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课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初探

2022-07-19梁红文

高考·中 2022年3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高中生物

摘 要: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战略是打造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型人才,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履行教育职责,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政策,贯彻核心素养的教育方针,老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情怀,同时恪守道德准则规范自身行为,促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当前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现状,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学校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有效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概念,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以及自我存在的价值,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念,弘扬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一、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存在的困难

(一)遭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容易产生叛逆情绪。生物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多且杂,不少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并且,这一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当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虽然为生活提供不少便利,但是其中也存在大量消极的内容,很多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也混在其中,而网络的优势在于会放大外界声音,这样将会加大高中生被不良因素影响的概率[1]。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有误

当前不少高中生物教师仍未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只管将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对于学生个人的素质和发展水平不闻不问,长此以往,难以塑造高素质人才,违背新课改下的教育目标,限制学生的个人发展。不仅如此,部分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教学方式有误,传统的课堂模式不利于学生形成发散思维,教师一味灌输自己的想法,没有了解学生的感受,久而久之,学生不再适应教师讲課的方法,不仅没有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育的实践意识不强

虽然部分高中生物教师逐渐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且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是教师在课堂中只是将正确的观念、正确观念的积极作用传达给学生,并没有加强实践教学,如此一来,导致不少学生产生错误认知,认为只要认真听讲、牢记荣辱观念,足以完成学习任务,并不了解自身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正确的、良好的道德规范,无法加强实践运用,因此,造成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差距,违背核心价值教育的核心[2]。

二、高中生物课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

高中生物课程主要从分子细胞、遗传进化、稳态调节、技术工程几个部分依次展开。由于应试教育背景下,课程任务较重,教师难以在一节课上既传授生物知识,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输送给学生,因此,教师在备课之前,可以深入分析一下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于教学目标中有意识地体现某种价值观,寻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比如针对分子细胞这节课程,教师通过思考发现,以细胞作为切入点,从细胞的生长与增殖着手,将生命的价值渗透进去,让学生既学到细胞单元知识,又体会到正确的生命观念,可谓一举两得。

(一)以细胞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形成友善平等价值观

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必须针对学科类型,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高中生物是带领大家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学科,因此,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详细讲解生命起源,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的研究方向,接着过渡到生命个体,让学生知晓生命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升华教学内容,促进正确生命观念的形成[3]。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一年级必修一“细胞的生命历程”为例,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从微观跨越到宏观,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展示细胞图片,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建造细胞三维模型,在模型中标出细胞各结构的名称,通过原核细胞的模型展示,学生知晓原核细胞的构造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鞭毛以及DNA,真核细胞的构造则多出线粒体、高尔基体和细胞核,这样可以使学生基本了解细胞和细胞的构成,可以快速理解和记忆知识要点,使得课堂结构富有层次感,也可以使学生产生新奇的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幻灯片展示下列文字内容:任何时间的流逝都伴随着细胞的出生与死亡,而生物由不同种类的细胞组成,正如细胞会历经出生、发育、成熟、繁衍、衰老和死亡,生物的一生也在经历这一过程。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细胞是如何增殖的呢?”以此激发学生产生探究欲望,调动主观能动作用,带着疑问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细胞增殖的视频,在视频中,可以明显看到细胞增殖呈现周期性变化,其中前期和中期都是为复制做好准备,在后期和末期细胞完成复制过程,原本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引导学生看完视频内容后,教师指出“每一段周期变化都是细胞在为增殖提供准备条件,正如细胞增殖,人类一生也需要历经各个阶段比如学习、工作,而只有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才能为将来的美好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某一环节出现差错,那么都会留下隐患。不仅如此,细胞结束一次增殖之后,分裂之后的两个细胞也要开始下一次增殖,这种指数型的增殖形式是细胞繁衍的主要途径,而人类也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的技能,不能因此懈怠。”教师在讲解细胞的生命历程过程中,需要始终将细胞的概念与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观察细胞的增殖过程,学生体会到人类的繁衍来之不易,更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体恤生命、敬畏生命,从而产生正确的生命观。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和生命之间的平等性,学会珍惜同伴和其他生物,养成团结友爱、敬畏自然的美好品质。

(二)以生态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爱护环境、形成文明和谐价值观

文明不仅是人类的灵魂所在,也是一个国家的价值体现,争做二十一世纪文明青年,促进国家的发展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可以基于高中生物的学科特点,将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4]。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二年级必修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为例,教师在讲解之前,可以先带领大家观看《航拍中国》记录片,视频中展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山明水秀,在观看短片的同时,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激发内心深处的爱国之情,在观看途中,教师时不时夸赞我国的自然风光,带给学生美好的享受;正当学生沉浸在美丽的景色当中,教师话锋一转,说道“近年我国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随之利用幻灯片展示各种被破坏的环境,比如河水污染变色,空气污染严重,沙尘暴,雾霾天气增多,树木遭到大面积砍伐等图片。比如可以结合热点,向学生播放2017年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内容,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分析这一实际案例,分析塞罕坝如何从原本光秃秃的沙地变成如今绿水青山的国家森林,并从中反思总结学到哪些道理。通过幻灯片展示塞罕坝从一棵树到一片“海”的生态奇迹,学生不仅体会到国家栽培林场的决心,还了解到原本树木被大肆砍伐、原始森林退化的塞罕坝在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之后,变成如今每年提供超过数百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基地。了解到塞罕坝经历了宣战期、阵痛期、模范期。宣战期从塞罕坝人民挖坑造树开始,经历长达数十年的过程,这一地区初步成林;阵痛期代表塞罕坝人民坚决守住阵地的决心,由于地理因素,塞罕坝居住条件十分恶劣,但即便如此三代人依然严防死守;模范期标志着塞罕坝生态建设目标终于实现,荒漠变成绿色森林。在课件的协助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被激活,形成自我反思,根据探讨主题和教师提出的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使得原本严肃、发人警醒的话题通过互动形式增添一丝趣味性。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时,一定要让学生自身感受到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仅是一句口号,跟每一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以此帮助学生真正建立文明的价值观。

(三)以科技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形成富强民主价值观

科学是人类探索世界的方式,也是真理的具体体现,只有了解科学、感知科学才能够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只有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才能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因此,老师可以以现实生活中的科技成果作为切入点,在高中生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渗透科学观。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二年級选修三“科技探索之路”为例,教师在讲课之前,通过幻灯片为学生播放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合体完成自主对接的视频。在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教师不断强调神舟系列给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改变,比如移动通信、超清电视转播、网络传输等,通过空间站与载人航天的对接,实现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大事,通过讲解科技实际的应用,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价值所在。同时结合生物学科,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天宫实验室,介绍我国挑选了各种植物种子带到太空进行培育,进行太空育种试验,比如中科院上海植生所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种植拟南芥、水稻等植物在轨栽培研究,并观察各种植物在太空环境下会对生长和抗病性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研究太空环境下培育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农作物新品。拟南芥在太空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循环。通过介绍太空实验室生物等实验,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养成良好的科学观,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生物,从而转变思想观念,对于学习生活逐渐产生积极的态度。

(四)以药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遵守信用、形成诚信法治价值观

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也是文明社会的象征,成为遵守信用的公民,对于社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这种优秀的价值观念,规范学生的品格与行为。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三年级选修三“动物细胞融合与单体克隆抗体”为例,课程开始之后,老师可以带领大家复习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知识,随之引出“动物细胞融合”这一概念,学生不仅产生联想,植物体细胞可以通过杂交增加产量,那么动物细胞融合会发生什么?由此,方便教师进行对比式教学,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融合,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单克隆抗体的动画,展示灭活的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过程,通过视频内容,学生初步了解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成效,紧接着教师将事先在网络或者书籍上搜集到的素材通过幻灯片介绍给大家,以此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单克隆抗体药物比如利妥昔单抗的实际例子,学生通过文字和图片资料知晓单克隆抗体对于医学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之后,教师引出抗体药物给人体带来的不良反应症状,剂量过大或过小都会一定程度抑制药物的作用,这就需要临床医学的不断观察与及时调整,对于药物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通过药物作用,学生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及科学用药的重要性。为加大学科的关联性,还可以以克隆技术作为切入点,通过讲解基因生物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转基因生物的两面性,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与实事求是的态度。老师可以带领大家认识转基因技术在种植领域的应用,例如:甜椒、西红柿、土豆、玉米产量方面实现质的飞跃,降低种植成本、增强作物的抗虫性、打破季节壁垒全年供应全部变成现实。与此同时,带领大家认识到负面作用,为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身边事例中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可以适当联系实际,比如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网上关于转基因热点话题,接着抛出数据论证“俄罗斯科学家研究发现,食用转基因食物老鼠的死亡率,是没有食用转基因食物老鼠死亡率的6倍”,这样,学生从中认识转基因食品的两面性,从而更加认真严肃地去思考生物技术带来的安全争论,思考基因给人们的伦理、责任带来的挑战,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学生感受到诚信的价值,从而规范自身的行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尽量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热点相结合,教导大家通过生物概念形成发散思维,运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会辩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去看待事物,提高学科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透过社会新闻分析原因,鞭策学生成长为具有正确思想、端正行为的社会主义青年,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

结束语

国家建设离不开栋梁之才,要想将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因此,生物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需要基于生物学科的特点,升华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坚定的理想信念,完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自我认知。老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手段,创造并践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落实教育的职责和使命。

参考文献

[1]黄燕红.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案例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

[2]陈明.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J].高考,2019(16):103.

[3]王清刚.课改3.0背景下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37):116-117.

[4]辛香梅.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J].教师博览,2020,1033:59-60.

作者简介:梁红文(1972— ),汉族,广东大埔人,福建省厦门市华侨中学,生物一级教师,生物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中学生物教学。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高中生物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几点思考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