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教学实践研究

2022-07-02林小良

教育界·A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文学阅读情景交融写作

【摘要】统编版语文教材必修(上)人文主题“自然情怀”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内容。通过阅读学习本单元古今名篇佳作,学生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力,并学会写文学短评以及有情感波澜的写景抒情散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情境,设计“感受古人‘物我相融’的精神境界”“品赏名家名篇的自然图景之美”“体悟自然之美,抒发内心深情”三个教学任务,充分体现学教评的一致性。

【关键词】自然之美;情景交融;情感波澜;写作;文学阅读

作者简介:林小良(1971—),女,广西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

统编版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一共有五篇文章,均是写景抒情散文,其中有三篇现代散文,两篇古代散文。其人文主题是“自然情怀”,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研读古今名篇佳作,感悟大自然之美,感受古今文人寄情自然、领悟人生的情怀;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提升对大自然的审美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珍爱之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本单元的写作任务是品赏散文名篇,写点评文字;借鉴散文名篇的艺术手法,学写借景抒情散文。

一、设计思路

统编版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进行文学写作,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

力[1]。根据学习任务群,本单元的设计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古今名家写景抒情散文佳作,感悟大自然之美,领略名篇中深厚的人文底蕴,借鉴名篇写法,能写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

在学情方面,高一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并不陌生,初中学过《春》《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等,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但也只是粗浅地感受,仍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层面。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要求更高,学生不仅需要初读和泛读,还要深入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层内涵,感受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相交融的精神世界,不仅要能写出文学点评,还要能写出具有情感波澜的写景抒情散文。因此,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如下。

1.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领会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以审美眼光观照大自然,获得“物我相融”的精神境界,寻得心灵慰藉的文化传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习鉴赏古代散文名篇,使学生从中体会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学习由观自然而观自我,领会“景、情、理”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体悟作者情感的波澜,仿照范文写法,写作文片段。

3.学习鉴赏现当代散文名篇,使学生理解现当代文人承袭古代文人从自然中获得审美体验与生活启示的文化传统特点,梳理“情与景”的关系,感受意境之美,品味语言之美。选精美段落,写文学点评。

4.从本单元中选取一个片段,使学生拟写拍摄脚本,挑选合适的音乐和场景,制作小视频。

5.学习本单元艺术手法,使学生完成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要求写出情感的波澜。

二、情境设计

为了让学习更具真实性而富有意义,教师在本单元营造了一个语文实践的情境,情境设置描述如下。

为了引领同学们更好地体验文化精品,在读书中增加精神营养,丰富精神世界,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格塑造,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传薪者,学校一年一度的“悦享智慧 共沐书香”读书活动月又如火如荼开展了。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有名作朗诵、戏剧表演、名篇歌唱;有写读后感、文学评论、小品文、抒情文等。我们班为积极参与到这个读书活动当中,以第七单元“自然的情怀”为例,分为“感受古人‘物我相融’的精神境界”“品赏名家名篇的自然图景之美”“体悟自然之美,抒发内心深情”三个板块推进,争取下个月在成果展评会上有多个作品入选,让我们班成为“书香班级”。

如此设置情境,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语言思维,使学生收获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能力。

三、学习进程

按照以上语文实践活动的三个板块推进学习任务。

任务一:感受古人“物我相融”的精神境界

(學习第16课两篇文言文《赤壁赋》《登泰山记》,第1—4课时)

活动一:感受古人“物我相融”的精神境界,理解传统文人的“自然观”。

活动说明:通过学习课文中两篇寄情山水的文言文,使学生从中感受古人审美山水、寄情山水、悟道山水的特点;品赏精美的散文语言,体悟作者情感的变化;对情景完美融合的写法进行解析,并尝试写情景交融的作文片段。

环节一:学习第16课两篇文言文。

环节二:自主阅读课外有关写苏轼的书和有关“桐城派”文学主张的篇目。

辅助资料:林语堂《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姚鼐及其散文文论,以及网络上有关桐城派的介绍。

活动二:为“感受古人‘物我相融’的精神境界”板块评选优秀作品(片段)。

活动说明:在活动一学习《赤壁赋》的过程中,请学生借鉴参照《赤壁赋》的写作手法,尝试写情景交融的作文片段,最后在班级中进行互评,为完成书香活动月上交的作品做准备。

辅助资料: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份评价量表,该量表根据优秀、合格、有待提升等要素制订。

任务二:品赏名家名篇的自然图景之美

(学习第14课《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和第15课《我与地坛》,第5—8课时)

活动三:学习现当代写景抒情散文。

活动说明:使学生领会现当代文人沿袭古人在山水自然中寻得自我精神寄托、心灵慰藉的文化传统,梳理情与景的关系,尤其要领会作者随着情感变化所呈现的不同之物;感受散文构建的境界之美;品赏修辞、炼字、句式等语言特色等;聚焦角度写文学点评(片段)。

环节一:学生阅读第14课和第15课三篇写景抒情散文,以表格的形式梳理文中选取的景物及其特点、表达技巧、语言特色等,从而把握这三篇写景抒情散文中作者的情感波动和情景交融的特点。

环节二:聚焦角度写文学点评(片段)。教师提出要求,三篇散文描写同一城市的景物,呈现了这个城市多姿多彩的美。选取你认为最为精彩的段落,反复诵读,细加品味,写一段点评文字。

辅助资料:

1.师生梳理文章“情与景”的关系,制作表格,从景物的选取及其特点、表达技巧、语言特色、作者情感等方面对《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进行梳理。

2.学生聚焦角度写文学点评,教师提供相关

示例。

任务三:体悟自然之美,抒发内心深情

(选取本单元的一个片段拟写拍摄脚本并制作小视频;留意身边的四季更替和人们的活动,写一篇散文。第9—10课时)

活动四:走进大自然。

活动说明: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大自然之美。

环节一:使学生从本单元中选取一个片段,拟写拍摄脚本,挑选合适的音乐和场景,制作小视频。(课内讨论,课外制作)

环节二:让学生观察校园中自己未曾留意的小天地,观察它们在不同时间的变化。(课内兼课外)

环节三:学生利用周末到郊外、村庄或小区留意不同节气的不同景物特征。(课外)

活动五:抒发内心深情。

活动说明:学习完第七单元的五篇写景抒情散文后,要求学生在片段写作和片段文学点评的基础上,在“走入大自然”创设情境的基础上,借鉴名家名篇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写景抒情散文,要求写出情感的波澜。

辅助资料: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份视频脚本的制作准备表和一份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准备表,这两份表格可以帮助学生确定制作或写作方向,便于学生正式创作。

活动六:评选优秀的视频和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

活动说明:每个小组按照视频质量评分量表和写景抒情散文评分量表的要求对同学们上交的作品展开评选并进行打分,最后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拿去参加“悦享智慧 共沐书香”读书活动月活动的评选。

四、单元学习评价

本单元学习活动以课前自主學习完成学习任务和课堂上进行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为主,相应评估方式建议以教师的课堂观察和学生小组活动中的互评为主。

基于学习目标,根据对学习结果的预测,将各阶段过程评估内容整理形成下表。

五、课堂结论

基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本单元教学设计有其特色。

(一)以情境设计,推进学习任务

按照“自然情怀”的单元主题,教师创设了一个“学校一年一度的‘悦享智慧 共沐书香’读书活动月”的真实情境。为提交活动相关作品,以第七单元“自然情怀”为例,分为“感受古人‘物我相融’的精神境界”“品赏名家名篇的自然图景之美”“体悟自然之美,抒发内心深情”三个板块推进,引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分别进行三个任务的学习。

(二)设计趣味活动,抒写内心感受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系列活动。如让学生观察校园中未曾留意的小天地,观察它们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或让学生周末到郊外、村庄或小区留意不同节气的不同景物特征。让学生通过活动,借鉴名家名篇的艺术手法,借景物意象把内心的情感波动抒写出来。这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保护学生的个性,实现读写结合。

(三)凸显审美价值

引导学生接受美的教育与熏陶,加深学生对民族传统审美情趣的理解。这个单元以写景抒情散文为主,语言精美,在品读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应随着作品的情感波动而有变化,用语调的升降缓急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中,使学生能够感受作者的情感,强化学生对经典文化的认同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文学阅读情景交融写作
高三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探究
新时代的音乐教育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以文学阅读为载体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得法于课内,施法于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