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人急性心力衰竭早期预警评分联合SBAR模式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2022-09-07尹彩霞刘彩凤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7期
关键词:汇报病情护士

秦 静,尹彩霞,刘彩凤

(长江航运总医院 湖北武汉430019)

《成人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实践指南》[1]是2016年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提出急性心力衰竭(AHF)早期预警评分(EWS)系统可以预测2~6 h内高危患者AHF发作,包括血氧饱和度、每小时尿量、心率、情绪起伏、呼吸频率5个评估指标,适用于院内重症患者监护。SBAR模式是一种标准化沟通模式,包括现状(Situation)、既往史(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和建议(Recommendation)4个方面,旨在保障医护人员沟通信息准确性[2]。目前,国内许多研究者根据科室、患者病情特点采用个性化SBAR模式,均取得良好应用效果,如凌艳等[3]研究发现,SBAR模式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本研究主要探讨成人AHF EWS联合SBAR模式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8月31日收治的9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冠心病患者[4];②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及以上[5]者;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者;④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合并重症疾病、恶性肿瘤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②存在语言、听觉功能障碍者;③其他原因无法回答问卷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5~80(61.35±12.43)岁;NYHA分级:Ⅱ级21例,Ⅲ级21例,Ⅳ级6例。对照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46~79(61.44±12.15)岁;NYHA分级:Ⅱ级21例,Ⅲ级20例,Ⅳ级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使用AHF EWS评估病情。AHF EWS评分系统见表1,包括血氧饱和度、每小时尿量、心率、情绪起伏、呼吸频率5个指标,可预测2~6 h内高危患者AHF发作,0~1分为低危,2~3分为中危,4~5分为高危,6~10分为极高危。研究前对病房护士的AHF EWS使用情况进行考核,保证掌握并熟练运用AHF EWS评分系统。入院时、病情变化时、术前、术后返回病房时及术后6 h即由护士对患者采用AHF EWS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向医生汇报病情:AHF EWS评分0~1分,每4 h观察、评估患者病情1次,采用冠心病心力衰竭常规护理;2~3分,每2 h观察、评估患者病情1次,必要时需通知医生;4~5分,每1 h观察、评估患者病情1次,立即向责任组长、医生汇报病情,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医嘱;6~10分,每15 min观察1次,同时做好抢救准备,进行床旁监护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SBAR模式评估沟通病情,具体措施如下。①SBAR模式培训。成立SBAR模式培训小组,包括1名护士长、1名科室带教组长及25名病房护士,由护士长进行集体教学培训4次,教学方式包括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内容包括SBAR定义、沟通优势、模板内容、交接表使用方法等;由科室带教组长负责考核病房护士SBAR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进行记录,每个月1次。②设计内科监护病房SBAR模式交接表。根据SBAR有关工作表[6],结合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伤情特点、本院医护人员工作流程规范,建立适合本院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救治的SBAR模式交接表。表格具体内容为现状(S):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入CCU时间、出CCU时间、手术情况(手术名称、时间、部位、支架数量)、氧疗方式、皮肤状态、管路(名称、通路数量)及药物使用情况。既往史(B):主诉心电图特征、阳性体征(K+、B型利钠肽、肌酐、钠),并记录达标日期、出入量管理目标。评估(A):对患者生命体征、心理状态及各种观察要点进行动态评估与判断。建议(R):根据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护理建议,如控制入量、观察尿量、饮食补钾、今日通便、防止药物外渗、观察穿刺口、出血、限制体位、使用约束、注意沟通方式、注意体温、测臂围、测腿围、反搏护理、动脉鞘管护理、血肿、活动指导、过敏史、戒烟教育等。③制订病房护士交接班制度、流程。a.建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SBAR模式工作微信群:护士每班巡视后,填写SBAR表单,拍照上传至微信群,便于医生及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将纸质表单留存作患者病情变化记录。b.医护交班:采用面对面交流方式,汇报患者病情,根据重要程度先后汇报病情变化,可用红笔标记急需解决、重点监测的病情,接班医生和护士需耐心倾听SBAR模式交接表内容汇报,尊重值班护士建议。c.病情变化时汇报:值班护士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时,在确认无误后,立即与主治医生或值班医生沟通,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并详细记录于SBAR模式交接表中,交接班时作详细汇报。

表1 AHF EWS评分

1.3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住院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包括护理效果和护理态度,均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3个评级,满意度为非常满意与基本满意之和。③采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CCTDI)评估SBAR模式实施前后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7],包括寻求真相、开放思想等7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均含有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6级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越强。④比较SBAR模式实施前后医生对护士查房时汇报病情的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3个评级,满意度为非常满意与基本满意之和。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53±1.44)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9.69±1.58)d,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6.932,P<0.00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例(%)]

2.3 SBAR模式实施前后CCTDI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SBAR模式实施前后CCTDI评分比较(分,

2.4 SBAR模式实施前后医生对护士查房时汇报病情的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SBAR模式实施前后医生对护士查房时汇报病情的满意度比较[次(%)]

3 讨论

有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8]。CCU作为用于诊治、监护冠心病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其监护质量对于冠心病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临床研究发现,若CCU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后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护理和治疗,不仅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而且预后效果较差[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联合护理方案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护患关系。究其原因:SBAR模式可避免工作内容遗漏、重复,通过合理分配可有效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为患者提供动态全程化护理,可提前发现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病情恶化的潜在风险,为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并尽早进行干预可有效避免心力衰竭进一步加重,从而降低发病率,改善护理效果,不仅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其经济压力,同时降低护患纠纷率,促进护患关系和谐。赵静等[10-11]研究指出,应用SBAR沟通系统可减少CCU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赵静等[10-11]研究指出,个体化SBAR模式交接表可使沟通流程规范化,有利于医护人员快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并可保障换班查房护士等能及时、准确传递患者病情变化等信息,实时了解患者情况,共享患者信息,以便于后期治疗、护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评判性思维象征者个体具有主动思考、审慎开放、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同时是医务人员所需的基础素质,其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工作能力[12-13]。多数CCU患者病情危重,对临床护理质量要求较高,实施有效的护理教学模式,提高护士护理能力,对CCU患者具有重要意义[13]。本研究采用AHF EWS联合SBAR模式,并将其应用于CCU病房护士教学培训中,通过建立SBAR工作微信群、运用相应交接表等方法,可发现SBAR模式实施后,护士CCTDI中各分量表评分、总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P<0.01),医生对护士查房时汇报病情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1)。与贾霞等[14]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护士主动学习收集、整理患者信息时,通过思考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其分析问题能力,并在其寻找解决方法过程中,增强求知欲、开放护理思想,同时护士通过此模式与医生沟通,分析病情,使护士专业水平提高,从而有效提升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成人AHF EWS系统联合SBAR模式可有效改善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且护士评判性思维得到锻炼,较单独应用成人AHF EWS系统可提高医生对护士病情汇报的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汇报病情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阅读汇报课的构建与效能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