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类高职院校应急安全课程思政的探索

2022-07-14何克奎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摘要】本文以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安全类高职院校应急安全课程思政的内涵及价值,提出以“三三制”完善课程思政管理机制、以“准军事化管理”凝练应急安全类专业课程思政特色、以“三教”改革优化课程思政体系等实践对策,并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深入的思考,以促进国家应急安全事业不断发展。

【关键词】应急安全课程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5-0047-0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更好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求,应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加大对应急安全行业的改革力度,创新应急安全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当前国家提出“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等思政教育改革要求,为了与时俱进,积极响应国家提倡,安全类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模式。

一、安全类高职院校应急安全课程思政的内涵

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要求,也是大思政背景下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方式。应急安全专业是安全类高職院校重点专业之一,在该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须先深刻领会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内涵,进而理解安全类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内涵。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成功应对许多重大突发事件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1998年的抗洪到2003年抗击“非典”,从2008年的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到2020年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应急管理事业不断取得突破,也为国家未来的安全发展指明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经验,先后就加强和创新应急管理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讲话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体系完整,成为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其中包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观、“社会安定有序”的治理观、“坚持应急法治”的法治观、“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发展观、“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的方法论等,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的原则和实践方向。安全类高职院校落实课程思政,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融会贯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精神要义,将其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育学生忠诚当担、勤学苦练、竭诚为民,争做党和人民的守夜人;全面把握中国特色应急管理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角度认识应急管理实践,提升学生对中国特色应急管理文化的认同;指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认识应急管理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态文化,以应急管理文化的大发展促进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二、安全类高职院校应急安全课程思政的价值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着一系列威胁,总体国家安全观被提出,继而对安全类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安全类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在培养新时代的安全类人才方面具有重大价值。

(一)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职责使命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安全类高职院校实施专业课程思政贯彻这样的价值理念,能够教育引导学生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职责使命,把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标准和目的;同时,启发学生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及时回应群众的诉求,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积极争取群众的支持,有效解决群众的困难,努力做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

(二)保持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

忠诚本质上是一种价值选择,是为了解决“服从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忠诚也是一种情感选择,即对所选择的事情抱有较高的热爱程度。安全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为党和人民培养消防救援队伍的忠诚卫士。因此,安全类高职院校在实施应急安全课程思政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英雄、崇尚英雄、争做英雄,坚决扛起保民平安、为民造福的神圣职责,让学生牢记党的宗旨、厚植为民情怀,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三)树立纪律严明的优良作风

应急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标准、规范、程序的重要性。安全政策法规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标准,安全管理条例条令是应急管理工作的规范和程序。因此,高职院校实施应急安全课程思政,需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应急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安全法律法规的内容,同时融入一些生动、真实的消防应急救援事例,以帮助学生形成纪律严明的优良作风,养成遵守规则纪律、执行规范的自觉意识。

(四)培育安全稳定的心理素养

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高要求、高负荷、高压力、高风险的职业特殊性,因此日常需要对应急管理工作者的心理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管控,使他们时刻准备紧急救援,有决心和勇气打恶仗、打硬仗,“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高职院校实施应急安全课程思政,要突出安全稳定的心理素养价值引导,通过应急心理管理能力建设,实现“育才”和“育德”相融合,提升学生在特殊状态下的压力管理能力、心理危机应对能力、心理创伤修复能力和灾后心理救助能力,使学生在未来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时,能正确识别和科学应对风险,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对战胜灾害表现积极健康的心态和道德自觉。

三、安全类高职院校应急安全课程思政的实践

2020年1月召开的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提出要“奋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全面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须把提升应急管理队伍素质与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放到国家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需要安全类高职院校肩负起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新时代应急安全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完善保障机制、实施“准军事化”管理模式、深化“三教”改革等路径,多维度、全方位地开展适应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发展需要的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一)以“三三制”完善课程思政管理机制

首先,打造“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特色课堂”三课堂联动。理论课堂以应急安全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为主导,注重夯实学生的应急安全专业基础;实践课堂以体能训练和志愿消防队训练为主,注重学生的应急管理能力培养;特色课堂以应急安全职教联盟构建的应急安全大讲堂为主,注重学生的价值引领。三课堂协同联动、同频共振,全方位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其次,建立“教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三师协同育人制度。通过搭建“双师素质”教师成长平台,鼓励和鞭策教师提升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从而能结合学院校特色和学生特点,推动课程思政的建设。最后,建立“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反馈评价与监督机制。学院在推进课程思政开展的同时,注重建立包含学校、企业、学生的反馈评价在内的课程思政实施评价体系。学校主要针对“应急安全文化建设”“应急安全专业建设”“应急安全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企业通过“应急安全职教联盟”做出相应的反馈,学生通过“应急安全技能大比武”等教学与实践获得反馈,三方联动,共建共商共享的评价标准与体系。

(二)以“准军事化管理”凝练应急安全课程思政特色

首先,实施“准军事化管理”,组建志愿消防救援队。在日常训练中对学生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在强化日常体能、技能、技战术训练的同时,不断加强纪律建设,激发学生竭诚为民的使命担当。此外,组建志愿消防救援队,经常深入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地方洪涝抢险救灾、大型活动维持秩序、社区安全排查、校园消防器材检查、校园安全巡逻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提高思想觉悟。其次,推进内外融合和上下融合。一方面學院与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形成合力,共建“校园安全应急培训中心”“校企合作应急安全培训基地”“广西应急管理培训学院”等实训基地,并参照《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队列条令(试行)》等规章制度开展日常管理、训练,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消防救援队伍人才后备军。另一方面,开展线上仿真、模拟与线下教学、实践相融合,通过应急安全专业教学资源库、应急安全文化教育网页、数字化实训室等教育教学平台,建设应急安全救援智能学习环境。

(三)以“三教”改革优化课程思政体系

在教学内容以及教材方面,一是增加应急安全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与德育知识体系的融合点,尤其注重“强化政治素质、应急职业道德、应急伦理等教育,特别强化听党指挥、敢于牺牲、勇于奉献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等内容的建设。二是找准应急安全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切入点,建设和完善消防救援专业技能的课程体系,在实训过程中加强抗压能力训练,引领学生强化风险意识、责任意识、长远意识,树立勇于攻坚克难的进取精神、防范化解风险的底线思维。在教学方法方面,营造“准军事化”的学习环境,构建课程资源丰富的网络学习平台,建立校外军事训练课堂,通过“学训交替”“参与体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形成风险思维和积累应急经验,培养所需的关键能力、职业道德素质。在教师队伍方面,构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机制、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教学分享大会等形式,提高教师研发和实践的能力,锤炼教师应急救援职业精神。

四、高职院校应急安全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

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推动应急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形成了比较清晰的制度、方案、理念,但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疑点,需要进行积极的反思,以更有利于专业的完善及国家的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

(一)形成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格局

安全类高职院校的应急安全专业建设要紧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发展步伐,不断优化应急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应急安全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要始终以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为宗旨,以服务应急安全行业为目标,以凝练应急安全特色为要求,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看,推进应急安全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优化安全类专业结构,是安全类高职院校顺应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加快应急安全人才队伍建设,护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之所望、民之所盼,是健全应急管理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平安幸福。因此,安全类高职院校应急安全课程思政建设要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精神,科学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完整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确保课程思政工作落实落细,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应急安全人才为目的,自上而下聚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二)彰显应急安全专业的育人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坚持以示范建设引领发展,鼓励支持建设一批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随着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党和国家将应急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应急安全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紧密围绕打造“应急安全”特色,从应急安全的广域性与实践性特征以及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进一步优化安全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布局、加强应用科研能力、搭建技术技能服务平台,着力挖掘更多与应急安全专业匹配的思政元素,通过系统的教学,引导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投身应急安全事业的责任担当,引导学生树立防范化解风险的底线思维以及提升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从而培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扑下身子干事业的高层次应急安全人才,为国家应急安全事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三)推进“三教”改革联动

应急安全类专业进行“三教”改革,是顺应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潮流的重要举措,目前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积极落实“三教”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改进程,但在联动方面仍需要加强,才能更好实现三者融合的育人价值。一是推进应急安全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改革,设置一批具有应急安全学科特色的应急安全职业发展规划课程,开发一批具有应急安全类思政元素的安全心理课程和应急救援标准的体能课程,设立一批应急安全特色专项科研课题和教改项目,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应急安全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提炼一系列可推广的应急安全课程思政案例;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变化,调整适应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学加入应急安全思政元素的安全心理课程,教学方法上应与时俱进,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课、微信、微博、小视频软件等线上教学方式,发布或融入更多安全心理知识,让学生的安全心理课程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三是结合课程思政教改的要求,加强对教师的全过程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水平。例如,搭建应急安全职教联盟和应急安全工匠学院,通过企业挂职、交流互换,名师工作坊、结对共建等方式,不断提高广大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

安全类高职院校是为国家、企业培养适应安全生产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追求形成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格局,彰显应急安全课程思政育人特色,积极提高课程思政育人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教育部网站.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5)[2020-07-1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5个对接[OL][2012-09-03].http://www.moe.edu.cn/jyb_xwfb/moe_2082/s6236/s6811/201209/t20120903_141507.html.

[4]霍江华.应急安全类专业“一化二融三改四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19).

注: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急安全类院校‘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GXGZJG2020B019)、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研究(GAY2020ZXJG0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何克奎(1981— ),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