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自创“两图一课”学习法在麻醉生理学学习中的应用

2022-10-25杨础华黄富建宋芮辰秦丽娟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生理学手绘麻醉

杨础华,张 政,黄富建,田 宇,宋芮辰,秦丽娟

(1.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2.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麻醉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理学在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测、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以及麻醉和手术对机体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影响的学科[1],对麻醉学专业学生进入临床麻醉实践起到引导作用。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实施和高等医学教育向国际标准化的推进,现代社会对麻醉学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2]。作为麻醉学桥梁学科的麻醉生理学,是在生理学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专业课程,它要求学生既要注重跨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与整合,又要掌握生理学知识在临床麻醉实践中的运用[3]。因此,如何创新学习方法以便实现高效学习,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对医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两图一课”学习法是麻醉专业学生针对麻醉生理学学科特点自创的,以教师指导下的“绘图”“思维导图”及“学生微课”相融合为特色的自主学习方法。实践证明此种学习法行之有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值得广大医学生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已经完成麻醉生理学课程学习的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院五年制麻醉学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8级大学三年级共102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017级大学三年级共93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两组学生均由同一教师授课且教材版本和教学设施等无关变量均相同。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

表1 两组学生年龄和性别比较(n)

1.2 “两图一课”的制作

学生明确学习内容,针对所学将思维框架和解剖结构以思维导图和手绘图片方式绘制出来(见图1);同时,将“两图”融入学生原创微课中。

图1 手绘图片结合思维导图形成“两图”示例

1.3 微信公众号的构建

申请微信公众号,构建框架(见图2)。首页设学生剧场、趣味动画、麻海逸闻3个一级菜单。学生剧场下设学生微课、趣味两图两个子菜单;趣味动画下设科普动漫、医疗纪实两个子菜单;麻海逸闻下设诺贝尔奖、科学史实、中国故事和生活实例4个子菜单。学生可将“两图一课”等学习资源发布至相应菜单。

图2 微信公众号框架

1.4 实施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学习方法,即教师常规授课、布置作业,学生参考教材、笔记和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学习麻醉生理学。实验组在传统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教师指导下的“两图一课”学习法,即在传统学习方法的基础上,首先由教师根据麻醉生理学学科特点、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等将15个重点难点内容作为微课制作题目,学生6~8人分为一组,分成15组,每组负责一个题目,教师指导学生针对题目参考教材等资料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对知识的重难点精准定位,并进一步自主查阅文献资料等拓展知识;随后经过团队自主讨论确定微课脚本,团队合作完成手绘图片、思维导图、PPT制作、录屏讲解、后期剪辑等后续工作;最终将制作的微课发布至微信公众号,由组内成员、组间成员及授课教师点评。在微课制作过程中,每个小组负责人定期将制作成果通过微信公众号留言功能向教师反馈。

1.5 评价指标

1.5.1 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统计两组学生的麻醉生理学期末考试成绩,以分析“两图一课”学习法对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

1.5.2 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组学生对“两图一课”学习法的认同度和满意度。

1.5.3 统计分析方法 期末考试成绩采用SPSS 26.0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均参加麻醉生理学期末考试,采用百分制,由同一教研组出题,试题难易程度和涵盖知识范围相当。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均呈正态分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平均成绩分别为81.94分和77.05分;卷面及格率分别为97.06%和94.62%;卷面优秀率(>85分为优秀)分别为47.06%和31.18%(见表2)。实验组优秀率及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麻醉生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2.2 问卷调查结果

麻醉生理学课程学习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问卷星平台发布问卷,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自愿匿名填写。回收问卷10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评价等级分为非常同意、同意、一般和不同意4类。大部分学生对“两图一课”学习法满意,认可其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调查结果见图3。

图3 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3 讨论

3.1 “两图一课”学习法的优势

所谓“两图”,即以教材为参考资料,针对某一知识内容绘制手绘图片和思维导图,“一课”指的是学生原创微课,“两图”融入“一课”就形成了所谓的“两图一课”。

“两图”中的手绘图片可以更清晰地表达生理结构,使学生对各结构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更理性的认知和把握。绘制手绘图片首先需要构思将哪部分知识点整合,同时梳理草稿绘制思路;其次翻阅解剖图谱工具书,借助书上已有的图谱和绘制步骤,分析理解生理结构,手绘出轮廓后再反复修改直至画出满意效果;最后依据生理特点在轮廓图中填色标注。“两图”中的思维导图是一种知识可视化工具,其实质是用图解的方式将知识表示出来,把思维画出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逻辑框架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4]。因此,我们在手绘图片的基础上对相应内容绘制思维导图,最终将两者结合呈现出一幅巨作(见图1)。

“两图一课”的“一课”即微课,因其简单实用、主题突出受到许多人青睐。将完美结合的绘图和思维导图形成的“两图”融入“一课”进行微课设计,最终产出动感十足、试听效果极佳、集知识与趣味于一体的学生微课,并将其以及其他辅助学习资源上传至微信公众号,便于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3.2 “两图一课”学习法能发散学生学习思维

经过“两图一课”学习与制作,学生体会到教师课堂讲解是更好理解知识的基础,但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过程更为重要。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创新了许多趣味学习方法。比如在“麻醉与循环”章节学习时,针对心脏和全身循环系统绘制卡通人物,将脉管部分知识整合于卡通人物身上,进行宏观学习、趣味学习;在学习“内环境与稳态”时,为理解和区别名词定义,将“正反馈”比作“滚雪球”,“前馈”比作“未雨绸缪”,类比生活中常见现象,方便理解。在整体复习时,将前后章节知识点联系起来,学习“肾小管对水重吸收”时联系“离子跨膜转运”知识,总结出两者都是从通透性和动力方面考虑,区别在于,通透性方面前者为水通道蛋白对水的通透性,后者为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动力方面前者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内外的渗透浓度梯度,后者为电场力和离子的浓度差,将多个知识点总结成一种思维模式的学习方法可以增强理解,减少记忆负担,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3.3 “两图一课”学习法能培养学生的课程规划能力

教师指导下的“两图一课”学习法促使学生深入学习麻醉生理学,并在此方法指引下对麻醉生理学课程形成了课前—课中—课后“三步走”的规划方案(见图4):(1)课前复习基础生理学。生理学课程在大学二年级已学习完毕,课堂上教师需要根据课程需要对生理学内容进行精讲,但由于生理学知识繁多、课程学习间隔时间长,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彻,导致无法将生理学与麻醉生理学连贯系统地学习,亦无法将生理学知识灵活应用于临床麻醉实践中,所以课前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搜索各高校的生理学课程或通过其他途径对生理学进行整体回顾,并着重复习与麻醉生理学衔接紧密的内容。(2)课中以理解为主、笔记为辅。理解是医学学习的基础,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故学生课中的首要任务是紧跟教师思路,理解教师所讲。但若将过多时间浪费在勾画教材、重复标记教材上的知识点等方面,忽略了教师的引导,就会得不偿失。(3)课后整理笔记,加强记忆。课后根据教材参考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知识回顾、整理笔记,辅以练习题和资料库巩固记忆知识点,并阅读临床实践文献以拓展临床思维。

图4 课程规划“三步走”

3.4 “两图一课”学习法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现代教育思想上,人们正在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思想转移[5]。之前大多数学生认为“教”的作用大于“学”,他们只是被动接受知识,不愿意主动思考,主体意识不强,不能有效参与知识建构过程。而“两图一课”学习法既实现了对知识的多角度多维度阐释,学生又有一种被认可感和成就感,从而对学习内容印象深刻。通过此种学习法,可以改变学习者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改变“医学就是死记硬背”错误认识,形成“同伴学习”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此外,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思考问题能力,同时可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其自我表现意识和创新能力。

3.5 “两图一课”与微信公众号结合实现学习途经多元化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元化的信息技术为学生碎片化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融合是一场全面、深刻的创新变革[6]。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腾讯在微信的基础上推出的一种多点信息推送平台[7],近年来受到大众的推崇,学生已经可以十分熟练地从中获取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微课作为一种可视化学习资源,依托于微信公众号,方便查找,可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掌上学习。将多种学习资源整合后发布于微信公众号,可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学生微课和趣味动画直观学习为特色、以麻海逸闻为辅助的特色公众平台,突破了课堂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实现了学习途径的多元化、学习模式的创新化,为学生麻醉生理学学习助力。

4 结语

将“两图一课”学习法运用于麻醉生理学学习中,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麻醉生理学在临床课程中的桥梁作用,又可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提供新途径。

猜你喜欢

生理学手绘麻醉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质疑与思考: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十个问题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手绘精彩《追梦》创刊等
创意动物手绘
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