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SCTE技术联合口服甘露醇诊断小肠病变的应用研究

2022-09-09陈杰彬蔡培坤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5期
关键词:肠腔肠壁甘露醇

陈杰彬,梁 焕,董 琴,蔡培坤(通信作者)

(茂名市人民医院CT科 广东 茂名 525000)

小肠由于结构复杂、走行迂曲、互相重叠且不断蠕动,一直为临床诊断难点[1]。近年来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小肠影像学在小肠病变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具有分辨率高、扫描快速、后处理强大等优势,在小肠病变诊断中应用逐渐增多[2]。MSCTE对怀疑为小肠肿瘤或炎症的患者,通过应用对比剂充盈小肠,可适当扩张小肠,结合血管内增强扫描可有效提高病变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3]。常用口服对比剂包括纯水、甘露醇、牛奶等,适用于小肠肿瘤及炎性病变,口服后行三期扫描利于发现并分析病变[4]。本研究将MSCTE技术联合口服甘露醇用于2020年8月—2021 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疑似小肠病变患者诊断中,旨在评价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期间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小肠病变患者80例,均分为A组、B 组,各40例。A组男女分别22例、18例,年龄37~72 岁,平均(54.96±2.17)岁,病程2~17个月,平均(9.58±1.05)个月。B组男女分别23例、17例,年龄38~73岁,平均(55.12±2.28)岁,病程3~18 个月,平均(9.72±1.1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查体、实验室检查均怀疑为小肠病变;②患者均有完整术后病理检查结果;③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胃肠手术史者;②合并代谢性疾病者;③合并肝肾器质性疾病者;④过敏体质者;⑤合并出血性疾病者;⑥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者;⑦精神疾病患者;⑧合并青光眼、心律不齐者;⑨不配合检查者。

1.2 方法

检查前准备:向患者预约检查时间,讲解检查方法,获取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CT增强扫描同意书。检查前3 d严禁患者做任何钡剂、碘剂检查,检查前2 d嘱患者低脂、低纤维饮食,检查前1 d进食半流食饮食,检查前8~12 h禁饮,并应用硫酸镁或番泻叶行肠道清洁,嘱患者饮水至少1 500 mL,排空肠道粪便,对便秘患者可适当延长排空时间,直到无排泄物。

A组口服甘露醇后行MSCTE技术检查,B组直接行常规增强检查,检查当天清晨禁食,于扫描前1 h口服2.5%甘露醇,分4次口服,每间隔15 min饮用400~500 mL,共计1 600~2 000 mL。充分扩张肠管后行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及增强扫描,B组未口服甘露醇直接行增强扫描。

扫描方法:应用东芝320排640层螺旋CT,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扫描前应耐心向患者讲解扫描方法、过程,并指导其学会正确呼吸,减少呼吸运动所致的干扰。先行平扫,嘱患者保持平静呼吸一次屏气从上至下完成全腹平扫,随后行动态三期扫描(动脉期35 s、静脉期75 s、平衡期90 s)。参数设置:管电压、管电流分别为120 kV、200~250 mA,层厚为1.0 mm,螺距0.75。应用高压注射器经静脉内团注80~100 mL碘海醇(300 mgI/mL),经肘部浅表静脉注入,速率为4.5 mL/ s,之后以相同速率注射0.9%氯化钠溶液30 mL,动脉期扫描应用人工智能触发软件,当到达触发阈值(100 HU)自动启动完成动脉期扫描,间隔30~40 s后完成门脉期扫描。将获取图像传至工作站行MIP、MPR重建,重建范围从前腹壁至脊柱椎体前缘。

图像及统计分析:由2名副主任以上职称医师采用双盲法共同阅片,最终达成一致结论,分析指标包括病变部位、形态、密度、边界、强化方式、MPR血管显示、肠壁厚度、邻近血管关系、周边有无浸润、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等,并结合多层螺旋CT重建图像,做出定位及定性诊断。

1.3 观察指标

应用5分法对两组肠腔、肠系膜、肠壁、肠系膜血管充盈度进行评价,根据肠内充盈面积分别记为1、2、3、4、5分,分数越高表明充盈度越好。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计算两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及敏感度,并行组间比较。取良好充盈的组段,对小肠平扫、动脉期、门脉期肠壁进行测量,计算两组CT值。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充盈评分比较

A组肠腔、肠系膜、肠壁、肠系膜血管充盈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充盈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充盈评分比较(,分)

分组 肠腔 肠系膜 肠壁 肠系膜血管A组(n=40) 3.96±0.52 4.12±0.56 4.01±0.53 4.08±0.49 B组(n=40) 2.15±0.12 2.34±0.15 2.04±0.09 2.38±0.21 t 21.451 19.419 23.176 20.168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

病理诊断出小肠病变34例,正常6例,A组小肠病变检出33例,正常7例,其中病理分别确诊31例、4例,准确率为87.50%(35/40),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66.67%(4/6)、91.18%(31/34);B组小肠病变检出26例,正常14例,其中病理分别确诊22例、2例,准确率为60.00%(24/40),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33.33%(2/6)、64.71%(22/34),A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3、22.231、6.928,P=0.005、0.000、0.008<0.05),见表2、表3。

表2 MSCTE技术与病理结果比较 单位:例

表3 MSCTE技术联合口服甘露醇诊断与病理结果比较 单位:例

2.3 两组CT值比较

A组平扫、动脉期、门脉期的CT值与B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CT值比较(,HU)

表4 两组CT值比较(,HU)

分组 平扫 动脉期 门脉期A 组(n=40) 36.51±4.51 71.26±9.65 83.71±12.51 B 组(n=40) 28.12±2.64 53.87±4.52 63.54±7.23 t 10.154 10.321 8.829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小肠为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具有蜿蜒曲折、互相重叠的特点,由于其结构特殊,导致临床对其病变进行诊断存在较大难度。针对小肠病变,目前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可观察小肠黏膜及占位性病变,但对微小、节段性病变敏感性不高,且难以观察到肠外浸润[5]。电子小肠镜可对小肠病变进行诊断及活检,但价格昂贵,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且检查时较痛苦,大部分基层医院缺乏相应设备,难以推广[6]。故采取何种方法诊断小肠病变成为临床热门研究。

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进步,近年来螺旋CT(MSCT)在临床应用不断增多,其具有扫描快速、空间分辨率高、照射量低、采集信息量大等优势,可有效拓宽小肠病变检查范畴[7]。MSCT具有以下优势:①可大范围及薄层扫描,一次屏气即能完成全腹部CT扫描,减少检查过程中呼吸频率而产生的伪影,且检查准确率更高,时间也能有效缩短,提高检查效率[8]。②超薄层MSCT的病变探查能力更强,尤其是对于病灶10 mm以下的微小病灶,相较于10 mm层厚,2.5 mm层厚的微小病灶检出能力高出数倍[9]。③图像质量较高,主要为Z轴方向及时间分辨率大幅提高。由于超薄层扫描可将两层薄的层厚融合为1层,利于减少部分容积效应影响,从而提高图像质量[10-11]。④MSCT采集原始数据后可行影像多平面重建及三维成像,原始层厚越薄成像质量越佳。

MSCTE为将常规腹部MSCT与小肠造影结合而成,主要服用中性对比剂,保持肠腔充盈状态,再以MSCT进行扫描,能获得清晰图像,多方位显示小肠结构,可精准评估小肠病变侵犯及邻近关系[12]。在MSCTE检查中要求不断提高诊断准确性及敏感性,而良好肠道充盈为必要条件,要求检查前口服大量小肠对比剂,以充盈肠管,清晰显示肠壁、肠腔及病变。MSCTE对比剂可分为3类,其中阳性对比剂(碘剂)有严重伪影可遮盖肠壁结构,难以清晰显示小肠管壁及黏膜。水剂属于中性对比剂,虽然能获得理想的肠腔充盈状态,但是对肠腔的扩张效果较差,且会被快速吸收,进而影响充盈效果[13-14]。脂类、气体属于阴性对比剂,其中脂类价格昂贵,气体主要为空气及二氧化碳,可产生腹胀等不良反应,较少使用。为广泛开展MSCTE技术,探寻一种合适的对比剂成为临床迫切需求,要求该对比剂可充分扩张肠管,具备对比度良好、价格实惠、伪影少、口感好、对人体无害等优势[15-16]。甘露醇为一种良好口服对比剂,可使小肠肠管取得较好充盈扩张效果。甘露醇吸收较少、口甘微甜、患者耐受性较好,可短时间内大量服用,且因其为等渗液不容易被肠道吸收,不会引发血浆渗透压改变,可长时间维持小肠充盈扩张[17-1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肠腔、肠系膜等充盈评分均较B高,提示口服甘露醇可有效扩张充盈肠道。A组对小肠病变诊断准确率较B组高,提示口服甘露醇MSCTE检查可有效提高疾病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分析原因可能为口服甘露醇可充盈肠管,清晰显示小肠结构及形态,利于医师对小肠病变做出定位及定性病变,提高诊断准确性[19-20]。A组小肠平扫、门脉期、动脉期的CT值均较B组高,提示MSCTE技术联合甘露醇口服可有效提高CT值,利于提高CT对小肠病变的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MSCTE技术联合口服甘露醇诊断小肠病变具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肠腔肠壁甘露醇
CT小肠造影在鉴别克罗恩病活动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决策的意义探讨
二甲硅油散的不同应用方式对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
20%甘露醇注射液临床使用剂量的调查及启示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喝盐水可缓解荔枝病
甘露醇有很多用途
甘露醇有很多用途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粘连性肠梗阻不能和肠粘连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