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中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研究

2022-06-25韩玲玲

学生之友 2022年3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韩玲玲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议题式教学能够将生活场景具象化为课堂内容,融情入境,将立德树人贯穿到教学内容的始终。从议题式教学着手,分析关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引言:

议题式教学是指学生在讨论某一个话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从学科角度上看,道德与法治教学着力于培养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思想品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引导学生由内而外地主动吸取知识、内化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用议题式方式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更符合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知识理解力。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推进中的问题

(一)课程关键地位未有效落实

在初中课程中,重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轻道德与法治等“副科”的观念仍然存在。道德与法治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地位未能得到有效落实,由此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师缺乏足够的学科自信,教师便教得不够透彻、深入,没有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双边互动的学习过程演变成了知识传授的机械记忆。无法彻底领会教材内容和课程意义,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时也不能够引起重视,甚至将道德与法治课程排除在自己需要学习的课程外。

(二)专业教师不足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推进,《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已经将初中的“思想品德”教材更改为“道德与法治”。教育目标由“三维目标”演变为“核心素养”导向,道德与法治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加之学校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不够重视,导致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兼职教师越来越多,而专业教师越来越少。

(三)学生兴趣低下

初中学习中,传统的教育经验使得家长和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是教师进行知识传授、学生死记硬背的课程,无论是从学生理解的科目重要程度,还是从学校多年来形成的应试教育观念考虑,道德与法治都被归结为“副科”,学生不愿意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上花费太多时间。由此造成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时没有足够的重视,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意识淡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

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以议题为“纽带”,培育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

议题式教学需要一个议题来统领课程,该议题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围绕一定的学科任务展开,在解决可议性的问题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实现教学目标。为此,选取适当的议题是开展议题式教学的关键,合适的议题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议题的选择要有价值、有意义。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确定合适的议题,议题的选择要贴合学生實际生活,要有利于子议题的设置和展开。教师不妨将社会热点话题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将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紧密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课程核心素养。

此外,议题的设计宜大不宜小,宜具综合性而非单一性。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去关注新闻,并结合教材内容选取适合的新闻事件在课前播报,将议题引进课堂;也可以由学生自主设置问题,发表看法,形成对所选议题的初步认识。例如,在学习《法不可违》一课时,学生播报了一则新闻:“4次偷车入狱,宣称‘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男子要出狱了。”借此,笔者引导学生思考男子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之后用表格对三种违法行为进行区分,使学生总体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将学科活动与议题式教学相结合

行为纪律和法治是一门完整的学科,其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对自己、世界、生活、法律、情感等思想的认识,与朋友、同学、亲人的经历等。 活动,或者观看展示师生关系的视频,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老师对学生的贡献,还可以建立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减少师生关系,让学生感觉更好,当有问题、想法或情绪时,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

(三)抉择两难性议题

在生活中,学生有时会有“选择困难症”的表现,这是因为他们遇到了抉择两难的问题。教师可以就此设计议题,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节“诚实守信”为例,这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诚信美德。在人际交往中,要好的朋友之间通常会有小秘密,并且相互约定秘密不可外泄。有的秘密无伤大雅,有的却涉及是非明辨。比如,学生小王逃课到外面上网,在逃课前叮嘱自己要好的朋友小黄:如果老师问你,你就说“我”不舒服早退了。在这个情境中,假设小黄答应了小王,那么,当老师问到他时,如果他按照小王的叮嘱来回答,那么小黄看似信守了承诺,但却犯了撒谎的错误,这种“对朋友的信守承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诚信。教师可以就这个案例让学生思考:真正的诚信是什么?在面对两难时,究竟该怎样明辨是非?在与朋友交往时,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该以怎样的态度来拒绝朋友无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请求?在这个抉择两难的议题中,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诚信的内涵和意义,还可以借助议题思考友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结论:

通过议题式教学来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之路还很漫长,需要与同仁共同探索,一起致力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研究,用认真负责任的态度、专业严谨的精神、共同促进学科教学的进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一定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凝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负责人答记者问[N].中国教育报,2016-09-14(9).

[2]戴慧.公民培育视域下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模型构建[J].中小学德育,2016(8).

[3]蒋红斌.教师人文情怀与学生心灵伤害的消解[J].教师教育研究,2012(1).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