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循认知差异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2022-07-25黄佳佳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学措施小学数学

黄佳佳

摘要:小学生受到身心发展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自身的个体认知方式及认知能力差异性会比较显著。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合理化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遵循认知差异,并以其为基准合理设计数学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可以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将因材施教原则贯彻并落实到实际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本文主要就遵循认知差异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分析,摒弃固化的教学模式,合理使用差异化教学方式,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认知差异;小学数学;教学措施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教育目的即为对学生逻辑思维表达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加以培养,以此还可为推动学生未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使数学教学活动在家长群体、教师群体及社会中获得广泛关注。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赋予学生行为目的以及计划性的特征。教师应当站在心理学的立场上,遵循认知差异,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安排好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及热情。同时还需要践行新课标理念,遵守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将新课改理念更好地落实到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给学生创建自我发展的良好平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1    小学数学教学中遵循学生认知差异的必要性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认知差异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首先,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如此方可获得良好学习效果,但若没有兴趣及爱好作为动力,则学生学习效率将会难以得到大幅度提升。针对此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重点内容,实现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然而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予以重视,仅将教学效率的提升及教学进度的追赶作为主要内容,一味追求学生数学考试成绩的提升,对良好的数学知识应用环境、数学学习氛围的构建也并未予以足够重视,对于现有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更新、调整并未加以关注。同时,课堂中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陈旧、落后,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丧失,学生学习欲望、学习热情也难以被激发。针对此现象,教师要遵循学生个体差异,找寻学生兴趣丧失的原因,实施针对性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次,增进师生互动。分析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发现,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学生在解题时不重视提升、总结、思考,或在知识复习时并未参考教师的指导意见展开能力培养、知识复习等活动,同时还有部分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并未及时向教师或他人寻求帮助,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盲点之处将会不断积累,进而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学生前进欲望、学习兴趣将会逐渐丧失。对教师而言,在课堂中并未为学生充分表达自我提供空间,在课堂中以威严的形象示人,在课下也未与学生展开亲切的交流,引导学生以正确视角对待数学学习活动。

教师在课后巩固时,也没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得教师所制定的教学方案可行性较低,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在充分尊重学生认知差异背景下,教师为提高所制定教学方案的可行性,则需要与学生展开密切交流,由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最后,提高多媒体应用的合理性。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也成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教学手段,有助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善。然而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时存在过度依赖的现象,将备课任务均交由计算机完成,最终所呈现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与学生并无密切关联,教师也并未有效衔接各项教学内容,致使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势不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未得到体现,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兴趣丧失。也有部分教师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难以从根本上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达不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仍采取传统的黑板、板书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并未更新,阻碍小学数学教学现代化改革。而在充分遵循学生认知差异背景下,教师将会以学生学习需求为依据,选择相适应的教学课件,以提高课堂教學效率。

2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策略

2.1以生为本教学,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比较强,小学生在解决各类数学问题时,所产生的认知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要合理把控好学生的学情,并以其为基准,开展各项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学有效程度。锻炼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使得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教师还要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

教师需要将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全面落实到数学教学课堂上,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发展诉求,合理设计相应层次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流程,正确引导学生,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若学生的自主能力比较强,那么就需要引导并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若学生的自主能力比较弱,那么教师不可一味地去批评学生,要正确引导,以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2.2提升理解能力,探究知识奥秘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知到,针对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对于知识的理解主要是结合实际生活,方可获得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与生活实际结合,展开相应的知识讲解活动,以此推动学生知识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见解。新课标中强调学习模式的创新,要让学生由原本的被动接受数学知识转变为积极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极快,可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需要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发挥其优势。这样可以把一些较为抽象化的知识转化为更为生动形象的知识,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以及发展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讲解“分米与毫米”的知识时,以学生所掌握的“米”的知识为基准,深度分析分米以及毫米。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收集相关的影像资料进行教学,让学生分别观察分米以及毫米为单位的物体,这种探究形式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2.3小组合作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推行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合理调整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开展丰富的数学教学活动,加大对合作教学的重视程度。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自行组建学习小组,小组内的成员相互探讨和交流,这样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真正做到优势互补。

通过实践调查可以了解到,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时常会遭受到各类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数学活动开展的难度比较大。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的力量汇集在一起,共同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同时学生也可以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探究兴趣变得更加持久,学生也可以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到合作的意义,强化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此外,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弥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习的热情自然变得更高,也会收获更多的数学知识。

举例来说,在开展“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将学生合理划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让每个学习小组都去寻找11个2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板,然后教师让学生将这些正方形的纸板拼凑成长方形,看能拼凑出多少个长方形,之后让学生去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以及周长。小组当中的成员分工较为明确,彼此相互交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4差异化提问,增强学习自信

通过前面的分析发现,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入差异化教学理念,可与数学学科教学需求、发展需求相契合,并可与素质教育改革实际需求相迎合。然而,差异化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却不尽人意,分析主要原因,即为大部分教师对于差异化教学理念的落实仅停留于表层阶段。实际上,因学生个体不同,学生智力发展水平也有差异,所形成的学习基础也不尽相同。学生在进入小学校园前,学习基础已存在一定差异,如部分学生在进入小学前便已掌握部分数学知识,然而部分学生并未过多接触数学知识,还有部分学生智力发展较为缓慢。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差异化的课堂提问,兼顾不同发展水平学生所提出的实际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增强。学生正确地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将会获得满足感、喜悦感和成就感,之后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展开课堂学习活动,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言,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学习“100以内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应充分考虑学生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以此保障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启发性,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习成绩、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提问时,便可提出带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差及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而言,则可以提出基础性问题为主要原则,以此确保所提出问题在学生可解决的能力范围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带领学生解决课堂问题,使学生的自信心逐渐增强,缓解了学生对于数学学科所产生的畏惧情绪。

2.5设计差异化作业,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课堂作业差异化。数学作业发挥着巩固知识的重要作用,对于加强学生数学知识基础而言,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应重视必要基础题的设计外,还应强调差异化作业的设计。教师可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情况为其设计三种层次的作业:第一层次为基础题,与教材中所提供的例题相仿,此部分题目要求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完成;而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则可选择具有一定难度,题型较为复杂的题目;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适当补充附加题,以此拓展学生数学学习思路,丰富学生解题思维,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其次,课外作业的差异化设置。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应避免一刀切现象。设定差异化的课外作业,可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根据学生学习需求不同分别设置综合题、发展题、基本题、提高题。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可选择基本题,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可选择发展题、综合题,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选择发展题、综合题、提高题。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发现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难以理解书本中的题目,处于中等层次的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解题方式,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熟练应用所掌握知识。针对所存在的差异,教师可设计分层次的课后作业任务,如要求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正确完成竖式中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的移动即可;而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要求其在教材中选擇不同类型的几道题计算;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要求其从实际生活出发,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实现知识迁移。

3    结语

分析我国各阶段的教育体系发现,数学均为一门重要学科,所以,教师需要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作为重点,以学生学习特点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此外,教师还应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重点,促使学生以兴趣为引导积极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以致用能力。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依据学生所存在的认知差异现状,选择相对应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调节并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更为积极自主地投入数学教学活动当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左烨.基于儿童认知差异的教学策略探索[J]. 新课程(综合版), 2019(07):45-46.

[2]陆萍.农村小学数学差异性教学策略的研究[J]. 数学大世界,2016(05):87-88.

[3]葛代粉.基于儿童认知差异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 小学生,2019(11):101-102.

[4]曾佳蓉.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例谈[J]. 基础教育论坛,2021(9):69-70.

[5]姚勇吉.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 学周刊,2021(22):51-52.

[6]张兰.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1(10):111-112.

[7]徐晶晶.差异教学理念下提升小学数学提问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求知导刊,2021(36):32-33.

[8]万媛.基于差异教学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研究[J].数学大世界,2020(5):17.

[9]谭敏.差异教学方法对促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性[J].好日子,2021(33):163.

[10]祁静.差异化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J].数学大世界,2021(3):89.

猜你喜欢

教学措施小学数学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效率的措施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MOOC在高职公选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初中语文活动式教学分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