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艺术探究

2022-07-13陈燕芬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79期
关键词:新课导入艺术小学语文

陈燕芬

【摘要】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学艺术日益受到重视。“导入”是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行为的一种教学技能。“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探讨笔者在新课导入时结合教材的特点如何进行巧妙导入,调动学生积极、热情的学习情绪。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导入艺术;教学

虽说“万事开头难”,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语文教学中,一节新授课的导入设计至关重要。如果一节新授课的导入能富有艺术性,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注重上述的教学理念,在新课导入时用心探索、深入钻研,结合教材的特点进行巧妙导入,调动了学生积极、热情的学习情绪,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一、“巧设谜团,激发兴趣”导入

导入是于课堂教学之始,用较短时间引入正题的一个教学环节。在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导入设计要根据文章的体裁、特点,結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因文而定、因人而用,讲求实效。

如,教学《落花生》一文,如果直接采用解题导入的方式,将过于平庸,没有吸引力,因此笔者采用“猜谜式”开场。先找来一颗花生,紧握在手中。上课时,笔者走上讲台,举手对学生说:“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什么礼物?”这突如其来的发问,使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笔者的手中。“在手心里,会是什么礼物呢?”学生们都皱着眉,满怀猜疑。笔者抓住契机亮出谜底。学生们既兴奋又惊奇。笔者接着问:“喜欢吗?”“喜欢!”学生们兴奋地回答。“为什么?”笔者再问。学生们由此各抒己见,谈兴极浓。笔者趁热打铁,板书课题,简单介绍“落花生”含义,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了解主人公喜欢花生的什么特点……学生们兴奋极了,极认真地读课文,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这节课通过“巧设谜团”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有趣的“导入”设计中激起“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欲望,学习更为主动,也更愉快。

二、“巧比年龄,拉近距离”导入

导入设计要坚持实用性原则。有些叙事性文章,因事情发生时代久远,学生较为陌生。此类文章的导入设计可以采用“介绍法导入”。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板书完课题导入新课时,笔者先错开“董存瑞为何要炸暗堡?怎样炸?”等课文内容的问题,而是从“董存瑞”身上发问:“你们想知道董存瑞的一些故事吗?他牺牲时才几岁呢?”这一提问激起了学生探知答案的欲望,笔者抓准时机介绍董存瑞的生平事迹。当讲到“董存瑞11岁当儿童团长,19岁便牺牲”这一句,学生们都对他肃然起敬。笔者特意把“11岁”“19岁”,这两个年龄与学生的年龄(12或13岁)进行比较,无形间拉近了“学生”与“革命英雄”的距离。学生对革命英雄倍感亲切,激发了“学习英雄、了解英雄”的积极情绪。

学生在兴致盎然的积极情绪氛围中学习,文中很多难点都因学生“浓浓的学习热情、乐于探究、互动合作”迎刃而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三、“巧言搭梯,情感共鸣”导入

有一些文章因“时代背景的不同与学生的年龄关系的”问题,学生学习时很难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更不可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对于此类文章的学习,笔者总是先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运用启发式的语言进行“阶梯式”导入,即一步一步引导,尽可能拉近学生与课文介绍的人或事的距离,为学生能“入情入境”学习,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创造条件。

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细思“生活在‘国强民富’的当代少年儿童,与‘已经逝世四十多年’的周总理相隔遥远”,“周总理”对于“只有十几岁的小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学生或许对周总理会尊敬,但谈不上感情深厚,更不能寻到那种“痛失好总理的沉痛心情”的感觉。倘若采用“普通的导入方式”引导学文,学生必将学习状态不佳,学习情绪低落,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经过考虑与探究,新课导入时,笔者巧言创设“阶梯式”话题,一步一步引导,拉近“学生”与“周总理”的距离,着力于“培养学生对周总理的尊敬和热爱的感情”。授新课的前一天,笔者先布置学生搜集、查阅“周总理的事迹”,以此作为新课导入的“第一手材料”,即“导入的第一级阶梯”。上课时,笔者让学生“亮出”他们查到的资料。有的学生汇报:“周总理工作劳苦,日理万机,总理的生活又很俭朴。”有的学生说:“周总理知识丰富,是个大才子。”有的学生骄傲地说:“周总理很聪明。在一次外交中,一个外国人戴着手套与总理握手,总理则握手后用纸巾擦手,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也有的学生敬佩地说:“周总理很关心老百姓,曾经冒雨给一位老大娘送伞。”……

综合学生们的发言,笔者顺理成章地进入“导入的第二级阶梯”,激发学生说出自己对周总理的情感。笔者概括性地引导:“同学们,我们的周总理太好、太好了!他的才华、他的为人、他的劳苦、他的朴素……无一不让我们敬佩!同学们,虽然你们不认识周总理,但通过了解,你们对周总理有什么样的感情呢?”学生迫不及待地说出内心对总理的情感:尊敬、热爱、崇拜……在学生们对周总理的感情明显升温的情况下,笔者再进入“导入的第三级阶梯”,“亮出”事先准备的“周总理的资料记载”让学生朗读,让学生加深对周总理的了解,从内心萌发出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

该朗读资料是:“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他的一生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周总理为祖国为人民日理万机,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总理是在过度的操劳中逝世的。他没有坟墓,没有留下骨灰,按他的遗嘱,把骨灰撒到祖国的大地上,祖国的江河里。但是,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周总理的丰功伟绩与日月同辉,和天地共存,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在本节课的导入设计中,笔者通过“查资料,谈总理”——“明总理,敬总理”——“读记载,念总理”的“阶梯式”搭建,使周总理的光辉形象深深植根于学生们的心田,让学生们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得到升华。有的学生在朗读上述资料时已激动得热泪盈眶……在如此浓浓的感情氛围中,笔者再用艺术性的语言导入对课文的学习,笔者说:“同学们,虽然周总理在四十多年前就逝世了,我们谁都不认识周总理,但我们尚且能对他如此地敬爱,深深地拥戴他!可想而知,那些曾看到过周总理的人,那些跟周总理相处过的人,那些甚至曾得到过周总理的帮助的人,他们对周总理敬爱之情会有多深呢?当他们与周总理永别的那一刻,心情会多沉痛呢?你能体会到吗?”

学生的回答是“坚定的”,从他们的语气和神情中,笔者体会到学生们的心情也很沉重……学生们的学习情绪已进入最佳状态了,笔者再布置他们齐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由于情感投入,读得很认真。从富有感情的朗读中,笔者体会到学生已大致领悟了文章的思想内涵……由于本节课成功地采用“融情入境”的导入,让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学习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

综上所述,“导入”的类型很多,有:“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利用旧知识导入”“利用课题导入”“利用讲故事导入”……总之,良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时,教师只有“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巧用活用导入类型”,让导入“富有情趣、富有艺术性”,才能提高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变“学习”为“对知识的追求”,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教材研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教材研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六年级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4]李玉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叶存铃.小学语文教学艺术[M].语文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新课导入艺术小学语文
探析初中英语的兴趣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的导入艺术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
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构建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技校新课导入法的应用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艺术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