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微视频的合理应用

2022-07-14于丹

魅力中国 2022年3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课堂

于丹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第二中学,河北 滦平 068250)

引言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信息化步伐,传统的文本演示及PPT 教学手段略显落后,局限了学生的应用能力,难以满足新时代人才的知识需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微视频应运而生。这是近几年来一种新生的教学方法,它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将教材知识点制作为精简的短视频,借助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将课本上比较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不仅可以加深知识要点的掌握程度,还能使用它来学习上机操作步骤,让信息学技术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内容印象,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信息技术,也使学生的形象和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再加上教师的参与,枯燥繁杂的信息要素变得立体化,大幅度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课堂效率,学生拥有充裕的时间独立思考消化课堂知识,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养。目前关于微视频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水平不高,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部分教师坚持传统教学模式,意识不到先进便捷技术的重要性[1]。对此,要积极科普微视频技术的良性作用,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引导,结合视频更好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内容,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更加认真。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视频的意义

(一)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微视频的播放时间通常设置在5 分钟左右,与普通视频相比,它具有内容多样化、传播方式广、扩散速度快的优点,并将音、图及动画整合在一起,使枯燥乏味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变得充满乐趣。由此,学生们会更倾向于新颖的视频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在微视频的帮助下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索,激发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的教育水平。

(二)突破学科时空限制,减轻教师压力

微视频的共享功能使其在信息教学中变得更加重要,其可以激起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热情,并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上它不仅可以囊括课本知识,还可以使老师进行备注讲解,更加方便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外,双方可以随时随地的高效沟通,学生遇到瓶颈或者难以掌握的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共享视频实时解决问题,也可以和教师讨论探索,以此增强学生的交流技巧与主观能力。在微视频的帮助下,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灌输,利用课余时间在互联网平台上共享信息技术资料,自主复习知识要点,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教师的行业压力。另外,每个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进度都不同,教师应该熟知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比如利用微视频可以进行反复观看学习的优势,可以对一些基础格外差的同学进行重复教学。一方面,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查漏补缺,检查自己在制作过程中是否有知识点遗漏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

(三)知识内容更加明确,提高学习效率

教育心理学研究显示,初中生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状态,很可能因出小差而错过课堂内容。这种情况下如果课堂氛围沉闷、师生缺乏互动,那么知识传递率可能会折损一半。而利用微视频将内容碎片化处理后,知识脉络清晰呈现在学生眼前,重点、难点更为集中,在教师的同步讲解下顺利吸纳相关要点,帮助学生锻炼了思维逻辑,使他们更加高效高质的完成课堂学习[2]。

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视频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生对微视频教学的适应程度不同

微视频对学生的学习一定是有帮助的,但也并不能简单地一蹴而就。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同,相比于计算机上进行的教学,有的学生可能会更愿意接受传统教学,或者短时间无法转变自己的学习状态,无法适应这种教学方式;有的学生可能会把对微视频教学的兴趣转变成对计算机依赖,这时候微视频在他们眼中就不是一种教具,而是娱乐偷懒的工具。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期,有的孩子天赋好可以凭借微视频发挥学习能力,而有的孩子可能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低,妨碍了原本正常的学习进程,更会有些心理不成熟自控能力较低的学生会因此荒废学业。这些情况下微视频教学不仅没有起到正向作用,还反而耽误了青少年的学习[3]。

(二)学校和学生对微视频的重视程度较低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在初中课程中就不被重视,将微视频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就更加困难了。传统的课程每周安排密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需要上机操作的课程,受机器数量,教师团队的影响,每周只能安排寥寥几节,而这几节课的间隔时间也很长。学生可能只把这门课作为繁重课程中放松身心的一节课,对课程内容重视程度低,学生甚至在上下一节课后就会忘记上一节课的内容。因此对课程内容的丰富和重视程度也是学校和学生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微视频应用的整改措施

(一)融入网络资源以突出课堂趣味性

初中生更喜欢有趣的游戏项目,而不是枯燥的理论学习。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信息技术课程老师要注意将微视频特点与时代发展需求相融合,以课本的基本内容为出发点,运用大数据在互联网上广泛搜索贴合学生生活或最前沿的教学资源,并将网络收集到的资源与学科教材相结合,对这些复杂艰涩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简化,从优化教学内容及方式两方面来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积极性。利用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可以掌握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更实用的操作,能够极大程度上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幻灯片中如何添加声音”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微视频的帮助下,播放一段6-10 分钟的flash 动画,利用其简短生动、真实直观和有趣的优势,向学生详细展示课前精心制作的课件,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他们也会自然而然地参与到课堂中。这时候,老师结合视频讲解知识和具体制作方法,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进行练习实操,夯实理论基础。甚至在大部分学生掌握“为幻灯片添加声音”技术后,任课教师可以扩展延伸,将当前最流行的多媒体软件与信息技术相对应,为学生们解释这些流量软件是如何制作出吸人眼球的短视频,帮助学生清楚认识到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价值。

(二)创设真实教学情境以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阶段属于辅修学科,仅靠每周一节课的零碎时间,很难让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因此,有必要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率,以便学生能够理解所涉及的技术理论。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该课程本身的良好优势,营造一个温馨快乐的教学环境,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达到最佳学习状态。然后利用微视频教学模式,情景融合,让学生自然进入模拟情景中,将重点内容添加到创建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意识到信息技术知识在实际中的多方面运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高效完成课堂作业,同时也能让其熟练掌握基本操作,使教学效果得到质的飞跃,大幅度提升学生课堂体验感。

例如在PPT 制作内容上,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找到麦克风视频,让学生使用他们的文字,带领学生进入“PPT 制作”场景中,然后利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详尽的操作步骤,讲解完毕后让学生进行实操练习,保持微视频、模拟情景及演示三者的无缝衔接,从而巩固加强学生们完成任务的能力。再者,介绍计算机硬件、软件设备时,由于现实原因无法拆开电脑主机,学生看不见其内部结构,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视频方法,对电脑的硬盘、运行主板、声卡显卡、内存设备以及散热系统等部分进行直观拍摄,从多角度、多方位、动态直观地记录细节。利用互联网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真实构造,能让该项内容在学生脑海中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从而加深记忆[4]。

(三)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以确保微视频的有效性

虽然我国信息化发展十分迅速,但对于一些同学来说,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很多机会接触信息技术,课堂上系统的教学理论对他们而言可能是陌生的,甚至是难以理解的。因此,遇到难度较大的内容可能会降低部分学生的自信心,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学习热情衰退。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教师要精读熟知教材编排,筛选出必学重点,优化难点,对知识进行系统分类,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微视频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并对能力差的同学及时进行辅导讲解,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如在“图像采集与处理”一课中,教师可以提前把教学内容大致分为简单和相对复杂两大板块。对于简单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演示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从而快速掌握相关要领[5]。对于更复杂的知识来说,可以将其组合成微视频,比如动画设计、文字嵌入这种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环节,教师可首先向学生全面展示一遍,让他们大致了解流程;接着用微视频播放加工处理的内容,二次加深印象;最后,在二者的基础上让同学们上机操作,并随时提供微视频回放,以有效降低课程难度。由此可见,微视频教学模式在初中教学应用中应该以学生为基础,根据不同个体的特点促进同学们个性化发展。

与此同时,教师要明白一个原则,那就是信息教育不仅仅是纯理论式教学,它更注重于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捕捉即时信息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紧跟互联网社会的步伐,不被时代所淘汰,而合理挑选微视频教学的内容与播放时间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当利用新鲜有趣的主题情景或动画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后,要集中于重点内容的讲解上,避免重复、冗杂及烦琐的解释,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们的课堂效率。到验收课堂成果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上机操作,将自己的所学知识、所悟技巧应用于实际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短板,真正做到教材与技能的融会贯通。与此同时,可以组织精通计算机的优秀同学不定期开展信息技术竞赛、微视频制作比赛及主题创意大赛等活动,让他们在信息技术舞台上肆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实力。比赛结束后,可为获奖者颁发奖章或物质奖励,在增强同学沟通的同时,也能激发更多人对信息技术的热爱。

(四)加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微视频具有重复性,它可以被多次反复观看,因此同学们可根据自身学习习惯及进度选择播放速度、次数,这种特性与小组学习模式非常契合。上文也提到,老师可以将课本里的重难点制作为微视频,组织学生搭建合作小组,大家相互交流想法,探究讨论思路,共同解决学习上的瓶颈,在沟通中加深对章节知识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此外,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还能体现出微视频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家的信息综合素养[6]。

(五)提高学生知识巩固能力

阶段性巩固学科知识应该是教师授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学生通常会忽略已经学过的知识,主动复习的欲望几乎为零。因此需要教师课前利用微视频设计好本节课用到的巩固课题并发给学生,每个微视频对应一个知识要点,观看视频后也会有相关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重温知识体系,还能梳理规范学生的操作流程。最后,老师又可以把反馈回来的优秀作业集合做成微视频,公开播放,在学生群体中起到鼓舞激励的积极意义,提升同学们的主观性。

(六)创新教学形式以提高课堂活力

大多数教师采用传统模式,照本宣科地给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然后控制计算机进行演示,毫无新意,学生们也早已厌烦这一形式,因此课堂效率并不高。引入微视频、创新旧方法、注入新活力已成为现阶段老师们的教学指南。只有结合时代不断地改革,才能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更加清晰[7]。例如,在“认识计算机”课堂上,教师先给同学们全面介绍教科书中计算机的结构,重点讲解其主机和软件系统,通过二次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电脑有基本印象,接着教师利用“动物与生态环境”为例,结合微视频动态讲解电脑内部结构。比如主机就是一个生态环境;硬件、软件相当于动物和植物等等,把有趣的资源融入信息技术课程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快乐学习。

四、结束语

社会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标准逐渐升高,伴随着新一轮的新课改,教师不得不进行课程创新,为传统教学注入全新的发展活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利用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微视频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让同学们在课堂上的求知欲更加强烈,并使其保持高度专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发挥微视频即时性、共享性和方便性的特征,打破课堂小小区域范围的限制,从而实现线上线下合作教育的目标[8]。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微视频的应用,明白该技术在我国教育行业的巨大潜力,结合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学校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提升学生整体信息技术素养的同时,优化自身教学手段,实现双方共赢的美好目标。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程课堂
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中小学装备管理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甜蜜的烘焙课堂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美在课堂花开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