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仰的力量

2022-07-22丁良跃

党史文苑 2022年6期
关键词:于都县大鹏金华

丁良跃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百年历史风云,一代一代的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铸就了中华之英魂,凝聚了磅礴之伟力。在赣南于都县,有这样一位忠于党、忠于自己理想信仰的革命先烈,他具有丰富的治军和军事指挥才能,一生为劳苦大众而辗转奔波,为信仰的共产主义而奉献终身。他就是红二十军军长肖大鹏。

红色五月,花落云霞,柳丝悠长。在这个花海的季节里,我有幸登门拜访了红二十军军长肖大鹏的孙子肖光伟,倾听他讲述他爷爷的红色革命故事,眼前仿佛瞬间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

出身书香门第

在肖光伟家的客厅正面桌子中央上方,端放了一块用镜框镶嵌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上面写着:“革命烈士证明书,肖大鹏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落款为“一九八三年六月三十日”,并加盖了公章。在证书左侧还有表格及文字记载:字第“144377”号,姓名“肖大鹏”;性别“男”;出生时间“1913年”;籍贯“江西省于都县梓山公社”;生前所在单位及职务“红二十军军长”;参加革命时间“1931年”;入党(团)时间“党员”;牺牲时间地点原因“1932年在兴国县作战牺牲”;批准机关时间;填发机关时间(盖章)已盖了“于都县人民政府”公章;执证人姓名称谓及住址“肖观长,继子,梓山公社、大队”;抚恤金额“60元”;备注。

一张烈士证书,就是一名革命烈士。我们的话题自然是从这张装裱好的“革命烈士证明书”说起,肖光伟对我说,爷爷肖大鹏的这张“革命烈士证明书”有几处地方填错了:爷爷的出生时间、牺牲时间、地点和原因等书写有误,爷爷肖大鹏出生于1908年,1931年第三次反革命“围剿”时在于都银坑平安村以“AB团”“反革命”罪名被错杀。

肖大鹏的父亲叫肖金华,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二,肖金华的哥哥,也就是肖大鹏的伯父叫肖金兰,肖金华弟弟,也就是肖大鹏的叔叔叫肖金芳。肖金华是清末当地的一名秀才,生有二子,分别是肖大鹏、肖大宾,但肖大鹏未生育孩子,仅肖大宾生有七个女儿。

肖大鹏的叔叔肖金芳生有五个儿子,他们与肖大鹏属相同辈分,肖金芳的三子叫肖炳光,小名灶女子,1964年去世,按照字辈肖大鹏和肖炳光互称为堂兄弟。

肖炳光也生有五个儿子,其中五子叫肖观长,1931年出生,中共党员,在会昌县西江供销社布匹门市部工作至退休,1995年去世。当时因肖金华的两个儿子肖大鹏、肖大宾均没有传后人,经家族决定,由肖炳光五个儿子中的老五肖观长,按照字辈算是肖大鹏的侄子,将其过继给肖大鹏为继子,帮肖金华这房延续香火。

肖大鹏的继子肖观长,生有二子,也就是肖大鹏的孙子,分别为肖北京、肖光伟。肖北京生于1962年,1981年顶替父亲岗位,也在供销社工作至退休。肖光伟出生于1971年,初中文化,他小时候常常听父亲讲爷爷肖大鹏的革命故事,18岁毕业后,开始从事汽车运输,2004年起,他涉足工程业务,带领妻子和儿子负责做桩基础等工程。

肖光伟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肖光伟的妻子叫蓝秋珍,夫妻生育了二女一子,现两个女儿已婚嫁,儿子叫肖三多,也就是肖大鹏的重孙,从广州某空军部队退役返乡后,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了一家建筑工程公司。

从小立志为大家

肖大鹏又名锡汪,外号蒋屋老,1908年9月出生于于都县梓山乡下肖屋村(今于都县梓山镇梓山村屋背组)。肖大鹏小时候的家是一个几代人相融、叔伯兄侄众多的大家庭,父亲肖金华是有名的大秀才,也是当地梓山、固院一带的乡绅,家族里的各种红白喜事,都少不了他負责主事,生活较富庶、安逸。

据说,肖大鹏出生时,她母亲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满身穿着盔甲、高大勇猛的古代将军,向她走来。肖大鹏的母亲顿时感到无比惊骇恐惧,大叫而醒来,发现原来是南柯一梦。后来,呱呱落地的肖大鹏果然长得天庭饱满,面庞较宽,尤其是长有一对明亮而大的双眸,面相非常英俊威武。

肖金华教子勤学严厉,从小给了肖大鹏知识、道德、温暖和快乐,这样的家庭培养肖大鹏自幼坚强独立、酷爱学习的品德。到了发蒙的年纪,父亲肖金华将肖大鹏送入县城求学,肖大鹏也不负众望,学业取得优异成绩。年少时代,除了读书非常聪明外,肖大鹏还练习武术,练得一身好本领,体力好、力量大,一个人可以同时与几个人对抗,在野外奔跑的速度特别迅速,有时家里的猎狗都追不上他。

二十世纪初,是个政治风云激荡的年代,肖大鹏于1924年升入昌村中学,看到社会上的不公平、贫穷、动荡,让他认真思考社会现状,常暗中阅读进步书刊,开始热心追求真理,积极参加进步学生组织的报告会、讲演会和清查洋货等反帝爱国运动。

赣南早期优秀共产党人

1926年10月,党组织在县城中小学开展学生运动,肖大鹏积极响应,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选为县城中小学生联合会和昌村中学学生会的主要负责人。在求学中他孜孜追求,苦苦摸索,终于找到了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确立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成为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青少年时代,和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样,肖大鹏开始投身于革命斗争的实践,在漫漫长夜中苦苦摸索,为自己一生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1927年1月间,中共于都中心支部派肖大鹏和李骏等人,赴武汉参加毛泽东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参加南昌八一起义。在返回于都途中被捕,国民党士兵将他关进了牢房。

他母亲得知肖大鹏被关押的消息后,心急如焚,父亲则马上花重金、托关系,央求自己的学生蓝炳荣出面,将他保释回家。一回到家里,母亲心疼地将他锁在房内,严加看守,不让参加革命活动。一天夜里,肖大鹏趁母不注意,跳窗逃跑到禾丰。同年,他同黄剑峰诸人积极发展党组织,建立农民协会,组织地方武装,使于都南乡的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从1928年起,肖大鹏组织和领导了里仁暴动、攻打于都县城、桥头暴动等,历任红七纵队分队长、红军独立第二团第一营营长、赣南暴动指挥部总指挥、红二十军第一七二团团长等职,参加过攻打赣州城及第一、第二次反“围剿”等战斗。

1930年12月“富田事变”后,肖大鹏奉令调任红二十军军长。1931年,蒋介石在第二次“围剿”被粉碎后,仅仅隔了一个月的时间,又发动了第三次“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这次反革命进攻,中央决定将红七军、红二十军调往中央革命根据地。红二十军接到命令后,回到中央苏区的于都平头寨(今于都县银坑镇平安村),在平头寨红二十军却以“AB团”“反革命”被整编解散了。肖大鹏被错杀前对同志们说:“不要怕,我们没有做坏事,要相信党……”肖大鹏被杀害时,年仅23岁。

1945年,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其昭雪平反,追认为革命烈士。对于“富田事变”这一历史事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第403页则有这样的定论:1930年至1931年间发生赣西南和闽西的“肃清‘AB’团和‘社会民主党’的斗争,是严重臆测和逼供信的产物,混淆了敌我,造成许多冤案、假案、错案,教训是深刻的”。

短暂而壮丽的一生

天色越来越晚,可我想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我说,你家有没有肖大鹏的遗物?肖光伟说,过去了几十年,家里的老房屋又倒了,已经没有留下任何东西。我又问,那么肖大鹏的画像是怎么画的?肖光伟继续说,我也不晓得爷爷长什么模样,我父亲也从来没见过他。因为我父亲不是他的亲生儿子,是他同房的堂侄子,过继给他的这房接续香火。由于我的姑姑与他长得非常像,但在画像时姑姑也已去世,所以爷爷画像是依照老人的女儿相貌画的,如今在于都县烈士纪念馆、赣州市天竺山烈士纪念馆里,至今供无数人瞻仰的肖大鹏画像及雕像,都是以那张画像为蓝本。

肖光伟说,原来我同村有个小名叫“拗巴”(音译)的人,是于都盘古山钨矿的退休职工,可惜他在2002年去世,他非常了解爷爷的那段历史。

“拗巴”以前曾告诉我,当时,我们这里屋场有几名伙伴,他们与肖大鹏是同龄人,年纪相差不大,有一天,他们相约结伴去兴国报名参加红军,但不知何因,过了几天后,他们又全都回到了家。

“拗巴”说,苏区时期,本村隔壁有一户蓝姓地主的房子被大火烧着,刚好肖大鹏带领队伍经过,远远看见这边浓烟滚滚,他赶紧骑马带兵一道过来救火。那时,我们这屋场岽背是一片树林,非常茂盛,长有许多的樟树、杂树。每到傍晚,常常看到十几名骑马的红军指战员,他们来到肖大鹏的房屋旁,下马后将缰绳拴在屋后的树上,然后在肖大鹏家里开会至深夜。“拗巴”还说,肖大鹏结了婚,他看过肖大鹏的妻子,姓朱,是我们本村竹砂下人,一直跟随在部队里行军打仗,肖大鹏牺牲后,她也不知音讯了。

我脑海中对英雄的具体形象,开始越来越清晰了,仿佛他就站在我的眼前,伸手就可触及他,又好似我已靠近他,走入了他的心灵深处。

肖光偉对我说,说到爷爷肖大鹏,必须说到另一个关键性人物——谢象晃,他是红二十军中唯一一名大难不死的副排以上军官。谢象晃也出生于1908年,兴国县人,时任红二十军第一七二团副官。后来,谢象晃参加了长征。长征结束后,他担任陕北第三后方医院的院长,在一次掩护伤员的战斗中,谢象晃的右腿不幸中弹被截肢。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江西省民政厅厅长。

肖光伟又想到了什么嗫嚅道,记得在1983年,当时74岁即将离休的谢象晃厅长拄着拐杖,拖着一条腿来到我家里。那一年,我妻子蓝秋珍的爷爷还在世,也是一位老红军。于是,两个老红军待在一起说不完的话题,聊了许久。在离开时,谢象晃问我父亲,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那时,我的哥哥已经顶替在供销社上班了,我姐姐又已出嫁,我年纪还小,所以父亲赶忙回答他,谢谢厅长关心,我们家里没什么困难。

谢象晃还是依依不舍,拄着拐杖在我家老屋前后、上下转悠,连堆放杂物的阁楼也不放过。结果,挪开阁楼沾满灰尘的物件,现出抹了白灰的墙壁,上面有龙飞凤舞的笔墨,模糊中依稀可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诗句。在这之后,我们家与谢老就一直没有了联系。

肖光伟说,爷爷肖大鹏居住的那栋老屋建于清末,是曾祖父肖金华亲手建的,新中国成立前后进行了多次修缮。记得爷爷住的屋子里的天花板上盖了楼板,四面墙壁粉刷了白粉,当时我才十多岁,隐隐约约看见墙上写了许多毛笔字,字体写的是草书,龙飞凤舞的。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老屋的厅堂因火灾烧过,屋梁被熏得黑乎乎的,我们也从老屋搬入了新建的房子。1998年,这里发大水,老屋墙体被洪水浸泡倒塌。如今,这块老屋的遗址依旧,地面上长满了杂草,遗址前后已矗立了几栋新房。

回顾历史,我们不忘初心;铭记历史,我们缅怀英雄。

责任编辑 / 汪 洋

猜你喜欢

于都县大鹏金华
张金华
于都县潭头村:推动乡风文明 打造幸福新农村
岁朝清供
于都县中小学武术开展状况调查研究
看图纸
启航
三棱锥中的一个不等式
陈金华
Vorticity vector-potential method based on time-dependent curvilinear coordinates for two-dimensional rotating flows in closed configurations *
赣州市于都县第二中学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