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敏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厌食的临床效果

2022-09-17邵梦洁丛方方鞠晓青朱姬莲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4期
关键词:证候脾胃穴位

李 霞 邵梦洁 丛方方 鞠晓青 朱姬莲

山东省威海市中医院儿科,山东威海 264200

厌食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消化系统紊乱症之一,是以长时间内主观上厌恶进食或食欲下降、客观上食量减少以致体重不增为主要表现,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引起营养不良、贫血、抵抗力降低、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等,甚至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目前西医无特殊治疗。 中医理论认为其与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有关,治疗以调理脾胃为主。 本病传统疗法主要为中药内服,但患儿难以长期坚持,而外治法依从性高,疗效确切。 威海市中医院儿科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厌食,疗效稳定,自2018年底引进热敏灸疗法,临床尝试应用热敏灸疗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分析其综合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威海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的60 例脾胃气虚型厌食患儿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 治疗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3~11 岁,平均(6.8±3.2)岁;病程1.5~5.0 个月;平均(3.3±1.4)个月。 对照组中,男15 例,女15 例;年龄3~10 岁,平均(6.4±3.1)岁;病程1.7~5.5 个月,平均(3.5±1.6)个月。 两组患儿的病情均为轻度到中度,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2022-1-6)。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制订厌食脾胃气虚型诊断标准,其中主症包括食欲欠佳,食量减少;次症包括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汗出,大便不调,多为不成形或者夹杂不消化食物;舌质偏淡,苔薄白,脉缓无力或指纹淡白。

1.2.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小儿厌食症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脾胃气虚型;②年龄3~14 岁;③病程超过1 个月;④监护人同意并签字。

1.2.3 排除标准 ①既往对穴位贴敷过敏或者艾叶过敏者;②局部皮肤有烫伤或感染不适合外治者;③合并营养性贫血(中重度)、佝偻病(重症)以及重要脏器的器质性疾病者;④西医诊断为其他类型的厌食症(如神经性厌食等)及其他中医证型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首先对神阙、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穴进行腧穴定位,然后采用回旋灸查找热敏化穴位,接着采用雀啄灸、悬灸等加强热敏感,边施灸边观察患儿情况,以不烫伤皮肤为度,持续约30 min,结束后神阙穴外敷自制健脾开胃贴(药物组成:茯苓、白术、薏苡仁、麦芽、砂仁)8 h,每天1 次,连续5 d,停2 d,共4周。

对照组的神阙穴外敷自制健脾开胃贴8 h, 每天1 次,连贴5 d,停2 d,共4 周。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1 观察指标 研制临床观察表,记录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其中主症包括食欲欠佳、食量减少,按照程度分别计为0、2、4、6 分;次症包括面色少华、形体消瘦、大便不调、神疲乏力、汗出,按照程度分别计为0、1、2、3 分,舌脉不记录分数。 用药之前详细记录患儿的各项主症、次症积分、体重及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及微量元素锌),治疗结束后再次记录各项症状、体征积分、体重数值及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和元素锌),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血红蛋白检测试剂为M-68LH 血细胞分析用溶血剂(迈瑞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元素锌检测试剂为自配质谱试剂(济南金域实验室)。

1.4.2 疗效评价标准 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年版为标准评判疗效, 应用尼莫地平法进行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其中疗效指数≥95%为临床治愈,疗效指数70%~<95%为显效,疗效指数30%~<70%为有效,疗效指数<3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中医主症和次症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组主症中的食欲欠佳、食量减少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次症中的面色少华、大便不调、神疲乏力、汗出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次症中的形体消瘦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治疗组治疗后体重增加(1.103±0.487)kg,高于对照组的(0.448±0.201)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中医主症和次症有效率的比较[%(n/N)]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比较(分,±s)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的比较(g/L,±s)

2.5 两组治疗前后锌水平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锌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锌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治疗后的锌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锌水平的比较(mg/L,±s)

3 讨论

厌食是儿童常见的脾胃系病症,现代医学认为除喂养不当外,其与维生素、微量元素、某些内分泌激素、消化酶等的缺乏有关,治疗方面多以补充上述物质为主,只能改善症状,且长期应用不良反应明显,收效缓慢。 中医理论认为,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本不足,再加上饮食或喂养不当,伤及脾胃,造成脾胃气虚,纳化无力,引起厌食。本病治疗方面应健脾和胃,调理脾胃功能。 既往采用中药口服取得了不错效果,但因其治疗周期长,患儿无法长期坚持,现广泛采用中医外治疗法。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本研究在既往健脾和胃散穴位贴敷的基础上加用热敏灸治疗, 能更好地疏通经络使药达病所,使全身气血畅通,阴阳调和,达到治疗目的。

穴位贴敷是中医具有悠久历史的治疗方法,因其简便效廉受到家长们青睐。威海市中医院儿科多年选取运脾开胃的药物自制健脾开胃贴贴敷神阙穴,能健运脾胃,益气活血,可改善小儿食欲。

艾灸也是祖国医学的传统疗法,点燃艾绒或艾条在穴位上进行烧灼,能够起到温经散寒、疏经通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等作用。 李梴《医学入门》强调:“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热敏灸作为一种创新灸法,最初是以江西省中医院陈日新教授为主导的团队提炼而出,全称是“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仍以经络腧穴为理论基础,以“灸之要,气至而有效”为疗效准则,通过查找和探寻腧穴热敏点,悬灸热敏态穴位,达到透热、传热、非热感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其操作手法要求提高,患儿配合度要求提高,疗效也随之提高。 根据临床不断摸索并借鉴前辈经验,笔者总结了热敏化的常用腧穴,主要有神阙、中脘、天枢、足三里等。 神阙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为元神之门户,位于任脉,与各经相连,可调节全身气血和脏腑功能, 而且足阳明胃经夹脐而过,是治疗脾胃病的要穴,因此是最易得到热敏化的腧穴。 神阙穴居于脐中央,穴下血管神经丰富,因此传导功能和药物吸收最快。 中脘是任脉的主要穴道之一,是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的交会,集聚胸腹体表的气血,又称“上纪”穴;能够直接调控胃腑气血的阴阳虚实,又称“胃脘”穴,因此中脘是治疗胃病的要穴。 刺激中脘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动力。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募穴,具有理气止痛、活血散瘀、清利湿热的作用,为联通人体上下的枢纽,泻实补虚,调和气血。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具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的作用,临床中最常用于治疗脾胃病,也是人体保健要穴。 现代研究表明,刺激足三里穴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调节胃肠蠕动、胃酸分泌,还可以提高T 细胞功能,增强免疫。 通过灸以上热敏穴位能够激发经气传导,直接调节脾胃气血,而且通过疏通经络,流通气血,间接促进健脾和胃贴的药物发挥作用,更快地使脾胃调和,气机升降,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小儿皮肤薄嫩,长期穴位贴敷皮肤易发红过敏,自开展热敏灸以来,配合穴位贴敷能缩短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热敏灸安全性高,医师在操作过程中全神贯注,无1 例发生烫伤事件;而且治疗过程中家长全程陪同,患儿身心愉悦,促进了家庭和谐,有利于厌食的康复。 因此,热敏灸对于小儿厌食是一个有效、安全的绿色疗法,配合穴位贴敷,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因为疫情关系,本研究样本量有限,部分小年龄患儿对于热敏化的感觉不太明显,因此对于热敏腧穴的选择还有待提升,如果有机会进行大样本的研究,同时增加一些食欲调节因子指标的观察,相信更具有说服力。

猜你喜欢

证候脾胃穴位
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撞树养生不可靠
喝酒之前揉穴位保肝护肝
针对肝郁化热证的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不靠谱
中医专家谈养胃之道
炮制对于中药药性改变的研究进展
黄精治乏力
浅谈《格致余论》中顾护脾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