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留学生流行病学线上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10-25姚美雪王炳花孙桂香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完成率期末考试留学生

姚美雪,王炳花,孙桂香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逐渐渗透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线上教学应运而生[1-2]。线上教学有很多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3],如不受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灵活选择上课的时间和地点;可以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内容更丰富;学生获取知识更加便捷,可以提前预习,还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不用担心错过重要内容。但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线上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4],最主要的问题是师生不能面对面,缺乏传统课堂教学的仪式感,无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线上教学中学生以独自学习为主,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很容易放弃,教师也不能及时发现并给予监督和指导,了解的教学信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线上教学仍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流行病学既是一门医学专业课,又是医学各专业的一门共同方法论,是通向医学科学研究的桥梁课程。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掌握流行病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对以后临床工作的开展极其重要[5]。留学生教学是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6],与国内本科生相比,MBBS(Bachelor of Medicine&Bachelor of Surgery,临床医学学士)留学生存在语言交流不畅和基础知识薄弱等不足[7-8],所以需要我们给予特殊的关注。本研究以流行病学课程为例,分析MBBS留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线上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在我校就读的2018级MBBS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61人,其中男生27人(44.26%),平均年龄(21.90±1.51)岁;女生34人(55.74%),平均年龄(22.12±1.80)岁。生源地:印度27人(44.26%),津巴布韦6人(9.84%),孟加拉国5人(8.20%),尼日利亚5人(8.20%),莱索托3人(4.92%),赞比亚2人(3.28%),摩洛哥2人(3.28%),其他国家11人(18.03%)。开展流行病学线上教学时,学生处于大三阶段。

1.2 线上教学步骤

第一阶段:网上建课。教师按照教学进度表安排的时间提前一周上传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电子版教材、课程PPT、录制的教学视频、作业以及其他相关教学资料,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其中作业内容涵盖本章所有重要知识点,作为教学辅助资源,一方面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课程学习,另一方面方便教师根据学生做题情况了解教学的薄弱环节,以此作为答疑的参考。

第二阶段:线上答疑。上课开始前发布通知,介绍本次答疑的课时安排,然后组织学生线上签到。答疑时间约为1.5小时,两种形式相结合:一是学生对本周章节内容中的疑点难点或作业中的不解之处进行提问,教师逐个解答;二是教师抛出话题或给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

第三阶段:随堂测试。教师提前设计好测试题,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答疑课后发放给学生,定时30分钟,学生提交后即可查看成绩和正确答案。随堂测试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进行复习。

1.3 观察指标及考核方法

线上教学中超星平台会自动生成学生学习情况的各项指标,包括线上学习情况(任务点完成率、视频观看时长、反刍比、章节学习次数和作业完成率)、学生参与答疑及课堂互动情况(签到率、讨论数)、随堂测试完成率和积分。

考核方法:流行病学课程期末考核方式为笔试答题,试卷涵盖教学大纲中要求的所有重点内容,题型包括简答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总分100分,60分及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定量资料的差异性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Person相关分析法,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BBS留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布

2018级MBBS留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成绩为(72.42±10.67)分。其中≥90分(优秀)的3人,占4.92%;80~<90分(良好)的13人,占21.31%;70~<80分(中等)的20人,占 32.79%;60~<70分(及格)的21人,占 34.43%;<60分(不及格)的4人,占6.56%。与本校2016级MBBS留学生流行病学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71.62分)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666)。

2.2 学生完成线上学习任务情况

本课程线上学习共7周,发布41个任务点,学生任务点完成率为92.71%,作业完成率为 80.70%,随堂测试完成率为91.43%,线上答疑课签到率为93.86%。

2.3 学生线上学习各指标情况

学生进行线上学习过程中平台自动生成各项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参与互动讨论的积极性以及对知识点的初步掌握情况等。我们发现学生视频观看时长、章节学习次数、作业完成率、讨论数、随堂测试积分存在较大差异,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落差达到几倍甚至几十倍(见表1)。

表1 2018级MBBS留学生线上学习情况

2.4 留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单因素分析

分析各项指标与期末考试成绩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视频观看时长、章节学习次数、作业完成率、讨论数和随堂测试积分都与留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呈正相关关系(P<0.05,见表2)。

表2 2018级MBBS留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单因素分析

2.5 留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多因素分析

因为期末考试成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各因素的综合作用: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5个影响因素,即视频观看时长、章节学习次数、作业完成率、讨论数和随堂测试积分带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视频观看时长、作业完成率、讨论数是留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独立影响因素(见表3),即观看视频时间越长、作业完成率越高、讨论次数越多,期末成绩也就越高。

表3 2018级MBBS留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线上教学可以达到传统线下教学效果

线上教学符合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在未来可能成为一种常规教学模式,提高线上教学效果势在必行。本研究中2018级MBBS留学生流行病学课程完全采用线上教学模式,期末考试成绩与采取线下传统教学模式的2016级留学生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见线上教学同线下教学一样可以实现传授知识的目的。朱兰等[9]的研究证实线上教学可以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并提升学习效果;张本厚等[10]发现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可以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和分享,实现授业解惑的目的。线上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除教师自己制作的PPT和教学视频外,还可以引用网上已有的资料丰富授课内容,目前已成为高校教学的一种重要选择。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线上教学得到越来越多院校教师的认可和关注,很多课程已经采取线上教学模式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这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3.2 线上教学更依赖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线上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教与学在时空上是分离的,所以更依赖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本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时长、学习次数、互动次数、作业完成率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有数倍甚至数十倍之差。有些学生草草应付了事,而有些学生会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有些学生一点也不参与互动讨论,而有些学生积极提问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这都反映了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

本研究发现,随着观看教学视频时长的增加,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也逐渐提高,可见线上学习效果与学生投入的时间、精力成正比。观看教学视频相当于传统课堂上听教师讲课,这是学习的必要过程,也是学生掌握知识至关重要的环节。线上教学不需要学生在规定时间到规定地点听课,而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间和地点,虽然形式更加灵活,但同样也没有约束,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11],如网络学习环境和线上资源等外因以及学生的自控能力等内因。网络学习环境包括网络的速度以及学生进行网上学习的方便程度等;线上资源指学生能够在网络上获得的学习资料,包括教师上传的教学大纲、电子版教材、课件、教学视频和作业等,以及学生自己搜索的相关教学资料;学生自控能力是决定他们能否静下心来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内核因素,被动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相关知识,自主学习则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12]。自主学习是指个体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13],要求学习者具备自我确立学习目标、搜寻学习资源、运用学习策略及评估学习效果的意识与能力[14]。很多研究表明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表现,对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除理论知识传授外,提升学生的自控能力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3.3 互动积极性是影响线上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发现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是影响留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重要因素,讨论数越多,成绩越高。讨论本质上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过程,互动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课堂上,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双方思维得以共享,这种互动也被当代教学论认为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可见师生互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而且流行病学涉及科学研究的设计和实例的分析,是一门互动需求很高的课程,只有通过讨论互动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线上教学无法像传统教学那样实现师生面对面互动,但是依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保证互动的开展,促进师生交流。

3.4 预习和复习资料是提升线上教学效果的重要辅助资源

本研究还发现,作业完成率也是期末考试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作业完成率高的学生往往成绩也较高。课前教师把作业发给学生作为预习参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后布置作业,一方面学生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作业中不理解或掌握不好的地方重点复习,查缺补漏,达到全面掌握知识的目的。而且教师设置不同的题目类型,也能帮助学生更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4 提高线上教学效果的建议

4.1 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线上建课时,要考虑学生操作的简便性,所以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分门别类地上传课程资料,并且标注清楚标题,这样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快速找到相应的资源。比如先上传教学大纲,让学生正式开始学习前能够对本章节的主要内容以及重难点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上传具体的学习资料,包括电子版教材、课件、教学视频、作业等。其中教学视频可以按照知识点分段上传,使知识脉络更清晰,而且学生可以分段学习,每段视频时间不宜过长,10~15分钟为宜,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同时避免了观看时间过长而产生疲劳感。如果教学视频时间过长,学生很可能一次看不完,下次再看时很容易忘记上次学习的位置,浪费时间且学习效果不佳,长此以往,学生还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最后教师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辅助资料,如网络上关于本章内容的公开课视频、实例分析等。一方面可以作为课程的补充,丰富课程内容;另一方面作为课程的扩展和延伸,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可以拓展知识面,调动学习积极性。而且教师把网络上的相关资料提前筛选、汇总好,避免了学生自己再去网络上搜索、查找和筛选,大大节省了学生的时间,提高了学生线上学习的方便程度,激发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自主学习不仅仅指主动参与学习,还包括主动制订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做记录、处理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向教师咨询、进行学习反思和自我评价等方面。我们可以从这些内容着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开展线上翻转课堂教学,选1~2个知识点,让学生扮演教师角色进行内容讲解,锻炼归纳总结能力;学习结束后鼓励学生写课后总结和学习反思,并对线上教学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改进措施。

4.2 增加互动环节

通过互动环节的精心设计,可以使师生之间进行直接的高频度的交流和讨论,双方思维得以共享,弥补线上教学的先天不足,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有效的互动设计非常考验教师对课程的熟悉程度、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以及积累的教学经验,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对学生存在的疑难点进行预判,然后准备题目和答案,设计互动的形式和操作方案。建立班级微信群或线上讨论群,为学生提供一个非常便捷的交流平台,让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展开交流,而且可以回看讨论内容,不用担心错过重点。每周提前发布本周的学习安排,包括互动交流的时间安排、讨论的题目和方案,留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大大提升互动效果。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15],如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一方面学生提出疑惑,教师高效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和特殊问题,教师启发式提问,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思考;另一方面教师抛出案例,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汇报,教师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这种多形式的互动方式增加了教学的乐趣,提高了吸引力,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可以将学生参与讨论的活跃度和质量按一定比例纳入最终考核成绩,在这一驱动下学生会更积极地参与讨论,慢慢由被动变为主动,增强了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核心因素。

4.3 提供预习资料或课后作业

线上教学是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所以齐全的学习资料是保证线上学习效果的重要前提,其中作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业包括两部分,预习题目和复习题目,都是围绕章节重点和难点展开。预习题目以问答题为主,帮助学生带着疑问开展本章内容的学习,这样学习更有目的性,更能抓住重点,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复习题目主要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可以综合多种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等。学生通过做题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复习时目标明确,对于提升学习效率也起到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完成率期末考试留学生
多措并举:洪雅联社提前完成6项指标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关于提高航天型号计划完成率的思考
期末考试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期末考试的正确打开方式
十年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
“学校统筹”模式下学生顶岗实习完成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