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苯巴比妥结合肠道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对胆红素水平及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2022-07-09曹丽琴江西省上犹县妇幼保健院江西赣州341200

吉林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苯巴比妥黄疸胆红素

曹丽琴 (江西省上犹县妇幼保健院,江西 赣州 341200)

新生儿黄疸在临床儿科中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包括生理性黄疸与病理学黄疸两种类型[1]。该疾病主要是因患儿在母亲子宫内长时间处于低氧状态,导致红细胞表达上升,待其出生后红细胞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从而造成胆红素水平呈异常升高现象;同时再加上新生儿的肝肠循环处于尚未完全发育的情况,进而无法及时排出体内的胆红素,最终引起疾病发生[2]。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来讲,疾病发生后若不及时采取正确且有效的治疗措施,导致患儿的病情进一步加重则可引起细胞代谢紊乱,诱发胆红素脑病等并发症,这不仅会增大临床治疗难度,甚至还会对患儿的智力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3]。故此,本文选取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析苯巴比妥结合肠道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苯巴比妥治疗,男18例(占60.00%),女12例(占40.00%);年龄3 d~10 d,平均(5.37±1.24)d。观察组采用苯巴比妥结合肠道益生菌治疗,男16例(占53.33%),女14例(占46.67%);年龄4 d~10 d,平均(5.42±1.21)d。两组患儿的性别占比、平均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家长均对研究知情,且自愿签订同意书;②均符合新生儿黄疸相关诊断标准[3];③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④临床资料完整者;⑤生命体征平稳者。

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本研究者;②合并先天性缺陷者;③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者;④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者;⑤过敏体质者或是对本研究应用药物过敏者;⑥阿氏评分(Apgar)<7分者。

1.2方法:对照组采用苯巴比妥片(生产厂家: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药准字H31022038)治疗:5~8 mg/(kg·次),分2次口服,连续服用3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肠道益生菌治疗,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生产厂家:Laboratoires BIOCODEX;批准文号:20100086),0.5 g/次,3次/d,连续服用5 d。

1.3观察指标:①胆红素水平评估:抽取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的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作为标本,离心处理后(离心速度3 000 r/min、时间10 min)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胆红素水平[4]。②黄疸指数评估:采用JM-103型经皮黄疸仪测定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的黄疸指数。③统计两组患儿胎便转黄时间、每日排黄便次数、胎便初排时间、黄疸消失时间。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与黄疸指数:两组患儿治疗前胆红素水平与黄疸指数较为接近,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胆红素水平、黄疸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胆红素水平与黄疸指数比较

2.2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胎便转黄时间、每次排黄便次数、胎便处排时间、黄疸消失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指的是出生未满28 d的新生儿因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中的胆红素水平表达过高而引起以皮肤、黏膜与巩膜黄染为临床特征的疾病[5]。有相关临床资料显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若不加以重视,不仅会影响新生儿的正常发育,还会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构成威胁[6]。由于新生儿机体中的各项组织器官处于未完全发育状态,缺乏一定的抵抗能力;再加上其血脑屏障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一旦发生新生儿黄疸后,患儿的脑组织可能会因还未结合的胆红素入侵,从而导致患儿的脑神经细胞受到损伤,进而危及到患儿的安全[7]。故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患儿的预后以及保证患儿的安全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中,观察组其胆红素水平、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可能为:①苯巴比妥作为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属于一种肝药酶诱导剂,具有抗惊厥、镇静、催眠等诸多功效。当患儿应用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诱导酐酶来改善肝细胞对胆红素水平,促使胆红素排出,以此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8]。但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应用苯巴比妥患儿容易产生依赖,可能会对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造成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②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来讲,因其肠道中缺乏有益的细菌;所以无法有效吸收、排出游离未结合的胆红素[9]。而益生菌则具有改善人体机体免疫系统的功效,患儿应用该药物后则能促使胃肠正常蠕动,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酐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改变患儿肠道内酸碱平衡,改善循环系统的作用,进而促使患儿机体内的胆红素排除,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0]。若将二者联合应用,则能起到优势互补、协同共奏的作用,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减轻患儿的病症。

综上所述,采用苯巴比妥结合肠道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不仅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黄疸指数,还能缩短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对促使患儿加快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苯巴比妥黄疸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苯巴比妥、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观察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苯巴比妥在惊厥性癫痫治疗中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