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志愿服务路径探析

2022-07-13刘峰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6期
关键词:路径优化志愿服务思政教育

刘峰

摘  要:“志愿服务”是新时代“实践育人”培养体系重要途径之一,旨在将弘扬劳动精神和实践养成相结合,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参与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实现自我价值,树立家国情怀。文章立足时代背景,总结借鉴众多高校先进经验,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对我国高校实践育人功能成效进行剖析。明确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和存在的困难,发现其中“实践育人”的短板弱项,探索优化路径,从文化弘扬、能力提升、科学服务三个角度充分发挥志愿服务育人功能,以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高校志愿活动健康发展。

关键词:志愿服务;劳动精神;思政教育;路径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8-0009-04

2018年全國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在多样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突出、独立自主意识较强,依靠传统的理论漫灌,难以实现“立德树人”良好的育人效果。“志愿服务”是劳动教育形式之一,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性实践课堂和主要阵地,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绿色通道。随着时代的进步,劳动内涵也随之更新,但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劳动观和价值观从不过时。2020年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积极组织搭建深入社区、福利院、公共场所等的志愿服务[2],通过志愿服务,可以充分历练学生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昂扬姿态,培养积极奉献、乐观向上的态度,塑造热爱劳动、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

一、志愿服务的现实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涌现出众多“美丽逆行者”,他们义无反顾、不辞辛劳,默默奉献于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核心内涵,为全国疫情防控快速、有序、高质量完成做出巨大贡献。其中,新时代高校志愿者是这支队伍的生力军和先锋队,他们利用个人时间和专业能力,在助力我国文明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同时学生也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日益增加,都希望将所学专业技能应用到志愿服务中,实现思想、理论、实践共进,进而提升自我价值,达到“助人自助”双赢。因此,“志愿服务”逐步发展成为“大思政”背景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挖掘并发挥好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将弘扬劳动精神贯穿始终具有深刻内涵。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和重要手段,对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升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持久力均有重大意义[3]。社会生活的本质在于实践,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找到“钥匙”。人的根本特性是社会性,要想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实践锻炼必不可少。志愿服务的本质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而不是独立、封闭的行为,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因此动员广大青年学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这既是个体社会性的充分体现,也是人本质特性的积极表达。

志愿服务的初心使命在于“帮助他人、完善自己、服务社会、弘扬新风”,旨在服务人民助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共同理想的追求[4]。志愿服务往往具有“育人于无声”的特性,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注重通过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帮助学生树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的实践理念。一方面,借助其实践性和互动性进行劳动教育,最大范围地弘扬劳动精神。学生充分感受共同情感、共同价值和人文关怀,不断激发尊重劳动、主动奉献的潜力,不断强化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不断培养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促进全面发展,争做“四有”新人,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另一方面,志愿服务团队为大学生提供了宽松、愉快、互助的社交圈和生活圈,在脚踏实地的劳动实践中,实现思政教育和技能储备[5]。使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和积淀劳动精神,形成综合劳动、实践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进而引导大学生感受劳动者的人格魅力和价值体现,从心底维护劳动者的尊严,进而让其充分享受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实现从自我认同向自觉践行转变,使当代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奉献精神落地有声[6]。

二、我国高校志愿服务的特征及其瓶颈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需求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须一批有理想、有担当、敢作为的大学生志愿者。在此期间,高校对青年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贡献突出,但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仍存诸多问题。

(一)服务意识与积极性有待提高

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应将弘扬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作为核心理念,倡导劳模精神,营造诚实劳动的积极氛围。但目前许多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仅局限于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功利性突出,外在价值高于内在价值,形式大于内容,脱离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本质,难以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体验。此外,志愿服务团队的人员组成单一、规模较小,大多是从学生干部、党员中选拔,仅有少部分同学自主报名参加,并没有真正调动学生志愿服务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考虑到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团队规模往往受限,不能开展较为大型的志愿服务活动。

(二)服务效果不理想

志愿服务需要很强的专业性,但往往学生课余时间少、指导教师不足等问题,导致专业技能指导、服务标准告知、注意事项提醒等培训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服务水平。其次,负责人更替导致项目断尾、交接不全等时有发生,这些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的跟进和稳定性。志愿服务的活动形式仍然停留于传统的养老院、福利院关爱等,活动丰富度低、可持续性差、服务水平低。再者,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功利化现象突出。调查研究显示,参加志愿服务的同学中,61.1%的同学是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26.7%和21%的同学为了认识新朋友或完成学校布置的加分项[7]。

(三)服务考评激励措施不足

志愿服务的有序开展需要完善的组织机构、活动策划、考评措施、奖惩制度等。组织制度不完备、进度跟不上,均不利于团队的组建、培训及考核标准的完善,最终对志愿服务育人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四)“高校—社区—企业—政府”联动过少

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必不可少,而完善的志愿服务联动机制可有效提供。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背景志愿者之间的积极交流,可为今后的志愿服务积累经验。此外,与专业水平较高的志愿服务团队学习,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因此,完善的联动机制有利于搭建优质志愿服务平台,促进多方资源协调共享,提升志愿服务的整体水平与效果。

(五)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条文中并未获得较为完善的支持与保障,大量志愿服務的合法性不明确,一旦发生矛盾冲突,服务主体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限制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有序开展。此外,志愿服务经费支持主要来自政府划拨、企业募捐、高校实践教学经费等,因此资金获取渠道有限,不利于志愿服务规模性发展。

三、志愿服务引领劳动精神培育的路径优化探索

目前,各大高校在志愿服务育人过程中普遍存在效果不佳、形式主义严重的问题,在大学生拔节育穗的关键时期,应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志愿服务育人导向,积极优化、主动探讨实践育人工作中的具体路径和主要抓手,激发大学生主动作为的潜力,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内生动力转换。

(一)弘扬志愿服务文化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过程中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人类自我确认和内在本性的体现。志愿服务精神和劳动精神同根同源,均展现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核心内涵,均是人类活动本质的转化,是社会意识和社会服务进步性与利他性的具体表现,因此正确认识、理解、掌握劳动精神,弘扬志愿服务文化十分必要。

首先,高校应将志愿服务常态化。高校应传播并渗透志愿意识、劳动意识于课堂教学、团日活动、党日活动、主题班会以及服务培训中,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知识、理念和精神,动员更多同学加入志愿服务团队,传递“助人自助”的社会价值理念。其次,高度凝练志愿服务的时代进步性。创新宣传载体,融合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深入挖掘新时代劳模精神,将优秀个人、团体进行多样化宣传,丰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劳动观,使劳动精神内涵具体化,让学生将志愿服务生活化、常态化,进而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校园文化。

(二)提高志愿服务能力

志愿服务质量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学生对志愿服务价值理念的认知,是否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等,均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志愿服务水平[8]。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首先应具备清晰的自我认知,明确自身优劣,做到理论结合实践,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增强知识技能,积累服务经验、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等。如发挥专业特色,深入田间地头、企业工厂、创新创业园等,使就业实习工作前置,形成“实习—志愿服务”体系,将专业理论知识融入志愿服务过程中,不仅是一种志愿服务,也是一种对口实习,切实提升了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社会认知水平,也有利于扩大学校、学院社会影响力。

其次,志愿者招募和培训管理规范化。目前,志愿者招募主要是依托学生社团的自我管理,由高年级学生干部对报名同学进行面试考核,但一两次的沟通、接触会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因此,要想组建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服务团队,应在招募前期就广泛开展讲座、分享交流会、主题班会等,大力传播志愿服务精神,帮助同学们深刻理解志愿服务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团队,主动投身到活动中去。此外,还需定期开展志愿者培训活动:一是思想上的常规培训,如学习志愿服务相关规章制度、纪律、礼仪规范、道德品质等;二是活动前的强化培训,强调活动意义、内容、注意事项等[9]。如果活动专业性较强,应邀请专业教师或经验丰富的志愿服务前辈进行集中授课,进行专业培训和活动指导,进而提高服务水平。

最后,志愿服务平台信息化。一是利用“互联网+”不断探索、创新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例如,使用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官网微博等平台,实现大学生志愿者线上注册备案、发布志愿服务知识技能、传递志愿服务典型事迹等。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信息化建设水平,使志愿服务教育活跃于网络但不脱离实际,为大学生志愿者与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双向选择平台,切实提升志愿服务育人实效。二是搭建志愿服务对接基地。从特色学科、专业出发,在开展科研社会服务时充分发挥学校、学院、学科优势,“政府—高校—企业”三方深层次沟通了解,分析彼此目标需求,搭建三方联动志愿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打造长期性志愿服务、实习项目,建设实践育人基地。

(三)引导志愿服务科学化

学院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主导的角色,应做好统筹规划工作,为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有效开展和教学的落实、落细,开展志愿服务的大学生首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

一是设置“志愿服务”必修课,将志愿服务与学分、学位挂钩。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将劳动课、“三下乡”社会实践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因此,教师应借鉴该类课程建设经验,建设志愿服务相关必修课或选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志愿服务学分制度。课程学习是一个学生思维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课程重点结合大学生思政教育,针对典型志愿服务案例,宣讲志愿服务精神、理念、活动安全及其注意事项;通过召开模范典型讲座、报告、分享交流会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并掌握服务技能,深切体会“奉献他人,提升自我”;中后期开展志愿服务、实践,依托专业特色,充分发挥“校政行企所”五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校内外合作开展实践育人,如“专项调研实习”等,进而提高学生的志愿服务水平。

二是构建长效保障机制。首先形成党委牵头,团委落实,青志社执行的结构体系;其次以青志社团为抓手,进行科学的人员选配,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为志愿者服务建立台账。例如:将个人基本信息、志愿服务内容、培训时长、表彰奖励等备案,从思想政治素质、语言表达能力、专业服务水平、出勤到岗情况等多方面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表现给予综合评价。

三是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根据志愿者服务台账,对学生实施分类激励或批评,还可以通过设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服务标兵、星级志愿者等荣誉称号相关的评定制度与嘉奖制度,并与学生干部选拔、评奖评优、党员发展、优秀毕业生等方面挂钩。此外,在就业招聘过程中可与大学期间志愿服务经历相结合,将其作为考核录用的一个重要指标[9]。最后,还应调动专业老师的积极性。目前可将志愿服务指导与教师的晋升、评奖、绩效等挂钩,激发教师参与志愿服务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保障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四、结语

马斯洛需求理论将人类需求由高到低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實现。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由低到高的需求均有体现,如志愿服务团队在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也能增强志愿者的归属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能实现自我价值得到他人尊重,进而得到自我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养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现实转化、传承和发展,是弘扬劳动精神的另一种形式,也是新时代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指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德才兼备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对育人意义重大,是“授人以渔”的发展型育人理念的充分体现。我们要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实践交流、现身说法、服务他人的特点,引导学生树立乐于奉献、自立自强、助人自助的精神理念。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 人民日报,2018-09-11(01).

[2] 唐芊尔. 劳动教育,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解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J]. 精神文明导刊,2020(06):10-11.

[3] 鄢奋,涂慕喆. 疫情防控期间提高线上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四重维度[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4-21(04).

[4] 叶学丽. 青年志愿者行动——共青团创新工作领域、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J]. 中国共青团,2017(01):49-51.

[5] 申文昊. 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劳动精神教育的时代价值与现实路径[J].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9(05):133-141.

[6] 赵浚,田鹏颖. 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与培育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2019(09):98-102.

[7] 张红霞,张耀灿. 文化多样化对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及对策[J]. 社会科学家,2014(06):10-14.

[8] 尚靖君,蒋云亮. 我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优化路径[J]. 人民论坛,2020(35):84-86.

[9] 杨燕,李艳会.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101-104.

(荐稿人:贾栋,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路径优化志愿服务思政教育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流通体系路径优化策略探讨
山西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路径优化研究
CVRP物流配送路径优化及应用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基于意义建构视角的企业预算管理优化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