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论”课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探究

2022-07-13蒋雨娟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6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概论

蒋雨娟

摘  要: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既能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话语体系,又能创新思想理论教育的话语方式,不断将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具体化、生活化、社会化。针对当前概论课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所存在的讲授形式、主体、课堂单一化的系列问题,思政教师应围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做好故事的选择、演绎和挖掘以及相关项目的开发、设计和衍生,不断增强故事说理和价值引领的作用,在“对谁讲”“讲什么”“怎么讲”的基本问题上,不断增强故事讲授技巧和讲授方式的创新以及选择和呈现故事的能力,将“想听”和“会讲”、“教师讲”和“学生讲”有效结合起来。

关键词:“概论”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8-0193-04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是近年来我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无论是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成就,使其准确认识和了解中国,还是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四史”教育,促使人们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重大问题,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和全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都是新时代国内外思想文化工作者的共同使命[2]。高校思政教师把讲好中国故事融入课程教学中更是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其中,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则是讲好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故事的主阵地,它肩负着向广大青年学生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教育进课堂,促使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的重大任务。

一、概论课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

(一)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话语体系

当前大学生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3]。思政教师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创新叙事方式,借助生动形象的话语语境和喜闻乐见的话语符号,不仅可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话语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不断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理论话语体系,使得学生在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中通过独立思考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点和国情意识,通过比较分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和国际视野,坚定主流意识,正确理解历史和社会现实问题,真正做到“四个自信”。

(二)创新思想理论教育的话语方式

“思想理论教育活动切实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之一,就在于掌握和运用好教育语言表达的艺术”[4],让教育者和受教育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沟通。在“概论”课上,通过一系列的故事讲演,使得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历程在学生的头脑中不断具象化,这种教育语言不仅真实准确,客观科学,而且富理蕴情,极具感染力,使得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不断具体化、生活化、社会化,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感知和触动中不自觉地激发出内心情感。这种生动通俗、合适切境的教育语言不仅更好地阐释了问题,说明了道理,而且还促成了更多的互动讨论和观点交流,使得思想政治理论真正变得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5]。

二、概论课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现状

(一)讲授形式单一,理论性相对不足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以来,围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故事的优秀纪录片和电影作品便接踵而来。在“概论”课上播放教学相关视频成为很多思政教师落实“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要方式。毫无疑问这既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又创新了课堂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为了保证故事的完整性,视频播放往往因时间过长而影响课堂进度,而压缩时长又无法将故事完整呈现,继而导致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理论性往往无法兼顾,以致对比分析多个历史故事,总结经验教训,印证人物观点做法的机制往往无法完全实现,这样一来,整个课堂教学就会缺乏思想理论高度,无法完全达到教学效果。

(二)讲授主体单一,对话模式相对传统

当前在“概论”课上讲授中国故事的主体主要是任课教师,学生主要是通过听教师叙述或观看纪录片来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这种你听我讲,以说理启发为目的讲授方式是以往文化课中进行故事演绎的主要方式,但是伴随着学生成长历程的不断丰富,所接触的各种信息不断增多,待解决的思想问题不断升级,这种单一主体的输出模式使得学生对故事寓意容易产生被“灌输”、被“洗脑”的想法,教师也无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其思想上的困惑。再则由于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与学生所处的社会现实存在很大不同,单单通过听讲的方式要让其明白这当中的不易和意義,将故事的精神内涵理解于心,这对于“互联网土著”青年大学生来说无疑也是很难做到的。

(三)讲授课堂单一,能力培育机制尚不成熟

当前在“概论”课上讲授中国故事主要集中于理论教学,即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出现于某个理论知识的讲授中,这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其内涵、内容、本质、特征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是理论教学中经常被用到的教学方法。而从理论到实践,讲好中国故事目前主要停留于用作知识的传授,而结合课程思政,让学生能讲会讲的能力培育却有较大不足。课堂讲授单一,实践教学相对不足,使得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难以扩充,大大影响了故事的传播效果和受众范围。而通过实践教学的继续深入,让学生结合各自专业参与并创新讲授形式,这不仅能促使青年学生保持知行合一,提高思想修养和政治素养,还能促使其完成一定的专业能力转化和提高,反过来主动参与讲好中国故事,促使其将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道路的认可和理解融入专业能力展现中。

三、概论课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的基本策略

在概论课上讲好中国故事首先应当明确讲故事的目的,以免学生出现听“故事汇”、看“大杂坛”、观“风云册”的现象。为了使学生在故事中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之路有所理解,对中国道路探索中的艰辛和智慧有所感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有所行动,思政教师应分别在故事说理和价值引领以及自身综合能力上下功夫。

(一)在理论教学中,做好故事的选择、演绎和挖掘,不断增强故事的说理作用

在概论课上讲好中国故事,要说明中国发展的道理,一是要把“教师讲述”和“学生想听”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切合大众和寓意鲜明的故事中听有所思,二是要“把故事‘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6],让学生在强烈的视听感受和互动体验中听有所感,三是要把“教师讲”和“学生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材料收集和故事挖掘中心有所讲,对此,思政教师应依次从课前到课后做好故事的选择、演绎和挖掘。

1. 选择组合相应故事

在课前故事选择上,一来,思政教师应着重故事对理论知识背景解析的作用,根据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实践过程,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组合,以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理论知识。二来,思政教师还应根据课程主旨,把握故事内容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结合时代发展和时事讲解的需要以及学生关心,遴选出更反映历史、映射现实、切合大众的寓意鲜明接地气的故事,将有血有肉的正能量的英雄事迹、伟业创举和伟人传记讲给学生,帮助其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做出正确的分析,树立正确的三观。

2. 创新故事演绎形式

思政教师应结合不同教学模块和学生专业背景,着重在内容呈现和讲授方式上做好话语创新设计,除了经常使用的口述演绎和纪录片播放外,还应通过微视频制作、嘉宾邀请、优秀作品展示等方式,不断丰富故事的呈现方式和演绎主体,使故事呈现更加形象、具化、有趣,更具冲击力,感情色彩更加饱满真实,促使学生在强烈的视听感受和互动体验中不断感悟伟大思想的时代意义,积极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引导发现更多故事

思政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通过故事留白或问题思考的方式,促使学生不断进行相关事件的资料收集和理论知识的逻辑梳理,继而使其不仅能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度思考,还能作为实践活动的讲述者发现更多故事。只有在不断解决疑惑的过程中,主动从故事的聆听者变为故事的发现者和讲述者,不断提升认知视野和水平,其内心情感和行为实践才能真正得以触动和激发。

(二)在实践教学中,做好相关项目的开发、设计和衍生,不断增强故事的价值引领作用

在实践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已发生两个转变,即讲述主体已由教师为主转变为学生为主,讲述目的已由对理论知识的说理为主转变为对思想精神的传承为主。如何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传承便成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为此,思政教师应开发设计合适的实践活动项目,促使学生对相关问题上的认识能以某种故事叙述的方式表达出来,并最终成形于具体的作品当中。

1. 创新活动主题,开发设计相关实践项目

根据两个转变,思政教师应结合不同学生专业背景,确定学生既喜欢又能胜任的叙事方式和工具,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确定不同形式的讲,继而确定实践活动主题,如口述讲演、情景表演、短剧创作、微电影制作等,同时,应围绕不同教学模块,划分多个故事主题供小组选择,继而确定不同内容的讲,在可操作基础上针对不同形式、不同内容进行具体活动方案设计。为了让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其讲述能力和参与主动性,思政教师还可与相关专业课教师围绕“课程思政”就语言表达、文学创作和技术应用等展开跨学科合作。另外,针对学生所讲故事的具体内容、呈现方式和所涉及的媒介工具,思政教师还应对此进行政治性、思想性、文学性和方法性的指导。例如,教师可根据学生所选故事题材整理相关社会背景资料,帮助学生进行逻辑情感的处理,根据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出具不同操作细则或流程,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讲演创作的技巧和对互联网、新媒体、相关手机App的应用,最后还应组织学生参与评价,制定评分细则,统一标准,使学生所讲故事既能体现条理性和思想性又能具备感召力和影响力。

2. 紧跟信息时代步伐,打造多种衍生精品

按照不同主题类型和教学模块,思政教师可将现场录制或学生提交的视频图文作品进行整理和完善,选择优秀作品上传到常用的线上教学平台,提高学生讲中国故事的影响力。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发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教师还应创新教学评价标准,设定相关激励措施和办法,推选并指导符合相关主题要求的优秀作品继续参加校级、厅级甚至国家级的大型主题活动比赛,如“百年党史青年说”演讲比赛、“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和“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活动等,从而大大提高大学生讲中国故事的质量和效果。

(三)针对三个基本问题,不断提升教学综合能力

在“概论”课上讲好中国故事关键是要在“讲”上下功夫,思政教师应在“对谁讲”“讲什么”“怎么讲”的基本问题上,不断修炼自己的教学综合能力,从而将“想听”和“会讲”,“教师讲”和“学生讲”有效结合起来。

1. 增强故事讲授技巧,充分调动学生“想听”

综合考虑现代青年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学习习惯,紧跟互联网信息时代下视听学习的新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講好中国故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现阶段思政教师实现教学创新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虽然现在有很多相关的故事纪录片,但在实际理论教学中常常会出现针对性不强、时长超课时的情况,所以,为了保证“概论课”的理论性、思想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思政教师必须提高故事讲授技巧,使故事呈现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更具冲击力。首先,思政教师应加强故事内容整理和同类组合的能力,既要还原故事原貌,反映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让学生能够快速了解当时的情况,也要能够在组合对比中突出故事发生的本质,使学生能够在分析、判断和推理中提高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形成一定的理论思维。其次,思政教师还应加强故事表达的能力,通过生动的语言、适宜的语音和语调以及丰富的表情把故事讲得有温度有深度,切实提高故事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最后,思政教师还应加强视频制作的能力,以增加故事图像,提高故事的吸引力。例如通过对互联网、新媒体、手机App的应用,选择合适的纪录片进行对点剪辑,使得视频画面随着文本内容同步呈现,或者直接进行剪辑配音,制作视频短片,以达到故事说理的目的[7]。

2. 提高选择和呈现故事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会讲”

在教师说理和学生传承两方面,思政教师应针对分别讲什么的问题,不断提高选择故事和呈现故事的能力。一方面加强学科理论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理清社会发展的历史客观性和人民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围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道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让学生能够通过已有认知基础进行理解学习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自觉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正确规划自身发展。另一方面,思政教师应根据影响故事呈现形式的主要因素,即语言能力、文学水平、背景知识、主题兴趣四个方面,充分做好学情研究,不断提高自己在语言表达、文学创作和媒介工具使用等方面的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能以各自擅长的方式去讲,以能讲会讲不断激发学生想讲。

3. 创新故事讲授方式,提高“教师讲”的吸引力和“学生讲”的主动性

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在内容呈现上进行创新,而且还要在讲授方式上进行创新,使学生从多种场合、心境和角度中去理解课堂内容,认识自身使命。思政教师可以通过不断丰富平台资源,如上传微视频系列故事,组建优秀作品栏目,利用话题讨论不断深化互动交流,形成答疑解惑的生动局面;还可以通过不断拓展讲授团队,如学生讲自己家乡的故事,扶贫教师讲脱贫攻坚的故事,优秀党员干部讲党建的故事等,邀请嘉宾或事件的参与者、亲历者、见证者进行事迹分享,不断增强故事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从而提高教师讲的吸引力和学生讲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 习近平. 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学习时的重要讲话[N]. 新华社,2021-06-01.

[3] 蒋芝英. 新时代新型主流媒体如何有效传播主流意识形态[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05):68-70.

[4] 谷佳媚. 论思想理论教育的话语建构[J]. 河南社会科学,2013(01):84-86.

[5] 黄小红,林建辉. “概论”课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的策略探析[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8(10):88-91.

[6] 郑少忠. 讲好中国故事,既要 “敢讲”又要“善讲”[J]. 新闻战线,2020(01):22-23.

[7] 王强,张北晨. 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讲好中国故事[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1(01):100-106.

(荐稿人:马吉宏,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概论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ExploringConsumers,BehavioralIntentioninUsingInformationTechnologyStudyinIoT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艺术概论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毛泽东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