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研究

2022-06-28崔高峰周妩娜李际麟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皖江体育锻炼老年人

崔高峰,曹 垚,周妩娜,李际麟

(合肥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合肥 230601)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1]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寿命延长,根据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截至2018年末,安徽省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34%,65岁以上人口占比12.97%。[2]我国老龄化最严重的不是城市,而是农村,造成这种现象的不是农村老年人数量的激增,而是农村大量的年轻人口流向城市,造成农村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显示,由《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可见,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率达到43.8%。[3]当前对老年人的健康维护和疾病预防已是国家亟须解决的问题。而体育运动既能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也是缓解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心理压力的有效手段之一。[4]

因此,国家体育总局2015年发布《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充分发挥体育在应对老龄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全面发展。”[5]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在实现全民健康的过程中,特别要突出解决“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6]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战略任务中提到,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开展。制定实施青少年、老年人,农民、职业人群,残疾人等群体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7]《意见》肯定了体育对人口老龄化的作用。《纲要》的发布为我国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指明了方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发布为我国体医结合促进重点人群体质健康工作划出了重点。

本研究通过对安徽省皖江城市带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社会体育协同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皖江城市带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池州、铜陵、滁州等7个地级市中年龄超过60周岁的社区老年人,共获取有效调查问卷样本2 035份。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国家体育总局等政府职能部门网站获取最新老龄化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纲领性文件。通过CNKI搜索与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相关文献资料,并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2.特尔菲法

根据研究需要,走访在乡村振兴和老年人体育锻炼等研究方面的专家进行问卷咨询,请相关专家对拟定的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参与现状问卷内容、指标和访谈提纲进行筛选和补充,并对问卷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进行有效性检验,分值分别为4.76和4.80。

3.问卷调查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和随机抽样法,选取合肥市(肥西上派镇、肥东店埠镇)、芜湖市(无为县红庙镇、南陵县籍山镇)、马鞍山(雨山区向山镇、博望区新禄村)、安庆(岳西县店前镇、望江县华阳镇)、池州(东至县东流镇、石台县仙寓镇)、铜陵(铜官区西湖镇、枞阳县藕山镇)、滁州(来安县三城乡、全椒县襄河镇)等地14个县乡镇中60周岁以上(1959年1月1日前出生)的农村老年人,发放问卷2 240份,每个乡镇抽取老年人样本160人,所有参与者均为自愿参加,回收2 089份,回收率93.26%,其中有效问卷2 035份,有效率为97.42%。其中男性943份,平均年龄为(65.52±4.64)岁,最大年龄79岁;女性1 092份,平均年龄为(67.38±5.27)岁,最大年龄83岁。

4.访谈法

先以问卷调查法中提到的14个乡镇作为抽样单位进行第一阶段抽样,抽出芜湖市(红庙镇)、马鞍山(向山镇)、池州(东流镇)、合肥市(店埠镇);再以村集体为单位进行第二阶段抽样;最后以60周岁以上老年人为抽样单位进行第三阶段抽样。每阶段抽样都采取随机抽样,深入上派镇(中派村、金岗村)、红庙镇(红庙村、海云村)、东流镇(沙河村、红叶村)、藕山镇(护国村、桃花村)等多个乡镇村集体,对60岁以上意识清醒、身体无重大疾病和生理缺陷、生活能够自理、愿意接受调查的老年人进行一对一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时间、方式、内容、场地、体育消费情况和可能的影响因素等,并进行文字记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基本情况

在调查人群中乡镇农村老年人占大多数,年龄主要在60~75岁之间,文化程度以小学文化水平为主,女性参与锻炼的比例略高于男性,因调查人群为乡镇农村老年人,以乡镇农村务农及个体经营者居多,有接近75%的老年人月收入在800~2 000元之间。调查者中多数老年人没有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有近80%的老年人都患有各类慢性疾病。

1.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比例

通过皖江城市带14个乡镇调查结果显示:在2 035份有效问卷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有597人,占总人数的29.33%;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有997人,占总人数的49%;不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有441人,占总人数的21.67%,超过总人数的1/5(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皖江城市带农村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占总调查人数的78.33%。说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皖江城市带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参与锻炼的意识也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到其中。但数据还显示,21.67%的老年人不参加体育活动,尤其是农村孤寡老人基本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时间。访谈得知,农村老年人接触网络信息较少,健身意识淡薄,认为干活就是体育锻炼,而另一种现象是老年人在农村带几个孩子,子女常年都在外打工,老人不仅要带孩子还要做一些家务,因此没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

图1 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比例分析

2.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动机分析

表1 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动机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皖江城市带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动机明确,最看重的是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占比为27.71%;其次是休闲娱乐、陶冶情操,占比为21.56%;选择最少的是打发空余时间,占比仅为6.15%。调查得知在总调查人数中有接近80%的老年人都患有各种慢性疾病,主要为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炎等。又由表1可知老年人首先选择的是生理需求,其次才是社交需求,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相吻合。[8]

3.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项目分析

由表2数据可知,在问卷所列的体育锻炼项目中最受老年人青睐的项目是健步走、慢跑项目,占20.21%;其次是广场舞19.82%、太极拳类17.61%、球类12.76%、武术10.87%、健身器械8.44%,选择其他项目的人数最少,只占0.98%。数据显示老年人在选择锻炼项目上不同性别之间有较大区别,女性老年人选择广场舞和健身球(操)人数远超过男性,男性老年人选择球类项目和健身器械人数明显多于女性。分析认为:皖江城市带中除合肥新一线城市外大部分城市为二到五线城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导致老年人选择锻炼项目时首选经济投入小,可随时随地进行锻炼的项目。综合数据来看农村老年人主要选择健步走、慢跑和广场舞等大众普及项目,因为健步走、慢跑和广场舞项目安全性较高,经济投入较小,不受场地器材限制,运动强度不大,还能够增强体质。

表2 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项目分析

(二)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特征分析

1.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频率分析

表3 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频率分析 (n=2 035)

表3数据显示,农村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频率最高的是每周3次,占总人数的23.83%;其次是每周4次,占总人数的18.48%;再次是每周5次和每周2次,占总人数的13.17%和12.97%;选择比例最少的是每周1次,占总人数的9.88%。可见农村老年人群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每周参与体育锻炼4~5次的社区老年人中71岁以上的老年人要远比60~70岁的老年人多。访谈得知,71岁以上老年人中大部分都有长期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了固定的锻炼时间和项目。而每周参与体育锻炼3次的老年人中60~70岁老年人数多于71岁以上老年人,每周1~2次体育锻炼的60~70岁老年人数也远高于71岁以上老年人。60~70岁之间的部分老年人因为身体各方面都还不错,有的给子女带孩子,有的还在继续工作等,从而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精力没有71岁以上老年人多。

同时,在调查中还发现不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占总人数的21.67%,其中71岁以上的老年人要远高于60~70岁老年人,这首先是因为部分高龄老人受身体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影响。其次,还有部分孤寡老人受传统思想的禁锢,缺少子女的陪伴和引导,他们多数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并且一直从事体力劳动等方面的工作,在生活中并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时间分析

图2 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时间分析

由图2可知,皖江城市带农村老年人在体育锻炼持续的时间上,老年人选择最多的是31~60 min,有676人,占总锻炼人数的42.41%;其次60~70岁老年人选择30 min以内的有219人,占总锻炼人数的13.74%;71岁以上老年人选择61~120 min有261人,占总锻炼人数的16.37%。皖江城市带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不管是频率还是持续时间上,都是受老年人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访谈得知,大部分老年人都是根据自身情况和空余时间,来保持适量的体育锻炼。60~70岁老年人一般在锻炼频率、时间和运动强度方面都不太固定,锻炼的随意性较强。而71岁以上老年人一般锻炼频率比较固定,锻炼持续时间较长,运动强度较小。能够坚持参与的老年人均认为在体育锻炼中收获颇多。

(三)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场地分析

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设施是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物质基础。[6]从健身场地选项上看,皖江城市带农村老年人锻炼场地首选是离家较近的公园、广场,占总锻炼人数的40.1%,其次是路边空地,占总锻炼人数的32.37%,再次是乡镇体育活动中心,占比为15.23%,然后是附近学校锻炼场地,占比7.16%,收费健身场馆,占比3.14%,最后是其他选项,占比2%。由此可见,皖江城市带农村老年人选择锻炼场地时优先选择离家较近的公园、广场和路边空地等距离近且不收费场地,对于收费的健身场馆只有3.14%的老年人选择,大部分老年人认可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有益,但真正去体育场馆消费的老年人较少。在学校锻炼场地上,只有部分学校锻炼场地会在周末或学生放学后对外开放,而多数学校体育场馆还是以教学式管理为主,不对外开放或假期对外收费开放等。对此,政府应加大力度提倡各类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使用,科学管理、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体育场馆,可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政府解决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不足的情况。[9]

(四)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形式分析

表4 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形式分析(n=1 594)

皖江城市带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点主要在早晚时间段,参与形式从表4可以看出,主要以和家人一起锻炼为主,占比38.7%,排在第一位,说明老年人参加锻炼的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其次是和朋友或同事一起锻炼,占比32.46%,排在第二位,充分说明老年人参与锻炼的社会交往动机比较强烈。再次是自己锻炼,占比17.82%,最后是参加政府单位组织的体育活动,占比9.1%,说明皖江城市带乡镇政府、单位近年来重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但政府单位一般开展的体育活动较广泛,缺乏专门针对老年人开展的体育活动,老年人体育活动集中组织化较低。选择比例最少的是其他选项,占比1.92%。

(五)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消费分析

由图3可以看出,皖江城市带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人数百分比由消费金额的增加而递减。年消费金额在100元以下的老年人占到总人数的38.64%,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年体育消费在101~300元之间的占26.16%,再次是年体育消费在301~500元之间的占21.2%,最后是年体育消费在501元以上的老年人占14%。可知农村老年人整体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农村老年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体育消费意识淡薄。二是皖江城市带中大部分乡镇农村老年人收入水平较低,甚至还有部分老年人无固定收入。三是调查得知,皖江城市带农村老年人中有接近80%都患有各种慢性疾病(三高、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等),每年用在看病、买药的支出接近个人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体医融合等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特别是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到:优化体育消费环境,出台鼓励消费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热情等10个方面的政策举措。[10]随着农村产业经济收入的稳步增长,皖江城市带农村老年人在体育消费上的投入也将步入新的台阶。

图3 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年消费金额

由表5可以看出,皖江城市带农村老年人在体育消费内容中,选择最多的是运动服饰和体育器材,占比33.81%和22.84%。消费水平主要还是处于较低消费等级的实物型消费,其次是体育活动培训和大众竞赛消费的支出。排在第三位的是协会或社团组织的费用,说明皖江城市带农村老年人体育消费水平正在由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消费转变。近几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政策明确提出:优化体育消费环境,鼓励各地采取灵活多样的市场化手段促进体育消费,丰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优化参赛体验。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延长开放时间,鼓励开发健身产品、提供体育培训服务。[10]

表5 农村老年人体育消费明细分析(n=1 594)

(六)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障碍因素分析

表6 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障碍因素分析 (n=1 438)

从表6可以看出,影响皖江城市带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老年人缺乏体育锻炼意识。部分农村老年人仍旧摆脱不了传统社会的束缚,思想陈旧难改。老年人普遍认为做家务和干农活就是体育锻炼,还有老年人认为自己的身体没有问题,就不需要进行体育锻炼。部分老年人在思想上对体育锻炼的理解存在偏差。即使有部分老年人愿意参与锻炼,也是在患有慢性病后,听从医生或子女的意见才意识到锻炼的重要性。(2)缺少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健康在于运动,然而不正确的运动方式以及缺少科学的指导会在运动中给身体带来损伤。[11]调查中发现,皖江城市带农村老年人在集体项目锻炼中,大多组织者为本项目的爱好者,或者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普通练习者。相关协会、体育部门和政府单位组织活动较少,基本没有专业体育指导员对老年人进行科学健身的指导和技术服务。大部分老年人只能盲目跟随家人或朋友参与锻炼,从众心理严重。因此,多数老年人缺乏对科学健身的认知,在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强度和持续时间上随意性较大,很难养成科学的锻炼习惯。(3)锻炼场地设施缺乏。近几年皖江城市带各地市乡镇政府部门为响应国家号召,投入建设了一批全民健身体育场馆、公园群众健身器材等,但针对老年人的健身场地、器材设施还是较少,不能满足皖江城市带各地市乡镇农村日益增长的老年健身人群的需求。

三、结论

皖江城市带农村老年人中,参与体育锻炼的多以60~75岁老年人为主,女性参与比例高于男性,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8.33%,老年人主要通过与家人、朋友或独自参与体育锻炼为主,以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休闲娱乐的目的,提高老年生活质量。最受农村老年人喜爱的锻炼项目依次是健步走、慢跑、广场舞、太极拳、球类、武术、健身器械等。不同的性别在选择锻炼项目上存在差异性,女性选择操舞类项目人数较多,男性选择球类和健身器械人数较多。在锻炼频率上老年人选择较多的是每周3~5次体育锻炼,锻炼时间一般保持在31~120 min。锻炼场地优先选择离家较近的公园、广场、路边空地等公共免费场地。安徽省农村老年人整体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以实物型消费为主。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阻碍因素主要是:锻炼意识薄弱,锻炼缺少科学指导,乡村体育场地设施缺乏。

四、对策与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加乡村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通过下乡到村宣传指导,引导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推进体医融合服务建设,建立乡村国民体质监测站点,促进农村老年人体质健康监测指导。安徽省相关体育部门应适当增加适合老年人的体育交流活动,加大农村地区全民健身经费的投入力度,制定区域老年体育竞赛发展规划,同时乡镇相关部门可以与地方高校制定合作机制,合理安排高校体育实习生下乡指导、承办赛事活动等工作,同时制定校地合作管理办法等细则,以对农村老年人科学体育锻炼提出具体要求。

(二)开展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项目,提高乡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与质量

有效组织内容丰富的体育交流活动是推动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手段。乡村间应定期举办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利用活动比赛来带动农村老年人的日常体育活动。努力做到参与对象的最大普及化,比赛活动的定期常态化,活动内容的丰富多样化。相关部门应定期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格培训,制定体育指导员下乡进村长效化机制,定期在乡镇开展体育健身知识讲座和健身指导,为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提供科学健身指导。

(三)合理规划管理乡村周边体育场地设施

体育场地设施是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保障。各地政府部门应适当增加乡村周边体育健身场地数量。同时,在周边场地设施不足的情况下,合理规划使用农村活动中心场地设施,强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的长效机制,尽可能使周边场地设施得到最大化利用,以帮助农村老年人参与多样化体育活动提供场地保障。

(四)推广普及适合老年人的体育项目

相关部门应大力推广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让更多的老年人喜欢上传统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毽球、抖空竹等有氧健身项目,将体育活动融入老年人的生活当中,培养老年人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为应对老年人年龄、性别、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等参差不齐的情况,可增加内容新颖的锻炼项目,也是促进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锻炼项目越多,对老年人的吸引力就越大,就会有更多的老年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锻炼项目,增加老年人可持续参与锻炼的可能,对扩大我国老年体育人口具有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皖江体育锻炼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60亿!皖江金租巨额融资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城市连绵区和皖江城市带发展
激荡皖江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