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教育的思考

2022-07-13汤润民陈宇翔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教育

汤润民 陈宇翔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坚定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高校教师需要从不同视角为大学生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和独特优势,深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理解和认同,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寻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理论本源;二是在“四史”教育中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本质与特征;三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价值精髓;四是在国际比较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势与成功。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8-0189-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逐渐居于世界舞台中心位置,综合国力稳居世界第二,完成了从“富”到“强”的巨大跨越。这种强大不仅体现在数据上的庞大体量,也充分证明了中国之治必然离不开中国之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它不仅满足了中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迫切要求,同时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团结全体人民同向而行,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最强大的人民力量。当然,我国民主政治制度还算不上绝对完善,但已经具备中国风格,并在中西民主政治制度的对比上显现出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成功并未彻底改变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看法,尤其是作为国家未来的青年大学生,虽然民主意识显著增强,民主参与诉求愈发强烈,但多数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理解还不够准确,缺少制度自信,容易在中西比较的过程中产生概念混淆,误把民主作为西方专利。因此,高校须把握时代机遇,具备国际视野,创新科学路径,做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解读工作,在意识形态领域拨乱反正,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和认同我国民主政治制度。

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寻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理论本源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研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但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思政课教师不得不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压缩,这会导致学生知识掌握不全面,甚至会对一些概念或观点产生误解。这种情况就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把重点理论知识的来龙去脉讲解清楚,避免学生出现认识偏颇的现象。因此,要想帮助大学生彻底学懂弄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先要触及其理论本源——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主要是从政治权利的角度来阐述民主内涵的,“第一层含义是把民主定义为阶级统治和国家形态;第二层含义是指全体人民参与社会政治事务。”[1]首先,民主实质上是一种阶级统治,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上层建筑又是服务于经济基础的,因此不同社会制度的民主本质是不同的。思政课教师要向学生阐释清楚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民主是阶级统治”的观点,我国国体的实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前提,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必然不同于西方。其次,民主意味着全体公民平等参政的权利,这就要求讲清楚我国公民实施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即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一种“代表民主制”或“间接民主制”,是既能保证人民政治权利实现,又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国情的最优民主政治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2]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讲清楚“特色”二字的缘由,它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最优变体,而不是什么封闭僵化;它为什么是“中国化”的必然结果,而不是什么改旗易帜。讲清楚这一点其实并不困难,最重要的在于讲清一个“化”字,这个字可以说涵盖了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全过程,看似变化巨大,实则重点在量的积累而非只看重质的变化;又似毫无变化,实则是在积蓄力量,等待蜕茧成蝶。所以中国化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久久为功的努力。搞懂这一个大前提,就能理清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理论逻辑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逻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让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领会我国民主政治制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实践与创新。

二、在“四史”教育中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本质与特征

探索一种民主政治制度的本质与特征就要追溯其历史渊源和演进规律。在历史的淬炼中,好的制度留存下来,不好的制度被淘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离不开历史的长期实践,这段历史主要涵盖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反映党的意志和人民意愿的制度,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足以被称为好的制度。但高校在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宣传方面,依然存在欠缺,过于依赖纯粹的理论灌输,这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我国的制度优势。因此,高校党政干部和辅导员要充分结合“四史”内容,引用生动案例,利用大学生党课时间或课余时间讲好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发展的故事,将我国民主政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和民主制度的探索历程讲清楚。

首先,要讲清楚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3]。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追求,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一场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并在新政权立足未稳,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解除了人民身上的封建枷锁,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民民主,中国人民至此站起来了。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逐步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翁,真正参与到国家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享受到了时代和制度的红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巨大优越性。

其次,要讲清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真谛。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离开党的领导,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必将偏离正确的轨道,人民就不再是国家的主人,依法治国更无从实现,民主也必然背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是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顺利实施必须依靠法定程序,法治是管理国家,保障人民权利的最好方式。法治和人治问题早在古希腊时期就被哲学家关注,亚里士多德在论述法治问题时,认为城邦的最后裁决权利应该寄托于正式制定的法律,在法律有所不及的时候,多数平民掌握最高权利的政治制度作为一种补充,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优于人治,认为法律是“没有感情的智慧”[4]。我国的民主制度化和法治化逐步完善,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和宪法的修订将民主提升至法律层面,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寻求民主制度新的突破。

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价值精髓

民主是一个国家本身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民主制度的形成必然带有本国文化与价值观的烙印。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延续5000多年的文明国家,民主思想早已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这是印刻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价值理念。虽然“民主”概念来源于西方,属于现代价值观的范畴,然而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与现代的“民主”思想具有相通之处,我国民主理论与制度的形成正是吸取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价值精髓,也以此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就已经成为治国的一种主流思路,《尚书·五子之歌》中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為轻。”《荀子·王制篇》中有这么一段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到帝制封建时代,中国的士大夫阶级成为钳制皇权的关键存在,他们心中有着完整的一套治国利民理念,决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忠君爱主的封建奴才。其中多数士大夫是以身许国、爱民敬民的官僚,在他们眼中,民生福祉高于一切,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横渠四句”的张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郑板桥等,在这些有识之士的治下,百姓岂不爱好官?以上“国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为中国“民本”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中“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价值来源。脱离了人民群众,党执政就没有了根基,必然会走向衰败之路,这也是我党能够抵制腐败,始终保证先进性与纯洁性的根源。党和国家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等价值理念无不契合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价值精髓,需要不断传承和发展精神财富。

“民主”一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现在提倡要坚定“四个自信”,从民主层面来讲,就是对民主价值观高度自信,从而产生对我国民主制度与民主道路的自觉践行。我们价值观自信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缺少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解析的专门课程,加之大学语文等一众文化课程在部分高校已不再开设,长此以往,大学生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疏远,文化自信就没有了精神支柱,制度自信从何谈起?高校各类任课教师以及政工管理人员都要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审视和研究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解和认同,进而产生对民主政治制度的自觉践行。

四、在国际比较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势与成功

“民主”作为一种理念,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城邦便作为一种政治制度进行实践。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系统论述了公民权利、政体理论以及最优政体。“公民”概念作为民主政治制度实施的参与主体,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被赋予了特定含义,即“居住权利和诉讼权利,或公民的后裔,都不足以构成公民身份;政治权利才是公民资格的真正条件”,“凡属公民就终身具有参加议事、司法和行政机构的权利”[4]。这说明早在古老的西方,公民身份是民主政治权利的唯一标志,且不说这种政治理念是否合理,单从实际上说,抽象的公民身份缩小了民主的范围,没有真正考虑生活中具体的人,没有弄清楚活生生的人向往什么样的民主生活方式,看似理想化,具有浪漫气息,其实不过是陷入一种另类的窠臼。对比同时代的中国,我们虽未提出“公民”概念,但已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公民意识,国家公民设定的范围要比西方更广,加之“民本”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国家更加强调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审视现在的西方民主,经历过民主化的过程后已然转变为大众民主,这时“妇女”“少数民族”等也通过各种社会运动取得政治权利。但是必须看到这种民主政治所给予的权利大多是理论上和法律上的,“民主政治在法律上保障人人机会平等,但现实则是不平等的”[5]。因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民主,还需要很多条件,但西方政府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标准。实际上大众民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人一票制,是带有民粹主义色彩的民主,这样的政府治理具有诸多弊端。就像卢梭曾这样描述主权者与属民的关系:“一个国家由一万人组成,主权者只能看作一个集合的整体,每一个属民看作是独立的存在,主权者对属民就是一万对一,每一个人实际享有的主权就是万分之一。由此可见,国家越大,个人的自由就越小。”[6]因此,大众民主很难建立一个强政府,也很难保证满足所有公民的现实利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了人民的政治权利,也克服了西方一人一票制的弊端,实现了分层民主与有序民主的统一。此外,西方民主概念常跟自由联系在一起,当代大学生在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下极易被西方民主和自由理念误导,每每遇事便提权利自由、人身自由、言论自由,并无国家与集体观念,这里便涉及公德意识,梁启超曾如此论自由,“自由之界说曰:人人自由,而以不侵人之自由为界”“自由云者,团体之自由,非个人之自由也”“故真自由者必能服从,服从即为自由之母也”[8]。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集体利益,而我国的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原则,既考虑到个人的意志,也照顾到整体的利益,把个人自由限制在一个合理的界限,避免了解决问题时各行其是的混乱状态,这才是真正的民主和有效的民主。对此高校教师可以利用“全球抗疫”的现实案例,向学生解说中国民主自由对比西式民主自由的成功与超越。

尤其要注意对学生价值观层面的教育,西方宣扬的“普世价值”和“民主制度输出”是西方对其他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一种手段,其意图在于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能让学生沉浸在西式民主中的“迷魂汤”中,要向学生讲清楚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背后是本国制度和价值观的自觉与自信。塞缪尔·亨廷顿指出,“在冷战后的世界中,全球政治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多级和多文明的”,“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9]。亨廷顿从文明冲突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政治多元化的世界,在“阿拉伯之春”变为“阿拉伯之冬”后,东方世界开始将自己的文明和文化当作是独特的而不是普世的,团结起来应对西方的挑战。强迫非西方的国家接受西方的价值观、民主制度和民主文化,是不道德的,也是不能被接受的,在民主制度层面,各个国家必须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独特道路。

参考文献:

[1] 王沪. 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 习近平. 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J]. 求是,2019(07):12.

[3]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4]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M]. 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2011.

[5] 郑永年. 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6] 卢梭. 爱弥儿[M]. 北京:台海出版社,2016.

[7] 习近平. 在庆祝全国中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 求是,2019(18):8.

[8] 梁启超. 新民说[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9] 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荐稿人:杨青山,新乡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就业趋势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