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微”与“入味”: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机制研究

2022-07-07陈胜肖蕊郭立亚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7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知行合一课程思政

陈胜 肖蕊 郭立亚

摘    要: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机制研究是我国高校课程“门门有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高校教育思政建设,对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文章通过广泛阅读和收集国内外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文献资料,采用深度调查法、参与观察法和焦点团体法,总结归纳出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现阶段在学生学、教师教、课程体系和社会服务维度与指标建设上的现状与问题,有针对性地建议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应努力做到举措入微、效果入味及知行合一,并从学生、教师、组织管理和社会服务维度深挖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价值,实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在高校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举措入微;效果入味;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7-0001-05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这是近代以来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里程碑事件[1]。在新时代建设浪潮下,各地教育部门也相继出台符合国内实情和地方实际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文件,如提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三全育人”理念,倡导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制定《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及《关于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意见》等一系列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指导性政策,掀起了我国高校课程“门门有思政”的建设热潮[2-3]。

一个民族立于世界的根本在于该民族的民族文化符号是否与其他文化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具有典型的东方文化色彩,作为国民教育“最后一公里”的高等教育,理应承担起更多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框架机制构建在加强项目技能质量建设的同时,应植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传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刻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同时结合高校学生的兴趣、需求、时代特点,以及学校的建设规划步伐等,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全面复兴,打造民族传统体育思政精品课程,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和价值引领,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功能[4-5]。

一、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机制建设的价值

(一)学生维度:培养爱生命、懂技术、有理想、愿担当、有责任的当代大学生

高校课程建设的直接受益主体是学生,课程实践的主要参与者和执行者也是学生[6]。体育课以实操性为主,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及主动联系实际并勇于实践,体育课才能达到真正应有的课程效果。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有现代体育中的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又兼具了本民族的文化符号、人民生活情感等人文气息,是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重要来源。校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应把如何引领学生正确面对参与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的意义相结合,如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身边人的重要意义,如何促进学生认知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体育的异同为己任等作为核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创造者,拥有良好的体育习惯、正确的体育知识和过硬的综合素质,有助于个人理想与抱负顺利实现。传统体育教学,意在培养一个人成为拥有典型的东方文化气息,乐于分享,勇于承担历史嘱托,懂得创新与创造,通过合理正当的途径来实现个人价值,“胜不骄,败不馁”,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和革新社会文化的综合型人才。

(二)教师维度:锤炼兼具教学素养、学术研究素养和产业化素养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校企融合、校政融合、体教融合、健康中国等时代主题推动和提高了校园课程建设者综合素养的全面性、理论基础知识的广泛性和专业性。高校体育教师及各类体育从业人员知识获取的有效途径、就业后从事的职业与高校课程建设的契合度,高校课程建设与国家政策的制定、宣传、执行和未来政策更新,与相关企业政策走向与变更的紧密性,体育的技能、战术是否可以更好地继承、发扬与教育的互动性,体育竞赛队伍的培养、学生来源,体育比赛管理的规范性和专业性等与高校课程建设的相关性,对新时代的高校体育课程构建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實践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是高校体育走向社会的“两条腿”,社会中的体育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是对高校体育的二次检验。体育课程建设与思政相互融合,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好书的根本任务上,主动积极地步入学术研究中,同时鼓励教师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积极将成果转化,推动社会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真正实现校园“活”的传统体育文化氛围,而不是仅仅只有“火”的传统体育文化建设思路和构建者。

(三)组织与管理维度:构建框架,形成系统,打造校园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体系

计算机系统中的框架构建意指任何语言、框架的发展都是为了降低程序之间的依赖性和耦合性,使重用性达到最高。高校体育思政机制建设必须重视高校内部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框架蓝图绘制,减少思政课与体育课简单重叠发展模式的出现频率,重内涵、强复制、广开源,形成校园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体系。高校课程建设在校园内部通过第一、第二和第三课堂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和教职工,让每个元素融入课程中;通过点与点相互影响和促进,推进大中小学之间课程的可复制性,扩大课程的影响力,激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课程建设的校园活力;通过点到面的效应法则,形成“一核两强多支”的体育文化生态圈,即依托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以高校、学术研究基地为基础构建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基地为核心,打造具有超强影响力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和民族体育竞赛的赛事体系,同时积极与社会接轨,如俱乐部、企业文化拓展、园区体育文化组织等,改变原有的高校传统体育课程建设模式,实现多极化、同时段发展的路径模式。

(四)社会服务维度:回归自然,贴近生活,助力健康中国2030

土家族的摆手舞,是以农作中的各种动作为基础创编而成,如插秧、割草、挑担等;传统的陀螺以木料为陀,以树皮为鞭,以树枝为杆;传统的弓箭以木料、竹、牛角等为弓,以木、竹等为箭,以动物的羽为箭羽等,充分显示了民族传统体育源于生活,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赋予生活更多的生机与活力等特点。这些活动具有民族特色,适合于不同群体练习,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这与有效推动《健康中国2030》中所提倡的“要从全局考虑,注重不同群体的健康方式,解决他们的健康问题,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健康环境,推动生态化体育产业体系早日实现”的理念不谋而合。校园民族传统体育建设,助力学习群体的广泛增加,项目传承渠道的增多,可以有效推动健康中国倡议的实施。此外,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在校园的课程建设中,应勇于践行科技创新,构建项目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大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共建、共享、共长与共赢,亦是《健康中国2030》倡议中的精神内核。

二、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

(一)体育课程思政学术回顾

从知网学术期刊检索“体育”“思政”(如图1),可知我国高校体育与思政建设学术研讨热潮始于2016年,同时在政策的引领下,近年来相关文献成直线式增长。其中,陈秀兵第一次以学术的形式倡导学校体育专业建设应根据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体育人才。程路明认为群众体育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校内体育部、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校工会、各院系、校体委等各部门应协同配合,在统一思想的框架下共同为广大师生的体质和健康服务[7]。李廷旺提出高校应加强和引导学生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体育锻炼意识,同时让体育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亦是所有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关注的问题[8]。夏贵霞和舒宗礼提出高校体育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改进方法、创新实践,全方位构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高校体育课程教书育人、实践育人和服务育人体系,真正发挥体育课程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9]。

(二)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学术回顾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高等教育应将培养具有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民族情怀和文化自信的接班人为己任,体育教育中培养具有中华体育文化符号的体育课程后备人才尤为重要。通过知网学术期刊对传统体育思政文獻进行可视化分析(如图2),可知高校传统体育课程与思政建设于2014年首次出现在学术研究中,至检索日总计16篇。其中黄伟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主流价值观导向,提升学生素质,实现强身健体和文化传承的双赢[10]。康勇认为通过传统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促使学生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以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将文化自信加以实践,使学生文化自信的建立和提升从知、情、意、行各方面完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11]。常爱铎认为实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价值,高校应当加强体育课程建设,体育部门应当明确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具体责任,教师应当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12]。有学者建议高校体育应构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教师和教材思政体系及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反脆弱性引导,促进传统体育文化与思政体系的建构。

(三)国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国外高校教育体系中基本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但是他们在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健康教育等教育中从事了大量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3]。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强的宗教性和传承性特点,通过弥撒活动导入感恩感知、积极拼搏、尊重对手、敬畏规则等精神,同时培养运动员、观众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高校体育活动与运动竞赛的开幕式、赛前及颁奖等各环节通过弥撒活动对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是国外体育运动和竞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且体系趋于完善。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具有强渗透性特点:通过校内体育俱乐部、大众媒体、体育文化角充分将高校体育明星队历史、明星运动员、学校体育名人堂建设项目等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积极打造正能量的体育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锻炼动机,同时通过设立体育项目奖学金、体育学分制等政策,刺激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体育锻炼中。此外,在重要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前,升国旗、奏国歌亦是国家主权、民族意识的重要宣传方式。

三、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堂体育项目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学的维度与指标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高校传统体育课堂体育项目中学生学的维度与指标整理统计可知,学生对项目的参与积极性、运动知识、运动技能,对课程中的运动量、课程后的健身效果、课堂的学习氛围,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持有肯定和积极的态度。采用深度调查法,发现学生在功夫电影、武侠小说、传统体育文化展演等影响下,激发了其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浓厚学习兴趣,在高校学习中选择首开民族传统体育课的激情高涨,但是缺乏连续性。其主要表现有:爱传统体育项目,不爱上传统体育课;想学会项目技能,但是受限于场地与器材等诸多因素,练习机会少,技能掌握不全,导致学生的项目技能水平差异显著;愿意在未来尝试去传承,但是水平有限、机会较少、社会认可度不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项目对社会的价值尤其是项目思政元素的认识上不够明确等。

(二)教师教的维度与指标

通过分析教师教学过程和课堂环境的维度与指标,可知传统体育课堂体育项目中教师均比较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环境和器材安全使用的前提下,注重教学组织的规范性和教学内容的逻辑性,采用精讲多练、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鼓励其互助互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也较注重知识尤其是民族文化知识的引导,注重课程与社会服务、注重师生关系的良性互动,以及课堂氛围的构建,以期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部分教师和学生同时反馈虽然课程项目框架建设良好,但是受限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高校教育的非紧密性,导致任课教师团队成员在项目的专业性上有所欠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科班出身的专业课教师数量有限,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偏于竞技、偏于文化理论等问题,出现同一高校课程相同、教师不同时,则学生学习过程、教学方法和课程执行等不同的局面。

(三)课程体系建设的维度与指标

从某高校传统体育课堂体育项目体系的维度与指标分析,可知高校建设者、课程创新团队均比较积极和善于接受新事物,重视新项目与传统项目的和谐发展与体系构建,在项目的师资团队、资料收集、教学方法、管理技巧及持续发展上均有一套完整的、可借鉴和可复制的体系框架。不过在选用参与观察和焦点团体研究方法下,发现高校及管理层体系框架过于宏观,对校内的所有项目均有指导性意义,但是针对性不强,缺少对不同项目的引进、持续发展与革新未见项目的个性化体系指南;在“门门讲思政”的高校课程建设热潮下,民族传统体育任课教师的教学体系过于依赖其个人成长经历,如竞技专业运动员组成的教练团队注重从项目技能学习、竞赛规则中导入思政元素,理论型教练员团队则比较偏向于从项目理论基础和文化历史背景中挖掘思政元素,这形成了竞技体育型与理论研究型两种建设思路的体育课程体系框架;另外,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体系有显著的地域性差异,不同区域间课程项目交叉较难,具有不易复制和推广较难等特点,如土家族的摆手舞,集中出现在湖北、湖南、重庆和贵州四省的交界区域。

(四)社会参与高校教育的维度与指标

学生是社会自然人个体,检验高校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走进社会后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价值及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积极向上的、具有正能量的、拥护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人,这要求高校与社会之间必须拥有良性的紧密互动,实现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高校教育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从社会参与高校教育的指标与维度分析,可知高校传统体育课堂教学项目的改革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对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方向指引,如近年来中华射艺项目在高校教育中的全面复兴。在深度访谈及参与观察中发现,社会其他主体参与性不够,如家长委员会参与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较少,社会间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交流组织未形成体系,教研员在政府与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作用体现不明显,体育咨询与评价机构未能真正发挥第三方引导与评估的职能,体育企业、产业公司等参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有限,校外体育实践基地在学生实践环节安排上与预定计划不匹配等问题。

四、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建议与对策

(一)举措“入微”

充分用好课程思政新抓手,促进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的设计更细密,且更注重系统建设。首先在系统上,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找准“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的关键问题,如高校要全面凝聚体育课程思政共识,各部门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地创新校园体育文化机制,校园内体育部门或体育学院应在统筹规划、“全校一盘棋”的理念下创新课程,体育课教师实现分类指导,激活任教课程。另外,所有过程入考核,建立重师德师风、重教书育人、重质量贡献的“体育教学育人”考核机制,多维度记录、全面与客观反映教学工作、改进提升教学质量的“体育课堂教学”反思机制,拓展传统体育思想工作新空间、凝聚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育人合力、夯实高校体育教育的“三全育人”体系等。

(二)效果“入味”

高校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在全面提升任课教师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质量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课程建设的动力。首先,要明确课程思政内生性,即要以教风带学风,教师与学生共担新时代的教育使命。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使用轻灌输、重启发和求引导的教学方法,在学习环节注重观察每个学生的运动参与度,掌握项目技能的同时加强项目理论知识和民族文化知识的引导,增强项目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地动起来;通过项目的技术考试、比赛引导和合适的心率控制等方法,消除无运动量、无技术、无比赛的“三无体育课”,消除学生喜欢體育课不喜欢体育运动的情感反差,让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堂“活”起来。其次,课程建设的可复制性,要以“不只见‘鱼’,更要见‘渔’”的教学价值观去推动课程建设,在校内实现纵向和横向课程可复制的同时,提高高校间的可复制性,在高校领域可复制的同时,促进课程向社区、向社会的可服务性探讨和前进,构建全社会、多民族、系统性的传统体育文化环境体系。最后,要善于用好社会力量来提升高校的整体办学质量,将家长的参与、政府部门的引导与监督、社会组织第三方的评估等有机结合,真正落实并贯彻高校教育办学过程多方共建、办学成果全民共享的教育理念。

(三)“知行合一”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高校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陶行知先生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意指个人的实际行动是知识的重要来源,是创造的基础,只有通过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有助于真知和创新的顺利实现,即知行并举。

高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组织及政府部门作为高校民族体育项目的重要参与者和组织机构,必须切实参与到体育教育中去,做到各司其职,共同促进,方能实现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良性发展。政府部门做好政策引导,勇于放权,提供保障,不过多干涉高校的内部发展,真正实现校长负责制的高校发展模式;高校在政策的指引下,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综合校内外资源,做好顶层设计;教师敢于探索,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一流课程建设,全面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和落实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思政功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通过第一、第二和第三课堂的全方位学习,学好、学真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文化,肩负起文化的时代传承责任,学以致用,主动服务于社会,打造高校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新高地”;家长是学生与高校、学生与社会的链接者,也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来源者,通过家长委员会等主动分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现状与路径,调动家长主动参与到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去;社会组织应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让学生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兴趣拥有良好的培育环境。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来源于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实际,拥有肥沃的生长土壤和坚实的民众基础,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时代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更加注重高校的引、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社会的实际同向同行,再次明确了高校教育的成果与产出是为社会服务。在全民健身热潮下,公园、社区及体育场中随处可见民族传统体育爱好者,如响鞭爱好者、陀螺爱好者、柔力球爱好者、太极拳爱好者、传统射箭爱好者等,如何引导民众正确地参加体育锻炼,是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建设的风向标。近年来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动着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体育课程思政既要注重项目的技能发展,也要注重项目理论、文化价值及民族符号的导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体育建设中“活”起来,实现校园与社会零距离,促进高校课程的全面革新,落实好培育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的高校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孟宪平,魏嘉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三进”的路径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9(8):3.

[2]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党建,2019(4):4.

[3]  徐京跃,霍小光.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人民日报,2014-07-30(1).

[4]  乔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机制与路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60.

[5]  李慧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立足点[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5):96.

[6]  杨汉正.高等卫生职业教育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45.

[7]  程路明.高校群众体育发展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7(3):79.

[8]  李廷旺.浅谈体育活动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2(39):99.

[9]  夏贵霞,舒宗礼.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构建——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体育学刊,2020(4):7.

[10]  黄伟.“非遗”在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J].贵州民族研究,2017(7):238.

[11]  康勇.民族传统体育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8.

[12]  常爱铎.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课程思政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J].武术研究,2019(10):98.

[13]  冯文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45.

编辑∕李梦迪

收稿日期:2021-09-04                                                          修回日期:2021-10-11

作者简介:陈胜(1988—),男,重庆黔江人,西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科学。

基金项目: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发展的路径与实现机制研究”(21YJC890010);2021年度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科研课题“‘行—知—行’体育教学创新课程的模式建构研究”(ZT2021102);2021年度四川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以大数据分析学生体质健康的智慧教学策略研究”(15);2020年度四川省一流本科混合式课程“中华射艺”(537);2020年度成都大学“课程思政专项研究课题”“‘入微’与‘入味’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机制研究”(2020KCSZA14)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知行合一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