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苏区的消防工作

2022-07-22周景春

党史文苑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政府救火

周景春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进行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和探索中,党和苏维埃政府积极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建设,开创了土地革命新局面,扩大了党和红色政权的影响,培养了一大批领导骨干和组织、管理人才,铸就了伟大的苏区精神。与此同时,党也领导苏区军民开展了消防工作的初步探索,在民间原有防火救火设施基础上,通过成立组织机构,颁布法令规定,加大宣传督导等途径,来增强群众防火救火意识,纠正错误的引发火灾行为,为保障苏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推进革命战争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建立组织机构

中央苏区时期,党和苏维埃政府充分认识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探索建立消防组织机构。不仅在苏维埃政府内设立民警厅、防空防毒委员会,而且在红军队伍中设立中革军委防空处、瑞金城市防空委员会。同时,在上述机构组织章程中规定相关的防火救火内容,并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开展防火救火活动,初步具备消防性质。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召开,大会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及经济政策等重要决议,选举产生中央执行委员会作为大会闭幕后的最高政权机关。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中央人民委员会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内设外交、军事、土地、内务、财政、教育、司法、劳动、工农检察等部和国家政治保卫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地方苏维埃政府的暂行组织条例》明确规定:“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之下设内务部,部之下设民警厅、刑事侦探局;城市苏维埃政府主席团下设内务科,科之下设立民警所、刑事侦探局。”1932年6月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内务部的暂行组织纲要》明确了民警机构的主要任务:“一是调查户口,登记生死和婚姻;二是维持市面治安;三是禁止烟赌;四是设置街灯、管理街道卫生。刑事侦探机构的任务是侦察、逮捕盗窃、抢劫、杀人等刑事罪犯。”

根据上述规定,一些地方苏维埃政府建立了相应机构,设立红色民警厅和刑事侦探厅,有的成立了红色民警局,下设内审科、执行科和民警队等机构。1931年9月闽西红军收复长汀城后,经中共闽粤赣特委批准,中共汀州市委、市苏维埃政府成立。市苏维埃政府下设内务部,并成立了汀州市红色民警局。汀州市红色民警局设在长汀城白马庙郑宅,全局招收民警60余人,内设内审科、执行科和民警队。主要任务是维护汀州市区街道、市场、码头等公共场所的交通治安秩序;夜间组织巡逻执勤,防盗防火;侦破案件,处理灾害事故,查禁烟毒、赌博,清查户口,编钉门牌,登记生死,管理旅社业、街灯设施等。不久,红色民警局下设消防队,购买水枪等消防器材,开展救火训练。

过去各城市民警局的组织,是属于各城市苏维埃内务科,对于日常工作开展,各地没有统一的办事机关,因此民警工作存在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两年来对于各城市民警的工作成績很少。为加强民警工作,1933年10月24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内务人民委员部发布命令,决定将民警局的组织改变为独立系统的组织,在本部直接指导之下建立民警管理局,省设立民警分局,各城市设民警厅,大的城市在民警厅之下设民警所。这样民警的组织系统建立和健全起来了。

此外,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暂行组织法(草案)》规定,各地方苏维埃政府还设立防空防毒委员会,该委员会设委员五人至七人,其任务为指导居民群众防御敌人飞机轰炸的各种必要事项,比如设立号炮所、构筑飞机洞、准备防毒用具等。

在同一时期,红军防空也随着战争要求而兴起和发展,保障革命战争有序开展。1931年11月2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成立。1933年5月8日,中革军委从前方移驻瑞金乌石垅后,所属总参谋部设一局(作战)、二局(情报)、三局(队列、管理)、四局(通信)、五局(训练)和化学研究室,一局下设防空科,负责计划指导全军防空工作。1933年10月27日,依据中革军委《关于防空组织法的规定》成立中革军委防空处,暂由处长(上级指挥员)、文书员、飞机场主任3人组织之,职责包括:消极的防空(另有指示)、积极的防空(防空排任之)、防空人员的训练(特科学校防空连)和航行工具(飞行场)。该机构成立后,配合中央劳动与战争委员会拟定并颁发有关防空防毒气的文件,要求各苏区战略点和军队师以上司令部均要成立防空排,以担负防空任务;还组织了防空训练队。

1933年7月,由驻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政治部和训育部发起,召集瑞金城各机关代表讨论防空事宜,为严密防备与对抗敌人飞机的轰炸成立瑞金城防空委员会。该委员会对瑞金城的防空警报、信号、传达,闻警后的动作、防毒设备、救火设备、肃反、简易防空防毒办法、对空射击的布置等,均有很好的组织与计划。

开展防火救火活动

党和苏维埃政府在组织领导消防工作的过程中,整合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开展防火救火活动,推动消防工作正常化。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条令,宣传普及消防知识和防火警示教育,发动民众参与其中等,有针对性开展一系列防火救火活动,初步形成“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构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和理念,有力地保障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

苏维埃政府组织发动民众积极开展防火救火活动,进一步加大防火救火动员力度,增强广大民众防火救火意识,知晓防火救火的重要性。1933年5月17日,《红色中华》刊登的《简易防空防毒法》明确规定:“(一)防空……每家至少要常备一个太平水桶放满水,以便万一房屋被炸起火时,用来救火……(二)防毒,每家都应有可以关闭的门户窗户,以便遇毒气来时关闭起来。屋的四周孔隙要塞满不要到处通风。”广泛宣传防火措施和知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5月27日,中央国民经济部专门发布《关于倡办粮食合作社与建造谷仓问题》的第2号训令要求:各分区要建造谷仓,保存谷子,免致耗损。训令发布后,中央政府将其作为一项紧急的建设项目,指定中央内务部市政管理局协同国民经济部粮食科尽快作出规划和实施建筑。当时谷仓建筑的标准是:“一、隐蔽;二、交通方便;三、安全、防偷、防火;四、防潮;五、通风效果好。”防止粮仓因火灾等受损,有效保障粮食安全。

1933年8月,中革军委颁布《严密防空防毒,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训令,决定建立防空观察和警报制度,设置对空观察哨,每日在敌机可能飞来时间以内,在四周能向远方瞭望的处所,酌设对空观察哨。每一观察哨须经常有二人以上对空观察,如发现敌机飞来时,即以约定警报信号通知驻地。统一规定警报信号方式,对空观察哨用号炮或打锣、吹竹筒(如能听到时),以及旗号、烧烟火等作为警报信号。在驻地附近须设传达哨,经常听着或看着对空观察哨的信号,以便传达到全驻地。在驻地内每隔一百步要设铜锣一面,并指定专人管理,一闻警报各处锣手都要传达锣声,使全驻地都很快地知道,但除发现敌机以外,概不得打锣,以防扰乱。

1933年8月19日,《红色中华》报道《瑞金举行防空总演习》消息:为了严密的防备与对抗敌人飞机轰炸,红军政治处和训育部发起的召集瑞金城各机关代表讨论防空事宜,成立防空委员会,如关于警报、信号、传达、闻警后的动作、防毒设备、救火设备、肃反、救护、简易防空防毒方法、对空射击的布置,均有很好的认识和计划,并于7月23日上午7时举行了瑞金城防空总演习。演习中,各机关、团体全体居民闻得警报,均能动作迅速,对空射击严密布置,秩序井然。这是中央苏区组织的一次规模最大的防空演练。

同时,苏维埃政府还开展了防火警示教育宣传。1934年4月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命令(中字第六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第24条明确规定:“以反革命为目的,放火焚烧房屋、山林,致国家及居民遭受重大损失者,处以死刑,其情形较轻者处六月以上监禁”,对放火烧山人员给予严重处罚。4月19日,《红色中华》报道《会昌反动分子放火烧山》消息:春耕运动中,加紧镇压反革命毁坏山林。高排区烧去196块山林。会昌放火烧山的现象以高排区最严重。全区统计,被烧的山林大小有196块之多,而大部分还是木梓山、茶油山。这种严重现象当然是反革命分子存心破坏苏维埃法令的阴谋。高排区第五乡有一个冒称中农的地主钟三寿,因为革命后他的全部茶山、木梓山都被分给雇农贫农,他再也不能依靠山林来剥削群众了,于是便用放火烧山的阴谋来企图报复。直到最近,中央土地部派人到该区检查工作,经过化装调查,才把这个反动地主查出,现在已于本月六日的群众公审大会上把他枪决了。会昌的同志们警觉起来!保护我们苏维埃的山林!迅速开展查田运动!严厉制裁放火烧山的反革命分子!

在艰苦的条件下,苏区消防救人队因陋就简,购买水枪等简易消防器材,积极开展救火训练,并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相关的防空袭救火灾的消防设备,比如自制的喷水枪、钩镰、斧锯及水桶等,尤其是设计制作防空投毒气的防毒具(炭包)、护目镜、飞机洞防毒门帘、防毒头布套、口罩等物,都有一定的效果。在敌人最残酷的轰炸屠杀当中,避免不了烧夷弹和硫黄弹的抛掷,因而每条街巷每一个房屋,都应有计划地组织消防救人队,以免发生火警,并配备救火设备。同时,苏区民众纷纷响应苏维埃政府号召,积极加入防火救火队伍当中。

中央苏区时期消防组织机构的建立,一系列具有鲜明性质的防火救火活动的组织开展,对中央苏区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苏区消防是防灾救灾的生力军,肩负着日常宣传防火救火知识、有计划地组织动员群众开展防火救火工作,发挥了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是保障苏区经济建设、巩固发展红色政权的重要举措。苏区消防经过短时建设,同时还能较好地配合和支援军队作战。大量的防空防火工事的构筑,战时可为军队隐蔽指挥场所、隐蔽行动、储存军用物资等提供必要的工程设施条件;战时动员的人民防空防火力量,可以为作战部隊提供必要的兵员补充,对提高军队的反空袭作战和保障能力提供人力支援;平时的防空防火教育,战时广泛深入的防空防火动员以及切实有效的防空防火措施,使广大红军指战员做好心理准备,增强防护信心,激励斗志,发挥了稳定军心士气的作用。

中央苏区消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消防的伟大探索。党和苏维埃政府探索将民警局的组织改变为独立系统的组织、在红军防空工作中兼具防火性质,有效保护了苏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消防工作继承和发扬人民消防为人民的宗旨,加强消防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积累了宝贵经验。

责任编辑 / 马永义

猜你喜欢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政府救火
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百年锦绶堂传递红色初心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
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中的协商民主探析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电视机起火了
消防员救火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统一发行的流通货币
雪孩子救火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成立与撤销的历史思考
隐姓埋名六十载——会昌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长钟亚庆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