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鼓室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

2022-09-21陈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5期
关键词:鼓室突发性耳聋

陈刚

突发性耳聋为耳鼻喉科门诊常见的突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闷,严重眩晕等伴发症状,具体原因不清,一般考虑为耳部血管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以及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糖尿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中老年患者居多。糖尿病因长期对人体的微小血管的损害,患者常伴有许多并发症,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也是其中的一种[1]。糖尿病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体内代谢紊乱等对患者的神经和微血管循环造成了严重损害。临床上有部分糖尿病患者会产生突发性耳聋等并发症,属于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丧失[2],传统治疗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使得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波动性大,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低。本次研究采取鼓室注射甲泼尼龙对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40 例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 例。对照组中,男12 例,女8 例;年龄47~78 岁,平均年龄(61.1±5.7)岁。观察组中,男8 例,女12 例;年龄45~78 岁,平均年龄(60.1±6.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的诊断标准[3];均由本人签署了知情研究协议书;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理及精神疾病者;干预期间发生其他并发症而中途退出者;存在心脏、肝、肾等严重器官功能不全者。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针对突发性耳聋给予抗凝、降纤、活血、静脉推注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进行健康宣教工作,告知患者戒烟戒酒,加强患者的足部治疗,进行饮食指导,控制血糖水平[4,5]。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鼓室注射甲泼尼龙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鼓膜表面麻醉,经鼓膜穿刺,鼓室注射甲泼尼龙2 ml,注射后患耳向上静置5~10 min,隔日1 次。

两组患者治疗15 d 后观察临床疗效。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PTA、生活质量评分、SDS 评分、SAS 评分、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炎症指标。①治疗效果判定标准[3]:患者受损频率听阈基本恢复到正常判定为显效;患者受损频率听阈升高>15 dB 判定为有效;患者受损频率听阈无改善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SDS 及SAS 评分:设置选题20 个,分别在治疗前后让患者自测,得分越高提示焦虑/抑郁程度越显著。③生活质量评分判定标准:通过自拟的简明健康测量表[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经2 位以上本学科专家验证,信效度达标,α 系数=0.87,分半信度系数=0.20。量表包括精力、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健康及总体健康6 个方面,每个方面均为100 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④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IL-1、IL-6、IL-8、IL-10。⑤炎症指标:WBC、PCT、CRP。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两组治疗前后PTA 比较 治疗前,两组PTA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20 d,观察组PTA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TA 比较(,dB)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TA 比较(,dB)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aP<0.05

2.3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精力、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精力、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4两组治疗前后SDS、SA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DS、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 评分、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SDS、SAS 评分比较(,分)

表5 两组治疗前后SDS、SA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5两组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IL-1、IL-6、IL-8、IL-10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比较(,pg/ml)

表6 两组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比较(,pg/m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6两组炎症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WBC、PCT、CRP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

表7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部分是2 型糖尿病患者[7-9]。糖尿病可影响机体的多个器官和系统,患者长期的高糖状态会导致各种组织受损,例如眼、耳、肾、心脏、血管、神经、足部[10-13]。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由于工作压力,精神紧张焦虑,睡眠质量的下降,不良用耳习惯,饮食结构的不合理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在显著提高且年轻化[14]。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的发生,多是耳部微小血管损伤,致使耳部微循环障碍。突发性耳聋的具体发病原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往的治疗手段比较单一,治疗的有效率报道高低不一,伴有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由于全身使用激素类药物对于患者的血糖控制及依从性均有较大的影响,致使治疗效果一般。现研究表明圆窗膜为一双向渗透性结构,利用此原理使用鼓室注射甲泼尼龙对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能优于常规治疗下的全身激素治疗,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仍然较少[15-17]。本次研究通过实施鼓室注射甲泼尼龙,意在为临床工作中探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意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20 d,观察组PTA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精力、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 评分、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IL-6、IL-8、IL-10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BC、PCT、CRP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由于糖尿病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自身免疫力较差,炎症反应较高,导致患者神经病变,严重者会引发感染、血管疾病、溃疡等严重并发症[18,19],其中,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治疗相对棘手,预后较差。甲泼尼龙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较好,而鼓室注射甲泼尼龙能够通过圆窗膜直接进入内耳,能够直达病灶,药物达峰浓度时间快,半衰期较长,起效快,且维持时间长,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炎症状态,减轻内耳的免疫反应,减轻局部组织水肿,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预后[20]。

综上所述,鼓室注射甲泼尼龙可以改善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显效率甚至痊愈率,降低激素对其血糖的影响,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加速疾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治疗简单方便经济,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猜你喜欢

鼓室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可处理突发性疾病的智能外套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致聋基因
耳内镜下鼓室给药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疗效分析
鼓室注射甲强龙联合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强龙治疗重度以上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观察
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价值分析
耳聋左慈丸治肾虚老年耳鸣
高压氧联合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难治性噪声性耳聋临床研究
耳聋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