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三级医院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认知及需求的调查研究

2022-09-18于玲玲张鹏俊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15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科研人员科技成果

李 晗 于玲玲 张鹏俊

北京医院科研处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

大型综合医院是开展医药教研活动的重要场所,人才与知识密集、技术优势明显,在医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发布多项政策鼓励医疗卫生领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2016年国家卫计委《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建设协同高效的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考核指标;北京市2019年发布《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明确把医疗机构纳入创新和政策主体,政策形势大好。有研究[1]显示医疗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8%;北京地区市属医院科技成果用于产业转化率为6.7%,这或许已成为制约卫生健康创新水平提升的瓶颈[2]。相关研究[3-5]分析,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与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意识不强、研究与市场需求脱节、资金短缺等因素有关。本研究通过调查某三级医院人员对我国成果转化政策了解情况、成果转化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参与成果转化积极性及成果转化工作滞缓可能原因等,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未来医院制订相关规章制度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人群包括医院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基础部门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等。共发放问卷209份,收回有效问卷170份,问卷有效率为81.34%。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男58人(34.1%),女112人(65.9%);本科及以下学历26人(15.3%),研究生学历144人(84.7%);职称正高级30人(17.6%),副高级54人(31.8%),中级57(33.5%)人,初级及以下29人(17.1%);所属科室外科40人(23.5%),内科59人(34.7%),医技32人(18.8%),基础部门27人(15.9%),护理部门8人(4.7%),科研管理人员4人(2.4%);科研经历方面:主持过科研项目97人(57.1%),参与(非主持)科研项目经历的150人(88.2%),持有专利(含已递交申请未授权专利和已失效专利)32人(18.8%),其中持有发明专利16人(0.9%),实用新型专利21人(12.4%),外观设计专利1人(0.6%)。

1.2 方法

调查方法:采用电子调查问卷的形式,将电子问卷在某三级医院发布,被调查者以匿名形式自愿参与调查。

问卷设计:参考相关科技成果转化认知及需求相关的文献[6-10],结合我国成果转化相关法律法规、医院人员的创新转化能力等展开设计。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系数,Cronbach’s α为0.742,相关研究显示[11]α值有较为一致的标准,一般要求α大于0.7以上,分量表的α信度系数大于0.6也可以接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基本信息、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的认知情况、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科技成果转化滞缓原因及改进建议。在调查问卷中,认知情况是指被调查者对成果转化政策及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是指被调查者将自己的科技成果实施或应用于转化的意愿程度,分别包含1 0个及5个问题,答案均用Likert五点量表从“完全不了解/完全不同意”到“完全了解/完全同意”来表示;成果转化需求采用开放题形式,被调查者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填写问卷;成果转化滞缓原因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采用多选题和开放题结合形式,内部原因指自身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或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低、转化意识较低等,外部原因指医院转化流程或机制不完善、缺乏专业转化团队等。

1.4 统计学方法

问卷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运用Excel进行图表绘制。计数资料采用[n(%)]描述,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某三级医院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认知情况

统计显示仅有3.5%的被调查者对国家/省市颁布的成果转化政策文件了解,5.9%的被调查者对本院专利/成果转化相关政策了解。对成果转化纳入三级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设立成果转化专项、各级科研管理部门设立成果转化专职管理机构、国家对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的了解率分别为15.3%、18.8%、8.2%和6.5%。被调查者对成果转化流程、转化方式、合作形式、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的了解率仅为1.2%、1.2%、4.1%和7.1%。见表1。

表1 某三级医院科研人对科技成果转化认知情况[n(%)]

2.2 某三级医院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

89.4%的被调查者认为科技成果转化很重要,将是科研未来发展的导向;84.7%的被调查者愿意参与我院成果转化系列活动获取相关知识;分别有57.7%、62.4%的被调查者愿意将已有专利参与成果转化活动、与公司对接创新想法。见表2。

表2 某三级医院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积极性[n(%)]

2.3 某三级医院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活动需求

某三级医院已开展成果转化系列活动启动会,在本次调研中设计了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系列活动需求的题目。在“希望通过培训获取哪些方面的知识”的调研中,80.0%以上希望获取成果转化政策、流程、知识产权维护、市场评估等相关知识,其中希望获得对成果转化流程知识的学习比例达94.1%。在“阻碍成果转化的内部因素”的调研中,被调查者认为缺乏相关知识了解、缺乏转化意识、成果质量不高的比例分别是80.0%、78.8%和71.2%;阻碍外部因素分别有80.6%和85.9%的被调查者选择缺乏专业第三方成果转化咨询公司、缺乏成果转化专职管理队伍。见图1~3。

图1 通过培训希望获得的知识

2.4 某三级医院科研人员成果转化认知和参与成果转化活动积极性影响因素分析

图2 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因素

图3 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外部因素

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对成果转化政策认知、成果转化知识认知和参与成果转化活动积极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正高级职称和参与课题对成果转化政策认知影响显著(P=0.042,P=0.028);正高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对参与成果转化活动积极性有显著影响(P=0.024,P=0.046)。见表3。

表3 某三级医院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政策认知和参与成果转化活动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意识薄弱

本研究显示,了解成果转化相关政策的科研人员不足10%,科研人员普遍存在成果转化意识薄弱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科研人员缺乏对成果转化的市场价值、社会价值及转化意义的认知,或其自身对转化应用不关注,相关文献显示“重学术、轻应用”“重课题、轻转化”是科研人员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多数科研人员将研究止步于学术论文发表、成果奖申报、职称评定等方面[12-13];或国家政策、医院管理文件的宣传不到位导致对成果转化相关认知缺乏等。此外,本次调研中持有专利的被调查者仅占18.8%,能将专利推广至市场更是少之又少,也能反映出科研人员对研究产生的成果保护及转化意识薄弱。

3.2 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积极性较高,职称、参与课题两因素对其认知和积极性有显著影响

本研究显示,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活动的积极性较高。有84.7%的被调查者愿意参与我院举办的成果转化系列活动,从中学习有关成果转化政策、成果转化流程、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维护、成果转化市场评估等方面的知识。此外,职称、参与课题两因素对其政策认知和参与活动积极性有显著影响。分析原因:在职称晋升方面,国家2017年公布《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意见》,提出论文不是评定职称的必要条件,专利、科研成果等都将作为参评资料[14],高级职称人员在其晋升过程中对相关政策有一定了解,其认知与参与转化活动积极性较高;在参与课题方面,2020年科技部发布《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课题成果与产出也不再只强调发表论文,而更注重产出可转化落地的成果,故有课题经历的人对成果转化认知较高。

3.3 成果转化专业人才队伍缺乏

本研究发现阻碍成果转化的外部因素与缺乏成果转化专职管理队伍、缺乏专业第三方成果转化咨询公司相关,超过80%的被调查者选择上述两因素。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涉及政府、医疗机构、研究者、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多个主体,同时涉及医学、工程、产业、资本、法律、管理等多领域。同时具备医学知识、工程知识、转化知识、市场知识、投融资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医院目前所缺乏的。目前某三级医院成果转化相关工作是由科研处负责,未引进或成立成果转化专职管理部门或人才团队。

3.3.1 强化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意识 医学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应用于临床,将科学研究转变成生产力的重要环节便是通过成果转化来实现。①建议科研人员应从内心树立成果转化意识,自觉了解国家/医院成果转化相关政策,逐步转变做科研的目的仅仅是发文章和晋升的错误观念,在科研选题、设计之初就应考虑到后期转化落地工作。②医院科研管理部门也应注重培养和增强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意识,除了通过院内联络网、微信群等渠道发布成果转化相关讯息以外,还应组织相关讲座、培训以及沙龙等系列成果转化活动,可采用“常态化线上+线下”形式,结合继续教育学分吸引科研人员广泛参与,注重结合受众实际需求,不断更新迭代课程或讲座的内容,注重其系统性及实用性。多措并举,从医院内部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意识。③联合院内多部门共同加强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意识,如医务处负责绩效考核、人事处负责职称晋升等,加强各处室之间协同,将成果转化意识培养工作体系化。④科研管理部门可在院内设立“成果转化科研专项”,鼓励和引导科研人员开展以临床实际需求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研,为日后科研人员申请国家/省部级成果转化项目乃至后续的成果转化工作做铺垫。

3.3.2 积极推进院内成果转化系列活动 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活动的积极性较高,有意愿参与院内组织有关成果转化政策、流程、市场评估及知识产权维护等知识。某三级医院科研管理部门已初步制订院内成果转化系列活动,拟分两个阶段六个步骤开展院内成果转化系列活动,第一阶段分为创新动员会、创新走访、专项咨询、路演四个步骤,旨在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项目;第二阶段分为创新培训和创新交流两个步骤,旨在推动院内项目落地转化。以系列活动为抓手激发和培养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意识和科研热情,同时筛选出有一定市场转化潜力的项目,推进项目转化落地;另一方面,科研管理部门也将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科技成果筛选、转化流程,建立流畅的成果转化机制,为优秀转化成果扫清制度障碍。

3.3.3 加大成果转化人才培养 加大对医院科研管理人员有关成果转化多领域知识的培养至关重要[15],其成果转化服务能力的提升对转化项目起到推进作用。①建议某三级医院加大对科研管理人员有关成果转化服务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积极参与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成果转化学习培训,认真研究学习国家政策文件。②与其他科研单位、医疗机构开展深层次交流,学习借鉴其在成果转化方面的可取之处。③与企业开展合作交流,不断了解市场需求、掌握市场动向,逐步具备筛选出具有市场潜力的科技成果并促进其有效转化的能力。④科研管理人员应自觉主动提升转化服务能力,对转化项目实行全流程跟踪管理。⑤可逐步设置成果转化专职管理团队或管理部门,为医院成果转化工作开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撑。

3.3.4 搭建医企成果转化桥梁 建议某三级医院科研管理部门积极推进搭建成果转化桥梁,科研人员手中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可通过此平台与企业接洽,广泛与相关领域企业沟通,找到最适合其成果转化的途径或合作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密切的院企沟通,院内具有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也可获得经费支持、市场需求的引导,进而能加速推进医院成果转化工作。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科研人员科技成果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新中国60年重要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