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9-21叶建森刘润奇林伟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5期
关键词:根治术乳房乳腺癌

叶建森 刘润奇 林伟强

乳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对于女性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最近几年内,有数据表示,乳腺癌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1]。医疗行业不断发展,促进了医疗技术进步,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得到了提升,治疗方法相较于以往也得到了改进,现在临床上对于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依靠于手术方法,其中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应用较多,它们都有各自的优势,可以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但是改良根治术对患者的外表影响较大,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保乳手术可以在保留乳房的同时起到治疗作用。接下来,本文将就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两种不同手术的效果作出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于本院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抽取94 例作为试验样本,所有试验样本皆为单侧乳腺癌。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7 例。对照组年龄23~54 岁,平均年龄(38.50±5.17)岁;左侧乳腺癌24 例,右侧乳腺癌23 例。试验组年龄24~53 岁,平均年龄(38.50±4.83)岁;左侧乳腺癌23 例,右侧乳腺癌24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其家属对试验知情并同意;②患者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活检以及乳腺癌肿瘤标志物检查诊断为早期乳腺癌;③患者可以顺利配合试验,配合度符合试验标准;④入院前未接受其他治疗方法。排除标准:①患者具全身传染性疾病;②患者与家属配合度不符合试验标准;③患者存在认知障碍,对结果会产生影响;④患者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本试验已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作为手术依据,结合依据判断切口位置,做横月牙形或纵梭状切口,注意保持切口与肿瘤边缘的距离,避免切到肿瘤,采用电刀游离皮瓣,将乳腺以及胸大肌筋膜一同切割,随后清扫淋巴结以及淋巴组织,注意过程中不要损伤胸肌神经以及周围血管,在完成后冲洗手术创面,连接引流装置,定期观察引流情况,每天定期包扎胸带,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伤口恢复情况。

试验组:给予保乳手术治疗。在术前告知患者手术流程,确定患者符合手术要求,使患者保持仰卧位,将患侧上肢进行外展,使乳房充分保留,随后进行常规麻醉,确保患者处于麻醉状态,以影像学检查结果作为主要依据,判断肿瘤情况以及具体位置,从而确定手术位置,切口形状由肿瘤位置而定,若处于乳头周边位置,那么将以乳头为中心点,做弧形切口,保证切口距离肿瘤>30 mm,保证病变组织完整度,随后清扫淋巴结,具体清扫位置从腋静脉到背阔肌,为了确保乳房美观度尽量符合患者心中预期,整个切除过程应当注意保护周围神经,手术顺利完成后清洁创面,实施加压包扎,固定引流装置,确保引流管通畅,定期检测患者伤口以及血压、体温等体征。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乳房美观度、预后情况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SAS 与SDS 评分。

1.3.1手术相关指标 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

1.3.2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伤口积液、出血、上肢水肿。

1.3.3生活质量 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作出评估以便分析手术干预效果,评估主要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情感功能。100 分为满分,分值越接近满分则代表着患者生活质量越好,独立性越强,依赖性越小。

1.3.4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对比两组患者CEA、CA153 水平。

1.3.5乳房美观度 判定标准:优:双侧乳房呈现完全对称,乳头水平差别在2 cm 以内,表面皮肤正常,无凹陷,颜色正常;良:双侧乳房呈现大致对称,乳头水平差别在3 cm 以内,表面皮肤基本正常,颜色略微变浅;差:双侧乳房完全不对称,乳头水平差别超过3 cm,表面皮肤出现异常,皮肤增厚。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3.6预后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3 年生存率。

1.3.7SAS 与SDS 评分 采用SAS 和SDS 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SAS 评分标准:正常:<50 分;轻度:50~59 分;中度:60~69 分;重度:≥70 分。SDS 评分标准:正常:<53 分;轻度:53~62 分;中度:63~72 分;重度:>72 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8.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38%低于对照组的2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3两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手术前,两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手术前,且试验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3 两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与本组手术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手术后对比,bP<0.05

2.4两组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 手术前,两组CEA、CA153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CEA、CA153 水平均低于本组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CEA、CA153 水平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

表4 两组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

注:与本组手术前对比,aP<0.05

2.5两组乳房美观度对比 试验组乳房优良率91.49%高于对照组的65.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乳房美观度对比[n(%)]

2.6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3 年生存率对比 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3 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3 年生存率对比[n(%)]

2.7两组手术前后SAS 和SDS 评分对比 手术前,两组SAS 评分、SD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本组手术前,且试验组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手术前后SAS 和SDS 评分对比(,分)

表7 两组手术前后SAS 和SDS 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手术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手术后对比,bP<0.05

3 讨论

乳腺癌在女性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与之成正比[2]。发病机制是乳腺上皮细胞因致癌因子作用产生增殖失控,主要症状为乳房肿块、乳房皮肤发生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乳头以及乳晕异常改变等,由于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往往会被患者忽略[3]。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在早期发病时,会感受到肿块出现在乳腺的外上区域,触摸会感觉到边缘呈不规则状,质地较硬,并且不容易被推动,大部分患者不会感觉到疼痛,少部分患者会隐隐作痛[4]。乳房肿块的存在会影响到周围组织,会根据所侵犯组织的不同,出现各自不同的表现,若侵犯腺体与皮肤之间,将会导致局部出现凹陷,这种表现因为形似酒窝,又被称为“酒窝征”;如果入侵了淋巴管,导致堵塞,将会使淋巴产生水肿,乳腺皮肤将会如橘子皮一般改变,因此又叫做“橘皮征”,严重影响了乳腺外表的美观度,为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乳头和乳晕发生异常变化,表现为乳头凹陷,发生偏向,甚至还会回缩。如不及时确诊进行治疗将会发生癌转移,从而引起其他器官癌变,导致器官衰竭,严重会导致患者死亡,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5-7]。

乳腺癌的形成因素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①年龄:随着女性年龄上升,患乳腺癌的几率也随之上升。根据研究显示,45~50 岁是乳腺癌患病高发年龄段[8]。②基因改变:BRCA1、BRCA2 等基因变化会使乳腺癌患病风险提升[9]。③乳腺癌家族史:如果直系家属有患乳腺癌的患者,那么患病风险会比其他人更高[10]。④生育史:晚生育的妇女乳腺癌患病风险高于早生育女性[11]。⑤肥胖:体重超标的女性发病几率会远远高于正常女性[12]。可通过乳腺钼靶、核磁共振、组织活检以及检查肿瘤标志物等方法确诊,乳腺钼靶主要应用于乳腺癌筛查当中,可以通过一些细小钙化灶进行判断[13]。核磁共振成像主要应用于乳腺癌分期评估当中。组织活检可通过获取乳腺组织或肿块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判断是否患有乳腺癌。乳腺癌肿瘤标志物检查主要是通过检查血清CA15-3、CEA、糖类抗原125(CA125)等,为乳腺癌诊断提供相应的依据,并且可以对术后复发以及转移情况作出监测。这几种方法都可以针对乳腺癌进行专业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14]。

随着医疗技术逐渐发展,乳腺癌在早期时可以通过多种医疗方法进行治疗,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效果最好的实体肿瘤之一[15]。其中手术方法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其中主要包括经典根治术、单纯乳房切除术、乳段部分切除术以及保乳手术等,根据它们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经典根治术、单纯乳房切除术、乳段部分切除术被逐渐放弃,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成为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改良根治术是通过手术方法将乳腺组织以及腋窝淋巴结进行清除,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方法的手术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更快恢复,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失去乳房会导致患者外表发生缺陷,丧失生理功能,从而产生痛苦的心理状态,因此保乳手术被广泛应用,保乳手术可以在保留乳房的基础上切除病变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比之改良根治术的手术创伤更小,对患侧上肢影响较小,治疗效果更好[16]。

为了探究以上两种手术方法在实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本试验从本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抽取了94 例,分为两组,分别用改良根治术(对照组)和保乳手术(试验组)进行治疗,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试验组创伤口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和住院时间更短,所以整体恢复得更快。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乳房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手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本组手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保乳手术可以在治疗疾病的基础上保留患者的乳房,使患者不会受到乳房缺失的困扰,在外表上与其他健康女性并无太大区别,因此,患者可以尽快恢复日常生活,社会功能得到了恢复,并且躯体以及情感功能皆得到了提升,整体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好。手术后,两组CEA、CA153 水平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3 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两种手术方法对早期乳腺癌均有治疗效果,保乳手术对于患者的生理状态影响较小,生活质量改善程度较大,更适合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治疗当中,相信在未来通过不断深入研究,这种治疗方法会发展的更加完善。

综上所述,在早期乳腺癌中应用保乳手术的临床效果更好,有效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正常生活,预后效果好,适合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应用。

猜你喜欢

根治术乳房乳腺癌
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乳房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乳房不对称 少女莫惊慌
吃错了 小心得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