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教育在原发性高血压及其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

2022-10-09耿倩楠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原发性依从性血压

耿倩楠

开封市人民医院 体检中心,河南 开封475000

原发性高血压常需要结合非药物治疗方式协助控制患者的血压,其中健康教育是一种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够辅助降低血压,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达到一个良好的水平[1-2]。目前,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在患者出院后会出现脱节、断层等情况,这会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活动不能够正常进行,影响患者的干预效果。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越来越多的通讯软件发展渐趋成熟,国内有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信息传递达到健康教育效果的临床案例并且获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3-4]。本次研究探讨和分析了常规健康教育和基于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三级综合医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1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和受试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实验组93例,男性50例,女性43 例;年龄分布范围49~75 岁,平均年龄(56.47±10.34)岁;病程范围20~68 mon,平均病程(42.61±9.58)mon。对照组93例,男性51例,女性42例;年龄分布范围47~75岁,平均年龄(55.34±10.12)岁;病程范围19~69 mon,平均病程(41.89±9.75)mon。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性别、年龄比例、病程值等一般资料数据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完整,年龄均在18~75岁的范围内;②患者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师确诊;③患者意识清晰且生命体征平稳,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完成相关调查研究。

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有严重肝脏、心脏、肾脏功能性损伤疾病;②患者合并有肝癌、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疾病;③患者在干预途中转到其他医院接受治疗。

主要照顾者选取标准:①患者家属且照顾时间每天超过5 h;②具备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③能够正常使用微信等通讯软件。

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符合相关伦理学标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

对照组患者由医护人员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包括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并且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且讲解健康生活方式对患者的影响,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治疗等;给予患者调整生活作息及生活习惯的建议;每月举办1次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讲座;邀请患者定期到医院门诊进行复诊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1.2.2 实验组互联网健康教育

实验组患者给予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教育模式,主要通过微信通讯软件进行操作。

1)组建微信健康教育管理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护士长、医师、护士等组成微信健康教育管理小组,投票选举的方式明确组长,通过会议的形式明确管理小组的职责、工作内容及工作目标。管理小组负责健康教育方案的制定、修改及实施的全过程,管理小组成员在开展健康教育前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

2)基于互联网推送健康知识措施。建立微信公众号后由医护人员引导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台,并且在公众号中建立健康云知识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中包括高血压病诊断及治疗方法、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以及临床症状、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及应对措施等。

3)微信群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措施。由组长建立微信群后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加入到微信群中,组长负责微信群的日常管理工作,护士通过一对一的方式指导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微信群的使用方法并且告知微信群的意义以及作用。管理小组将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后按照推送计划每天在微信群中进行推送。健康知识可以采取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的形式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容易理解。健康教育知识可以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增加难度,使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能够掌握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另外,管理小组每天安排成员在群内进行值班,并回答群内患者以及主要照顾者提出的问题。若患者提出的问题难以回答则邀请专科医师进行解答,指导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周通过微信的方式指导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居家完成血压检测,并且将结果发送至微信群,鼓励微信群中的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畅所欲言,鼓励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面对治疗。

1.2.3 观察指标

1)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采用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量表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管理行为、不良服药行为、遵医服药行为3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100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越高。

2)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调查。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高血压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调查结果的等级分为完全知晓、基本知晓、不知晓3个等级,计算健康知识总知晓率值。

3)患者血压情况统计。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采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进行血压评估(自测),评估时间点为健康教育干预前、健康教育干预6 mon后。

1.2.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数据收集后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计算,日常生活管理行为评分值、不良服药行为评分值、遵医服药行为评分值、收缩压值、舒张压值等计量数据使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健康知识总知晓率值等计数数据使用n(%)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医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结果对比

实验组治疗依从性评价中日常生活管理行为评分值、不良服药行为评分值、遵医服药行为评分值和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评价中的日常生活管理行为评分值、不良服药行为评分值、遵医服药行为评分值相比较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医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结果对比

2.2 两组医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对比

知识知晓程度评价中实验组患者完全知晓占比以及基本知晓占比要比对照组患者完全知晓占比和基本知晓占比大,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总知晓率值和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总知晓率值相比较有比较大程度的提升,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医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对比[n(%)]

2.3 两组医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指标水平值对比

干预6 mon后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指标平均值、舒张压指标平均值和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指标平均值、舒张压指标平均值相比较有了明显的降低,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水平值数据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医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指标水平值对比

3 讨论

如何选择科学、合理、正确的管理方法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成为临床关注的话题之一,但是目前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不仅仅停留在药物治疗上,非药物治疗对于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也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5-6]。

目前干预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较多,其中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进行的健康教育模式,并且能够突破传统健康教育模式中教育途径以及时间的限制,能够更加高效、准确、科学地开展健康教育[7]。本次研究实验组治疗依从性评价中日常生活管理行为评分值、不良服药行为评分值、遵医服药行为评分值和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评价中的日常生活管理行为评分值、不良服药行为评分值、遵医服药行为评分值相比较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可能原因是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够将健康教育常伴患者身边,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通过微信平台即可了解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并且医护人员可以在微信群中给予患者连续性的跟踪管理以及提醒,从而实现医院外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动态管理,根据患者血压情况调整管理的方案并提出意见[8]。知识知晓程度评价中实验组患者完全知晓占比以及基本知晓占比要比对照组患者完全知晓占比和基本知晓占比大,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总知晓率值和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总知晓率值相比有较大程度的提升,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可能原因是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够促进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并且辅助患者控制血压情况,降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9-10]。干预6 mon后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指标平均值、舒张压指标平均值和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指标平均值、舒张压指标平均值相比较有了明显的降低,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水平值数据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可能原因是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够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该健康教育模式可以通过在线答疑、定期推送等方式促进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形成和谐医患关系的同时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本研究在分组时未对患者微信等社交软件使用能力进行测试,实验进行中也发现部分社交软件使用不顺利的情况,经了解多数原因为照顾者不在身边,除研究结果可能产生偏倚外,作者考虑之后的研究可以将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与互联网平台相结合,可能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

综上所述,医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应用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教育模式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且可以提高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对于控制患者血压情况有较好的效果,适合临床实施以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原发性依从性血压
稳住血压过好冬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