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美专创始人颜文樑美育思想探析
——中国近现代设计教育先行者研究系列

2022-08-04刘颖吴卫LiuYingWuWei

当代美术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赛会苏州美育

刘颖 吴卫 Liu Ying Wu Wei

一、背景

1.颜文樑(1893~1988)

19世纪下半叶,我国的社会经济危机日益严重,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我国划定势力范围,并占领大量租借地。巨大的社会危机唤起了中国有识之士的忧患意识,他们开始思索着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拯救中国的社会问题。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主张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实业。但随着甲午中日战争失利,洋务运动宣告失败,民族危亡的形势更加严峻,这使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真正要学习的是西方先进的政治、教育制度。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在此背景下,许多年轻人远涉重洋,出国留学,只为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来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不仅是我国文化教育的转折点,也成为了我国美术教育思想的转折点,对中国的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时的中国社会处于新旧更替、文化碰撞的变革时期,人们对于变革的呼声接连不断,文化教育面临着迫切革新的局面。在这一时期,大批留学海外的青年美术家归来,投身于祖国的美术教育热潮中。中国美术开始进入了新时代,涌现出的美育思潮主要以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美学观念为主,青年美术家们提出需要重视美育的发展。在他们的推动下,美术教育开始广泛开展,并逐渐得到重视。1912年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提出了国民教育的重要性,美育得到了重点关注,蔡元培希望通过美育来培养公民健全的人格。由于蔡元培的感召和国外美育思潮的影响,各种公立和私立美术专门学校纷纷开设。1922年苏州美术学校由颜文樑创办,1932年苏州美术学校正式更名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并在1933年增设了实用美术科。这一时期的教育变革,对中国的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颜文樑的美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有利的客观条件。

二、颜文樑个人简介

颜文樑(1893~1988,见图1),出生于江苏苏州,他的父亲颜元,师从晚清巨匠任伯年,与吴昌硕来往密切。在父亲的艺术教育熏陶下,颜文樑从小便耳濡目染,并表现出了卓越的艺术才能。颜文樑6岁时便进入私塾读书并展现出了绘画天赋,图画成绩优异。12岁时在诚正学堂学习,开始学习国画。1906年,颜文樑(13岁)进入长元吴公立高等小学进行绘画学习,绘画水平迅速提升,颜文樑毕业后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做学徒,并在这里学习制版、印刷等技术,积累了许多实用技术。在这期间,颜文樑得到了商务印书馆所聘的日本画家松岗正识的欣赏,他悉心指导颜文樑的绘画学习,提高了颜文樑的美术观察能力,使颜文樑对油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启了颜文樑学习西方艺术的大门。

1912年,颜文樑(19岁)听从父命,从上海辞职回苏州,专心学习绘画,在苏州新剧社绘制布景,布景的场景以电车、洋房、火车居多,画面栩栩如生,这勾起了颜文樑对油画的向往,他便立志要开始学习油画。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他的油画作品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19年颜文樑(26岁)举办苏州美术“画赛会”,这是我国美术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美术展览,成为了中国现代美术展览史的开端。1922年,颜文樑(29岁)创办了苏州美术学校,在1928年(时年35岁)已经初具规模,同年,颜文樑决定去法国留学,在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在这期间不仅进行了西方油画的学习,还对欧洲艺术进行了深入考察。这次留学丰富了他的美术专业知识,油画技法也逐渐成熟。1931年颜文樑(38岁)毕业回国,并决定采用希腊式建筑风格来重建苏州美术学校校园,改善学校环境。在1932年,经民国教育部批准,苏州美术学校正式更名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33年颜文樑(40岁)应徐悲鸿之邀,兼任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1952年,经过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苏州美专并入了华东艺术专科学校(今南京艺术学院)。同年,颜文樑(59岁)担任中央美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颜文樑的美育理念与先进的教育主张,不仅推动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为中国美术教育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对学院的办学理念与定位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颜文樑的美育思想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实用型人才,推动了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创新与发展,是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开创者与传承者。

三、颜文樑美育思想探析

纵观颜文樑的美育思想,可以概括为“倡导美育举办画赛会”“倡导并重视实用美术”和“倡导美术与科学结合”三个方面。在推广大众美育方面,他通过举办“画赛会”、创建美术馆,提高民众审美能力,开创了我国美术展览先河,是中国策展第一人。在学校教学上,他重视实用美术,力求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实用美术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在绘画创作实践上,他贯彻运用写实主义审美原则,倡导美术与科学相结合,对色彩、透视学的科学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促进了西洋画创作技法的普及和发展。

1.倡导美育举办画赛会

在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文明融合的大背景下,由于受到西方国家的现代文艺思潮影响,中国传统文人墨客三五小聚、品茶论画的形式开始发生转变,产生了近代画会这样新的组织形式。在画会中,绘画爱好者们聚集在一起,各抒己见,借此希望对社会产生影响,重振民族艺术,于是这类聚会形式逐渐变成了交流思想与传播文化的主流场所。颜文樑在这种环境下,开始践行着自己的美育思想,并发起了苏州“画赛会”这一活动,成为中国第一位策展人。在1919年的1月1日,首届苏州“画赛会”(图2)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画会及各类美术团体积极参与展览,展览的内容是在全国各地征集到的名家书画。此次展览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首个全国美展,通过以画会友来促进艺术的发展,“画赛会”的宗旨是:“提倡画术、互相策励、仅资浏览、不加评判。”苏州“画赛会”持续了30余年,成为了我国现代历史上举办时间最长的展会活动。“画赛会”打破了艺术以往仅限于文人墨客交流的方式,以艺术展览的形式将中国的艺术交流带到了公共空间,带动了公众共同参与美术批评与鉴赏的行列,成为了艺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苏州“画赛会”每年元旦节举行,为期14天,一共举办了25次,25场展览观众共达到20万人次,推动了大众美育的发展,积极践行了美育思想在中国的普及。

由于苏州“画赛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画家、艺术教育工作者纷纷慕名而来,艺术教育与艺术普及工作逐渐被重视起来。1922年7月,颜文樑与胡粹中、朱士杰等人在海红坊苏州律师公会会所创办了苏州美术暑期学校,这就是苏州美专的前身。在同年的9月,便成立了苏州美术学校,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名的美术专科学校之一。1927年,颜文樑为了满足更多民众参观艺术品的期望,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中国近代第一所美术馆——苏州美术馆(图3)成立了,这所美术馆继承和发扬了“画赛会”的优秀传统,面向全国举行展览、出版与研讨活动,这座美术馆成为了当时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颜文樑认为苏州“画赛会”通过作品展览可以提高大众审美水平与鉴赏能力,创办美术学校可以培养人才,而创办苏州美术馆可以提高社会各阶层的精神享受,促进艺术交流与传播,这几样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共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颜文樑在“吴中美术界联欢大会”中说到:“我山明水秀之苏州,成为世界美术之中心,而光华灿烂之美术世界。”颜文樑的这些举措,促进了艺术教育理念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的艺术传播形式发生转变,为21世纪初的中国美术教育立下汗马功劳,大大促进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2.倡导并重视实用美术

颜文樑的青少年时期正处于“西学东渐”、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年代,颜文樑在论文《艺术教育今后之趋向》《从生产教育推想到实用美术之必要》中集中反映了他的实用美术教育思想。在《艺术教育今后之趋向》中颜文樑提出“我们如果留心过去艺术教育的情况而加以分析,则18世纪以前的艺术,其所教育趋向于美的装饰的,而也是再现的。19世纪后的艺术,则趋于实用的、综合的,而也是创造的。”颜文樑将他的实用美术的美育思想贯彻应用于办学过程中,并进行了教学实践。苏州美专创建于1922年,践行着以实用美术为基础的教育体系,为20世纪初的中国培养了大批实用美术人才。颜文樑不仅创办学校来培养美术人才,而且从自己的实用美术教育思想出发,与时俱进地开设了相应的学科,先后设立了西画系、国画系、艺术教育系、实用美术系、艺术师范系、动画科等专业,以满足社会对实用美术人才的需求。

2.苏州“画赛会”

4.苏州美专创立的印刷制版工厂

5.《九色鹿》,动画短片

苏州美专在1933年开设了实用美术科,创立了印刷制版工厂(图4),这个印刷厂的建立,开创了中国美术院校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先河。苏州美专的印刷制版工厂为学生提供了教学实习的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当时的校刊《艺浪》的排版、印制等工作几乎全部由师生共同参与,成为了重要的教学实践活动。《艺浪》不仅成为了高校之间思想交流的阵地,还为学生开阔了眼界,使苏州美专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成果,扩大了苏州美专的影响力,推动了当地印刷制版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动画艺术逐渐在国外兴盛,引进后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动画浪潮,使颜文樑认识到动画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并决定通过动画这一学科来带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到了1950年9月,颜文樑与动画家钱家骏等人商议开办动画科,学制2年,这便是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中的动画专业。苏州美专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虽然并不完善,但对后来的动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苏州美专动画科的设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动画人才,开启了新中国的动画事业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享誉国内外的动画短片《小蝌蚪找妈妈》《九色鹿》(图5)就出自苏州美专动画老师钱家骏之手,《哪咤闹海》(图6)、《三个和尚》等经典动画片都由苏州美专毕业的学生参与制作,他们也成为了我国动画界的领军人物与中坚力量,为中国的动画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3.倡导美术与科学结合

1922年,梁启超发表了一场关于“美术与科学”的演讲,他用现代西方文化的基本理念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任务引出科学和美术,提出“真美合一”的观点:真就是美,美就是真,求美要先从求真开始。对于这一时期的中国人来说,以科学为基础的西方写实绘画无疑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油画以严谨的科学性和丰富的表现力使颜文樑受到了震撼,他认为绘画的客观、真实需要借助西方绘画的科学原理,通过科学来产生美。颜文樑这种提倡创新与变革的思想符合新文化运动追求民主和科学的精神,顺应了那个时代发展的潮流。

颜文樑是中国最早将西方写实绘画理论成功运用于绘画实践的画家之一,他具备不断探寻真理的科学精神。当时绘画的画材非常少,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不断实验,自己制作各种绘画颜料,几近痴迷的状态。他善于观察和研究自然界的形状和风景,并进行归纳总结,他对构图、色彩等专业知识规律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探索。颜文樑对于作品严格要求,力求将最真实的作品呈现给观众。颜文樑对透视和色彩学最感兴趣,他刻苦研究西方绘画的技巧,深入研究分析透视原理,因为它们可以合理地展示事物的特征,总结创作过程中的经验,得出距离和光线会对事物的颜色产生影响的结论。颜文樑在1957年出版了《美术用透视学》(图7),后在1978年出版了《色彩琐谈》(图8),该书中提及色彩的发现、使用以及如何进行配置,与之前的色彩学相比更加容易读懂、被大众所接受。1928年颜文樑对光照条件下的各种明暗变化特别痴迷,创作出了经典作品《厨房》(图9),这幅作品获得了法国春季沙龙荣誉奖,是这一时期研究和运用色彩以及透视原理进行绘画的结晶。画面光源统一,色彩丰富变化,物体繁多而不乱,画面既富有变化又和谐统一,这幅作品充分体现了他高超的绘画技巧与扎实的造型能力。

7.《美术用透视学》,1957 年出版

8.《色彩琐谈》,1978 年出版

9.颜文探,《厨房》,1928

颜文樑追求科学的精神顺应了20世纪初期提倡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为当时沉闷的中国画坛注入了新的生机。他对于科学规律进行的归纳与总结,促进了西方美术创作手法的普及与推广,为中国美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结语

颜文樑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先驱者之一,为了中国美术教育奋斗了一生。他重视大众美育,举办“画赛会”,建立了苏州美专和苏州美术馆。这些举措促进了艺术交流,向大众普及美术知识并提高社会大众的审美水平,传播了优秀的艺术文化,推动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他主张实用美术与纯美术并重,把他的美育思想运用在办学过程中,开展了实用美术教育,设立了西画系、国画系、实用美术系、动画科等专业,使教学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设立印刷制版工厂,为20世纪的中国培养了大批实用美术人才。颜文樑倡导美术与科学相结合,认为艺术与科学之间是紧密关联的,他用科学精神与严谨的研究作风为中国现代写实绘画创造了一个典范,在颜文樑科学的艺术观念下,写出了《美术用透视学》《色彩琐谈》等理论专著,为美术理论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与实践经验。

在社会的动荡与变革中,颜文樑的艺术道路充满了曲折与艰辛。颜文樑辛勤耕耘,坚守在美术教育的第一线,用先进的美育思想促进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他奠定了现代美术教育的基础,推动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颜文樑以谦逊、坚韧的精神对艺术进行传播,并用毕生精力投入到艺术的实践、教育与传授中去,为我国的艺术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颜文樑的美育思想,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教育遗产,对我们当今的美术教育实践与教学有着巨大的借鉴与启发意义。

注释:

[1]蔡元培(1868~11940),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2]张敏敏:《颜文樑美术教育思想述评》,《美与时代(中)》,2021年第7期,第80页。

[3]任伯年(1840~1895年),浙江省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人,晚清著名画家。

[4]吴昌硕(1844~1927),浙江省孝丰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5]吴昀辰:《颜文樑美术教育思想研究》,苏州:苏州大学,2011年。

[6]松岗正识,日本西画家,画风极为写实。

[7]颜文梁:《现代美术家画论 作品 生平 颜文梁》,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

[8]姜雨虹:《颜文樑实用美术教育思想研究》,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4。

[9]胡粹中(1900~1975),江苏省苏州人。早年与颜文梁等创办苏州美术学校,全国美协会员,先后在西安、北京、青海、苏州等地举行个人画展。

[10]朱士杰(1900~1990),江苏省苏州人,擅油画。中国第一代油画家、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现合并为南京艺术学院)和苏州美术馆创始人之一。

[11]陆宇澄、刘丹:《颜文梁与苏州美专》,《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年第6期,第84页。

[12]王勇:《苏州美术馆——中国美术史上第一馆》,《美术大观》,2006年第12期,第12页。

[13]颜文樑:《艺术教育今后之趋势》,《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63页。

[14]钱家骏(1916~2011),江苏省苏州人,中国内地动画导演、美术设计师、动作特效师,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

[15]朱远如:《苏州美专动画科缘起与发展研究》,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16]于富业、姜璐:《“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美术与科学”观点的发展与影响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第145页。

[17]孙彦琼:《颜文樑对苏州现代艺术教育的塑成》,苏州:苏州大学,2017年。

图片出处:

图1来源于:https://m.baike.so.com/doc/4282351-4485630.html

图2来源于:https://baike.baidu.com/item/苏州美术专科学校/8372570?fr=aladdin

图3来源于:https://j.eastday.com/p/15783 22223014855

图4来源于:http://g.itunes123.com/a/201806 20201100780/

图5来源于:http://yxwh5.com/donghua/dong hua/3927.html

图6来源于: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1834438681/

图7、8来源于:陈苏翔.颜文樑美术教学实践中“科学”“美”和“实用”的历史考证[J].中国美术,2019(04):24-33.

图9来源于:https://new.qq.com/rain/a/20210929a0gbeb00

猜你喜欢

赛会苏州美育
我国体育赛会志愿服务类型与理论视角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美育教师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