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导游专业核心课程思政设计路径探究

2022-07-13郭艳芳杨显波汪姣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6期
关键词:途径探究思政教育

郭艳芳 杨显波 汪姣

摘  要: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应用是高职导游专业核心课程。中国的历史、景观、民族民俗、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在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应用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既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要求,更是导游专业学生实现人生出彩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国家劳模进课堂、导游大师做示范、非遗大师做演示、专业教师以身作则、教学流程融入课程思政、社会志愿服务践行思政、教学评价融入思政等方面开展思政育人。

关键词: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应用;蕴含;思政教育;途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8-0081-04

对于导游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就有可能变成空中楼阁,导致职业发展的根基不稳。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应用课程是国家教学标准中指定的导游专业核心课程,在导游人才的培养中担负着系统性、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社会媒体上关于导游的负面新闻比较多,究其原因,是导游人员在从业的过程中的思想素质不过关。因此,在培养未来的导游人员时,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应用课程教学目标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应用课程是高职导游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中国的历史、景观、民族民俗、宗教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在导游专题讲解工作中需要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好的文化素养。训练学生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游客,应用所学导游基础知识进行专题讲解词创作和讲解,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具有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思想,形成质量兴旅、质量强旅的意识,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一)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教育部在2020年 5 月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在当前的新时代、新形势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是时代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3]。

(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要求

自1923年陈光甫成立中国第一家旅行社至今,中国旅游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正在进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提升旅游品质的大众旅游新阶段。虚假宣传、强迫消费、讲解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在旅游市场中依然较为突出[4]。为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質,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于2019年1月16日发布了《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导游是旅游服务和形象的重要窗口,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要加强导游人员的历史、人文、地理、气候等应知应会的通识类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导游的文化底蕴,增强其主动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应用课程是导游专业的核心课程,应将课程思政系统化的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使学生通过学习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对导游基础知识进行“深挖掘、巧应用、善迁移”的能力,同时,涵养家国情怀,传承中华文脉,保障学生在从业过程中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讲解服务。

(三)学生实现人生出彩的要求

“为每个学生的人生出彩创造机会”,是高职院校对每个学生人生、理想的重视和尊重,凸显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秉持这样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可深入分析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应用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导游大师进课堂、非遗大师做示范等方式,有机融合传统文化、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等思政元素,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民族观,强化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尊重劳动的职业态度,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职业荣誉感。

三、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一)历史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时期到奴隶社会时期,到封建社会时期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如今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文明一直延续至今。导游专业学生需要了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掌握中国古代官制、帝王称谓与称号等相关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主要文学、艺术和科技成就;掌握中国古代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就;掌握中国共产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经验。具体来说,导游专业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的严谨态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借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人生经验和智慧的意识;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可以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建立民族自信心;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知识,可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学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知识,涵养学生尊重技术、尊重科学、尊重劳动的意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尊重创新的理念。

(二)景观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中国的景观知识既包括古代建筑景观知识,也包含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知识。中国古代建筑景观具有极富特色的建筑风格,让学生学习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基本构建、主要类型,可以促使学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树立民族自信。学习古代宫殿的布局特征和功能,可以让学生领悟到“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中国古代园林是建筑和思想艺术的结合,其“师法自然、顺应自然”的造园特色可以树立学生尊重自热、热爱自然的意识,其“融于自然、表现自然”的造园技艺可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三)民族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经过几千年的分化、融合和变化,形成了今天的56个民族共存的格局。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5]。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导游专业学生学习不同民族的历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民族观和正确的历史观;学习不同民族的技艺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尊重创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习各民族的服饰知识,有助于树立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学习民族民居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守正创新意识和尊重劳动的意识;学习不同民族的饮食知识,可以树立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学习不同民族的民俗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培养学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四)宗教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在中国的宗教历史上,外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与中国本土的儒家文化和道教文化相互融合,实现了外来宗教的中国化。佛教的传入,对我国的文学、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塑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渗透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古代民俗中蕴含了非常多的道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伊斯兰教在公元651年之前就已经传入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伊斯兰教”的称呼是不一样的,从1956年开始,国务院发出《关于“伊斯兰教”名称问题的通知》,确定了伊斯兰教这一名称。基督教是全球范围内拥有信徒最多、对世界影响最深远的一个宗教。基督教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四次传入中国,最后一次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传入中国。教师应将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正确看待不同的宗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和平宽容的意识。

(五)评价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应用课程在评价中应坚持以学习者能力发展为导向,构建“学生、教师、大师”的多元评价主体,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校本着尊重差异、重视起点的原则,建立增值评价环节,运用科学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采取“过程性考核(70%)+结果性考核(30%)+增值评价”评价体系,借助学习通平台、教师评价、大师评价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四、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路径探索

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学校可以将课程思政通过“国家劳模进课堂、导游大师做示范、非遗大师做演示”等八项措施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认知、体验和感悟中浸润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

(一)国家劳模进课堂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可邀请旅游行业的国家劳模进入课堂,为学生讲述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让学生在对旅游行业有客观认知的同时,从劳模的工作经验中汲取营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如国家劳模将自己与游客之间的感人故事进行分享,培育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国家劳模将自己获得的奖项和游客写的表扬信进行分享,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荣誉感。国家劳模分享自己废寝忘食提升专业技能的故事,可引导学生树立精益求精的劳模精神。

(二)导游大师做示范

大师的示范是最好的引导。学校应充分发挥示范的积极作用,在专题讲解词撰写应用环节,请导游大师为学生示范如何根据不同团型游客的要求撰写一篇针对性强的专题讲解词,促使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如同样是为游客讲解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在面对商务团的游客时,导游人员讲解的重点应该放在西兰卡普的守正创新、商业价值方面;在面对政务团的时候,导游人员讲解的重点应该放在西兰卡普技艺的推广情况以及为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影响等方面。在专题知识讲解应用环节,学校应请导游大师为学生示范如何因人施讲,帮助学生树立“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如在面向研学团的小朋友进行讲解时,讲解的语言要通俗易懂,要注意使用符合他们年龄认知的语言进行讲解;在面向年轻游客进行讲解时,要联系当前的时尚热点进行举例和讲解,更能引起游客的兴趣。

(三)非遗大师做演示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进行民族知识模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民俗博物馆或者到非遗大师的传习室进行学习,请非遗大师现场为学生示范非遗技艺,让学生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浸润工匠精神,树立文化自信。如带领学生到土家织锦西兰卡普非遗传习工作室,请非遗大师现场介绍自己的西兰卡普作品,让学生树立尊重创造、尊重人民的意识;请非遗大师示范西兰卡普“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独特工艺并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织造工艺,促使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劳动态度。

(四)专业教师以身作则

身正不令而行。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的选取到教学环境的布置,再到教学的实施,任课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引领。如在进行历史知识模块的教学时,教学内容要保证做到客观、公正、准确,为学生展示正确的历史观,引导学生尊重知识、尊重历史。在讲到民族知识模块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教学地点放在非物质文化博物馆或者是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让学生在非遗文化氛围中学习,接受非遗传承人工匠精神的熏陶。在课堂中的修改讲解词环节,教师要认真、仔细、反复对学生的讲解词提出修改意见,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感染和引导学生。

(五)在教学流程中融入思政教育

教師一是组织学生完成课前微课学习并完成课前测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独立思考的意识;组织学生分组完成专题讲解词撰写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

二是在课中设置修改专题讲解词环节和进行专题知识讲解应用两个环节。修改专题讲解词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对课前完成的专题讲解词进行修改和完善,强化学生尊重知识、尊重历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进行专题知识讲解应用环节,让学生将修改好的专题讲解词进行讲解展示,强化学生的胆量和自信心。

三是在课后布置让学生制作西兰卡普作品、剪纸作品、拼装古建筑模型等动手操作的拓展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实践精神。

(六)提供志愿讲解服务

以知促行、以行践知。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践行理论知识的重要方式。在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应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为到校参观考察的校外来宾提供讲解服务,可以很好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学校荣誉感;组织学生到校外景区进行志愿讲解服务,为景区游客提供志愿讲解,强化学生践行“游客为本、服务至上”的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甘于奉献的精神。

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标准。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因此,导游专业要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就要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能力培养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国家观、民族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这是导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

[2]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2019-03-19(01).

[3] 教育部.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 (2021-05-28).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 5517606.htm.

[4] 文化和旅游部.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EB/OL]. (2021-05-21). http://zwgk.mct.gov.cn/zfxxgkml/scgl/202105/t20210521_924680.html.

[5] 周海燕,导游基础知识[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57.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途径探究思政教育
新时期学生党员加强自我管理的途径探究
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新任务与新途径探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实施节奏训练的途径探究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