人才匮乏,临床技能培养一直是薄弱环节。近年针对壮医学专业开设的壮医药线点灸等11门课程的调研表明,仅壮医方剂学一门课程的课时安排合理度达到100%,8门课程需要调整课时,壮医妇科学等4门课程的临床实际应用满足度较低;壮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中医多有重复;理论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临床实际需求,理论与临床结合不紧密,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不合理,理论教学内容过多,实践教学内容不足,教师授课重理论、轻实践。

为此,2017年广西中医药大学尝试开设壮医实训课程,设置了壮医目诊、壮医临床术语书写、壮医药线点灸、壮医竹罐疗法4个壮医实训项目,每个项目4学时。但开设课程单一,实训项目零散,覆盖知识点少,课时不足,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期待开设系列实训课程,整合、优化实训项目,形成体系,增强本科生动手能力和临床应用能力,培养壮医临床诊疗思维,为民族地区培养“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高层次壮医药应用型人才。

3 构建壮医临床技能实训课程体系的策略

3.1 模块化设置特色实训课程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传统医学的特色与优势日渐凸显,传承、推广民族医药成熟的诊疗技法和方药、为人类健康服务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基于壮医高等教育的定位、特点和规律,研究壮医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壮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临床能力要求以及壮医学专业各年级的特点,突出课程的特色和实用性,以模块化形式将壮医临床技能实训课程设置为基础技能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综合技能课程模块、拓展技能课程模块。其中,基础技能课程模块面向低年级(大一、大二),专业技能课程模块面向中年级(大三、大四),综合技能课程模块面向高年级(大四、大五),拓展技能课程模块主要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材施教。每个模块分别设置若干门课程,形成体系(见图1),基础技能课程模块设置壮医诊断技能集训课程、壮医临床治病技法集训课程、壮医常用方药辨识集训课程、壮医临床术语书写集训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模块设置壮医内、外、妇、儿科技能集训课程,综合技能课程模块设置壮医临床思维训练课程,拓展技能课程模块设置科研兴趣训练课程、职业素养训练课程。

图1 壮医临床技能实训课程体系

3.2 项目化开发精品实训项目

壮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内容繁多,实训课时有限,因此,如何精选、整合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实训主题是开设壮医临床技能实训课程的关键环节。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以特色、实用、成效为导向,通过项目化的方式,针对每一门实训课程分别设计若干个实训项目。实训项目从现有课程中遴选,剔除与中医学重复的内容,将既有鲜明壮医药特色又能服务于临床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归类,突出特色性和实用性。如在构建壮医诊断技能集训课程时,可从壮医望诊、闻诊、询诊、按诊、探诊五大诊法中精心挑选壮医目诊、壮医甲诊、壮医脐诊等既有民族特色又简单方便,对某些疾病有诊断价值的诊断技法设置实训项目。又如,在构建壮医临床治病技法集训课程时,宜挑选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脐环针疗法、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壮医经筋疗法等既实用又有特色的疗法来设置实训项目。

目前壮医临床技能实训课程已开设壮医临床术语书写、穴位定位、推拿操作、壮医经筋、针刺/艾灸/壮医药线点灸操作、20~30种中/壮药辨识、心肺复苏操作、骨科夹板固定操作、外科无菌操作、妇科生殖系统体格检查、中/壮医临床思维等实训项目,集训为期4周,共160学时。

3.3 编制实训大纲、实训指导及实训准备流程

根据开设的精品实训项目,探讨并确定实训目的与要求、实训教学目标和具体内容、实训项目的具体方法步骤、实训考核方式、实训项目课时分配以及预期结果,编制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以及实训准备流程。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训项目,尽可能多设置设计性、综合性实训项目,如针对白睛脉络的观察分析、指甲月痕的观察分析、壮医诊断微视频摄制、壮医病史采集与分析、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偏头痛、壮医脐环针治疗失眠、壮药标本采集与制作等设置设计性、综合性实训项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训考核应包括过程性评价和考核评价,建立多元的考核评价制度,如壮医药线点灸实训项目可设置常规操作、实践病案、诊疗微视频拍摄、团队合作表现等考评内容。授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严格执行实训大纲、实训指导及实训准备流程,规范实训教学,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3.4 探索壮医临床实训方式

壮医临床教学资源日益匮乏,以患者为单一教学对象的实训方式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应转变观念,拓宽教学对象范围,从单一的以患者为教学对象转变为患者、标准化病人、模拟患者等多种教学对象,采取床边实训、实训室实训、线上实训等混合式临床实训方式。床边实训仍然是壮医临床技能实训的重要方式,加强和完善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壮医针灸科等现有壮医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培养具有较强壮医素养且壮医临床经验丰富的带教教师。提高学生壮医临床技术水平,培养学生应用壮医知识和技能诊治疾病的思维能力,掌握医患沟通技巧,树立关爱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利用有限的临床教学资源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

实训室实训是壮医临床技能实训的主阵地。除了应用标准化病人,壮医目诊、药线点灸等壮医诊疗技能大多可以在学生身上操练(模拟医生和模拟患者),因此,在现有医学教育实训中心的基础上建设壮医实训基地,按基础技能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综合技能课程模块、拓展技能课程模块分别建设相应的实训室,开展精品实训项目集训。线上实训是一种灵活方便的实训方式,“互联网+”背景下,开设线上实训课程,尝试线上与线下混合的实训模式,将是壮医临床实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目前,我们借助超星尔雅平台已在学习通构建了壮医临床技能实训课程,任课教师发布线上学习动画、视频和任务,还可批改作业、答疑解惑、监督学生学习以及监测教学效果,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安排线上学习时间,在线和老师、同学互动,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的实训教学资源,弥补线下实训教学的不足。

3.5 推行“教、学、练、评、用”五维立体教学模式

在壮医临床技能实训教学中,推行“教、学、练、评、用”五维立体教学模式,教、学、练、评、用并重。“教、学”,即教师先教授操作要领,明确操作规范,进行标准操作示范,学生认真观摩学习。比如,在学习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时,借助图片、视频、教具或线上教学资源等,教师对术前准备、莲花针叩刺的手法、刺激量的把握、拔罐的技巧、留罐时间等操作步骤及要点进行讲解,然后对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的整个过程进行标准操作示范。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及示范进行学习。“练”,即学生以2~5人的合作小组形式,根据教师的讲解、示范及操作标准练习,反复演练操作要点和难点,养成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如在壮医药线点灸实训时,学生两人为一组,先反复演练明火、条火、珠火、径火的药线点灸4种火候,体会药线点灸的轻、中、重3种点灸手法,练习点灸操作的全过程,然后分别扮演医生、患者,相互点灸练习,体会作为医生和患者的不同感受。“评”指带教教师在实训过程中及结束时进行点评,及时跟进、指出、纠正、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实训项目的理解和掌握。“用”,即学以致用,鼓励学生通过义诊等方式,应用所学壮医技能为群众及身边亲友服务,培养壮医学习兴趣,养成壮医临证思维,感悟医者仁心仁术。

3.6 加强壮医临床思维培养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强化中医思维培养,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壮医学专业本科生应在教学中养成运用壮医的理、法、方、药及诊疗技能来诊治疾病的思维。壮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培养有较为深厚的壮医、中医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壮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且掌握一定的中医学、现代医学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壮医本科人才要学习和掌握壮医、中医、西医3套医学理论和临床技能,壮医∶中医∶西医课时比为4∶4∶2。但壮医、中医和西医各有不同的理论和诊疗体系,而壮医和中医又多有交叉相似之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容易混淆。2020年召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大会指出,“要充分发挥广西以壮瑶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独特优势,守正创新、突出特色,走中医药壮瑶医药特色发展的新路子”。而近年对壮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调研表明,壮医课程内容与中医重复较多,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去重扬异,既能突出壮医特色,又能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壮医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在实训教学中,要坚持特色、实用为导向,让学生反复体会壮医临床诊疗的工作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壮医临床思维,打造具有鲜明壮医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3]。

4 实践效果与反思

4.1 实践效果

壮医临床实训系列课程最先在2014级壮医学专业本科生中推行,至今已实施4届,实训项目从最初的4项到现在的10余项,实训课时从16学时到现在的160学时。每个实训项目均采用小组教学,每小组约20人,实训时再细分为4~5人的二级小组。最近的一次调查发现,100%的学生对实训课程的开设满意并认为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其中85%的学生表示满意或较满意;98%的学生认为实训课程能明显提高自身动手能力,使其对壮医临床术语书写、壮医目诊、壮医药线点灸、壮医针刺以及壮医经筋推拿等壮医临床技能有更深的理解及应用体会;65%的学生认为实训课程总课时设置合理,而33%的学生则认为应增加课时;95%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互动合理;80%的学生对实训课的教学方法满意或较满意。

4.2 实践反思

临床技能实训在医学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壮医临床实训系列课程的开设,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壮医临床操作技能水平,使其逐步养成壮医临床工作习惯和壮医临床思维。但这仅仅是一个良好开端,构建壮医特色临床技能实训课程体系尚处在摸索阶段,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如现有课程名称不够规范,课程内容、实训项目不够优化,学时分配不够合理,部分内容仍以中医为主,壮医特色不够突出,部分临床常用的壮医特色诊疗技术未列为实训项目。壮医临床思维训练的实训项目如何设置?尤其是如何凸显广西本土独特的壮瑶医药,进一步突出课程的壮医特色和实用性,进而完善壮医特色临床技能实训课程体系,培养特色、实用的壮医本科人才,仍然是亟待壮医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大课题。下一步,应根据实践结果及需要对已开设的实训课程进行优化,精心设计实训项目,整合实训资源,强化诊疗技能,培养学生壮医临床思维,突出壮医特色以及组建高素质的“双师型”实训带教师资队伍。

猜你喜欢

医药实训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医药导报》第十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云南医药》杂志征订启事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WELLNESS TODAY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