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

2022-07-07鞠晶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7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新文科课程思政

摘    要:新文科背景下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可概括为:一个理念、两个维度、三个层面(宏观、中观、微观)、四个策略。一个理念是指全人教育理念。两个维度:向内而生,推进和深化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向外而行,借助通识课程实施学科交叉和全人教育理念。围绕课程思政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在两个维度上分别实施四个策略。全人教育理念統摄引领,两个维度循环提升,三个层面相互关照,四个策略有机协调,不断优化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关键词:外语类专业;通识课程;课程思政;新文科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7-0072-04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教育不仅具有教授学生外国语言技能和文化常识、培养其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一般教育意义,同时还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国际化人才和专业人才的重任。因此,新时代的外语教育要立足全球坐标,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规范性指导意见。同年11月,以《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发布为契机,新文科建设全面启动。课程思政建设立足新时代,探索新理念,有助于落实文科的中国化、国际化目标。

在新文科建设中,高等外语教育不能缺位,必须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大势,超前识变;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积极应变;培养高质量外语人才,主动求变[2]。文章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外语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与通识课程的课程思政相贯通,参照泰勒的目标模式,系统探讨新文科背景下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构建“学科交融、立体交叉、层次递进、循环提升”的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从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做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一、新文科、课程思政与全人教育理念

新文科追求学科破壁和学科融合,具有跨学科性、综合性和融通性。对外语类专业而言,新文科要突出一个“新”字、强调一个“跨”字、坚守一个“文”字、彰显一个“中”字,树立工具性、人文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相融合的外语教育新形象[3]。课程思政是在“三全育人”(全员、全程、全方位)理念指导下,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入挖掘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寓价值观引领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充分发挥各个专业、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建立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机制。“全人”是指全面发展的人、完整的人。全人教育是“通德”教育、“通识”教育、“通才”教育,是传授广博知识、和谐发展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全人教育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其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能

力、有道德、和谐发展的“完人”[4]。

新文科强调学科交叉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理念,其核心是价值塑造。课程思政助力新文科建设,新文科建设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搭建平台。二者都蕴含了全人教育理念,是全人教育理念的中国化实践和实现。

二、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内涵解读

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本目标: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就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我国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基本理念:协同育人。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是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即协同育人,具体体现为“三全育人”机制。第三,核心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纲要》明确了一个主线(爱国主义的理想信念)、五个重点(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制意识、道德修养)和一系列核心内容(包括五大板块)。第四,主要方法:多元创新、显隐结合。多元是指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多元统一。创新意味着课程思政应与时俱进,采用现代教育理念、方法与手段。显隐结合是指将显性的思政课程与隐性的课程思政有机融合。

三、新文科背景下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高校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目前停留在对单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实施阶段。教师对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解读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随意性,缺乏深入系统的考量,尚未形成完备的、覆盖外语学科各门课程的课程思政体系。因此,如何保证课程思政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是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所面临的问题。

(一)一个理念:全人教育理念

全人教育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和谐教育思想。柏拉图认为,教育是人内在禀赋的充分发展。亚里士多德强调身心和谐,探讨了人的三种灵魂和智育、德育、体育的关系。《论语·述而》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是指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按照赫钦斯的观点,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理想、道德和精神力量的最充分发展,培养完美的人、完整的人、自由的人。日本学者小原国芳认为全人教育是指“全人格”教育或培养“完美和谐的人”的教育,教育的理想就是创造真、善、美、圣、健、富六种价值。

全人教育的主要原则包括:为人类的发展而教,要为人的和谐、平静、合作、合群、诚实、公义、平等、同情、了解,以及爱等方面而教;将学习者视为独立的个体,应因材施教,反对制度化、机械化的形式教育;以整全观为切入点的教育,重视联结与转化;教学者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创造一个共同学习的环境;教育学生成为有批判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参与能力的民主社会公民;关注性灵,所有的教育改革都以唤醒人类性灵为最终归依。

文旭、司卫国认为,新时代的全人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三全育人的机制,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个体才能和潜能的全面挖掘,跨学科、跨领域、跨方向的知识整合与互动[5-6]。全人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其最终目的是道德教育[7]。这与课程思政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三个层面:宏观、中观和微观

外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系统。2020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指出,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总体实施思路为: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将课程思政融入每次授课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学设计可以在3个层面上进行:宏观、中观和微观。具体而言,即宏观层定目标、中观层定内容、微观层定细节。宏观层定目标:根据课程性质和课程大纲,针对学情及社会需求,在课程宏观层面明确整门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和价值观目标;中观层定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微观层定细节:在实施思政教学时要思考和解决以下问题,即在每次授课中,如何在知识点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如何升华思政点,如何启发学生运用思政点反观现实生活。

(三)两个维度:向内而生 + 向外而行

通识教育所倡导的学科互动和培养学生综合学科知识运用,正是新文科背景下教育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一方面,课程思政建设应从学科、课程、教学实践角度,推进和深化外语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维度一:向内而生);另一方面,可以借助通识课程实施全人教育理念和学科交叉,实现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相统一[8],延伸和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维度二:向外而行)。

维度一: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

在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当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的目标模式中,课程的编制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首先,确定课程目标(目标);其次,根据课程目标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内容)和组织(方法);最后,依据既定课程目标评价教学效果(评价)。在复杂的教学系统中,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应以课程为抓手,将课程思政自然融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各个环节,突出系统性,以保证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依据此目标模式,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系统实施要突出以下4个策略。

策略1:目标设计突出明确性

明确教学目标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在外语教学实践中,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要与语言教学目标有机衔接,大目标和小目标要自然结合。知识、能力、素质和价值观等目標在逻辑上应互为一体,有机融合。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突出外语文化知识和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并重。具体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外语语言与文学知识、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外语与汉语语言文化对比与翻译知识。能力目标:强调外语与汉语交际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语言领悟能力,思辨能力,批判性阅读和娴熟运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素质目标:要求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宽厚包容的人生态度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与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合作精神、人文与科学素养,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信息化素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价值观目标:实施课程思政隐性育人模式,实现三大育人目标,即家国情怀、职业素养和国际意识,培养出具有中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策略2:内容选择突出体系性

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涉及学科内容模块和思政内容模块。学科内容模块聚焦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思政内容模块聚焦价值塑造。两个模块有机融合方能体现出课程思政内容设计的体系性[9]。思政内容模块可采用“主题单元”排列的方式,以思政主题和思政元素为排列对象构建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教师应在每堂课的教学活动中融入重点思政元素,每章要有一个明确的思政主题统领,一册书要有一条思政主线贯穿。整本教材、每章、每节的思政内容之间要有层次性又彼此贯通,如同一个档案柜。教师要明确课程思政的关键点,寻找语言学习内容和思政内容之间的契合点,以无缝对接的方式做到学科内容模块和思政内容模块“基因式”的有机互融,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策略3:教学方法突出多样性

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匠心工程。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达到育人的目的。教师要善于开展引导式、启发式、任务型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中习得系统知识、塑造价值观念;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内驱力,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索中有所感悟。此外,教师还应运用网络媒体、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获取一手资讯,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采用虚拟环境育人(网络平台)、现实环境育人(校园文化资源)和榜样学习育人(专业典型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育人渠道,提升育人效果。倡导课程思政生活化,将生活化教学贯穿思政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课堂讲授、课外实践、网络拓展等。

策略4:评价反馈突出动态性

外语教育评价是对课程的综合评价。要将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和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评价整合在一起,构建具有多重评价主体、多维评价指标、多样评价方法的发展性闭环课程评价体系,具体讲就是以目标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评价、以过程为中心的课程实施评价和以结果为中心的课程效果评价。从评价主体的维度,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机器评价(信息技术支持)等多种评价方式;从评价目标的维度,不仅要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应考查其思想政治素养的养成情况;从评价过程的维度,可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维度二 :通识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博雅教育,其根本价值在于跨越学科、打通专业,使学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成为知识结构相对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核心是全人教育,其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是开展内省的立德树人教育[10]。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体育和通识教育选修课(或文化素质教育课)构成,约占总学分的四分之一。其中外语、计算机、体育属于公共课,而公共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都可归为综合素养课。因此,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由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综合素养课两大课程体系构成。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应均衡发展,培养学生兼具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纲要》指出,要以教师队伍为主力军、课程建设为主战场、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具体策略如下。

策略1:落实和落细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教育目标“同方向”[11]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显性课程,综合素养课为隐性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综合素养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浸润作用,注重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过程中根植理想信念。专业课也属于隐性课程,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发挥深化和拓展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育人与综合素养课、专业课隐性育人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同步、互为促进,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主渠道“三全”立体化育人。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文理兼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辨能力,慎思明辨;促进学生全人格的价值培养,立己达人。

策略2:整合和序化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教育内容“同载体”

課程思政首先关注的是人的精神成长过程,体现了当代教育的价值转向。课程思政强调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12]。外语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其人文属性使其易于与通识课程教学资源中的思政元素相结合,经过整合和序化后的课程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与思想政治教育同享载体。同时,应深入挖掘、整合和序化通识课程和外语类专业课程中具有共享价值的教学内容,拓宽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渠道。

策略3:改革和实践课程教学方法,与专业教育工作“同行动”

教师将所挖掘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点。课程思政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艺术性,需要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的辅助,可采用问题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以任务为本的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因,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保证学生具有自我指引、自治、自觉和他人磋商、交流、协调、合作的机会,鼓励学生的得体表现。在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认识问题背后蕴含的方法论、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激发其情感体验,实现价值引领。

策略4:调整和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与专业思政评价“同标准”

课程评价检测课程设计、课程大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效果以便做出相应的改进,是对达标状况的检测。评价的意义在于能够解释好的方法、好的效果,或能够引起变革、改进、创新的举措[13]。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应做到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主体多重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行为常态化。教学评价要有效对接教学目标,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思政目标融为一体,既要考量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的效果,也要考量思政育人的效果,将德、能、技、勤纳入考核的范围。唯有如此,才能发挥课程思政评价反思的促学促教作用。

综上所述,新文科背景下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可以概括为:一个理念、两个维度、三个层面、四个策略(即1234路径)。全人教育理念统摄引领、三个层面相互关照、两个维度循环提升、四个策略有机协调,是新文科背景下优化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路径。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拓展和延伸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建设应从扩展、深化、协同化与系统性4个方向上寻求突破。文章围绕这4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借以抛砖引玉,希望能对新文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外语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有所启示。新文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走学科融合、专业交叉之路,这是社会发展和全人教育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吴岩.抓好教学“新基建”培养高质量外语人才[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2):3.

[2]  吴岩.新使命 大格局 新文科 大外语[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2):4-6.

[3]  王俊菊.新文科建设对外语专业意味着什么?[J].中国外语,2021(1):1,24.

[4]  文旭,夏云.全人教育在外语教育中的现实化[J].外语界,2014(5):79.

[5]  文旭,司卫国.从复合型人才培养到“全人”教育:对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的再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18(3):50-60.

[6]  文旭,司卫国.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全人”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当代外语研究,2018(2):55-59.

[7]  文旭.教单科,育全人:论专业外语教育中的全人教育[J].中国外语教育,2014(3):14.

[8]  何艳华,刘强.坚持立德树人,融合外语课程思政与通识教育——“新文科背景下高等院校外语课程思政与通识教育专题学术论坛”述评[J].外语电化教学,2021(2):119-120.

[9]  胡杰辉.外语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学设计研究[J]. 中国外语,2021(2):56.

[10]  蔡基刚.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四个转向:《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内涵探索[J]. 外语电化教学,2021(1):28.

[11]  杨修平.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理据、现状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8):40.

[12]  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7.

[13]  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83.

编辑∕陈晶

收稿日期:2021-12-07                                                          修回日期:2021-12-27

作者简介:鞠晶(197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新文科背景下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

(WY2021017-B);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地方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隐性育人模式研究” (SJGY20200001);黑龙江省本科高校首批外语教育改革创新项目“课程思政视阈(域)下外语混合式教学‘云壤连接’模式研究”

(HWX2022016-B)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新文科课程思政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应用型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通专融合视野下高职教育集群型课程模式建构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实施研究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