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安全教育对行无创呼吸机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

2022-09-07魏雪莹魏玉洁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7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机导向

魏雪莹,魏玉洁,黄 芳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无锡214000)

Ⅱ型呼吸衰竭是临床多见的因患者肺部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综合征[1]。临床上多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使患者保持正常呼吸,改善肺组织缺氧状况[2]。近年来随着无创呼吸机的使用,但部分患者不了解无创呼吸机相关知识,担心仪器对自身产生影响或未及时保养仪器,导致在使用时出现安全问题,对患者心理造成负担[3]。常规护理对呼吸机知识普及较少,且对患者心理状态疏于关注,在临床中容易出现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治疗效果[4]。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主张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框架,根据患者描述的问题提出个体化护理方案,尽量满足患者需求[5]。但对此护理模式应用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报道较少,本文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安全教育对行无创呼吸机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7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80例行无创呼吸机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诊断[6]者;②有无创呼吸机使用指征者。排除指标:①重要器官功能严重损害者;②无法继续参与研究者;③患有恶性肿瘤者;④认知功能障碍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8~78(72.84±2.47)岁;病程2~9(6.21±1.11)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7]为16~22(19.07±1.52)分。研究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70~87(73.47±2.41)岁;病程3~11(6.41±1.16)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为17~23(19.18±1.68)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实施抗感染、祛痰、平喘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在使用呼吸机前均告知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方法及目的。上机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观察血气分析指标,同时注意观察患者对呼吸机的耐受情况。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安全教育。干预人员包括心理治疗师、主治医生及护士,心理治疗师负责给予患者心理辅导,医生负责制订护理方案,护士负责执行护理方案,及时发现并反馈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有人员均接受过相关以问题导向为基础的护理安全教育,且通过考核。具体内容如下:①梳理问题。根据患者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已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及汇总,如呼吸困难、呼吸机参数错误等。同时了解患者病情,倾听其感受与疾病困扰,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其负性情绪来源,共同商议解决措施,播放音乐或按摩帮助缓解患者负性情绪。②健康教育。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讲解关于无创呼吸机的治疗原理、目的等,并由家属向患者讲解无创呼吸机治疗注意事项,防止发生不良反应。③方案实施。首先与患者建立信任感,指导其对健康手册进行阅读,给予心理辅导。同时在下次教育前对上次教育内容进行复习,鼓励患者之间交流自身治疗的经验及已掌握的无创呼吸机治疗知识,根据患者病情情况给予心理辅导,使其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讲解呼吸机治疗的必要性,避免患者产生抵抗情绪,及时纠正其错误观点,直至确认患者已掌握呼吸机治疗知识。同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护理,给予患者支持及理解,鼓励患者调整自身状态,树立健康观念;在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时,根据患者身体状态及个人需求调节呼吸面罩及固定带,部分皮肤敏感的患者可选择使用皮肤保护贴,呼吸气体要经过加湿处理,且告知患者可在治疗间歇适当饮水。在使用无创呼吸机前病房护士应调节好参数,提高护士对呼吸机参数的掌握度,同时与患者积极沟通,调整好所需的参数。两组均护理4周。

1.3 观察指标 ①血气指标:在护理前及护理4周后采取患者动脉血,检测血气分析指标,包括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②心理状态:在护理前及护理4周后采用简式简明心境问卷(POMS-SF)[8]进行评估,共6项30个条目,每条目计0~4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心境状态越差。③应对能力:在护理前及护理4周后采用Jalowiec应对量表(JCS)[9]进行评估,包括面对、情感宣泄等60个条目,各条目均代表1项策略,每项计0~3分,分数越高表明效果越好。④肺功能:在护理前及护理后采用肺功能测试仪(浙械注准20182210345)检测患者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其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⑤并发症:观察两组护理过程中是否出现面部不适等并发症。⑥再入院率:比较两组1年内再入院率。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2.2 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护理前后POMS-SF、JC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POMS-SF、JCS评分 比较(分,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5 两组1年内再住院率比较 研究组1年内再住院3例,1年内再住院率为7.50%;对照组1年内再住院10例,1年内再住院率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34)。

3 讨论

Ⅱ型呼吸衰竭一般指在急性或反复感染等原因导致气管阻塞不断加重,最终产生不可逆的结果,导致病情加重,因呼吸机长期疲劳,致使肺部通气功能减弱,从而导致病情恶化[10]。无创呼吸机是通过面罩、鼻罩对患者实施正压通气以提高肺泡通气功能[11]。常规护理模式单向知识传输模式忽略了患者的个体差异,护理效果较差,从而导致患者恢复较差[12]。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可通过描述问题、倾听等措施明确患者掌握度较差的知识,了解患者个人需求,从而制订独立性护理方案,促进患者康复[13]。

本研究结果发现,护理后,研究组SpO2、PaO2均高于对照组(P<0.01),PaCO2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安全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析指标。分析原因: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安全教育给予患者及家属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知识教育,使他们对治疗有一定了解,纠正其错误认知,根据患者状态调节呼吸面罩及固定带,提高患者治疗适应度,更好地通过无创呼吸机有效改善患者气流受限,维持并增加患者肺部气体交换,同时有利于体内二氧化碳的排除。顾君玲等[14]研究结果显示,给予及时的护理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与本研究结果相似。使用呼吸机还可降低机体耗氧量,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水平,缓解因面罩对面部形成过多的压力导致患者出现的抵触心理。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重点观察其心理状态,给予及时疏导,且鼓励患者调整自身状态,可有效缓解其心理情绪,提高人机协调性,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从而缓解病情,进而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15]。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POMS-S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J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安全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应对能力,与以往研究类似[16]。分析原因: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安全教育可在护理前全面评估患者心理,分析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对可能影响患者心理因素共同讨论解决方法,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倾听患者对疾病或治疗存在的困扰及焦虑,并给予患者正向解答。张巧云等[17]研究结果指出,给予心理护理可有助于缓解症状,与本文研究相似。鼓励患者之间交流治疗经验,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同时加强与患者沟通,告知其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目的,纠正患者以往的错误认知,避免患者出现抵抗治疗情绪;还可鼓励家属参与到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一定程度的理解及鼓励,从而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其应对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FEV1、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安全教育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分析原因: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安全教育可在护理前全面了解患者病情,从而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或提出的困扰;同时给予患者及家属关于无创呼吸机的原理、目的等知识教育,提高他们无创呼吸机的知识掌握度,使患者治疗舒适度上升,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建立正确健康观念,更好地配合治疗,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18]。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1年内再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安全教育可提高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安全性,减少再次住院的次数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安全教育可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无创呼吸机的知识掌握度,可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有利于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机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