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2022-09-07张巧明郭翠梅郭小婉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7期
关键词:消化道例数消化

张巧明,郭翠梅,郭小婉

(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 广东广州510160)

消化内镜检查是协助明确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其主要通过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放大内镜等常规内镜检查手段对患者的消化道进行检查,临床上可协助明确多种消化道疾病的诊断[1-3]。但对需要进行消化道检查的患者而言,该行为属于入侵性操作,会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应激反应均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患者的抵抗,从而提高了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操作难度[4]。常规护理干预虽然可以帮助患者对消化内镜检查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无法有效提高患者在内镜检查时的舒适感。舒适护理通过在检查前、中、后对患者进行全程陪伴,基于患者舒适的前提下,协助其进行消化道内镜检查。2019年8月1日~2021年6月1日,我们对40例行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80例同期在我院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5]中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与上述诊断标准基本保持一致者;②年龄20~70岁者;③精神状态正常且可进行有效语言沟通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自身免疫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者;③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④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1~63(43.57±8.76)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21例,高中13例,初中及以下6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2~64(43.61±8.53)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22例,高中14例,初中及以下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自愿接受治疗的证明文件等。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针对患者关于消化内镜的问题进行回答,同时对患者进行关于消化内镜检查的相关知识介绍,最后要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对患者的状态进行评定:通过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水平评估其生理状态,通过与其进行语言沟通,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针对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将状态比较严重的患者作为重度组,将状态比较轻的患者作为轻度组,将状态处于中间的患者作为一般组。②检查前:通过对患者关于即将为期进行检查的对应医生及专科护士进行详细介绍,从而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并由对应的专科护士通过与患者进行一对一较为深入的沟通交流,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开导;同时向患者讲解消化内镜检查的相应知识,并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早作出预防,必要时可使患者参与配合,最终达到缓解患者不适感、降低其过度应激反应的目的。③检查中:确保患者所进行检查的室内处于相对较为安静的环境,同时需对室内温度及湿度进行管控,使温度保持在23 ℃左右,湿度保持在55%左右,还可播放相对较为舒适、令人愉悦的音乐。在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对应的护理人员可对患者的头部及手部进行安抚性抚摸,并对患者的呼吸进行指导,使其身体状态处于放松的阶段。需对患者的隐私保持绝对的尊重,并满足其伦理方面的需求,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关注的同时,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率情况,若发现患者心率过高,则需对其采取安抚行为,同时可向医生示意暂停检查。④检查后:动作轻柔地替患者擦拭眼泪、呕吐物或肛周污物等,嘱患者口服温水或深呼吸逐步缓解。采用正性语言对患者手术配合表示赞许与感谢。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7]及抑郁自评量表(SDS)[6]评估两组心理状态,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状态越差。②采用动态心电监测仪(鲁械注准20182210063,型号:YL-E100)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③护理满意度和检查成功率: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8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一次检查成功率(%)=一次检查成功例数/总例数×100%。④安全事件发生情况:记录内镜消毒是否合格、医护之间的治疗操作配合是否合理、是否发生意外事件。⑤护理效果: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效果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包括急救药物处理、消毒隔离、岗位管理、仪器器械、护理安全,各项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护理效果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2.3 两组一次检查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一次检查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2.4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分,

2.5 两组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消化道内镜技术是消化学科近三十年发展最快的领域,是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的新纪元[7]。应用消化道内镜可以直接观察消化腔内各类病变,并可取活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然而消化内镜检查作为一种入侵式操作,极易造成患者检查后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疼痛等并发症状,同时在检查过程中会加重患者的应激反应,导致患者无法很好地配合检查,增加临床漏诊的可能性[8]。常规内镜检查护理模式虽然可以提高患者对检查的认知度,但不能很好地协助患者进行检查,且对提高患者依从性方面的影响力度相对较小。

舒适护理通过在患者进行内镜检查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全程陪伴式护理,通过对患者在检查前、中、后不同的心理及生理状态进行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从而缓解患者对检查的不安、紧张等不良情绪[9]。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急救药物处理、消毒隔离、岗位管理、仪器器械、护理安全各项评分及内镜消毒合格、医护之间的治疗操作配合合理、未发生意外事件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舒适护理可有效减少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与罗锦华等[10]研究一致。舒适护理对患者的伦理需求保持绝对的尊重,对应的专业护理人员在协助患者进行消化道内镜检查过程中,通过对患者的HR、MAP进行监测,从而及时对患者的应激状态作出相对较为准确的判断,并通过判断结果采取一定的手段及措施,以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从而缓解其心理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HR、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一次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其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该结果与吴毅萍[11]研究一致。

猜你喜欢

消化道例数消化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消化道出血有哪些表现?若有这4个,是时候注意了,如何护理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消化不良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
谷氨酰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