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液压耦合原理自制颅内压监测在重症颅脑损伤脑室出血患者术后护理的效果观察

2022-07-25张余梅郭颜清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脑室血肿耦合

张余梅,林 燕,郭颜清

(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南康 341400)

脑室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颅内压的变化是颅脑手术后的一项重要观察指标,因颅内压增高的发生与临床表现存在时间差,监测不及时易错过治疗时间窗。因此,颅脑损伤和高血压等脑出血患者的颅内压变化应通过颅内压监测实时观察。但目前颅内压监测仪(12万多元)及一次性ICP监测探头(1.2万多元),费用昂贵,在基层医院很难使用。研究表明[1],利用应用液压耦合原理自制颅内压监测,实时监测颅内压的变化,可为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对临床护理也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能降低脑出血术后引起的脑灌注压降低、脑血流量减少、脑缺氧与缺血造成的昏迷和脑功能障碍、脑疝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研究以我院治疗的重症脑室出血术后患者66例为观察对象,分析实施液压耦合原理自制的颅内压监测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⑴因外伤性、非外伤性而引发的脑室出血,并经临床确诊者;⑵术前评估患者GCS评分3~8分者;⑶无手术禁忌症,均需开颅手术治疗者;⑷对本研究目的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⑴患有恶性肿瘤者;⑵患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⑶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者;⑷患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障碍者;⑸各器官功能患严重恶疾或衰竭者;⑹因动脉肿瘤或其他血管疾病而引发的脑室出血者;⑺有手术禁忌症者;⑻患有精神疾病或智力有障碍者;⑼严重排斥或抗拒本研究者;⑽临床资料不全者。

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8月入院治疗的重症脑室出血术后患者66例,将其中采用常规监测的33例为对照组,将采用液压耦合原理自制的颅内压监测的33例为实验组。对照组男16例,女17例;年龄22~76岁,平均(41.26±3.69)岁;GCS评分为3~8分,平均(4.69±1.02)分;其中12例为外伤性单纯硬膜外血肿,5例为硬膜下血肿合并脑内血肿,7例患者为混合性血肿(硬膜外、硬膜下、脑内均有),9例为高血压脑出血致脑内血肿;其中小学与初中以下文化、初中与大专以下文化、大专与大专以上文化分别为13例、15例、5例。实验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23~75岁,平均(40.56±4.26)岁;GCS评分为3~8分,平均(5.16±1.32)分;其中11例为外伤性单纯硬膜外血肿,6例为硬膜下血肿合并脑内血肿,8例为混合性血肿(硬膜外、硬膜下、脑内均有),8例为高血压脑出血致脑内血肿;其中小学与初中以下文化、初中与大专以下文化、大专与大专以上文化分别为14例、11例、8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症、文化水平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监测,观察患者心率、脉压、瞳孔、血氧饱和度及GCS评分等指标变化状况。

实验组在监测患者心率、脉压、瞳孔、血氧饱和度及GCS评分的观察基础上外加颅内压力的监测——术后应用液压耦合原理自制颅内压监测即已留置脑室外引流管接口处用三通开关连接传感器和脑室外引流装置,传感器连接监护仪压力模块,调零后监护仪显示压力参数;根据ICP增高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理。轻度ICP增高:15~20 mmHg根据病情给予观察,可以暂时不干预处理;中度ICP增高:21~36 mmHg需要给予抬高床头、放出脑脊液、遵医嘱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干预处理;重度ICP增高:>36 mmHg给予急查头部CT排除颅内再出血可能并做好急诊术前准备。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处理及时性(病情变化至手术时间),依据患者处理时间的长短进行评分,时间越短患者评分越高,依据患者评分分为优(80~100分)、良(55~79分)、差(0~54分)。(优+良)/例数×100%=优良率。

②脑出血患者预后。发病后半年至1年患者恢复情况分级:Ⅰ级为死亡;Ⅱ级为植物生存、长期昏迷,且呈去皮质和去脑强直状态;Ⅲ级为重残,需要他人照顾;Ⅳ级为中残,生活能自理;Ⅴ级为良好,成人能工作、学习。良好/例数×100%=有效率。

③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情况。

④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包含脑疝、颅内再出血、颅内感染、颅内积气、中枢性高热、低颅压等。(脑疝+颅内再出血+颅内感染+颅内积气+中枢性高热+低颅压)/例数×100%=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差异性分析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Wilcon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与处理及时性比较实验组恢复良好患者、处理及时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处理及时性比较/n

2.2 两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比较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比较/±s

表2 两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比较/±s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n 33 33 t P住院时间/d 16.65±3.91 14.62±2.10 2.627 0.005医疗费用/万元15.65±1.62 12.86±1.34 7.623 0.000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针对重症脑室出血患者实施液压耦合原理的自制颅内压监测仪,对患者病症治疗有重要意义,可直接观察患者颅内压情况,从而准确评估患者病情,改善预后,进而降低临床治疗死亡的风险,提高病症治愈率[3-4]。颅内压监测可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直观的颅内压变化情况,方便医师依据其结果,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病情,避免评估误差事件的发生。在既往研究中我们知道甘露醇进入患者体内后可迅速提升血浆渗透压,促进组织脱水,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但该药物亦可造成患者水电解质紊乱,血容量急剧增加,继而引发心力衰竭和低钠血症,有严重的毒副作用。本研究依据患者颅内压变化调整甘露醇的用药量,通过颅内压监测可有效避免药物的频次使用,从而避免过度用药,减少了因药物蓄积而引起的肾衰竭[5]。传统重症脑室出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颅内压监测监护,需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瞳孔、生命体征、病情,需频繁照射患者瞳孔,从而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但对患者的并发症仍无法准确预判[6]。本研究通过颅内压监测,可直接观看监护仪屏幕,随时掌握患者颅内压变化,可有效发现患者病情风险,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7],从而保障病房护理工作有序进行,方便护士,减轻工作量。除此之外,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预后恢复情况、处理及时性较优,住院时间较短,医疗费用较低,并发症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经液压耦合原理自制颅内压监测可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

患者颅内压力随病情的进展不断发生变化,但若患者处于高峰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患者的脑血管微循环出现障碍,造成静脉回流受阻,从而使细胞与其间质水肿,造成难以逆转的恶性循环,甚至发生脑疝,最终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呼吸与循环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危害性极大,故准确监测患者颅内压,及时判断患者病情,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8-9]。

综上所述,针对重症脑室出血患者,实时颅内压监测,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使医生对患者病情有更加直观的判断,有效预防患者病情恶化,为临床抢救赢得宝贵时间,降低临床病死率,方便医师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及合理用药,减轻护士工作量,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对患者病症治疗有积极作用,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脑室血肿耦合
成人幕上脑胶质瘤切除术中进入脑室相关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基于增强注意力的耦合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